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哲学(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世界统一于物质

——物质论

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深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一、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消失了吗

哲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作“容器中的大脑”,设想有一个疯狂的科学家把人的大脑与人的身体分割开来,放在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插上电极,电极连到一台可以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人所获取的所有关于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人的大脑来处理的,似乎电脑也就应该能够模拟人日常体验到的外部世界了。人脑是通过人的感官真实地感觉到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电脑代替人脑,就可以离开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构筑出人所感觉不到的虚拟世界。有人据此认为,电脑可以脱离外部物质世界虚构一切,从而人的外部物质世界消失了,物质消灭了。

物质真的消失了吗?物质会消失吗?这就引出来了一个哲学问题: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世界是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如果这种实验确实可能的话,如何证明人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而不是由一台脱离外部物质世界的电脑所虚构的某种模拟环境、虚拟世界呢?

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究竟是什么呢?

自古以来,无非是两种解答: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运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精神派生的。唯物主义是从肯定物质世界客观实在性的立场出发,用列宁的话讲就是在“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外部自然界的规律,它同物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知识同出一源”《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这一前提之下,对世界本原以及世界统一性的问题的回答。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从哲学史的演化来看,对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立场。早在古印度文化中,就已经有人把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归之于“梵天”的梦境了,人世间的一切不过是“梵天”所做的一个又一个梦而已。古今中外的有神论主张的神创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张的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本体论,都是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深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猜测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譬如,泰勒斯(Thales,约前624—前546年)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30—前470年)则说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水、木、金、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等等。应该说,把大千世界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在坚持唯物主义立场上是真诚的,但在哲学思维上确实是素朴的,很难在逻辑上自圆其说。古希腊后期,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年或前356年)提出了“原子说”。虽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从名称上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他的“原子说”也不过是一种猜测。他仍然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原子的种类是无限的,不同只在于形状和大小”,在他看来,原子究其实质不过是以“原子”为名的一大堆面目不清的具体物罢了,这与后来科学的“原子论”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统一性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物质形态。到了近代,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告诉人们: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成为当时科学认识所能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把这一科学最新成果拿来解释世界的本原,主张原子是组成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原子是不可分的,原子的属性是不可变的。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跳出对具体物质形态的拘泥与据守,是对具体物质形态的科学抽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根据人类长期发展的实践,站在19世纪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在借鉴和批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础上,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而形成的,发展了唯物主义,是全新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方向是正确的。但他们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物质形态,或者归结为物质结构的某个层次则是不科学的。虽然对“物质”的认知从个别具体物上升到对物质结构描述的“原子”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还是不科学的。因为建立在物质具体结构层次上的“物质”,其基础同样是不牢靠的,早晚会面临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

仅仅过了几十年,这一挑战就来临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夸克粒子的发现,大量的实验事实否定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比如,过去认为一种元素是不可能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但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的事实证明,一种元素是可以转变为其他元素的。面对这种情形,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马赫(Mach, 1838—1916年)。他据此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甚至还要用马赫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因为马赫的这种论调在当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列宁专门写下了著名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批判马赫主义,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理论是有所不同的。现代自然科学认为,物质具有各种具体的形态、结构和属性,物质有材料(质料)、能量和信息,人们对物质的具体形体、结构和属性,对物质的材料(质料)、能量和信息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譬如,就物质的具体形态来说,除了实物的形态外,还有场(电磁场、引力场、核力场等)的形态。就物质的结构来说,除了分子结构外,还有原子(内部有原子核、电子)结构、原子核(内部有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结构、粒子(内部有层子即夸克)结构。就物质的属性来说,有与电子、质子等已知粒子的某种物理属性正好相反的“反粒子”。这都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是无限多样的,物质的材料(质料)、能量和信息同样也是丰富多样的,因而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但无论怎样,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并不会因此改变,哲学的物质概念不会过时。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Einstein, 1879—1955年)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我们有两种实在:实物和场。毫无疑问,我们现在不能像19世纪初期的物理学家那样,设想把整个物理学建筑在实物的概念之上。根据相对论,我们知道物质蕴藏着大量的能,而能又代表物质。我们不能用这个方式定性地来区别实物与场,因为实物与场之间的区别不是定性上的区别。最大部分的能集中在实物之中,但是围绕微粒的场也代表能,不过数量特别微小而已。因此我们可以说:实物便是能量密度特别大的地方,场便是能量密度小的地方。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实物和场之间的区别,与其说是定性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定量的问题。把实物和场看作是彼此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东西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不能想象有一个明确的界面把场和实物截然分开。”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爱因斯坦关于“实物”与“场”的看法表明:真正探究世界奥妙并能有所作为的科学家,在最后总会不自觉地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页。;物质这个词“无非是个简称”, “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79页。。在实际中存在的是各种特定的、具有质的差异的“实物”,人们可以通过感性感觉感知到它们。但哲学中的物质并不是感性存在物,它是从各种特定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用以把握各种实物共同属性的抽象。人们只有“通过认识个别物”才能相应地认识“物质本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认为:“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用物质概念来概括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的东西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关于物质世界形态各异的、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活生生的现存物质形态的一般的、科学的、正确的抽象。人们见到的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物质形态,如大到太阳、地球、月亮,小到细胞、细菌、病毒,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所有这些具体物质所共同具有的内在本质,都是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内在的哲学抽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就是科学概括的物质观。比如,用对撞机所发现的基本粒子,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它仍然是人所能认识到的客观实在的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又为人的意识所能感觉到的、所能认知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列宁对物质所做的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对形形色色具体物质形态的抽象。列宁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在认识论上指的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列宁的这一定义从恩格斯基本思路出发,同时又吸取了20世纪初自然科学成果,明确界定了物质的“从实物总和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客观实在性。

