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安全观的演变及其伦理建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本书概述

(一)本书的显著意义和价值

本书的显著意义和价值有四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实状况。从安全及其伦理价值的角度,探讨人类安全观的演变及其伦理建构,我们可以把握住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发展规律及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尤其在全球化、风险社会以及人类单凭物质与技术手段仍无法解决其所面临的“安全困境”的现实条件下,强化从价值层面探讨人类面临的安全及其伦理问题,形成并践行共同的安全认同观——“类安全”及其伦理观,无疑是解决人类“安全困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二,有利于我们更好制定和理解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战略。在现实的国家、国际生活中,我们对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战略的制定不能只局限于对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的关注,而是要把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客观、有效地统合起来,即要从“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视角去研究人类的整体性安全。毕竟,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两者有时是交织在一起并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且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如单纯地从传统安全或非传统安全的视角出发,显然已无法有效应对当前以及未来所面临的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的新挑战。

第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内在地包含了对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的共同关注与重视。在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已根深蒂固以及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凸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有的安全及其伦理观受到了相应冲击与挑战。有必要重新审视原有安全及其伦理观当中,哪些是适应时代要求或者可以转化为世界发展的和谐因素的,哪些是需要重新评价的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并践行新的致力于实现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全球经济共同繁荣、不同文明共同进步的“类安全”及其伦理观,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达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的。

第四,本书可为国家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必要参考,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的关注与了解,进而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当前以及未来我们所面临的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科学、有效地应对我们所面临的诸多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的挑战,并坚信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倡导的建设一个共同繁荣、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二)本书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与方法

本书主要从安全及其伦理价值视角,探讨人类安全观的形成、发展及其伦理建构。人类的共同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第一伦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本书试作一个科学的理论论证。

第一,着重考察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产生——“族群”安全及其伦理观。通过对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形成的根源性探寻可知,早期人类社会除特别说明外,本书研究中的早期人类社会特指原始社会。人们的安全及其伦理观仅停留在个体、家庭以及群体(血缘关系)安全的范围之内,此时的安全及其伦理观实质上是以狭隘的血缘群体为本位,即“族群”安全及其伦理观。“族群”的安全及其伦理观,即以氏族群体为主要特性的安全与伦理观,是特指处在人类社会早期(原始社会)的安全及其伦理观仅停留在比较简单、直接甚至是“野蛮”状态,即是一种狭隘的群体的安全及其伦理观的直接表现。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使得早期人类社会中的“个体”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为此,“个体”很大程度被“捆绑”在其所属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或相联系的家庭、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之内,也就是“个体”从一开始就因“自然联系等使其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显然,此时的“个体”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个体”,而是完全从属于群体的“个体”,即狭隘、简单地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血缘为基本纽带的“族群”中的“个体”。因而,此时所形成的安全与伦理观念具有典型的“个体”与群体浑然一体的“韵味”,即“个体”服从于群体,而群体很大程度亦受制于“个体”,或者说此时的群体行为就是一个扩大了的“个体”行为。鉴于早期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安全一旦受到伤害势必引起其所属群体的群起报复与血族仇杀这种普遍现象的发生,本书将此种安全与伦理现象概括为以“族群”安全为中心的安全与伦理观,以强调早期人类群体的安全观及其伦理观念具有明显的“族群性”、“血缘性”与“狭隘性”特征。除特指外,本书的“族群”安全及其伦理观指的是早期人类社会的安全及其伦理观。这种狭隘的安全及其伦理观使得早期人类易于进行血族仇杀和发动战争,最终陷入“生存恐慌”的安全危机中。

第二,着重考察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抽象性发展——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指出以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重点和主要内容的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无法最终解决人类面临的“安全困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主权理论的产生,为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抽象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与现实基础,使得人类的安全及其伦理观进入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发展阶段。然而,这种过于注重国家领土与主权安全、军事安全与政治安全的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割裂了人们对人类整体利益与安全的关注,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与安全而相互竞争、对抗甚至是兵戎相见,进而损害的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与安全,而且也损害了人类整体性利益与安全。因而,过分强调以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重点与主要内容的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势必使人类陷入“危态对抗”的“安全困境”中。

第三,着重考察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转型——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在全球化以及风险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安全的关注日益从原有的以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为重点与主要内容的传统安全,转向以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等为内容的非传统安全。但当今国际安全境况中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交替凸显表明:要解决好人类的安全及其伦理问题,单纯地从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的视角出发亦难以奏效。

第四,重点论述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突破与创新——“类安全”及其伦理观。全球化以及风险社会的到来,使人类面临的诸多安全与风险威胁具有全球性。在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交织凸显情况下,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会直接带来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国家间冲突,甚至诉诸武力和战争。此外,人类文明多样性与共生性表明,世界范围内的各区域性的文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在相互交流与撞击中共同融会与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每一文明特性及其存在与发展,要平等看待和尊重每一类文明,从而更好地维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形成和践行“类安全”及其伦理观应对这个挑战。实质上,只有形成并践行“类安全”及其伦理观,把人类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寻求安全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才能有效解决人类的安全及其伦理问题,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优态共存”与“和谐发展”。

第五,阐述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面临的主要“挑战”。人类安全观的演变及其伦理建构过程实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历史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面临的安全风险与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所面临的“挑战”从现实层面上表现为风险社会的到来,从理论层面上则表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兴起与快速传播。

第六,在既有的基础之上,论证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构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理想与追求,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是我们人类的安全及其伦理观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人类安全观的演变经历了“族群”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三个阶段并需向“类安全”阶段迈进,人类安全观的伦理建构也由维护血缘“族群”安全的正义性、国家安全的正义性、全球安全的正义性向维护人作为“类存在体”的“类安全”正义性转变。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于人类的共同安全这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伦理”之上。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从安全及其伦理价值的视角,探讨人类安全观演变及其伦理建构的规律性,指出中国安全战略构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中国倡导和践行建设一个共同繁荣、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前瞻性。

第二,提出新的安全及其伦理观——“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突破原有对安全及其伦理问题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即单纯从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或非传统安全及其伦理观视角研究安全及其伦理问题,从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整体性上,即从“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视角去把握和研究人类的安全及其伦理问题,对“类安全”及其伦理观进行准确把握与系统阐释,为人类走出其所面临的“安全困境”,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提出人类的共同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伦理”的构想。指出在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中,人类的共同安全无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因而也是人类社会伦理中的“第一伦理”。

本书将沿着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孕育与展开、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抽象性发展、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转型和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突破与创新为主要思路,探讨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有机构成、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内在联系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与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安全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由此探讨人类安全观的演变及其伦理建构的规律性,尤其是重点探讨“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践行途径及其对中国现实安全战略构建的影响。

本书的难点就是要着力或试图突破已有的传统安全或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局限,通过对人类安全观及其伦理建构的系统梳理与论证,从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整体性即从“类安全”及其伦理观视角去把握和研究安全问题,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统合在“类安全”之内进行研究,重点论证在全球化和风险社会背景下形成并践行“类安全”及其伦理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力图对“类安全”及其伦理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与阐释。

本书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充分利用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等在内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类安全及其伦理观发展为主线,从多学科视角出发,采用历史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