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刘备:假到真时真亦假
伪装也是一种策略
问:人们对你的一生有很多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今天采访你,想得到一些真实情况,你愿意谈吗?
答:行行行,我保证把真实的情况都告诉你,省得人们说三道四。
问:当年你随军剿灭黄巾军,受重伤装死,躲过了一劫,你怎么想到要装死?
答:那一次不是跟黄巾军作战,而是跟张纯的叛军作战。张纯时任中山相,是东汉的官员。黄巾起义爆发后,天下大乱,许多怀有野心的人纷纷背叛了朝廷。凉州的边章、韩遂反叛后,车骑将军张温率部征讨。当时张纯自动请缨,要担任将军,但遭到张温的拒绝。张纯以此为由,勾结太山太守张举反叛。于是,朝廷派青州兵前去征讨。青州兵路过平原的时候,我正在平原,经别人推荐,我加入了青州兵,一同去讨伐张纯。我们突然在旷野上与叛军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结果,青州兵大败,死伤无数,我也受了重伤。当时要逃出去简直不可能了,怎么办?干脆装死吧,没有别的办法。于是,我爬在死人堆里不敢动弹,一直等到战斗结束,这才捡回一条性命。那一次要不是装死,我真的就死了。
问:是不是从那一次开始,你就学会伪装自己了?
答:从那一次的经历我得出一个结论,伪装也是一种策略。因为战场上没有规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装死反而得活。如果我不装死,那我真的就死了。
问:你担任平原相后,有人要刺杀你,你却善待刺客,最后感动了对方,又躲过一劫,当时你真的不知道对方就是刺客吗?
答:中郎将公孙瓒是我的老同学,我实在混不下去,就跟了公孙瓒。公孙瓒任命我为别部司马,让我同青州刺史田楷一同去抵御冀州牧袁绍。因为跟着田楷作战有功,公孙瓒让我当了平原相。当地有个人叫刘平,一向瞧不起我,听说我当了平原相,很不服气,就派人来杀我。
刺客出现在我面前,我一开始就知道了,但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你想想,刺客突然出现在你眼前,你想逃,逃不掉,想抵抗,但不是人家的对手。你要捅破那层窗户纸,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当时急中生智,故作镇静,把刺客当作不速之客,好酒好肉,盛情款待。结果,那个刺客被我感动了,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我,说有个叫刘平的人嫉妒我当了平原相,所以派他来行刺。刺客走了以后,我非常后怕,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我装糊涂,我肯定被那家伙杀了。所以,装糊涂的人并不糊涂,耍小聪明的人那才叫真糊涂。
问:徐州牧陶谦临死的时候,执意将徐州让给你,你却不肯接受,你是真的不愿意接受呢,还是谦虚一下?
答:当时,各地军阀都在争夺地盘,而我却总是寄人篱下,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在那种情况下,谁不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地盘啊!陶谦得罪了曹操,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派人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接到求救信,就与我到徐州解围。到达徐州后,陶谦对我很不错,给了我四千兵马,并申请让我担任豫州刺史,率部屯驻小沛。人家陶谦对我很够意思,我也不能不懂事。这样,我觉得跟着陶谦混比跟着公孙瓒强,所以就跟老同学拜拜,跟着陶谦混了。不久,陶谦病重,他派徐州别驾糜竺请我到徐州主政,我拒绝了。徐州不是我的地盘,我怎么敢轻易接受?如果我接受了,我就会背上不仁不义的坏名声,那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问:你内心还是想得到徐州的,是吗?
答:实话跟你说吧,我早就想得到徐州了。你想想,送到嘴边的肥肉,傻瓜才会拒绝。但是,我既要得到徐州,又不能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所以要谦让一下。
问:你一再谦让,难道就不怕失掉这个机会吗?
答:当时我已经分析了形势,实力很强的几个军阀都在互相争斗,根本顾不上徐州,所以徐州非我莫属。后来,糜竺、陈登、孔融等人再三相劝,就连袁绍也同意让我接手徐州。我看火候差不多了,立即就答应了。
问:后来徐州还是丢了,为什么?
答:轻易得到的东西也会轻易失掉,事情就是这样。
问:曹操说天下只有你和他是英雄,你为什么惊得掉了筷子?
