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意识论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内容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作用。
意识是与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精神现象。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作用,彻底批驳了唯心主义意识观的荒谬,完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意识观的缺陷。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动物具有“高超智能”吗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的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最美丽的花朵”是专属于人的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马戏团之类的场合,至少在影视剧、纪录片中,都曾经见过“猴子智取香蕉”“黑猩猩灭火”“鹦鹉学人说话” “警犬协助破案” “马做算术题” “大象唱歌”……许多人在感叹之余常常会说,这些“聪明的”动物是“有智能的”。那么,动物的这类“智能活动”是不是一种意识活动?它们有没有类似人的真正的意识?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做出更具一般性的追问:意识究竟是什么?意识是从来就有的吗?或者说,意识是从哪儿来的?这些关于意识的本质和起源的问题,曾经是科学和哲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困扰着一代又一代聪明的哲人。
在哲学史上,对于这些困难的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未曾回避,争相给出了各具特色的答案。当然,给出的都是截然不同、针锋相对的答案。
在人类早期,人们曾把意识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寓于人的肉体之中,并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的活动。例如,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居于“理念世界”,具有理念的知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灵魂是一种单纯的精神实体,灵魂是不死的,可以脱离人的肉体而独立存在;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者则把意识的来源归结为心灵的自由创造。虽然唯心主义的说法多种多样,但共同特点是完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不是物质产生意识,倒是意识产生了物质。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各派别都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例如,古代有些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是一种最精微的物质的作用,这种最精微的物质或者是原子,或者是“精气”,它们是从来就存在的。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27—97年)把肉体与精神的关系比作薪与火的关系,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无体独知之精”。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把肉体与精神的关系比作“刃之于利”,即是说,精神是“心”的作用,好比“利”是刀刃的作用。
18—19世纪欧洲的唯物主义者,根据自然科学的材料,对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作了若干具有科学意义的论证。例如,爱尔维修(Helvétius, 1715—1771年)嘲笑了那种宣扬灵魂不死的宗教信条,认为人脑中产生的表象和概念是由物质的现实派生出来的,人的肉体结构决定他们的精神生活。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指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客观存在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感觉是客观世界的映像。
然而,由于受自然科学水平和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哲学世界观和哲学思维方法的限制,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都没有能够科学地解决意识的起源问题。他们都没有历史发展的观点,没有辩证思维的方法,不了解意识是历史的和社会的产物,从而离开历史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意识,因而不能科学地解决意识的起源问题,从而也就不可能回答意识是什么,不可能彻底驳倒各种唯心主义观点。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由低级物质所具有的跟感觉相类似的反应特性发展来的,它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唯心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荒谬性。辩证唯物主义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科学地解决了意识的起源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并不像物质那样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地球上曾经有那么几十亿年,没有任何生物,更不存在具有高级神经系统的人类。在那些时候,并不存在所谓的意识现象。
大致说来,意识产生的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映)能力。无机界没有感觉或意识,只具有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水滴石穿、岩石风化、空谷回音,以及“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都是无生命物质的反应。这是一种跟感觉相类似的反应特性。但是,它并不是感觉或意识,而只是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作用而发生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的改变。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无机界长期发展产生了有机物。随着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向有机物的转化,随着生命的出现,发生了质的飞跃,产生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即刺激感应性。低等动物和整个植物界没有神经系统,只能对直接作用于它们的环境具有刺激感应的能力。刺激感应性已经不是单纯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而是这样一种反应能力:它使机体能够适应变化了的外界条件,使生物机体能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以维持其生存。例如,葵花随着太阳的运行而转动,含羞草碰到外物时收拢自己的叶子,变形虫能逃避不利于它的化学药品。这种刺激感应性虽然还不是感觉,但已经包含了感觉的萌芽。
