一 解读“番禺”
(一)史籍中的“番禺”
“番禺”作为一个古老的地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山海经》郭璞注写作“番隅”,其文曰“桂林八树在番隅东”,郭璞注云“番隅今番隅县”。又有写作“贲禺”者,郦道元撰《水经注·泿水篇》曰:“泿水东别径番禺,《山海经》谓之贲禺者也。”秦以前,对于岭南一带,有多重称谓。《元和郡县志》“岭南道”下记:“广州,春秋百越之地。”春秋时泛称百越,战国时称“扬越”,《史记·南越列传》记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战国策》云:“吴起为楚收扬越。”战国时代的“扬越”,势力范围大致包括今两广、两湖及江西部分地区。因岭南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并未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秦时认为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又称岭南为“陆梁”。秦始皇发卒五十万攻南越,为五军,其中一军攻“番禺之都”。近世在广州附近出土的多件文物皆有“番(蕃)禺”字样,也说明番禺是这个地区最主要的名称。到了西汉初年,史料多处提到“番禺”,或亦书作“蕃禺(隅)”,即今广州番禺一带,是当时岭南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亦是广东境内最早见于古史的地名。“番禺”之名的来历,史书中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五种:
图1-1 《山海经》中关于番禺的记载
一是“二山”说。《后汉书·地理志》、唐《元和郡县志》及《初学记》等,均认为县有番山、禺山,因以为名。明黄佐《广东通志》载:“番禺县治东南一里曰番山,其山多木棉,其下为泮宫;自南联属而北平。”番禺因二山而得名之说,相沿已久。
二是“一山”说,即番山之隅说。郦道元《水经注》载:“今入城东南,偏有水坈陵,城倚其上。闻此县人名之为番山,县名番禺,傥谓番山之禺也。汉书所谓浮牂柯下离津同会番禺,盖乘斯水而入越也。”禺,即隅,指附近的地方。
三是“蛮夷之地”说。1953年在广州西村石头岗一号西汉前期墓中出土有烙印“蕃禺”二字的漆盒,1983年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铸有“蕃禺”二字的汉式铜鼎。考古学家麦英豪在《广州城始建年代考》中,据出土文物认为,秦至汉初,番禺的“番”,写作“蕃”,与“藩”相通,即番蛮、蛮夷之意。《周礼·秋官》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禺,犹隅,指区域、边远之地。秦汉之前。番禺一带僻处一隅,中原文化视之为边远蛮夷之域。
四是“盐村”说。番禺是百越的一支,可译成汉语的“越人”,但如东越(如《越绝书》)古越音则可译为“咸村”,表示番禺为越人濒海聚落,有咸水到达的村社。因《越绝书》记“番”即村,“禺”即“盐”,所谓“朱余盐官也,越人谓盐为余”。
五是“南海神名”说。有学者从古音韵和民俗学的角度,提出番禺为南海神名一说,即认为番禺源于南海神或番禺即盘古,“番禺”乃俚人(黎族人)语,即“盐村”。有学者指出,番禺是南海神的名字,若从此概念出发,尚可推测古番禺的地理概况。据说番禺是伏羲分化出来的,图腾是交蛇。同样,河伯名冯夷,闻一多先生认为即是交豕。雷师屏翳,即伯益,是交鸟。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三元里瑶台汉墓墓墩上发掘出一个木俑,呈人形,高约50厘米,断发、文身、蹲坐,为雄伟男性,左手握阳具,右手做招呼状。此即番禺神,放在墓上有祈祝子孙繁衍之意。看广州的省、府、县方志,则无论说番东禺西,或禺北番南,都是说两山相连,似交蛇之状,故名为番禺。吴壮达教授认为,从小海(即珠江)上望,此两高地相连,形似交蛇,名之曰番禺,二山实一山也。解释番禺之义,不必强求为嵯峨高耸之大山。明白此名是海上生活的黎族人民所起,从南望北,番禺正是顺序。
以上各说,未有定论。历代省志、府志、县志多持“二山”说。多数学者相承古说,认为番禺是因番山、禺山而得名。不过,近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相信“番禺”之名,是蕃人之隅的意思,为古代汉人对蛮夷之地的指称。综合种种说法,我们认为“番禺”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包含两重意义,一是士大夫文化的取向,二是土著文化的本土取向,番禺的文化可以从这两个取向的交织角度进行定位。
(二)作为行政单位之“番禺”
现在的番禺区域在秦时多为汪洋,古代番禺则是这片汪洋的陆地和海湾中的海岛。据考古调查,番禺地势较高的山冈台地曾发现有零星的早期夹砂陶片,其年代不晚于商代晚期(约3100年前),说明至少在三四千年之前已有人类在番禺聚居生息。关于南粤古县番禺城的始建年代,有不同看法,一是考古学上认为番禺建县始于秦汉,距今2200多年。南定百越,戍守五岭,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番禺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新设南海郡属下的首县,同时也是南海郡治所在地。另一说法的代表则是地理学家曾昭璇,他认为番禺建城有2853年历史,主要根据传说中的南武城开始计算。
番禺在历史上亦曾为南越、南汉、南明的小朝廷都城。西汉初期设立南海郡,秦尉佗兼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4年自立南越王,以番禺为南越国国都,传五世九十三年而亡国。五代十国时期,刘于公元917年称帝于番禺,以其为国都,史称南汉,历四主五十五年(一说由刘隐起历五主六十七年)。现在番禺小谷围街北亭乡(又名昌华市)刘王冢就是南汉皇帝陵墓遗址。关于北宋年间的番禺,我们在今番禺化龙潭山村调查时,还在居民家中发现一块城砖。明末,南明绍武帝在广州称帝,仅44天便为清所灭。以上三朝十主,凡148年。番禺县治,向在广州城内,而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载:“汉平南越,改筑番禺县城于郡南六十里,为南海郡治,今龙湾古坝之间是也。”
但时至今日并未发现这处南迁番禺县城的考古遗迹。据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载,唐代县治在广州河南,宋代县治在广州城东紫坭巷,元代复徙至东城内,明代至清代亦然。至民初,广州城分东西两半,分属番禺与南海,番禺县治设在今广州德政北路。
