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事情做得不少,却搞得乱七八糟;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课本复习了很久,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每天卖力地干活,可是领导并不领情。此时,人们难免心生委屈和抱怨,但这些都不是你不做的理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归根结底,这些“不幸”都是因为一个原因——没有抓住重点。
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我发现很多人常有的第一反应,就是巴不得立即找到好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如果连自己真正面对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将获得什么都无法确定或是没有想清楚,那无疑是操之过急了。结果往往是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对问题的有关内容进行整理,然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做到了这一点,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心”。
有一家核电厂的一台重要仪器出现了故障,导致整个核电厂生产效率降低。核电厂的工程师一个个轮番上阵进行修理,但始终没能解决问题。无奈之下,厂长只好请来一位全国顶尖的核电技术顾问。这位技术顾问四处走动,反复查看仪器,两天之后他在该仪器的左上方画了一个大大的“X”,然后对厂长说:“让你们的工程师把连接这个仪器的设备更换一下,问题就解决了。”工程师们把那个设备拆开,发现里面确实存在问题。更换了损坏的设备后,电厂恢复了原来的发电能力。
“真是太感谢了!”厂长激动地握着技术顾问的手,“请问我该付您多少报酬?”
“1万美元。”技术顾问回答得一点儿都不含糊。
“什么?”厂长一下子愣住了。在他看来尽管这个设备价值数十亿美元,并且由于机器的故障损失数额巨大,但仅仅在上面画了一个“X”就收费1万美元,这未免有些狮子大开口了。于是,他追问道:“1万美元相对于这个工作量太高了,能否请您将收费明细详细地逐项分列出来?”
“在仪器上画‘X’是1美元,查找在哪画‘X’是9999美元。”技术顾问回答道。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样再棘手的问题也能很快解决。这种重要性就好比医生给病人诊病,医生只有把病因看准了、看透了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毫无效果的瞎忙活,进而提高做事的效率。
我的朋友周同的一段经历,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迪。
周同在某建筑公司做项目工程师。这段时间他们的施工遇到了难题——他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根10米长但直径只有25厘米的管道。但是管道砌在砖石里,并且拐了四五个弯。大家费了很大劲把电线往里穿,却怎么也穿不进去。后来周同想了一个好主意,到一个宠物店买来两只小白鼠,一公一母。
当看到周同拿着装有老鼠的笼子前来时,经理有些生气地质问道:“你买两只小白鼠来干什么?你觉得小白鼠很好玩是吗?我们都在这愁得白了头,你还有心情玩?”
周同并不急于为自己辩解,而是叫来一位同事。他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把电线拴在线上,并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他叫同事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且逗它吱吱叫。当公鼠听到母鼠的叫声时,顺着管子便跑开了,身后的那根线和电线也被拖着跑。就这样,小公鼠拉着电线穿过了整个管道。
经理恍然大悟,惊喜万分,决定重用周同。
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其《有效的主管》一书中指出了这一道理。在他认为——“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要你耗费体力、耗费时间去拼命,而是要你带着大脑去做,要有合理的思考、智慧的分析。所以,做事时不能仅凭匹夫之勇苦干硬闯,应该讲究方法,勤于思考,抓住重点,保证效率,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意义。这是最聪明的做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小结:
很多问题是纷繁复杂、环环相扣的。这就意味着,当我们要了解和解决某个问题时,要去理性地分析其前后因果关系。通过整理问题的前后因果关系,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思考,你总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要把工作中的核心问题解决好了,其他次要问题也就相应地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