从客观实在性出发,列宁肯定了“原子的可变性和不可穷尽性”,认为“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页。。针对马赫的质疑,列宁指出:“‘物质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至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从前看来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固有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正如列宁所说,“因为物质的唯一 ‘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列宁的这番话,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认识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全新境界,不论是早先的原子,后来的中子、夸克,还是最近才刚刚认识到的弦,这些在现代科学进步中被逐渐发现出来的“基本粒子”,其结构与形态虽然发生了很大乃至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作为物质所具有的客观实在性依然没有变。

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出发,列宁进一步阐明了恩格斯提出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观点,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其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在强调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同时,又强调物质的可感知性。列宁的物质定义首先强调了物质在人的意识之外,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同时又明确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可反映性。这就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到,列宁讲的物质特性是人的感觉能够感知到的客观实在性,而现代科学发现的许多物质并不是人能直接感觉到的,那么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否过时了呢?其实不然,望远镜是眼睛的延长,雷达是耳朵的延长,电脑是人脑的延长……人们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的感觉器官,观察到人本身固有的感官所观察不到的物质形态,同样也是人所感知认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人类社会则是更为复杂的物质形态,是与周围自然界相统一的,都统一于物质。一切社会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只能用物质原因来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世界的物质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无论如何转化,物质的总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湮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为我们认识物质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但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并没有停止,也不可能停止,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还处在继续深化,也必须深化的过程中。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物质正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匪夷所思的形态呈现于人们面前。请看几个已经广为人们关注但尚未有定论的例子,如“暗物质、反物质、黑洞”等科学假说:

首先是“暗物质”(dark matter)。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提出一个令人惊讶的推测: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如果按约定认识把宇宙理解为是有限封闭的,那么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一些科学家把这种“失踪”的物质叫作“暗物质”。这一说法被现代宇宙学证实了。现代宇宙学认为,整个宇宙中物质占27%左右,暗能量占73%左右。而在这27%的物质中,暗物质占90%,夸克物质占10%。夸克物质是迄今为止人类能观察、能认知、能解释其基本粒子构成的物质形态,但暗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仍然是个谜。暗物质不发射电磁辐射,也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无法直接观测到,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

与暗物质相应,更往前走一步的是“反物质”(antimatter)。

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者之一狄拉克(Dirac, 1902—1984年)最早提出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是正的。这一预言逐渐为随后的科学发现所证实。1932年,瑞典裔美国物理学家,正电子的发现者,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森(Anderson, 1905—1991年)发现了正电子;1955年,伯克利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制造”出了反质子(带有负电荷的质子);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CERN)的科学家们将正电子与反质子配对,制造出反原子;欧洲航天局的伽马射线天文观测台,证实了宇宙间反物质的存在。但是粒子层面上的反物质很难捕获,也很难直接观察到。曾有科学家戏言,如果你有一天观察到并且捕捉到了反物质,那么可以毫不怀疑地说,它肯定仍然是物质,不是反物质。因为,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其能量释放级别是宇宙级的,现在地球上所有能量相加与其相比都称不上九牛一毛。