答:当时我被吕布打败后,不得已投奔了曹操。说实话,曹操对我还不错,帮助我夺回了家属,还让我担任了左将军。如果待在曹操身边做事,我可以过上不错的日子,但我不是甘心居于人下的人,我有我的想法。虽然我装得很无能、很无奈的样子,但曹操看出来了,所以说了那样的话。当时我非常害怕,不知怎么就把手中的筷子掉了。正好,那时天空响了一个惊雷,所以当曹操问我为什么会掉了筷子时,我说是被惊雷震掉的,这样就把曹操糊弄过去了。
问:你觉得曹操真的相信你的话吗?
答:嘿嘿,我觉得够呛,但曹操没有揭穿我的假象。
问:既然不相信,那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你?
答:曹操非常爱惜人才,他觉得我会为他服务,所以没有杀我。
问:吕布虽然夺走了徐州,俘获了你的家属,可他并没有加害他们。后来,袁术攻打你,吕布“辕门射戟”,替你解了围,说明吕布对你还是有恩的。但吕布被曹操擒获后,你不仅不替吕布求情,反而劝曹操杀掉他,你就不怕担上不仁不义的骂名吗?
答:吕布这个人人品太差,名声太臭,天下人都知道。对这样的人是不能讲仁义的。
问:你在许昌的时候,汉献帝授你和董承“衣带诏”,共谋曹操,可你却跑了,这是为什么?
答:不跑不行。不跑的话,我就被曹操杀了。
问:你口口声声说要恢复汉室,剿灭曹贼,可为了保住性命,你却跑了,这不是口是心非吗?
答:嘿嘿,我正要解释这件事呢。不错,我对天下人喊出的口号就是要恢复汉室,剿灭曹贼。但是,如果我死了,这个目标如何实现?所以,当时还是保命要紧,只有保住自己的性命,才能实现我的理想。
问:你跟曹操翻脸后,又投奔了袁绍。袁绍对你很不错,你却要背叛他,这是为什么?
答:天下人都知道我是个仁义之人,袁绍也这么认为,所以收留了我。我投奔任何人都是权宜之计,我离开袁绍是迟早的事,迟离开不如早离开。
问:也就是说,天下人都被你忽悠了?
答:他们都认为我是仁义之人,我有什么办法?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很流行的话,假到真时真亦假。一个人在社会上留下什么样的名声,这非常关键。你的名声一旦在公众中形成思维定式,那是很难改变的。比如,一个给人印象很老实的人,偶尔撒一次谎,你认为他不是在撒谎,你依然相信他的话是真的;相反,一个爱说假话的人,有时候即使说了真话,别人也不会相信。所以,爱说假话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表面上很老实的人,有时候卖了你还得替人家数钱,这是最可怕的。
荆州其实是骗来的
问:你开始创业的时候,总是一败再败,无处藏身,后来得到荆州,成为你一生的转折点。请问,你是如何得到荆州的?
答:你说得不错。我一开始实际上是个流浪汉,成天东奔西躲,寄人篱下,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还总怕丢了性命,那段岁月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颠沛流离,总是不停地跑路。如果当时有马拉松比赛,我肯定是冠军。
问: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答:你是说荆州吧,实话告诉你吧,荆州是我一手骗来的。
问:此话怎讲?
答:荆州是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我和曹操、孙权都想得到荆州。当时,荆州的一把手是刘表,治所在襄阳。刘表也是大汉皇室的后代,他占据荆州二十年,有一定的实力。当我离开袁绍投奔他的时候,他收留了我,让我住在新野。一开始,刘表确实对我不错,渐渐地,他害怕我侵占他的地盘,所以就有了戒心。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征乌桓,许昌空虚。我劝刘表奇袭许昌,刘表不听。等到曹操南下要攻打荆州的时候,刘表后悔了,后悔当初不听我的建议,但后悔有什么用?很好的一个机会白白错过了。刘表是一个好人,但缺乏战略眼光,不善于抢抓机遇,这是他的弱点。当然,曹操的大兵还没有到,刘表就病死了,他让次子刘琮接替了他的职位。
问:刘表临终前不是让你做荆州之主吗?
答:不错。刘表对我说,他的两个儿子都不行,荆州迟早会丢,不如让我掌管荆州,可我没有答应。
问:你为什么不答应?你不是早就想得到荆州吗?
