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三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诸葛亮:性格决定命运

事无巨细是由性格决定的

问:关于你的出山问题,历史记载有所不同。一种说法是刘备三顾茅庐请你出山的,一种说法是你主动去找刘备的,到底哪一种是真实的?

答:谁先主动找谁,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遇到了明主,先帝也遇到了他理想中的助手,这就足够了。

问:你在出山之前自比管仲、乐毅,你就那么自信?

答:那时候年轻,吹几句牛皮在所难免,谁还没有过年轻的时候。其实,我的才能远远不及管仲、乐毅,也不如张良和陈平。

问:你一生为刘家操劳,可以说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答:性格决定的。

问:什么性格?

答:忠诚。只要我看准了一个人,我就会为他献出终生,绝不会有二心。

问:你不论当军师,还是当丞相,总是事无巨细,你为什么会这样?

答:还是性格决定的。我虽然参与了三国的纷争,但我骨子里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就是认真。而我呢,不是认真,是过于认真。认真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事无巨细、谨小慎微。

问: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答:可以这么说。不论大事小情,我力求做得完美,不能有任何差错,这也是我事无巨细的原因之一。

问:你是不相信别人,还是太过于相信自己?

答:也不是不相信别人。比如一件事情,别人做得非常好,但我还是要过问一下,这就是我的性格。

问:军国大事那么多,而你又事无巨细,你不觉得累吗?

答:怎么不觉得?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甚至有归隐乡间的念头。但没办法,性格决定了我不能那样做。

问: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应该懂得抓大放小,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答:知道,但我做不到。

问:据说你当了丞相之后,还亲自校对文书,弄得流汗终日,这不是你干的事啊?

答:确实是这样。主簿杨颙就不客气地对我说,搞政治是有规矩的,应该各司其职,不能互相替代。他还举例说,公鸡的任务就是打鸣,狗的任务就是防盗,牛的任务是载重,马的任务是远涉。如果让狗去打鸣,让公鸡去防盗,让牛去远涉,让马去载重,那是什么后果?汉文帝登基后,周勃、陈平都是丞相。有一次,汉文帝问周勃说,天下一年决狱多少?周勃说不知。汉文帝又问,天下一年钱谷出入多少?周勃还是摇头。汉文帝很不满意,转脸又问陈平。陈平说,各有主事的官员,可以去问他们。汉文帝说,谁主其事?陈平说,要知决狱之事,可以问廷尉;要知钱谷之事,可以问治粟内史。汉文帝更加生气了,说,既然各有主事之官,要你们丞相何用?陈平回答说,丞相的责任就是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其职。结果,汉文帝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赞。我觉得杨颙说得太对了,我非常感谢他。

问:杨颙去世后,你哭了三天,这是真的吗?

答:是的。杨颙是真心为我好,怕我太劳累,所以敢那样劝我。我也知道当丞相不能事无巨细,应该总揽全局,该放手时就放手,可我总是做不到。都怪我这个臭性格!

问:有人说,你事无巨细是不想放权,真的吗?

答:这就有些冤枉我了。我一再强调,事无巨细是由我的性格造成的,与其他无关。我只是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办好,其他的没有考虑。

问:实际上,事无巨细就是越位,不仅劳累了自己,而且挫伤了广大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你意识到这个问题吗?

答:开始没有意识到,后来意识到了。遇到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动脑筋了,都习惯于向我请示。我也想设法改变我的做法,但我没有做到。说到底,还是性格在作怪。

问:你实际上是被活活累死的?

答:差不多。我不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所以,当领导的不要学我,要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做自己不该做的事。

问:你当丞相那么多年,死后却没有什么家产,你不爱财吗?

答:我为官多年,吃的喝的用的全是公家的,这本身就十分优越了,积攒那么多钱干什么?如果要贪财,最好去做商人,不要当官。当官就要为百姓做出表率,不要让百姓戳你的脊梁骨。贪财是从政者最大的悲哀。

多次伐魏是无奈之举

问:夷陵大战之后,蜀国元气大伤,已经失去了与魏国抗衡的能力,你为什么还要多次出兵伐魏?

答:对于出兵伐魏,很多人是反对的,而我也知道,蜀国肯定打不过魏国。但为什么还要打呢?主要是出于全局考虑。蜀国地盘小,人口少,经济也不发达,如果不主动开疆扩土,早晚是死路一条。魏国早就想灭掉蜀国,即使你不打他,他也要来打你。与其被动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不打,只能是坐以待毙;打,可能还有一线希望。这就是我坚持要出兵伐魏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吧。

问:有人说你坚持出兵伐魏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对你的知遇之恩,是这么回事吗?