还有“黑洞”(Black hole)。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就再不能逃出,甚至连光也不例外。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然而,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宇宙中大部分星系,包括人们居住的银河系的中心,都隐藏着超大质量黑洞。黑洞质量大小不一,从约100万个太阳质量到大约100亿个太阳质量。“黑洞”究竟是由正物质组成,还是由反物质组成?目前宇宙学界并无定论,虽然黑洞的形成是可能的,大多由恒星坍缩形成,但坍缩过程中的高能反应会不会产生反物质却是不确定的,毕竟人们是“看”不到黑洞的。甚至有些科学家否认黑洞的存在。2014年1月24日英国著名科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教授发表论文,就指出黑洞其实是不存在的,不过灰洞确实存在。当然,对这个说法学术界也反响不一。

暗物质、反物质、黑洞……至今还都是科学假说,但这些假说所指出的这些新发现的物质形态固然不会动摇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也否定不了这一定义的科学性,但也确实拓宽了人们对物质理解的视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站在现代科学的最前沿对这些新的物质现象作出回应,这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所在。对暗物质、反物质、黑洞等物质形态的科学证实,一方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从具体科学角度来说,对它们的具体特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探索和研究。

二、物质是运动的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两个世纪前的一天,巴黎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广告宣称“你想周游世界么,你想领略浩渺无穷的宇宙景观么,只花一生丁,就可实现你的愿望!”很多人被从天上掉下的这么大一个馅饼给砸晕了,多好的事啊,于是纷纷给登广告的人寄去了一生丁。不久这些人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说,现在就请你把家中的窗帘打开,平躺在床上仰望星空,欣赏美景吧,地球正带着我们以每小时八万英里的速度在宇宙中遨游。

这简直就是大骗子,但这骗子说的却不是谎话。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无时无刻不处在运动中,宇宙本身在膨胀,地球确实在宇宙中迅速移动。

如果说当时的法国人这样做没有错,但尚没有什么确切根据的话,进入20世纪,科学进步已经可以对地球的运动做很精确的计算,并且地球运动作为基本常识也进入了政治家、哲学家的视野。

1958年7月3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首诗,其中的两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引发大家无限遐想的同时,也引发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同学蒋竹如(1898—1967年)的一些质疑。就此,毛泽东在1958年8月25日给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周世钊(1897—1976年)写的一封信中特别做了详尽的说明:“蒋竹如讲得不对。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有数据的。地球直径约一万二千五百公里,以圆周率三点一四一六乘之,得约四万公里,即八万华里。这是地球的自转(即一天时间)里程。坐火车、轮船、汽车,要付代价,叫作旅行。坐地球,不付代价(即不买车票),日行八万里,问人这是旅行么,答曰不是,我一动也没有动。真是岂有此理!囿于习俗,迷信未除。完全的日常生活,许多人却以为怪。巡天,即谓我们这个太阳系(地球在内)每日每时都在银河系里穿来穿去。银河一河也,河则无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们人类只是 ‘巡’在一条河中,看则可以无数。”这段话讲得很轻松幽默,但其中的道理是无懈可击的,是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的。

世界上的物质都处于运动中,即使是那些表面上不动的东西其实也都在一刻不停地运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坚持物质论与运动论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最基本的看法,既反对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唯心主义,又反对物质世界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只是唯物主义的一个前提,随之而来的是还要回答物质是如何存在的。唯物主义斩钉截铁的答案是: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世界上从最大的东西到最小的东西,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构成世界的物质不是寂然不动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什么事物是不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辩证唯物主义从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高度理解世界,坚持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若认为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若认为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19世纪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 1853—1932年)提出“唯能论”,认为物质可以“消灭”,转化为纯粹的“能”, “能”是没有物质的运动。实际上,离开物质,“能”就不存在了。

需要注意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讲的“运动”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运动不完全是一回事,而是把运动理解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理解为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3页。