答:是的,我是想早早得到荆州,就连做梦都想。可我不能乘人之危吧,人家有两个儿子,我怎么好意思抢人家的地盘?再说,刘表并不是真心想将荆州让给我,他是怕我将来从他儿子刘琮手里夺走荆州,所以来试探我的。
问:你还是怕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
答:我嘴上是这么说的,可我心里不是这么想的。既然刘表忽悠我,我为什么不能忽悠他一下?我当时想,曹操马上就要发兵攻打荆州了,即使我掌管了荆州,也不是曹操的对手,荆州肯定守不住。打一个比方,有人给你一件很值钱的东西,可你明明知道这件东西马上就会落入另一个人之手,你还会要吗?所以,与其让荆州丢在我手里,还不如让刘琮去背这个骂名。这就是我拒绝刘表的真实想法。
问:你不仅把刘表父子忽悠了,又把天下人忽悠了,是吗?
答:嘿嘿,可以这么说。赔钱的买卖,咱死活不干。
问:曹操的大军杀来,你一路南逃,连家属也不管了,你这样对得起你的家属吗?
答:我确实愧对我的家属,但没办法,保命要紧,所以我还得继续跑路。
问:你多次扔下你的家属不管,只顾自己逃命,但天下人都认为你是一个大仁大义之人,这是为什么?
答:嘿嘿,人的思维定式是很可怕的。他们这样认为,我有什么办法?
问:在逃往江陵的路上,你带着十几万百姓,每天才行军十几里地,后面有曹操的铁骑追赶,形势十分严峻。当时,大家都劝你丢下百姓速逃,你却死活不肯。你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你忍心不管自己的家属,却不忍心丢下百姓不管,这是为什么?
答:其实你们都想错了,我并非不忍心丢下百姓。你想想,我连自己的老婆儿子都忍心丢下,怎么能不忍心丢下百姓?当时,曹操的精锐铁骑追得很急,而我的兵马又很少,即使你拼命逃跑,也跑不过曹操的精锐骑兵。所以,我让十几万百姓跟随,虽然行军的速度慢了很多,但毕竟人多,秩序又混乱,我正好可以夹杂在百姓中间,不至于明显地暴露我的目标。万一曹军的精锐骑兵追杀过来,我说不定还可以像当年一样,爬在死人堆里装死。
问:据说赵云舍命救出幼主刘禅后,你却把他扔到地上,有这回事吗?
答:嘿嘿,瞎说,根本没有的事,那是罗贯中后来编的。换成你,你舍得把自己的儿子扔到地上吗?
问:那倒不会。咱还是说荆州吧,你究竟是怎么将荆州骗到手的?
答:我们一路跑到夏口,在刘表长子刘琦的帮助下,总算暂时安定下来。为了保存实力,我决定与江东的孙权联手,共拒曹操,孙权也答应了,这就有了后来的赤壁大战。赤壁大战结束之后,曹操退回北方,我和孙权共享胜利果实,但孙权只给了我很小的一个地盘。我说,你们也太小气了,我这么多人也容纳不下,何不把荆州先借给我,等我将来拿下西川,就将荆州还给你们。当时,孙权和周瑜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他们就答应了。这样,我顺利占据了荆州的几个郡,我把办公的地点移到了公安。当然,名义上的荆州之主是刘琦,但刘琦很快就病死了,我是荆州的实际拥有者和控制者。
问:孙权为了要回荆州,将他的妹妹许配给你,你为什么不把荆州还给人家?
答:你骗了别人的钱,别人让你把钱还给他,你愿意吗?
问:你这不是耍赖吗?
答:这不是耍赖,我说过,等我拿下西川之后,就把荆州还给他们。
问:孙权要帮助你夺取西川,你为什么不答应?
答:孙权的鬼点子很多,他是想利用这个机会顺手牵羊,夺回荆州不说,还要将我吃掉,我能上他的当?!
问:后来你夺了西川,也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你这不是失信于天下吗?
答:占领西川后,孙权要我归还荆州,我说等我拿下凉州,一定将荆州奉还,孙权一时也没办法。
问:你又在耍赖?