——意识是在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低等动物发展为高等动物,适应愈来愈复杂的生存条件,有机体的各种组织也愈来愈专门化,产生了专门的反映机构,即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逐步发展,出现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和周围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心就是大脑。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环境发生联系,这种联系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某种刺激物直接引起的反射,如食物直接刺激口腔引起唾液分泌,眼睛在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条件反射则是由某种刺激物的“信号”引起的反射,如喂养的鸡、狗、猫、猪等家禽家畜经过多次重复后,一旦听到主人的信号,就会立即跑来觅食,等等。按照巴甫洛夫(Pavlov, 1849—1936年)的学说,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具有初步反映外界或自己内部发生着的那些物质过程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动物的心理或低级的“意识”。
由于高等动物具有条件反射的机能,因而能够从事比较复杂的活动,并可能产生一定的感觉和心理活动。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情感,甚至还可能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例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放在高处的食物,鹦鹉可以简单地模仿人的一些语言,狗在高兴时会摇头摆尾,不高兴时则狂吠不已。有些动物经过人类的特别训练,甚至可以完成某些有一定难度的动作。例如在实验中,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能够像人一样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拎水去灭火。至于警犬协助警察破案,马戏团的“马做算术”“大象唱歌”……也是可能的。
不过,这些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仍然不是意识活动。人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会灭火”的那只黑猩猩放在湖中的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去灭火。但是,黑猩猩却茫然四顾,不得要领。因为它找不到水龙头,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同样是接受了灭火的任务,把黑猩猩放在船上,为什么黑猩猩面对一大片湖水,却束手无策了呢?原来,黑猩猩并不知道湖水和自来水都可以灭火。黑猩猩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模仿人而已,其智力活动仍属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仍然称不上意识。或者说,这与人类的意识仍然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只是在产生了具有高级神经系统、具有人脑的人类以后,才产生了意识现象。意识是高级的反应形式。人类的意识这种精神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只是在约一百万年以前才出现的。
既然黑猩猩和人都属于高等动物,那么,为什么只有人才具有高级的反应形式——意识呢?
这是因为,随着动物界向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最复杂、最完善的大脑,这是较之神经系统的出现具有更大意义的质的飞跃。人类的思维活动,不仅借助于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即由外界物质刺激直接引起种种条件反射,而且还必须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即由言语引起另一种条件反射。言语作为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正是许多同类物质刺激的概括和标志。它使人的条件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为一般动物不可企及的高级阶段。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就是意识。
意识是在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感觉、心理是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的。
那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动物的脑过渡到人脑,动物心理过渡到人的意识呢?
意识是人的社会劳动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有一个重大的发现是社会劳动。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不仅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因素。意识是同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人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要通过社会劳动有意识地变革自然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人的社会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以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社会劳动中,一定的思想交流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思想交流,就不可能有人们在改造自然斗争中所必需的协调的共同活动。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这些正在生成中的人,已经达到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的地步了。需要也就造成了自己的器官:猿类的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无疑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发出一个接一个清晰的音节”,从而就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表达抽象思维,从而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可见,劳动和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是人脑产生和人类意识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社会劳动不仅是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的意识的决定力量,而且也是意识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劳动不断改变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从而使人的意识的内容日新月异,日益丰富和复杂。
意识现象并不是人的头脑中主观自生的,更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如果离开了社会,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的意识。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的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唯心主义观点是荒谬的,也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物质产生意识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机大战”说明了什么
1997年5月11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场“世纪对决”——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Kasparov, 1963年—)与一台名叫“深蓝”(Deep Blue)的IBM超级计算机的比赛上。经过六局激动人心的对抗,最终这位号称“人类最聪明的”人,前五局2.5比2.5打平的情况下,第六盘决胜局中,仅仅走了19步,就不得不沮丧地拱手称臣。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棋手,被一个没有血肉,有的只是冷冰冰的铁和硅等材料的机器怪物打败了!