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也不过是运动的一种形式。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有人可能会说,世界上也有静止不动的东西,像停在路边的汽车,放在家里的桌子,都是静止的;至于说巍峨的大山不也一动不动吗?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和运动观的回答是,世界上客观存在静止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有条件的、在特定关系内处于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路边的汽车相对于路来说是静止的,桌子相对于屋子来说也是静止的,但它们本身又处于时刻在运动中的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之外的其他物体而言,它运动的速度也并不慢。而且它们的内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等各种变化,只不过这个变化即运动不易为人所注意罢了。

仅以地球为参照系,人们看起来不动的东西其实仍处于一刻不停的变动过程中,只不过这一变动微小缓慢,对于某一具体的个人来说不可能感受到罢了。像喜马拉雅山在第四纪时期的300万年间从5000多米长到8000多米,之所以没有哪一个人看到它长高,是因为我们实在不够长寿罢了。还有些事物,它们的变化虽然不一定缓慢,但由于距离人们太遥远,或者它们太小,人们也不容易感觉到它们的运动。譬如,我们所说的天体中的“恒星”,顾名思义,是因为认为它们是永恒不动的。其实不然,牛郎星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向地球方向疾驰,只不过它离地球有26光年(1光年约94605亿公里),距离我们太远,我们看不到它在运动。有许多基本粒子,从出生到“衰变”或“湮灭”,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运动速度相当快,可谓“瞬息万变”,但由于它们太小,人们也不可能感觉到它的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却并不否认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有某种暂时的静止。但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物质的运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表现形态,它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的矛盾决定的。物质的种类是无限多样的,物质的运动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成就和水平,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划分为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每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又包含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如机械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平动、转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

恩格斯还研究了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分析了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的关系,指出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各种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运动规律。例如,机械运动是物体的机械位移,它是最低级、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和蛋白质,它是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运动形式。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因此,既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机械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错误,就是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单纯的生物运动来说明社会运动,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观点。

复杂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低级运动形式可以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例如,物体通过磨擦和碰撞可以产生热、电、光,这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热通过热力机,电通过电动机,光通过光压的作用,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运动。尽管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运动是永恒的。任何运动都不会从无到有,也不会从有到无,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充分证明了这个原理的正确性。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反映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说明物质运动不能任意创造和消灭,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基本运动形式的划分,对人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和进行科学分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建立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的认识逐渐深化,关于物质运动形式的学说也必然会有新的发展。

三、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时空穿越可能吗

相声《关公战秦琼》意在讽刺那些不懂历史的人。关公关云长是东汉三国时期的人,秦琼秦叔宝是隋末唐初的人,两者相隔四五百年,怎么可能在一块打仗呢?但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作品开始关注“关公战秦琼”一类“跨越时空”的话题了。尤其是当下中国的影视剧作品,甚至兴起了一股“穿越”潮,一个现代人动不动就从现代社会穿越回了清朝、唐朝,乃至秦朝去了,或者与其时的公主格格打情骂俏,乐不思蜀;或者与当时的公子王孙大打出手争皇夺位,演变历史。

这样的“穿越”情节是否荒唐?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时间、空间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时空观是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总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和物质不可分,没有物质,就不会有它存在的空间,也就没有它存在的时间,时间和空间都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在人们的素朴直觉观念中,时间好像一条独立的长河,在万事万物旁边不紧不慢地往前走,一去而不复返。孔子(前551—前479年)站在一条河流旁边,看到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感叹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空间好像一个巨大无垠的大盒子,把万事万物都装在里面。牛顿(Newton, 1643—1727年)认为:“绝对的空间,它自己的本性与任何外在的东西无关,总保持相似且不动”,是容纳物体的容器。又说:“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它自己以及它自己的本性与任何外在的东西无关,它均一地流动。” 参见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这种观念虽然与人们的常识相吻合,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念将导致空间、时间脱离运动着的物质而客观存在的结论。事实上,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不会有什么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也许有人会说,“真空”不就是什么都没有吗?其实不然。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真空”并不空,反而有更复杂的物质结构。“真空”内存在着各种处于基态的量子场。从微观看来,“真空”内物质还处于一种剧烈的运动之中,处于量子场的运动,形象地说“真空”像一个波涛汹涌的虚粒子海洋。当它从外界吸收一定能量时,可以转化为可观测到的实物粒子。