答:是的,我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因为我不守信用,关羽被杀了,荆州也丢了。关羽被杀后,我倾全国之兵为关羽报仇,结果败得更惨。所以,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诚信,终究要吃大亏。
帮刘璋征讨张鲁是假 谋取西川是真
问: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要攻打汉中的张鲁,他就请你入川,要你帮助他讨伐张鲁,刘璋怎么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
答:张鲁与刘璋有杀母之仇,因为刘璋当年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所以二人势不两立。张鲁盘踞汉中,虽然对刘璋构成一定威胁,但无形中也成为西川的一道屏障。曹操要想取得西川,首先必须吃掉张鲁。刘璋一听说曹操要攻打张鲁,吓得不得了。他既希望曹操灭掉张鲁,但又不希望曹操灭掉张鲁,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
问:什么意思?
答:刘璋希望曹操灭掉张鲁,是因为张鲁是他的仇敌;同时,他不希望曹操灭掉张鲁,是因为汉中是西川的屏障。一旦汉中丢失,西川就直接暴露在曹操眼皮底下,西川也就危险了。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刘璋手下有两个吃里爬外的小人,一个叫张松,一个叫法正。张松对刘璋说,曹操无敌于天下,张鲁肯定不是曹操的对手,如果曹操吃掉张鲁,西川就不保了。刘璋问他怎么办,张松就推荐让我入川,然后替他们攻打张鲁,夺取汉中,以此来保卫西川。
问:刘璋不知道这是引狼入室吗?
答:嘿嘿,你说得也太露骨了。这不叫引狼入室,这叫引刘入室。刘璋是个没主见的人,他要是能看清事情的后果,那就不会听张松的话了。
问:张松为什么要出卖自己的主人?
答:张松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没有遇到一个好的主人,这使他心里很郁闷。他打心里是瞧不起刘璋的,觉得刘璋成不了大器。张鲁盘踞汉中,也想吃掉刘璋,所以张松给刘璋出主意,想请曹操帮忙攻打张鲁。张松亲自去见曹操,一来为公,一来为私。他看准刘璋和张鲁迟早都会完蛋,所以想借此机会讨好一下曹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没想到,曹操不买他的账,根本瞧不起他,给了他一条冷板凳。张松在曹操那儿碰了一鼻子灰,这才来巴结我。
问:俗话说,忠臣不事二主。刘璋即使再无能,你张松也不能这样做啊!
答:没错。所以说张松不是一个正人君子,而是一个小人。
问:据我所知,曹操和孙权是从来不重用小人的,你为什么要重用小人?
答:嘿嘿,他们不用,不等于我不用。谁对我有用,我就用谁,管他小人不小人的。
问:难道刘璋手下的人都同意让你入川吗?
答:不是。刘璋手下的主簿黄权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刘璋不听。
他不但不听黄权的意见,而且把黄权还贬出了成都。刘璋手下还有一个叫王累的人,比黄权反对得更厉害。为了让刘璋改变决定,这个叫王累的人竟然把自己倒挂在城门上,实际上是以死劝谏。可惜,刘璋还是不听。还有一个叫刘巴的人,也多次劝刘璋不要让我入川,刘璋依然不听,最后派法正来请我入川。
问:法正为什么要帮你?
答:法正也是个不得志的人,他多年在刘璋手下工作,始终得不到重用,心里恨透刘璋了。他与张松是好哥们儿,俩人早就串通好了,找机会要卖主求荣。当然,法正的心比张松更黑。张松只是让我入川去攻打张鲁,而法正却劝我趁机灭掉刘璋,夺取西川。法正不仅给我带来若干财物,而且还带来了西川的军事地图。这两个小子,真是太坏了。
问:张松和法正都是小人,你就不怕被他们忽悠吗?
答:我是三国时期的大忽悠,只有我去忽悠别人,别人能忽悠了我?再说,小人的话有时候还是可信的,君子的话却不一定都是真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然后带着谋士庞统和数万军队,浩浩荡荡向西川进军了。
问:刘璋确实对你不错,亲自到涪城与你见面,并资助你若干军用物资。但张松、法正和你的军师庞统都劝你利用这个机会刺杀刘璋,然后夺取西川,你当时为什么没有答应?
答:当时,我们刚进入西川,没有任何群众基础,如果此时杀掉刘璋,西川的老百姓肯定不答应,他们一定会团结起来跟我们对着干。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即使我们夺取了西川,也不会在那儿立足。所以,我当时不主张立即除掉刘璋,要等待时机。
问:可你说刘璋与你同是大汉皇室的后代,也算是同宗,你不忍心杀他,害怕担上不仁不义的骂名,你难道又是在忽悠大家吗?
