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6堂淘金课:现在,下载你的未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互联网时代,世界越小机会越大(5)

人脉拓展期

在微博上加很多同行,通过关注他们的近况来了解行业动向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也许看到的信息很庞杂,但总会有一些对自己有用。

全民微博,给职场人带来的另一个便利是,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你找不到的人,没有你开展不了的工作。想要跟某个人联系?看他有没有微博吧,有,直接私信他,没有,那么找找与他相关的人的微博,也许就在那个关联人的关注或粉丝里。

利用微博增加团队融洽度

一个互动很充分的团队必然是一个好团队。例如:公司做新项目,由不同部门抽人共同完成。开始时大家还互相用着尊称,随后于微博、QQ上彼此转发各种段子,大家渐渐熟络,项目之外也多了闲聊话题。在同事微博上找到共同话题或消除误解,都有利于团队的融洽。

打造职场自我招牌

从来不知道那个一天到晚埋头Excel里的人讲话居然如此有趣。微博的好处在于平常看到的只是某个同事的一面,现在还可以看到他的另一面。默默无闻的人可以通过微博成为公司的明星,而想要经营形象的人也可以在微博上大做文章。看看你的粉丝,基本上就知道你的社会层级和社会角色的位置,这点经营好了非常有利。在“谁说”这块,通过微博上写的一些感悟或者评论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发布之前自己斟酌,尽量避免家庭生活的透露。

注意隐患

你没表示出一丁点儿对公司的不满,只是偶尔在QQ签名里提及,这话居然被老板知道了;你对任何人没表露出过跳槽打算,只是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些猎头在猎头的发言下面留言咨询了几个问题。比较之后觉得现在的公司还不错,也就断了这个想法。有天同事,突然跑来问:“听说你要换工作?”

网络不上锁,说话要谨慎,在涉及发布公司消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讲公司的经营财务问题,也不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别忘了你的网络角色,加了很多人的情况下,要判断这些信息传播出去是否合适。

我们需要随机应变,对每种情况选用不同策略;因人而异,对朋友和熟人采取不同心态;泾渭分明,在我们的脑海中对两类联系中的不同角色要有清楚的界定。

不必强求把熟人变成朋友,除非我们真的想如此;我们也不应该期望从朋友那里得到各种信息和实际利益,这些在熟人圈子中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深厚的友谊和爱情就是奖赏,世界上其他人则为我们提供娱乐、启蒙、指导和互助。

3.利用社交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2002年,留英MBA朱兆瑞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历时77天,周游了四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环球旅行通常都是有钱人的游戏,而朱兆瑞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这次环球旅行他仅花费了3000美元,他靠的就是利用各种SNS工具“嗅到”优惠机票的气味。他把自己的这段特别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这本书迅速流行开来,当经济旅行成为热门话题的同时,朱兆瑞也一下子红了起来。

但是,现在有人不花一分钱就周游了世界,你相信吗?

这个还真不假,确有其人其事。现年33岁的英国作家保罗·史密斯,成功畅游欧洲、美国和新西兰30天,但全程却没花一分钱!这一切源于他突发奇想的一项利用SNS网络社交的大胆试验。看上去他不过是坐在电脑前,在键盘上敲了一些字发布在一个网站上,他声称自己想环游世界,需要大家的帮助。消息发出后,立即得到了世界各地网友的回应,有人向他提供免费机票,有人提供免费火车票,还有人向他提供免费的旅馆房间……

就这样,从2009年3月1日起,保罗正式开始了他的环游世界之旅。先是靠着网友提供的免费火车票从他的家乡纽卡斯尔市出发来到伦敦,然后又凭借另一位网友提供的船票,搭轮船经北海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接着他又分别去了法国巴黎和德国法兰克福,然后靠从网友那里“化缘”来的机票,第5天他飞至美国纽约,第7天来到华盛顿,第20天来到洛杉矶……最后到达预定的终点站——距新西兰南岛南方700公里的坎贝尔岛。

自始至终,保罗都未曾花过一分钱,全部靠他在一个SNS网站上从世界各地的网友那儿获得的免费帮助,将“交友满天下”的好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除了免费环游世界外,保罗此行还为非营利慈善组织募款,并且募到的款项超过1万美元。当新西兰观光局得知他“免费环游世界”的壮举之后,甚至还主动赞助他到新西兰旅游。

就是这么匪夷所思,而那个帮助保罗“交友满天下”并完成环球旅行的网站正是大名鼎鼎的、已是全球第三大SNS社交网络的Twitter。

微博的力量正在于此,同样的周游世界,与朱兆瑞依赖“信息”不同的是,保罗依赖的是人脉!