“深蓝”是IBM公司研制的超级电脑,学名“AS/6000SP大规模多用途并行处理机”,共装有32个并行处理器,运行着当时最优秀的商业UNIX操作系统——“大I”的AIX。它的设计思想着重于如何发挥大规模的并行计算技术,拥有超人的计算能力,每秒能分析2亿步棋。“深蓝”贮存着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棋谱,甚至可以在下棋过程中因人改变程序,根据棋局及时调整战略战术,表现出一定的智能。
这场激动人心、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机大战”,令向来自傲于自身智慧的最高级灵长类动物——人类,突然感到自己“万物之灵”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人们对自己一手制造出来的机器开始有了惧怕。人类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失控情结”开始弥漫。人们不断追问:思维是否只是人类的专利?机器究竟能不能思维?什么是意识?电脑有没有意识?如何认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甚至还有人担心,终究有一天,人类将无法驾驭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甚至被电脑所统治……
这类忧虑显然不是毫无根据。这也确实是些棘手的问题,一直牵动着人们的思考。
实际上,关于思维、意识的困惑,由来已久。前面已经回答了意识的起源问题,那么什么是意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意识的物质基础。古人曾经以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如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当然,明朝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已经纠正了这一错误认识。他说:“脑为元神之府。”这实际上肯定了人脑才是思维的器官,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后来在科学的帮助下,人们逐渐证明了:
人的意识是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或属性。
当然,意识并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更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和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意识的形成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意识之所以能够在人脑中产生,与人脑高度发达的组织状况、复杂的结构及其生理过程有密切联系。随着从猿到人的转变,产生了日益复杂、完善的人脑。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人脑的绝对量大大超过其他高等动物的脑量。人脑的脑细胞高度分化,脑组织严密。人脑皮层的沟回深、皱褶多、面积大、神经细胞多。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人脑可以进行以抽象思维为标志的复杂的意识活动。
现代科学证明,人脑包括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脑和小脑等部分,它是由大量神经细胞组成的极其精细的神经机构。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神经细胞与感觉器官的神经末梢之间,共同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人脑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各有专职,分工严密。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来执行,复杂的职能则由大脑皮层(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两半球的表面由灰质组成的一层叫大脑皮层)来执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左半球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半球在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对空间和形状的识别,以及对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方面起决定作用。此外,人的精神活动,如感觉、记忆、情绪等都与脑的不同部位的生理活动相联系。如果人脑受到损害,就会阻碍脑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人的意识活动也将受到影响,甚至失去意识机能。
那么,意识活动在人脑中是怎样进行的呢?
巴甫洛夫学说认为,意识活动是通过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类的意识活动,一方面借助于由刺激物的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即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同时还借助于由语言作为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即第二信号系统。作为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许多同类刺激物的概括和标志。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具体的、形象的感性反映;而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则是抽象的、概括的理性反映。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
脑电科学的研究表明,反映活动的过程,就是脑接受外部刺激,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的生理活动过程。当客观外界的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刺激了感觉神经末梢,就产生了脉冲生物电,脉冲生物电信息沿神经系统传导到人脑,经过信息处理和加工,然后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人体器官,于是便产生一定的动作。
人的意识与人脑这一特殊物质是不能分开的,人脑及其生理活动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些唯物主义者虽然肯定意识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但是,他们不知道意识只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以为自然界所有物体都有意识。这种错误观点在哲学上叫作“物活论”,给某些宗教和唯心主义留下了地盘。而19世纪中叶的庸俗唯物主义者,则把思维过程简单地归结为人脑的生理过程,认为大脑分泌思想,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胃分泌胃液、肾脏分泌尿液一样。实际上,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属性,但并不是物质本身。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却把意识与物质等同起来了,抹煞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区别和对立,歪曲了意识与人脑的真正关系。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即我们开头的故事涉及的问题:电脑、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的关系。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控制论、信息论和电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利用机械、电子的装置模拟人脑的部分思维功能,为人类服务。这就提出了意识是否只是人脑的机能、机器能否思维、机器是否可以代替人类的思维、电脑是否可能统治人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给予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和控制论的知识。
控制论是研究各种控制系统的共同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它将动物界、人类与机器的某些控制机制加以类比,对一切通信和控制系统的共同特点进行概括,形成了系统的关于控制的理论。根据控制论的理论,每一个工程自动调节系统都有发讯装置、控制装置、效应装置等。自动调节的正常进行,是通过信息变换过程、利用反馈原理来实现的。反馈就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其作用结果又被返送回来,对信息再输送出去发生影响,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人类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它是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几个部分的活动来实现的。这种反射活动具有获取、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都有一系列的反馈。人们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出电脑来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这就是人工智能。具体来说,就是用输入装置模拟人的感受器官,接受外来信息,用存储器模拟人脑记忆功能,记存外来信息,以供提取;用运算器和控制器模拟人脑的分析、综合、判断、选择、计算等思维功能;用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输出计算结果,与外部设备连接并指挥别的机器动作。目前,人类制造出来的智能机,已能用于控制各种复杂的生产流程和从事繁重、危险的作业,还用于计算、解微分方程、证明几何定理、翻译语言、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诊断人的疾病、收集整理资料等方面。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人一旦意识到意识自身,并对意识进行模拟,就会产生“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人类劳动和智慧发展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人类的意识发展到了高级的阶段。同时,也能代替人类完成许多烦琐、重复、单调的脑力劳动,让人类集中精力从事更有意义、更富创造性的活动。不过,有人根据机器可以模拟人的部分思维功能的事实,把人工智能同人的思维相提并论,有人甚至声称,“机器思维将代替人的思维”, “电脑将统治人”,却是没有根据的,是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