答:算你说对了。我嘴上是那么说的,可心里不是那么想的。什么同宗不同宗的,扯得太远了。在争夺地盘上,我的手段一点儿也不比曹操和孙权差。他们纯粹靠的是武力,而我往往靠的是嘴皮子,然后才是武力。
问:你答应帮助人家攻打张鲁,可你入川后并没有打张鲁,而是收买人心,扩充实力,刘璋难道没有看出你的野心吗?
答:说实话,刘璋确实是个草包,他要能看出我的野心,当初就不会引我入川了。但他的手下不都是草包,有人看出了我的野心,多次向刘璋提出建议,但刘璋不听。他只相信我。
问:你一心想夺取西川,但又怕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后来你是以什么理由攻打刘璋的?
答:我率部驻扎在葭萌,按兵不动,并没有跟张鲁动手。我是来夺取西川的,不是来做刘璋炮灰的,但要攻打刘璋确实没有正当理由。后来,我编了个谎言,说曹操攻打孙权,孙权请我回去救援,我得回荆州了。刘璋说,我把你请来打张鲁,供你吃供你喝,你还没打就要走,你太不够意思了吧?我说,孙权现在有难,我不去帮他,那才不够意思呢。刘璋说万一张鲁起兵怎么办?我说,张鲁不敢出兵,你就放心吧。刘璋是个老实人,我这样一说,他就相信了。
问:后来呢?
答:接着,我提出让刘璋给我几万军队以及所需军用物资的要求,我说要把这些军队和物资带回荆州,帮助孙权去打曹操。这时候刘璋不干了,你要带走人家的军队,人家肯定不干,换三岁小孩也不会干的。当然,刘璋也不想与我翻脸,他象征性地答应给我四千人马,其余军用物资一律减半。这一下,轮到我不干了,老子帮你来攻打张鲁,你却舍不得那点军队和物资,你刘璋也太小气了吧!
问:这就是你攻打刘璋的理由?
答:不是。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和刘璋彻底翻脸了。
问:什么事?
答:张松以为我真的要回荆州,急了,写信劝我不要走,但信还没有送出,却被他哥哥张肃发现了。张肃见弟弟张松吃里爬外,非常生气,同时他又怕事情败露殃及自己,于是向刘璋告了密。刘璋一听,大怒,就把张松给砍了。至此,刘璋彻底看清了我入川的真实意图,于是就跟我翻脸了。
问:张松是为你而死的,你不觉得对人家有愧吗?
答:张松还是嫩了点,他不知道我是在故意找碴儿,以为我真的要走。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我来西川是干大事的,怎么能空手而归呢?
问:人家刘璋一直对你深信不疑,你却这样对待人家,你是不是太不仗义了?
答:我巴不得刘璋跟我翻脸呢,要是不翻脸,事情就不好办了。早翻脸,我就可以早动手。
问:夺取涪城后,你跟庞统都喝醉了,你总算说了句真话,你还记得吗?
答:记得。夺取涪城后,我们在一起庆祝胜利,很多人都喝醉了,包括我和庞统。我对庞统说,今天在这里喝酒,真是太高兴了。庞统说,咱们攻打人家的地盘,本来是不道德的,可咱们还这样高兴,咱们的军队可不是仁义之师啊!我听了庞统的话,非常生气,于是就把他骂出去了。
问:你为什么要生气,难道庞统说得不对吗?
答:有些事情是不能说透的,心里知道就行了。庞统酒后说了实话,所以我生气了。
问:你不是也说了实话吗?
答:是啊,都是酒精惹的祸,要不是喝醉了酒,我也不会说实话。事后,我非常后悔,问庞统说,那一天咱们俩谁说了错话?庞统说,你我二人都说了错话。实际上,我们都没说错,我们说的都是实话。酒后吐真言嘛。
问:刘璋为什么要投降?他没有力量保卫成都吗?