还有人会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宇宙诞生之前的大爆炸“奇点”,不就是一种既没有时间空间又没有物质的状态吗?也不然。在“奇点”领域虽然不存在人们现在理解的物质,但仍有未知物质存在,并且会以另外一种物理时空观形式出现。正如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玻恩(Born, 1882—1970年)所说:“我们所知道的宇宙的起源可能是物质另外发展形式的终结——即使我们实际上永远不可能对这种发展形式有所了解。因为全部痕迹都在崩溃与再造的混乱中被毁掉了。”爱因斯坦同样深刻地指出:“空间—时间未必能看作可以脱离物理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空间广延性。这样看来,关于 ‘一无所有的空间’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参见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5版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它表明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运动过程和另一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一方面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另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把物质与时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宇宙”这个词。在汉语中“宇宙”本意是时间和空间的代名词。正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四方上下就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则是时间的概念。把时间与空间合起来称为“宇宙”,指代世界万物,反映的正是物质与时空有机统一的认识。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实在的。

唯物主义肯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而唯心主义一般不否认时间和空间观念,只是不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例如,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Berkeley, 1685—1753年)认为,空间只是视觉、感觉和动觉的主观结果,时间只不过是人的精神的思想连续性。康德唯心主义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是存在于人的头脑的主观形式。当代一些唯心主义者也极力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质。唯心主义把时空说成是人的主观形式,不是客观实在,这种观点是极其荒谬的。物质是客观实在,时间和空间作为它的存在形式,当然也是客观实在。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把时间、空间与物质分裂开来,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时间、空间是随着物质运动而变化的,时空是可以变化的。

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平等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说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对所有人都是绝对平等的,这就是时间。无论你长得美还是丑,时间的流逝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你美丽就过得慢一些,也不会因为你丑就跑得快一些。从常识来看,这个说法好像是确凿无疑的。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却颠覆了这个观点。

若干年前,在西方社会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对情侣相互爱得死去活来,结婚后发誓要共度人生的分分秒秒,为此还专门买了一对用原子量为133的铯原子制成的号称世界上最精准的鸳鸯手表,以保持两个人生活的同步与一致。但丈夫是世界五百强公司的总监,整天要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一次丈夫环球旅行后回到家里,那对表出问题了,他的表比妻子的表竟然慢了若干毫微秒。这么高档的手表居然有质量问题,去找商店退货,可商店检测之后,却说表绝对精准,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空中飞行上。因为丈夫长途坐飞机导致了钟表显示出来的时间变慢,这是有实验依据的。据美国科学家研究,乘坐波音747客机从东向西飞行一周,原子钟会慢273毫微秒,1毫微秒等于10亿分之一秒。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误差并不是作为时间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而确确实实是时间本身的“频率变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由物质运动所导致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时空与物质是相互依存的,时空的特性像时间间隔长短、空间弯曲程度等既与物质运动状态有关,还与物质本身分布有关。物质密度越大的区域,时空弯曲的曲率越大,具体表现就是空间越弯曲,时间流逝越慢。如果宇宙中的某个区域物质密度足够大,甚至会出现空间褶皱乃至空间坍塌;如果在宇宙间的某物体运动速度足够快,达到了光的速度,时间就会停止,超过了光的速度,时间还会倒流。当空间出现褶皱和坍塌,当时间出现停止和倒流的时候,前面所讲的那些穿越时空的想象就会成为可能。

对于普通人来说,抽象地谈时间频率变慢可能不太好理解。时间的测量一定要有参照系的,没有参照系,频率概念就没有意义。所谓在宇宙间存在不同时间频率是指做同一件事情呈现出来的时间跨度不同。在地球上,人的心跳是每分钟五十多下到六十下,差不多一秒钟一次。设想让一个人乘坐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到了宇宙间一个物质密度异常大的地方,如果这个人还能活着的话,按照相对论的解释,他的心跳可能会变成一年一次,只是这一年一跳是从地球时间来看的,对于那个人来说,他不会感觉到他的心跳频率与在地球上有任何差别。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神话中“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说法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有的朋友可能会对“一日”与“千年”这么大的差距有些惊讶,其实在现代量子物理学的视野中,这只是“小儿科”。量子力学有一个宇宙模式的思想实验,在某一个宇宙进化阶段的某一个宇宙空间中,一种生物(我们姑且称之为“人”),它的生存尺度是量子级别的,眨一下眼睛所耗时间(用现在的地球时间来做尺度),是10100年。也就是说它眨一下眼的工夫,我们的地球已经演化了几万个来回了。在这样的时间频率跨度上,一个“人”真可以历经沧海桑田,亲眼目睹宇宙行星乃至星系的孕育演化灭亡的全过程。