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例如,人类思维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的基础上的人脑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而人工智能只是建立在机械和电子元件结构基础上的一种机械——物理过程。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即使结构再复杂的智能机器,也不能成为独立思维的主体,不能同人一样进行自主的思维活动。例如,“深蓝”进行的仅仅是并行操作和线性搜寻,还远远谈不上“智能”,甚至不具备人类的一些简单的思维功能,如不能自我选择和设定价值目标,也不能进行多元的、复杂的价值选择。
再如,意识活动的过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形式化、物质化,即把这个过程部分地抽象成为一套数字和符号,编成程序输入计算机,再用类似开关的开和闭、灯泡的亮和灭、电位的高和低等不同方式来表示。但是,这种形式化、物质化的过程是由人来设计和安排的,必须有人的意识参与才能进行。计算机要靠人来掌握,输入信息要靠人来编排,输出结果要靠人去理解。在这里,是人把思维的部分功能交给机器去执行,而不是机器本身能够“思维”。计算机仍然是人的工具,是人的智能的物化,是人脑的延长,就像汽车是人腿的延长一样。
人类思维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的属性。人造的智能机器根本不能同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脑相提并论。“深蓝”只是在计算能力上超过了人类——这一点我们从小小的计算器上就早有领教,而不是在智力上、在一切方面都胜过了人类。
特别是,电脑是“人造”的,诸如“深蓝”的胜利,终究不过是人脑的胜利。例如,“深蓝”说到底只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只是一项用来证明人类的智能如何开发和利用的前沿性的科学试验。有人打趣说,如果有一天,它的智慧变得如同脱缰的野马无法驾驭的话,仅仅把它的电源插头拔掉,一切便会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丰富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实践是人的认识的基础、前提、内容和动力,电脑永远不会具有人类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源泉。
可见,电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的智慧。人类有能力设计和制造它,也就有能力、有办法操纵和控制它。所谓机器思维将代替人类思维,甚至机器将统治人类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可以说是杞人忧天。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加工厂”和“原材料”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是,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只有人脑,并不能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并非来自于人脑。人脑如同意识的“加工厂”,只有“加工厂”而没有“原材料”,是不可能“生产”出任何产品的。
那么,产生意识的“原材料”来自哪里呢?
意识的原材料只能来自客观世界。
我们不妨看看庄子讲述的一则寓言故事:秋天涨水的时候,所有小河里的水都流到黄河里去,黄河水就突然宽阔起来。两岸距离远了,隔着河水,看不清对岸的牛和马。这时,河神高兴极了,以为天下的好处都集中到这里来了。河神顺着河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举目东望,竟没有看到海的边缘。这一来,河神才觉得天下之大,自己的想法不对,于是扭头向海神叹道:“我以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现在看到你是这样的广大和深远,才知道自己不行。如果不到你这里来看看,固守自己的想法,那就糟透了,一定会永远被人笑话的。”海神听了,对河神说:“井底下的鱼,不可以和它谈大海,因为它被井的狭窄束缚了;夏天的虫儿,不可以和它们谈冬天和冰,因为它们被时令限制了。”这则寓言故事形象地说明,人的意识依赖于客观的时空环境和条件,不可能脱离客观的时空环境和条件孤立地存在。
意识的内容,就其实质来说,是物质的反映,是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离开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客观存在就无法通过社会实践作用于人脑,因而就不会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意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不仅创造了人,而且改变和建立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从而使人类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可能形成人的意识。
意识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以及感情、意志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意识的结构进行不同的分析。例如,从意识的主体看,可以区分为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从意识的对象看,可以区分为客体(对象)意识和主体(自我)意识;从意识的自觉程度看,可以区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而从意识的具体内容看,可以区分为“知”、“情”、“意”三种形式。其中,“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情”、“意”,甚至“知”,都与人和人自身的特点高度关联,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却是客观的,即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人只有同外部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对一定对象进行加工制作,才会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物质世界是意识的源泉。任何意识都包含着客观内容,这些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主观形式表现出来。不能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即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当然,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不是像平面镜子一样简单、刻板、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而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具有神奇的创造力。它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浮想联翩,甚至运用大胆的想象进行新颖神奇的创造……意识这个“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不管怎么美丽,都要扎根在物质世界的土壤之中,都要从中汲取营养。
即使是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一些东西,例如,民族记忆中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文学艺术中创作的“孙悟空”、“猪八戒”之类的形象,宗教、迷信中的神灵鬼怪、“天堂”、“地狱”、“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也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想象和创造。举例来说,所谓“三头六臂”,不过是在正常人的身体上,增加两个脑袋、四条手臂而已;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不过是在人的身上,添加了更多的手和眼,使之“法力”更加强大而已。《聊斋志异》的《画皮》篇中,曾经描绘过一个狰狞的鬼怪形象。此鬼“面翠色”、 “齿如锯”、“卧如猪嗥”、“身变作浓烟”……这里的“面”、“翠色”、“齿”、“锯”、“卧”、“猪嗥”、“身”、“浓烟”……哪一样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呢?所谓的“狞鬼”,无非是将这些狰狞、邪恶的东西,通过人的大脑综合在一起,并经过人脑的再加工、再创造表现出来罢了。
人的意识分为感觉和思维两种形式。
——感觉是意识的初级形式,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对感觉的承认,也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唯心主义承认感觉,把感觉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认为感觉等同于客观世界。唯物主义承认感觉,认为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就拿苹果来说,人们关于苹果的感觉是对苹果各种特性,如圆、红、甜等苹果形状、色泽、味道的感觉,是苹果在人脑中的直观反映。但苹果本身并不是感觉的“组合”,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物。
——思维则是意识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思维与感觉不同,感觉给予人的是具体事物的个别特性,思维给予人的是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感觉给予人的是具体的、直观的形象,即事物的现象方面,思维给予人的是事物的整体和本质方面;感觉给予人的是一个一个具体苹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告诉人们的是某个具体苹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思维给予人的是各种苹果共同的、一般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告诉人们的是一切苹果所共同的本质特征。当然,思维离不开客观事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般特征的概括与抽象。