答:当时,成都城内还有精兵三万,粮草足够支撑一年,刘璋的部下都要求死守成都,决不投降。但刘璋为了不使成都的百姓受苦,还是选择了投降。说实话,刘璋是个不错的人,我真有些对不起他。
问:你口口声声说忠于汉室,可你占领成都后,自领益州牧,并任命了许多将军和地方官,你怎样解释这件事?
答: ……咱能不能换个话题?
问:你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答: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问:好,我再问你,你夺取汉中后,先斩后奏,自称汉中王,这种做法跟曹操有什么区别?
答: ……大家都劝我称王,我没法拒绝。
问:这是你的真心话吗?
答:罢罢罢,实话跟你说吧,曹操自称魏王,我自称汉中王,我跟曹操确实没什么区别,在我们眼里早就没有皇帝了。
问:你一直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口口声声说是大汉的臣子,但曹丕篡位称帝后,你也在成都称帝,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答:你的这些问题太尖锐了,把我的老底都揭穿了。老实说,我一开始是想为恢复汉室而奋斗的,可后来社会发生了剧变,把人心都搞乱了,人的价值取向也随着社会的剧变而发生了剧变,人的道德水平严重滑坡,心灵完全扭曲,哪里还有忠诚可言?比如,一群强盗正在争抢一堆无人看管的金银财宝,谁抢到就是谁的,抢了以后还不用担任何责任。遇到这种情况,你会不会动心?所以,人的忠诚是受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的,好的社会环境,能使坏人变成好人;相反,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却能把好人变成坏人。事实就是这样。
问:谢谢你的坦诚。
答:不客气。你的问题太厉害了,把我逼得无路可走,我只能实话实说。
与诸葛亮并非鱼水关系
问:你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霸业,与诸葛亮的辅佐是密不可分的。你说你与诸葛亮的关系是鱼水关系,这是真的吗?
答:嘿嘿,不是这样。鱼儿确实离不开水,鱼是靠水而生存的,难道没有诸葛亮我就不生存了?
问:那是什么关系?
答:这不是明摆着嘛,就是君臣关系。
问:你对诸葛亮几乎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引起关羽、张飞的嫉妒,于是你对二人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怎么现在又不承认了?
答:诸葛亮确实有本事,如果他没有本事,我会三请诸葛亮吗?当然,凡是有点本事的人,都自命清高,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诸葛亮也是这样。他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毕竟是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都喜欢戴个高帽,我之所以说那样的话,一来是安慰一下关羽和张飞,更主要的是给诸葛亮戴个高帽,让他死心塌地地为我效劳。
问:你在得到诸葛亮以前,总吃败仗,甚至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可自从得到诸葛亮之后,你的事业蒸蒸日上,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你难道不承认诸葛亮的作用吗?
答:不是不承认,是非常承认。如果没有诸葛亮,我不会成就一番霸业,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但不能因为他有辅佐之功,就说我们之间是鱼水关系,我们之间就是君臣关系,没有别的。不过,我遇到诸葛亮,是我一生的幸运;诸葛亮遇到我,是他一生的不幸。
问:此话怎讲?
答:我得到诸葛亮,成就了一番霸业;诸葛亮遇到我,最后为我们老刘家活活累死了,这难道不是他的不幸吗?
问:诸葛亮的威信很高,你担心他会超过你的威信吗?
答:不会。我是君,他是臣,官大一级压死人。他的威信再高,也不会压过我。不过,诸葛亮懂得君臣之道,他的分寸把握得非常好,没有让我产生功高盖主的感觉,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问:你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你当了皇帝后就不那么听诸葛亮的话了,特别是你执意要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和赵云等人苦劝,你就是不听,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答:其实,出兵伐吴,我有三点考虑。
第一,关羽是为我而死的,这个仇非报不可。因为天下人都知道,我与关羽、张飞亲如兄弟,关系很铁,如果我不为关羽报仇,天下人会怎么评价我?天下人一定会说,他们的关系也不过如此。你看看,弟弟被东吴人杀了,当哥哥的竟然无动于衷,照样当他的皇帝,看来世间的一切东西都是假的,什么亲如兄弟,狗屁!所以,我出兵伐吴,就是要堵住天下人的嘴,不让他们说三道四,毁了我的名声。
第二,就是要显示一下皇帝的权威。你不是说我对诸葛亮一直言听计从吗,我身边的人也都这么认为。大家都认为我离了诸葛亮不行,好像我被诸葛亮主宰了,但我不信这个邪,我现在就要改变大家的这一认识,因为我现在是皇帝,不是从前的刘备了。皇帝是什么?皇帝就要说一不二,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怎么能让别人主宰?所以,不管诸葛亮也好,还是赵云他们,说什么也没用,出兵伐吴的计划是不能改变的。当时我确实有些冲动,所以说冲动是魔鬼。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给关羽报仇的机会,灭掉东吴,扩大我的地盘。东吴跟我的关系时好时坏,为了一个荆州,经常找我的麻烦,简直让我烦透了。我多年之所以没有跟东吴翻脸,是因为西川的局势还没有稳定,我的兵力也不足以跟他们抗衡。西川和汉中平定后,我已经有资本跟东吴较量了,可惜找不到翻脸的借口。正好,他们杀了关羽,夺走了荆州,这就为我出兵东吴提供了理由。我想,借这个机会一举吃掉东吴,半个中国就属于我了。到那时,我的力量就更大了,就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北伐,消灭曹魏政权,统一全国。
问:你的算盘确实打得不错,但结果是你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你总结过失败的原因吗?