现代量子物理学中还有一个热门问题“虫洞”,就是空间发生褶皱的形象描述。现代物理学猜测,借助“虫洞”人类可能实现全宇宙乃至跨宇宙旅行,几十亿、上百亿光年的距离,在“虫洞”作用下就像通过一个墙壁的窟窿、从这面跨到那面一样简单。

当然,这种理论有一个前提是运动速度可以超越光速。但事实上爱因斯坦相对论正是建立在光速不变的前提之上。爱因斯坦认为,无论在何种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都为299792.458公里/秒。光速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极限,按照质能公式E=MC2,当物质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物质质量将无限大,这在现有宇宙中是不可想象的,时空穿越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不服气爱因斯坦的判断,认为速度不能超越光速只是爱因斯坦个人的独断。然而,在无限宇宙中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从哲学的观点看,这话倒也不假,但这对于穿越时空现实性的辩护没有多大作用。其实对于目前的人类社会来说,穿越时空也不全是技术的局限,还有伦理的制约。

像著名的“祖母悖论”,讲的就是穿越时空后发生的伦理悖谬。假如一个人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一不留神杀死了尚处于少女时期的他的祖母(这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但问题是当他杀死尚是少女的祖母后,他父亲就不可能出生,自然他也就不可能出生,那么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他不存在,那么在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他又是谁呢?看来,时空旅行也确实是一件不能当真的事情。伦理悖论是客观矛盾的反映,“祖母悖论”是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反映,对这类时空悖论只有用关于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来解答。

时空是变化的,时空的变化是物质的变化,不能因为时空是可变的就否定时空的客观性。只有用辩证的观点理解时空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才能在时空问题上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物理学时空观总会随着物质及其运动的深入研究而改变,但这种改变否定不了哲学上的时空观。针对“相对的时空观”,列宁指出:“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可变性也没有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物质运动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也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又是无边无际的,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的,其占有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无限包含有限,无限是由有限所构成的。无限的时空必然把具体的、现实的、有限的时空包含于自身之中,无数的具体有限的时空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宇宙的时空是无限的,但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的物体,如恒星,其时空又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任何有限的具体事物都包含着无限的层次,每个有限的事物都由于自身的矛盾运动,而打破自身存在的界限进入无限之中。所以,无限包含于有限之中,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的时间、空间就存在于无数具体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从物质世界的整体来说,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从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来说,它的时间和空间又是有限的。

美国物理学家,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Weinberg, 1933年—)指出:“无论如何,我们总要承认我们简单的宇宙模型可能只描述了宇宙的一小部分,或者只描述了它的历史里的有限部分。”有一种“暴涨宇宙模型”学说认为,类似“我们的宇宙”在无限宇宙中可以有1050或103000个……至于无数有限的“我们的宇宙”如何构成“无限宇宙”的问题,即无限宇宙如何构成一个“综合有机的系统”,只能是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认识的课题。“大爆炸”假说认为,150亿年前的“大爆炸”(Big Bang)只是我们所认为的宇宙的起点,是我们所认为的宇宙时间与空间的开始,并不能因之就认为此前没有物质与时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物质的具体形态,包括我们所认为的宇宙总是有生有灭的,其“生命”总是有限的。但这与“无限宇宙”的时间无限性并不矛盾。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

——诸葛亮为什么能借来东风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而其中最神奇的情节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181—234年)在“七星坛”上披发仗剑借东风。孙权(182—252年)与刘备(161—223年)联军要向北岸曹操的船队放火,必须靠东南风才能办到,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竟然能借来东风火烧曹军的战船,大败曹军,三国鼎立的局势由此确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却真的发生了。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如果不是,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