可见,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不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不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描绘,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和畅想;无论这一切多么主观、神秘、出人意料,充满了诗人的幻想和创造家的灵感,都不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定形式的反映。这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只有既坚持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又坚持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才能真正把握意识的本质,与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划清界限。
四、意识是社会意识
——关于“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常见到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找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人们把她俩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大的取名卡玛拉,小的取名阿玛拉。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
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行。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东西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3点钟,她们像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力气都不能使她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进化”时,早早地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已16岁左右,不过,她的智力只及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狼孩”的故事生动地说明: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既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生活而孤立地产生,也不可能在与社会隔绝的环境中发展。
毕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可能不打上人的社会关系的印记;意识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这种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一种依据社会需要产生、发展的活动……因而,任何意识,无论是关于自然的意识,还是关于社会的意识,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的人的意识,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都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产生、发展的,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意识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这是因为意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人的意识的社会性与社会意识是有所区别的概念。“狼孩”的故事充分说明意识的社会性,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即使是人不是狼,但脱离了社会,就也不具备人的社会性,没有人的意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各种交往,首先是物质的、经济的、生产的交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神交往,形成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社会意识。正因为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所以人的意识是社会意识。
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关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等观点、理论的总和,以及表现在人们的社会感情、情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并不是个人意识的简单的总和,而是某一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并且制约着该社会、阶级、集团成员的意识。某一社会、阶级、集团的社会意识,总是通过各个成员的意识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但是,它不是个别人的特殊生活条件的反映,而是该社会、阶级、集团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利益的反映。
人们对社会意识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解释。唯心主义者颠倒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也就不能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的本质和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旧唯物主义者在自然观上坚持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而在社会观上,由于停留在对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的观察,只看到人们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错误地把思想当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结果也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
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社会意识的内容是由社会存在、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或是歪曲的、虚假的、错误的社会意识,甚至是纯粹出自幻想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无论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都可以从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找到它的根源或“原型”。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环境、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的认识,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存在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既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可能会超越社会存在。某一种社会思想和理论,当它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根本改变之后,还可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与此相反,先进的社会意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反映社会存在的现实矛盾,科学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向,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起着指导和动员的作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杰出的启蒙主义者以特殊的方式预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来临。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已做了某些臆测,虽然带有极大的幻想的性质,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马克思主义全面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的前景作了科学的预见。
——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也不一定必然落后。例如,18世纪法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英国,但当时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却超过了英国;到了19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的德国,又以辩证法哲学超越了法国的机械论哲学,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末,经济落后的俄国是列宁主义的故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产生这些思想的国家内的阶级矛盾特别尖锐,导致它们成为革命的中心:18世纪末法国是欧洲革命的中心,19世纪中叶革命中心转移到了德国,19世纪末革命中心又转移到了俄国。
——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是在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前提下的相对独立性,是有条件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不可能凭空产生,只有在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产生;它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只能描绘出大概的轨迹,而不可能详尽预见具体的细节。例如,德国、俄国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条件下之所以能够出现先进的思想意识,仍然是以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前提的。如果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没有在一定程度上成长了的无产阶级,那么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产生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意识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如果社会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带有阶级性。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社会意识中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当社会分裂为阶级时,人们的社会存在,就是他们的阶级存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由于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意识不同,甚至根本相反。不同的阶级意识,实际上是不同的阶级对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即使在同一阶级、同一人群共同体当中,人们的意识也经常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人们的意识在反映一定的客观对象时,与他所处的地位有关,同时又要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同一个客观对象,人们的意识是不同的。