答:总结过。我觉得不管是当皇帝也好,还是当一般人也好,都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好的意见,更要虚心接受。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问:你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是个当皇帝的材料,就让诸葛亮辅佐他;如果刘禅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就让诸葛亮取代刘禅,这是你的真心话吗?
答:嘿嘿,不是,那是故意给诸葛亮说的。知子莫如父,我心里非常明白,刘禅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材料,而诸葛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力派人物,一旦我闭了眼,诸葛亮完全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取代刘禅。虽然诸葛亮不是那样的小人,但我还是有疑虑的。我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对我忠心不二,但谁敢保证在我死后,他还能像对待我一样对待刘禅呢?所以,我说了那样的话,就是想试探一下诸葛亮,让他表个态,这样我才放心。
问:也就是说,你对诸葛亮还是有戒心的?
答:如果说没有一点戒心,那是假话。君臣关系再好,能好过父子关系?谁愿意把自己打下的江山让给别人?
问:你为什么嘱咐你的儿子们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
答:说到底,我还是对诸葛亮有些不放心。我要求儿子们把诸葛亮当作父亲来对待,就是要让诸葛亮死了那条心,永远不能篡位。不管他有没有篡位的野心,反正我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
问:事实上,人家诸葛亮根本没有那个心思,是你多心了。你这样对待人家,你愧不愧?
答:确实是我多心了。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冤枉了诸葛亮。诸葛亮是个好同志。
问:你对诸葛亮有何评价?
答:刚才我已经说了,诸葛亮是个好同志。他为我们刘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无可置疑的。历史已经对他作了公正的评价,我就不多说了。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想说一下。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就是一个活神仙,好像什么也知道,能掐会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其实这是不对的。诸葛亮也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什么神仙。是人就有缺点和错误,诸葛亮也一样,他也有缺点和错误。比如,他有时候显得自命清高,觉得自己百分之百的正确,别人的意见都不如他的好,所以有些好的意见他并没有采纳。
问:这其中也包括你的意见吗?
答:是的。比如,我在临终前对他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他不以为然,觉得马谡跟随他多年,是个难得的人才,还是一直重用他。结果呢,大家也都知道,街亭就是马谡丢失的。那是一次重大的军事损失。
问: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有哪些缺点?
答: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从不干没有把握的事,这是他的优点,但同时又是他致命的弱点。任何东西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优点就会变成缺点。如果一个人过于谨小慎微,办事情就会瞻前顾后,缩手缩脚,缺了一点冒险精神。要知道,人有时候是需要冒险的,尤其是干大事的人,更需要冒险精神。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是难以成就大事的。当然,诸葛亮的这些缺点是由他的性格造成的,性格决定命运嘛,我们不能责怪于他。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也不例外。
问:你有什么缺点?
答:我的缺点很多。比如,我小时候就不爱读书,就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致使我文化知识非常欠缺。对此,我非常后悔,如果小时候多读点书,我也许就不是现在的刘备了。其次,我的文韬武略远远比不上曹操,我的气度也比不上曹操。曹操能写出《短歌行》《观沧海》等那样气度恢宏的诗作,而我却不行。这不仅仅是文化水平高低的问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人的气量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