对于众多微博网站,面对的是如潮博友,赚取的是高超人气。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通过人脉圈,人们共享的不仅是商品和能力,还有一些实物产品及其服务能力,甚至人的劳动也日益成为共享的对象。

在微博上,音乐、影像、软件等多种数字产品可以被完美共享,对于传播者和受众而言,他们几乎是对等的,并没有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相反,这种共享行为作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始美德却得到了升华,成了一种隐形的商业信条。

而在长远视野中,共享带来的是彼此福利的双增长。因为接受过“产品”的人往往也会投桃报李,在日后拿出“产品”来让他人分享。正因如此,微博上的关注和被关注越多,共享的内容也越丰富。

对于微博而言,人脉共享——这几乎就是一个无限宽广的免费地盘。

测试:

你能否做人脉的GOOGLE?

请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适合的答案,以测试你对人际关系的掌控能力。

1.你感觉上个月工作表现很出色,可是到发奖金的时候,上司只发给你三等奖金。你的一位好朋友告诉你说:“这是因为某位同事在上司面前说了你的坏话。”你听后:

A.会很生气,但是憋在心里。

B.一时气急,要找经理理论。

C.反思总结一下自己上月的工作情况,必要时澄清一下。

2.你是个有家室的人,由于工作需要和某女士(男士)来往、接触。最近,你听说有人对你们捕风捉影、妄加议论,这时你会:

A.感到委屈,继而为了辟谣而辞去工作。

B.你决心要找出造谣者,给她(他)点颜色看看。

C.你不理那一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清者自清,不用理会别人的说法。

3.你和同事外出办事时,因缺少沟通而发生了一件尴尬事,回来后同事拿你这件事当众寻开心,出你的洋相。你会:

A.面红耳赤,表面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很生气。

B.以牙还牙,揭对方老底寻开心。

C.和同事们一块大笑,然后向大家说明原委。

4.你因工作有成绩而晋升一级工资后,同事们起哄要你请客,这时你会:

A.你认为这没有必要,然后拒绝同事们的要求。

B.只找几个要好的同事到餐厅吃一顿就可以了。

C.你会感谢同事们的关照,必要时有个表示。

5.你因为工作中一时失误而受到上司批评处罚,原来和你关系不错的人不但不来安慰你,反而对你避而远之。对此你的反应是:

A.你对这种朋友深恶痛绝。

B.随他的便,地球照转。

C.认为这是人际关系当中的弊病,没有必要在意,也没有必要生气。

6.你的一位很要好的同事因工作变动要离开你到另外一个单位去,你的反应是:

A.随便,和自己没多大的关系。

B.试着游说,设法不让他离开你。

C.开心地为他饯行,并祝福他如意。

7.你们公司从外地购来苹果给你们当福利,掌秤的人给别人称的都不错,但轮到你时,苹果全是大小不一的,还有烂了的,这时你会:

A.很生气,直接不要了。

B.虽然心中不悦,认为他不公平,但还是接受了。

C.认为这只是偶然发生的,并不是他故意为难你,所以还是高兴地接受了。

8.市场上某种你喜欢吃的食品涨价了,你:

A.大发牢骚,但还照买不误。

B.它涨它的,没什么利害关系,照买不误。

C.你少买一些,并且把自己的菜谱适当调整一下。

9.你有一门远亲患病,来到你所在的城市,并请你帮助联系医院或请名医治疗。但是你工作忙不说,解决他的住宿就是一个大问题。这时你会:

A.很讨厌,借故推脱了事。

B.热情接待,但是告诉他你的能力有限,请他谅解。

C.尽管有困难,但是你也热情接待,尽力地帮助他们。

10.你身边的朋友结婚或发生大事的时候,难免要破费一点表示表示,你:

A.佯装不知,然后躲开。

B.分类对待,对一般人不予理睬,但对体面的人则送重礼。

C.尽管要花点钱,但还是会选有特色的小礼品来表示自己的心意。

评分标准:

选择A得1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3分。

测试分析:

15分以下:说明你处理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很弱,不太善于掌控手中的人脉,在遇到事情时,你不善于变通,往往较少考虑后果,经常意气用事。如果你不改变现状,同事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张,这不利于你的职业发展。因此,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你要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掌握一定的方法,这样才能改变不利的人际关系。

16~25分:说明你具备一定的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但是偶尔会出现犹豫不定的倾向。你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处理问题上不拖泥带水,否则,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让你处于尴尬境地。因此,你需要勇于面对问题,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26分以上:说明你在处理人际问题时常常占据主动权,很少被他人掌控,做出的决定一般也都是正确的。你的反应能力很强,加上你待人真诚,不狂妄虚伪,所以各方面的能力都很突出。

互联网时代,看似设计个人品牌变得越来越简单,但凡会上网的都可以“秀”一下自己的照片、故事、梦想……然而,细数下来,真正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人,很大一部分人“喧嚣”了一下就被淹没在人海中,甚至更多的人连“喧嚣”的机会也找不到——你所认为的“卖点”,在网友的眼里,可能一文不值。

所以,设计个人的品牌定位,绝对不是“随便秀”那么简单,如果你无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品牌定位,那么等待你的只是苦苦挣扎。企业同样也是如此。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者总是那些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能够利用好这个时代赋予的特殊工具和资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