社会意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历史性。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由于社会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因此与之密切相联系的社会意识,也必然要相应地变化和发展。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从而表现出时代性、历史性特征。
社会生产在不断发展,整个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与此相适应,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私有制,生产资料和产品都归原始公社全体成员所有,人们共同生产,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每个人都完全依赖于集体。当时人们的这种生活状况,不可能产生私有观念,而只能有朴素的、原始的集体观念。在原始社会的一定时期,杀死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战争俘虏,是合乎道德的。因为当时劳动产品极其有限,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战争俘虏成了氏族和部落的巨大负担,如果不杀死他们,就会危及其他人甚至整个部落的生存。然而,如果今天依然这样做,那就是惨无人道的行为,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随着原始公社的解体,原始的公有制被私有制所代替,社会分裂为阶级,朴素的、原始的集体观念也就被私有观念所代替,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意识的对立。同是私有制社会,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意识也很不相同。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工业的出现,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于是,产生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它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历史要求和生存状况的反映。它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彻底消灭,在公有制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宣传和教育,它将逐渐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同时又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意识是历史的、具体的现象,从来不存在什么抽象的、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变化的原因,归根到底要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中去寻找。时代的变迁,社会形态的更替,决定着观念的转变和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
五、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大众哲人”艾思奇与《大众哲学》
1936年,年仅26岁的艾思奇以《哲学讲话》即《大众哲学》而闻名遐迩。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后《大众哲学》共出了50多版。《大众哲学》一问世,就十分引人注目,特别是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中发挥了非同寻常的巨大的唤醒作用。在黑暗的旧中国,许多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在苦闷彷徨中读到此书,看到了希望,振奋了精神。他们中间不少人由于阅读此书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北京大学已故著名哲学教授黄楠森(1921—2013年)曾经回忆说:“我初读这本书至今已有40多年了,但它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情景犹历历如在目前。”另一位当年的青年读者后来给艾思奇写信说,20世纪30年代,他正是一个满怀热情的青年,由于国家满目疮痍,民族处于危急,个人出路渺茫,精神上极端迷茫、苦闷、悲观,曾想自杀了此一生。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大众哲学》,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见了曙光,觉悟到国家民族、个人的前途,要靠自己奋起斗争。于是,他毅然投身到革命的行列。已故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费孝通(1910—2005年)当时在文章中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今天我们才见到了太阳,这样光明。”“我从此看出来的人都不同了,面目可亲了。我们参加了队伍,有了伙伴。”这是通过《大众哲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宇宙观、人生观方面发生变化才会有的感觉和体验。
《大众哲学》形象而又深刻地诠注了思想理论、精神文化的巨大威力,说明了人的思维、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具体而言,人的意识奇妙而丰富多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外部世界,得到真理性的认识。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抽象思维对外部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加工,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在反映的基础上,意识具有预见的作用。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科学理论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客观规律性,人们就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预见未来的进程。人们通过认识、预见,就能够判定事物及其发展进程“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在反映、预见的基础上,意识起着确定目的、目标和任务的作用。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变世界。而要改变世界,就要事先制定“蓝图”,确定“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确定目的、目标和任务,是任何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所需具备的条件。它适用于个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也适用于社会集团、组织或整个社会的活动。在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根据现实的条件和需要,人们必须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目的、目标。例如,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的,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主客观条件,确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努力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在反映、预见和确定目的的基础上,意识还起着指导人们制定行动路线、计划,选择较优方案、方法等作用。这是实现一定目标的必要保证。没有这种保证,目标再好,也不过是一种良好愿望或“空中楼阁”而已。在这里,意识起着规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作用。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外部世界及其规律性,确定了目的和行动方案之后,就进入了改变世界的行动过程。在这类价值活动中,意识的作用更是丰富多样,至关重要。
——在实现目的、目标的过程中,意识通过意志、信念和情感等形式,对人们的行动起着指导、调节与控制的作用。意志、情感等是人们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意志对行动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或表现为推动、激励人们采取必需的行动来实现预定的目的,或表现为制止、阻碍那些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发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宏伟壮丽而又充满艰难险阻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没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没有对未来无比坚定的信念,没有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高度的革命热情,是不可能克服各种困难,将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的。