随着广州正式设市,番禺县治于1933年迁往新造,1945年又迁至市桥镇。1958年12月,番禺、顺德两县合并时,县治所在地改在大良镇,两县恢复后番禺县人民政府仍设在市桥镇。1975年,番禺由佛山地区属县改为广州市郊县。1992年5月20日,番禺撤县设市。2000年5月21日,撤市改区纳入广州市行政区域。现在市桥街为中共番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三)作为文化符号之“番禺”
番禺作为岭南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古邑,久享盛誉于海外。早在秦汉时期,番禺已是华南最重要的港市。据当地的一贯说法,多数大族认为他们是从中原各地移居番禺官民的后裔。因此,随之而来的先进文化艺术与生产技术也就源远流长,历久不衰。提及“番禺”,人们联想到的不仅仅是地理行政单位,还会想到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象征意义。如前文所述,“番禺”一词本可能出自“南海神名”,可见“番禺”已成为一种岭南地域文化的标识。“番禺”所代表的地理和文化范围并不限于今天的番禺,而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番禺”也不仅仅是行政地名,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图1-2 南汉番禺城砖
“番禺”一词包含的意义,涵盖了珠江三角洲各地的人才精英与文化精华。番禺人才辈出,代有精英。诸如东汉时期岭南第一位著述、被称为“粤诗始祖”的学者杨孚,南宋探花、被敕封为番禺县开国男的李昂英,明时诗书画俱佳、被称为“牡丹状元”的黎遂球,明末清初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首的屈大均,著名医药学家何其言,广东佛教史大师天然和尚,清代广东诗坛领袖张维屏,“东塾学派”大师陈澧,著名学者陈璞,被誉为“岭南三杰”的画家高剑父、高奇峰,盛世名臣庄有恭,爱国将领邓世昌,广东音乐大家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诗、书、画名家叶恭绰、赵少昂、李天马、麦华三、周千秋,现代建筑工程界泰斗罗明熵,地质学家何杰,以及教育家许崇清等。这些以番禺为自己祖籍认同的文化名人,铸就了“番禺”的文化精髓,“番禺”的文化象征意义并未因行政区域的变动而改变。
图1-3 在南越王墓出土的铭刻有“蕃禺”字样的铜鼎
时至近代,番禺又成为中华民族反帝的前沿和民主革命的重要发源地,鸦片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大多数发生在番禺,辛亥革命时期,番禺更是革命党人主要的活动地区,番禺籍人士积极投入,如邑人史坚如、朱执信、张蔼蕴、潘达微等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统治做出了卓越贡献。高剑父、高奇峰亦加入了同盟会,用画作宣传革命。
图1-4 番禺学宫
图1-5 金山番禺昌后堂同乡会合影
大革命时期,番禺成为革命的中心,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在番禺学宫开办,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番禺召开,孙中山手创的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也都建在番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事实都表明,“番禺”以其重要历史角色书写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壮丽篇章中。
番禺作为岭南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邑,处处保存着古色古香的岭南文化特色。这里有保存完好的祠堂古庙、村落古巷、亭塔古墓、古采石场和传承发展的广彩、广绣,传统民间艺术如水色、夜色、马色、飘色、醒狮、民谣、民歌等,以及舞狮、舞龙、舞鳌鱼等民间舞蹈,还有表现民田区风土人情及语言特征的“龙舟”“木鱼”和沙田区风格独特的“咸水歌”。流传在大岗、灵山、潭州一带的民间故事“梅郎与布娘”被改编为粤剧演出。同时,番禺也是岭南画派、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众多海外侨胞的故乡。这些丰富遗产承载的历史文明,还有番禺在海外各地侨胞心中的故乡地位,造就了番禺民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番禺”一词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使番禺得以持续不断地发挥着极其深厚广泛的影响力。
(四)番禺外之“番禺”
番禺位于南海北岸的中心地带,周边有数条大江河从这里入海,是连接南海与岭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中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番禺人活跃在江海之上,足迹遍及世界各地。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散布世界各地的番禺人长期保留着强烈的番禺认同,这种认同并没有随着番禺行政辖区的改变而改变。目前,旅居海外的数十万番禺人,包括今天已经划归越秀区、海珠区、白云区、天河区、萝岗区、南沙区的乡亲,都仍然以“番禺”为自己的乡籍认同。在世界各地分布着许多番禺华侨团体,包括美国金山番禺昌后堂、澳洲番禺同乡会、多伦多番禺同乡会、旅港番禺会所等。这些团体的成员中,包括了很多其家乡已经划出为广州市各区的华侨,但很多人都仍然把“番禺”作为自己的故乡。例如,2012年11月中旬,番禺海外各地侨胞回到市桥,举行同乡会恳亲大会。这些海外侨胞或其先辈早在禺北、禺东地区尚未被划分出去的时候就已漂洋过海,故心中对故乡留有唯一印象的只有“番禺”。
所以,番禺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当下地理区划的番禺,还是一个在其之外的“大番禺”的象征形象。这些海外侨胞十分热心于故乡的建设,往往捐巨资建设家乡。如果能充分发挥番禺之外之“番禺”的凝聚力作用,将会为今日番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与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