答:有这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对全局的考虑。

问:你五次伐魏都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答:刚才我已经说了,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蜀国肯定打不过魏国,因为双方实力悬殊,这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就是缺乏能征惯战的勇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死后,蜀国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军事人才,而魏国不仅存在当年跟随曹操征战的一些老将,而且还涌现出像邓艾、钟会等一大批杰出的后起之秀,这是不能相比的。打仗一是靠谋略,二是靠猛将,只有谋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人在战场上厮杀。

问:后来不是有姜维吗?

答:仅有一个姜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姜维不是邓艾的对手。

问:你制定的北伐战略方针是稳扎稳打,先取陇右,继取关中,然后再图中原。你不觉得这个战略方针过于保守吗?

答:现在看来,这个战略方针确实是保守了。我一生中没有打过无把握的仗,每次打仗都考虑得比较周全,这同样是性格造成的。

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大将魏延建议由子午道直取长安。这是一条很好的建议,你为什么没有采纳?

答:当时我认为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所以没有采纳。现在看来,魏延的计划是对的,我太保守了。

问:你对魏延一直有成见?所以他说什么你也不听?

答:魏延的确是一员猛将,不比五虎将差。但他的性格与我不同,他敢于冒险,而我却不敢。由于性格上的极大反差,魏延认为我的谨小慎微是胆怯的表现,他的才能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他对我很有意见。他每次跟我出战,总要跟我分兵单独行动,干扰我的总体部署。我作为一个军事统帅,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你想想,如果将领们都像他一样,这仗还能打吗?打仗最基本的一条是号令统一,服从指挥,如果将领们不听统帅的指挥,那不乱套了?

问:你既然知道街亭的重要性,为什么不让魏延去防守,而是派了马谡?

答:说实话,这里确实有个人的情感因素。从个人感情上讲,马谡跟随我多年,感情自然要比魏延要深。魏延对他的部下很好,但对上级领导却十分高傲,这一点我看不惯。我之所以不用魏延,就是要压一压他的傲气,让他知道领导是不能随便冒犯的。再说,马谡也一直想到战场上去实践一下,他再三请求,我也不好拒绝,所以就让他去了。

问:刘备临终前告诫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难道忘了吗?

答:老实说,马谡并非言过其实,他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他多年在我身边,提出过很多漂亮的建议和意见,而且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是正确的。举一个例子,当年我出兵平定南中时,马谡就建议说,南人不服我们已经很久了,今天即使打败他,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军一到,他们必然平服。我军一退,他们还是要捣乱。因此,对南人应该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南中长治久安。我正是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才有了对孟获的七擒七纵,使南人彻底心服口服,解除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这样的战略眼光,你能说马谡是言过其实吗?再说,我阅人无数,马谡又多年在我身边,我能看错人?

问:有人说失街亭是你用人不当造成的,你承认自己的过失吗?

答:失街亭并非用人不当,而是我战略考虑上的失误。我只考虑了街亭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司马懿会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街亭。司马懿是魏军的统帅,按常规,攻打街亭只需派一员大将就行了,司马懿没必要亲自出马。但事实恰恰相反,司马懿亲自出马了,而且率领的是他的主力部队,这一点我没有想到。所以,在兵力分配上,我犯了大错,就是防守街亭的兵力太少了。再加上街亭无险可守,给马谡那么点兵力,怎么能抵挡得住司马懿的大军?别说马谡,就是换了魏延,街亭照样要丢。所以,失街亭不是用人的失误,而是战略考虑上的失误。如果当时我想到司马懿要亲自出马,我也会率领大军亲自到街亭,与司马懿对垒,而不会只派区区几万人马去防守街亭。虽然我又派了几路人马去接应,但兵力还是太少了。

问:既然失街亭是你的责任,你为什么要杀马谡?

答:表面上,街亭是由于马谡布置不当造成的,实际上是由于我的战略失误造成的。但我作为蜀军的统帅,不能把这个责任扣在自己头上。为什么呢?如果我承认这次失败是我的责任,那么我在军中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将领跳出来效仿魏延,不听我的调遣。这样一来,军心就不稳了。军心不稳,以后还怎么打仗?所以,我必须找一个替罪羊来承担这个责任,这个替罪羊当然就是马谡了,因为他是防守街亭的直接责任人。

问:杀了马谡之后,那你哭什么?

答:我跟马谡情同父子,我们感情很深,他替我而死,我内心有愧,所以痛哭。

问:可你说痛哭是因为想起了先帝刘备临终前说过的话,你为什么撒谎?

答:我能说马谡是替我而死的,他是我的替罪羊,杀了他我感到非常难过,我能说这样的话吗?