——在实践过程中,意识还具有规范和调整社会成员的关系和行动的作用。人是社会的动物,意识把社会、阶级、集团的利益、要求等规定为行动规范,制约人们的行动。没有这种规范的作用,行动不统一,就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团结战斗。毛泽东说:“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更重要的在于运用这些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美好的价值世界。自有人类以来,人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能力,在自己活动所及的范围内,到处给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使周围的自然界成了“人化”的自然界,有意识地创造出一个“为人的”和“人为的”“理想世界”。
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生活中,意识的多方面的能动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它们调整着全部复杂的社会生活进程,成为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反作用于物质发展过程。
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般说来具有两种不同性质:一种是促进事物的发展,一种是阻碍事物的发展。
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促进事物的发展。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终归会把人们的行动引向错误的道路,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毛泽东指出:“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就要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的反作用统一起来,反对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的观点:
一是形而上学机械论。这种观点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把意识看作只是外部世界的消极反映,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一种否定自觉能动性的消极无为的懦夫、懒汉世界观。如果任其在群众中蔓延,必将泯灭广大群众的革命意志和斗志,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消解力量。
一是唯心主义的“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这种观点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方面,把它说成是脱离物质、决定物质,甚至能够创造一切的东西,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等。这种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曾经让我们吃过很多的苦头,付出过惨痛的代价。无论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多大,都不能脱离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制约。离开了对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脱离群众的社会实践,意识不仅不可能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而且会导致失败,让人们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福山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发生惊天巨变,令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实际上被联邦德国吞并了。这一历史事件,史称“苏东剧变”。
冷战的硝烟尚未散尽,1992年,美国学者福山(Fukuyama, 1952年—)就迫不及待地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福山宣称:自由与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福山以西方社会新福音的传送者身份向世人宣告:目前的世界形势不只是冷战的结束,也是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西方的自由、民主已是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也是最后的形式。于是,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再度以历史终结论的话语形式粉墨登场,福山也因此备受追捧,名声大噪。一些敌视社会主义的人,陶醉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喜悦,和着福山的调门尽情地叫嚣:“马克思主义死了!”“共产主义死了!”“资本主义万岁!”
然而,意识形态真的可能“终结”吗?真的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发生作用了吗?
有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曾经断言,既然马克思主义否认各种思想有离开社会经济的独立的历史发展,那么,也就否认它们对历史有任何影响。这是一种歪曲。马克思、恩格斯同这种歪曲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恩格斯明确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所作的唯物的、辩证的说明。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如果把原因和结果割裂开来,看作永恒对立的两极,势必忽略它们的相互作用,也就看不到,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时候,它也影响周围环境,甚至能够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物质生活条件是原始的起因,但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条件起作用,虽然这是第二性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把意识看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但是它承认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不能离开社会意识的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只有借助和发挥社会意识的作用,才能推进人类的物质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的有规律的发展,解决政治、经济生活提出的历史课题。
当然,社会意识的形式和种类很多,内容也千差万别。不同的社会意识,因其内容和形式的巨大差异,其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意识与意识形态,是既相一致,又有一定区别的两个概念。意识包括意识形态,但不完全等于意识形态,意识中属于观念上层建筑领域的哲学、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思想观点则为意识形态。所以,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与非意识形态(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就明显地大不相同。
所谓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
一般说来,代表先进的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代表反动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例如,合理的、先进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促进作用。因为它能比较正确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先进阶级、先进社会势力的精神武器。它一旦掌握了群众,就能发挥巨大的动员、组织和改造的作用,团结、教育人民群众,反对腐朽的社会势力,转化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正因为这样,新的、先进的思想理论能够成为社会革命的前导。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
与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反,不合理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形态同历史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它反映着反动阶级和腐朽制度的要求,歪曲现实,散布各种要求劳动人民安于受压迫、受剥削地位的反动说教,因而起着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般而言,反动的思想、理论不可能长期蒙蔽人民群众,阻挡先进的思想、理论的伟大解放作用,它最终必将被先进的思想、理论战胜,必将随着旧制度的消灭而逐步归于灭亡。
每一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同时存在三种不同的体系: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在每一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对立的。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居于统治地位,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则处于被压抑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斗争,构成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社会形态更迭时期,新旧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和斗争尤其激烈。