其实,“借东风”完全是诸葛亮玩的把戏。诸葛亮不是孙悟空,雷公电母风婆婆是不会听他调遣的。东风本自有,只是别人不知,诸葛亮知道而已。为什么诸葛亮知道?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掌握了天文地理相互作用的规律。根据当时的节气变动和赤壁的特殊地形,他知道三天后会形成一场东风,所以就玩了那么一个把戏。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看似变幻莫测、杂乱无章,其实背后都是有规律的,只要认识到规律就可以按照规律做人们想做的事情。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必然性起着作用;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仅都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而且规律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开始如此、过程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

唯心主义或者否认规律的存在,或者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把规律说成是“绝对精神”、个人的主观意志等意识现象的产物,甚至认为规律是人强加给自然界的。比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是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宇宙自然规律所决定的,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但唯心主义者却不认可。英国哲学家休谟说,太阳在过去几千年里都是照常升起,但明天还能不能升起却不能肯定。确实,规律现象也表现为前后关系,但前后关系并不必然反映规律作用。人们认为蚂蚁回巢预示天要下雨,可是下雨并不是蚂蚁回巢引起的。

唯心主义连自然界的规律都不承认,就更不用说人类社会的规律了。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是唯心史观的根本特征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才第一次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按照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和发展的。

人们要想在活动中获得预期的目的,即取得成功,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孟子·公孙丑上》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发现禾苗都枯萎了。孟子(约前372—前289年)以这个例子说明道德修养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遵循规律,不可盲目蛮干。

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可以利用的。

人们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规律,并运用规律性认识指导实践,以改造世界,实现目的,获得自由。我国古代成语“庖丁解牛”,说的就是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游刃有余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庄子·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能把解牛过程变成一种艺术表演,可见庖丁对规律把握之深入。

能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也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动物也会无意识地遵循客观的规律,甚至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做出的物件比人工的更精致,但这对动物来说只是本能,而人则是理性认知。这也就是恩格斯为什么说蜜蜂再完美的蜂窝与蹩脚工匠再糟糕的作品也是不可比拟的。

但是在肯定人能认识规律的时候,一定不要颠倒人与规律的关系。现代宇宙学中有一个“人择原理”,其基本观点就是宇宙间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了人而存在,因为人而存在。这一理论之所以有影响,是因为现代宇宙学研究表明,宇宙能产生生命的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一些基本的宇宙常数哪怕有丁点的偏差,甚至是10-100这么小的偏差,生命都不可能存在。以至于有位天文学家把宇宙产生生命与“一场龙卷风袭击废旧汽车场时凑巧完整装配成一架波音747飞机的可能性”相比。宇宙如果不是为人而存在,这一切又怎么可能发生。

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人择原理”又有两个版本。“强人择原理”主张宇宙一定具有在某一时刻产生生命的本性。这一主张的潜台词是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宇宙意志来安排一切,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与唯物主义的立场相去甚远,比较容易辨别。“弱人择原理”则认为人们对宇宙所做的观察都限于人们作为观察者自身的条件。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土豆长在鞋子里就成为了鞋子的形状,长在帽子里则会是帽子的形状。“弱人择原理”不否定规律的客观性,但割裂了规律本身与认识到的规律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康德关于“物自体”的论述,这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差别需要谨慎辨析。

一般来说,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不直接受阶级、集团和社会力量的根本利益的影响,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则直接受阶级、集团和社会力量根本利益的影响。因此,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往往要克服来自反动的阶级、集团和社会力量的抵制和反抗,克服人们的保守思想。

人们对于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人对规律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初步认识到深化认识的过程、从小范围认识到更大范围认识的过程、从认识相对准确到认识更加准确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当时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在当时的认识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当进入更广大的范围时,规律又会表现为新的形态。

人类关于几何学的认识说明了这个道理。公元前3世纪,有了欧几里德几何。到了19世纪,又出现了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和黎曼几何。这三种不同几何形态其实是人们在不同宇宙尺度下对规律的认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欧式几何是适用的;在宇宙空间中或原子核世界中,罗氏几何更符合客观实际;在地球表面研究航海、航空等实际问题中,黎曼几何更准确一些。至于说还会不会出现第四种几何,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一切都有可能。毕竟人类对规律的认识依然而且必然处在继续深化的过程中。

结语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而变化,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既不可创造,也不可消灭,规律是可以认识、可以利用的,人的认识要符合客观规律,要随着规律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原则,从物质经济原因出发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把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标准,把人民的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让主观符合客观,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