问:街亭失败后,你上疏请求自贬三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我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向大家表明,失街亭不是马谡的罪过,而是我的罪过,只不过不能明说罢了。其次,我想以此来减轻心中的痛苦,我对不起马谡。

问:你一生谨小慎微,为什么敢上演空城计?

答:什么空城计?都是他们虚构的,根本没有的事。

问:司马懿是你最强劲的对手,你为了激怒他出战,什么手段都用了,甚至给人家送女人的衣服,你不觉得这种手段幼稚吗?

答:双方战争看的是最后的结果,过程并不重要。胜了,一切手段都是好的;败了,一切手段都是不好的。就这么简单。

周瑜不是我气死的

问:《三国演义》里说,你三气周瑜,最后被你活活气死了,这是真的吗?

答:这确实是演义,不是真的。周瑜是受箭伤病死的,不是被我气死的。周瑜是个非常大度的人,是东吴难得的人才。

问:可人们都认为周瑜心胸狭窄,嫉妒心很强,经常跟你斗智斗勇,有这回事吗?

答:这是人们对周瑜的丑化和曲解。我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周瑜的大度。程普是一员老将,他对年轻的周瑜很不服气,经常凌辱周瑜,可人家周瑜始终不跟他计较,还是一如既往地尊重程普,这使得程普十分感动,也十分羞愧。后来,程普对周瑜变得非常敬重,甚至对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就跟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这充分说明周瑜的胸怀是十分宽广的,能容得下难容之人和难容之事。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问:你是说,历史上的周瑜不是这样的人?

答:是的。《三国演义》有意要抬高我,贬低人家周瑜,所以才虚构说周瑜是被我气死的,其实不是这样。周瑜是东吴的栋梁之材,谁也想得到他,就连曹操都想得到他。曹操曾经派舌辩大师蒋干去游说周瑜,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蒋干对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说什么也白搭,您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赤壁大战之后,曹操为了贬低周瑜,就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战,正赶上我军疫病流行,所以我故意烧毁战船,主动撤兵,并不是周瑜将我打败的。先帝刘备也知道周瑜是个人才,但不能为己所用,所以就想离间孙权跟周瑜的关系。赤壁大战之后,先帝刘备去京口(今江苏镇江)见孙权,要求暂借荆州。临走的时候,先帝刘备故意对孙权说,周瑜文武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但此人器量广大,恐怕不会长久甘做臣子。意思是说,周瑜确实很有本事,但他野心太大,将来一定会篡位。但人家孙权没有听刘备的。

问:刘备的这个做法不君子啊!

答:是的。周瑜不同意将荆州借给我们。周瑜知道刘备迟早是东吴的大患,所以给孙权出主意说,应该将刘备软禁在东吴,给他豪宅和美女,以消磨他的斗志,把刘备跟关羽、张飞分开,这样就可以免除后患。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那纯粹是养虎为患。当时,孙权主要把曹操当作自己的敌人,所以也没有采纳周瑜的意见。如果孙权采纳周瑜的意见,将刘备扣留在东吴不放,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问:你见过周瑜吗?

答:只见过一面。赤壁大战之前,我出使东吴,见的是孙权,地点是在柴桑,主要是商讨孙刘联盟、共拒曹操的事情。当时,孙权举棋不定,是打是降拿不定主意,而主张投降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弄得孙权很头疼。孙权还是倾向于打的,他不愿意投降,但支持他的人很少。

问:当时周瑜在哪里?

答:当时周瑜正在鄱阳,孙权根据鲁肃的建议将他召回,共商大计。周瑜、鲁肃是主战派,有二人的支持,孙权才铁了心要打。事情定下来之后,孙权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水军三万,跟我一同到夏口与刘备会合,共拒曹操。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次见面。

问:那么,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答:草船借箭的事确实有过,但主角是孙权,不是我,我没有做过这件事。孙权草船借箭的事发生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地点是濡须(今安徽无为县北),而赤壁大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时间已经过去五年了。时间、地点、主角都不一样,《三国演义》将孙权草船借箭的事安在我头上,我觉得心里很不安。

再说,我跟周瑜从来没有直接打过交道,怎么会有什么军令状,怎么会有草船借箭?

问:借东风呢?

答:那更是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虚构,我哪有那本事?舌战群儒也是虚构的。至于火烧赤壁,那是周瑜和黄盖的计策,跟我也没有关系。

问: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答:那说的是孙权,不是周瑜。赤壁大战之后,孙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主动将妹妹嫁给了刘备。那纯粹是一场政治婚姻,不关周瑜的事。那时候,周瑜正在前线跟曹仁对决,根本不在家里。

问:也就是说,三气周瑜是没有的事?