判断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以及它们的作用大小,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归根到底,这取决于它们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程度,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反映的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还是社会落后生产力的要求;是社会先进势力的要求,还是社会落后势力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先进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由于受到狭隘的阶级眼界的限制,都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反映当代历史发展的前进趋势,不能全面认识社会运动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性,不可能成为广大劳动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精神武器。例如,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曾经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反对封建主义,他们认为这种思想是全民的思想,他们自认为是全人类利益的捍卫者。这些口号在当时的确曾经起过动员群众摧毁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但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现实表明,“自由、平等、博爱”在私有制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它所要求和实现的,实质上是剥削和竞争的自由,是虚伪的形式上的平等,是掩盖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纯粹金钱关系和相互倾轧。意识形态超阶级、无党性的说法,正是资产阶级党性的表现,是资产阶级在劳动人民面前掩盖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本性的需要。至于帝国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早已成为反动的社会势力,它们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它们的思想代言人所说的“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意识形态,是为维护他们的利益和统治服务的。
工人阶级意识形态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存在根本区别。它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它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它公然声明自己的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党性的,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表现。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掌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广泛、最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成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武器。由于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因而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意识形态。
在推翻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作用在于,使工人阶级从“自在的阶级”变成“自为的阶级”,把自发的斗争提高到自觉的斗争,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要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得到了解放,成了新社会的主人。同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相适应,工人阶级意识形态也改变了在旧社会的被压抑、被排斥的地位,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国家可以根据反映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计划的指导,而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将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以主人翁姿态进行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建设社会主义家园。
社会意识作为人们在精神生产中获得的精神文化成果,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其特殊的方式。即是说,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往往要通过“文化”、通过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等来实现。
文化是人类具体的历史的生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类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改造了自然界,改造了社会,形成了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文化。文化作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反过来又培养和塑造人,改变和塑造社会。文化的要义,在于“人化”和“化人”的统一:“人化”是指人以自己的活动,按人的方式改造整个世界,使相关的一切打上人文印迹,烙上人文性质;“化人”则意味着反过来,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武装人、提升人、造就人,使人获得更全面、更自由的发展,日益成为“人”。
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传承和发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通过思想斗争,通过说理,解决矛盾,促使先进的社会意识战胜落后的社会意识,在斗争中不断扩大和巩固工人阶级的思想阵地;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团结和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根据以上的讨论,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回头再来审视福山的意识形态终结论,那么,我们会发现,它既是别有用心的,又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例如,福山认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已经取得了对一切意识形态的胜利,尤其是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因此,威胁美国和西方生存的意识形态已经终结了,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可以傲视全球、高枕无忧了。这种将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视为人类意识形态进化之终点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福山也承认,自由民主的发展不是一条平坦的直线,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曲折。照此类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目前遇到的挫折,怎么就一定是“最后的失败”呢?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的崩溃,仅仅是一种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败,只是社会主义在实践摸索进程中的挫折,又怎么能说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呢?西方自由民主意识形态暂时得势了,又怎能说消除了它的局限性了呢?又怎能保证它在未来不会再次出现曲折,甚至走向毁灭呢?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实际上,历史发展是否有“最终目的”,历史过程是否有终结点,本身就十分值得怀疑。福山将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理念和制度作为意识形态的终结点,实质是反马克思主义情结的时代表达,是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宣扬其自身意识形态永恒性、普适性的策略与文本。透过其貌似客观、“中立”的话语,我们看到的却是其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情结。别有用心地宣称意识形态终结,本身就是赤裸裸的意识形态!这一论调所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诉求,是资产阶级的“西方中心论”的思想倾向,是一脉相承的资本主义“冷战思维”。
我国是一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励精图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独特的现实境遇决定了,面对福山式的论调,我们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必须拿出独特的睿智。在全球范围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冲突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要尊重多元文化与意识形态并存的客观现实;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出现的“意识形态中立论”“意识形态虚无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奇谈怪论,都是福山式论调在国内的“知音”。面对各种各样的错误论调,任何盲目的肯定,任何武断的否定,都是思想上的懒汉,都会从根本上危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危及我国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事业,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结语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具有社会性,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意识,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的斗争十分尖锐,要不断提高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的应对能力,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发挥其引导、凝聚和调控等导向功能,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的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