答:是的。周瑜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就病逝了,不是我气死的。赤壁大战之后至周瑜病逝的两年时间里,我主要住在临烝,负责零陵(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桂阳(治所在今湖南郴州)、长沙三个郡的赋税工作,再没有跟周瑜打过交道。周瑜病逝后,孙权非常悲痛,对人说,周瑜有王佐之才,不幸英年早逝,我以后可依赖谁呀?后来,孙权称帝,对人说,如果没有周瑜,不会有我的今天。

问:周瑜病逝后,你去东吴吊丧吗?

答:没有,我没有去吊丧。周瑜的灵柩运回东吴,孙权还亲自到芜湖迎接他的灵柩。《三国演义》说我到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口吊丧,这都是虚构的。我没有去给周瑜吊丧,自然也就不存在那篇祭文了。

不要把我供在神坛上

问:千百年来,人们将你当作智慧的化身,甚至有人把你当作神仙来对待,你有什么感受?

答:《三国演义》确实把我神化了,但《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它塑造的诸葛亮与我本人相差甚远。也就是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已经不是历史上的诸葛亮了。人们把我当作智慧的化身,就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因为它把很多人的功劳放在我身上,刻意地抬高我、美化我,把我写得简直不是人了。其实我没有那么多智慧,也没有那么多功劳,我就是一个凡人。

问:确实是这样。我们读史书就会发现,很多史实与《三国演义》里的描写有很大出入,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答: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属于张冠李戴,有的属于无中生有。比如,草船借箭就属于张冠李戴,那是孙权干的,不是我干的。再比如,借东风、舌战群儒、空城计等,就属于无中生有,是小说家虚构的。

先帝刘备攻取汉中的时候,我负责留守成都,并没有去前线,随刘备去前线的是法正。而《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写的却是我在前线帮助刘备出谋划策,最终夺取了汉中。这也属于张冠李戴。

问:你对法正这个人怎么看?

答:法正原来是刘璋的部下,他卖主求荣的做法应该受到谴责。抛开这一点说,法正还是很有才能的,他的谋略不在我之下。他最大的特点是敢于直谏,这一点我自愧不如。比如,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先帝刘备执意要出兵伐吴,当时我虽然也劝刘备不要感情用事,但没有强硬地去劝阻,最终酿成了大祸。这就是我的性格。如果当时法正还活着,他一定会以强硬的态度劝阻刘备出兵,即使出兵了,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问:刘备执意兴兵伐吴,你没有同往,那么你在军事上提出过一些建议吗?

答:说实话,军事谋略不是我的长项,我的长项在于治国治军。对外来讲,我的军事谋略远远不如曹操手下的郭嘉、荀彧、贾诩、程昱等一大批谋士,更不如后来的司马懿;对内来讲,我也不如庞统和法正。我五次伐魏都没有成功,除了军事实力、人才缺乏等因素外,跟我的谋略有很大关系。历史上有很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都跟谋略有关。历史上也有很多“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优秀人才,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才。《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这样的人才,但这不是真实的我。

问:刘备死后,刘禅懦弱,你真的没有过取而代之的想法吗?

答:没有。说实话,以我当时的地位和威望,我完全可以取代刘禅,但我没有那样的想法。我身上有浓厚的忠君思想。另外,我的性格也决定了我不是那样的人。

问:刘备对你真的那么信任吗?

答: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任,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考验形成的。我在与刘备相处的过程中,不仅时刻注意自己的位置,而且十分注重细节。举一个例子,我哥哥诸葛瑾在孙权手下工作,他多次出使蜀地,我们只是在公共场合见面,谈的也是公事,从来不在私底下见面,怕的就是引起双方主人的猜忌。主疑臣,臣必死,这样的教训太多了。刘备从来不怀疑我跟东吴有什么私下交易,孙权也从来不怀疑我哥哥跟刘备有什么瓜葛,这都是我们兄弟注意细节的结果。

问:谨小慎微确实是你的性格。但不是有句俗话吗,身正不怕影子歪,咱光明磊落,何必怕人怀疑?

答:不是这样。如果不注意细节,即使身正,你的影子有时候也会被人看歪的。历史上的许多冤案是怎么造成的?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影子被人家看歪了吗!

问:最后,谈一下你的婚姻问题。你是一个大帅哥,为什么要娶一个黄头发的丑女人?你的择偶观是什么?

答:我的妻子确实很丑,但她很有才,我看重的就是这一点,这也是我的择偶观。当然,每个人的择偶观都不同,不可强求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