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学习,以有涯伴无涯(3)
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段话是弟子所记的孔子平日的言行。怪指的是怪异之事,力指的是超常的力气,乱指的是悖乱人伦之事,神指的是神秘莫测之事。这些事都是常人最爱谈论的,直到今天,人们还能在新闻中常常见到这些事。即使是儒家,即使是经典,读者也能常常见到为了神话孔子而记载他的一些神迹,比如说孔子的视力能看清数千里外的东西,孔子的博学能辨认许多罕见的怪物等。其实这些都是儒家的糟粕,也是违背孔子的思想的。
在孔子看来,这些东西即使确有其事,也不值一提。因为它们或神秘莫测,或无据可循,或难以模仿,或丑恶异常,沉迷于此只能令人心生惑乱,误入迷途。而人们身边发生更多的则是平常的,可以学习得到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终生都难以学全,怎么可以将过多的精力放在那些东西上呢?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孔子积极务实的人生态度。人类面对的这个世界,的确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是说他对未知世界采取的是一种封闭拒绝的态度。相反,孔子对未知充满了渴望。他一生求学,曾向无数人请教过问题,据记载,甚至连一个刚刚7岁名叫项橐的小孩子都当过他的老师。孔子所反对的,是关注那种毫无根据的,无法用常理来测度的事物。必须说,孔子对待世界的态度是非常科学的,即使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多数人依旧没有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
艾萨克·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科学家。他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643年1月4日,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偏僻小乡村。5岁起,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幼年的牛顿是一个资质平平、成绩一般的孩子,但是他酷爱读书,尤其对一些机械模型特别感兴趣。正是这种对世界的强烈好奇,使牛顿走上了科学之路。12岁时,牛顿违背母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的愿望,进入格兰瑟姆中学读书。他在中学时代,阅读了大量的科学书籍,也接触到了化学、几何学等新的知识,这让少年牛顿更加沉醉于知识的海洋,乐此不疲。
由于生活所迫,母亲最终还是逼迫牛顿辍学回家务农,养家糊口。在家务农这段时间,牛顿也从没放弃过读书,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聚精会神地阅读和钻研问题。牛顿的好学,打动了他的舅舅,舅舅极力劝说牛顿的父母让他回到学校。1661年,18岁的牛顿进入了剑桥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他不仅更加如饥似渴地吸收科学知识,还创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数学理论,也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微积分学。
大学毕业后,牛顿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他研究光学,发现了光谱;研究力学,开创了伟大的牛顿力学,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基本定律,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深受世人敬仰。面对各种赞美,牛顿谦虚地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的确,早年的牛顿,是以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他所取得的一切辉煌成就完全来自于他科学的钻研态度。但就是这样一位前无古人的伟大科学家,到了晚年的时候竟然开始醉心于巫术一样的炼金术和神学,开始笃信上帝。他声称,他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在遇到难以解释的科学难题时他甚至提出了荒诞的“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也就是从那时起,牛顿再也没有取得任何科学成就,直至1727年3月31日,这位足以代表人类荣耀的伟大科学家与世长辞。
牛顿晚年沉迷于神学,以至于使他的科学探索之路停滞不前。他的经历足以警醒世人,如果人的心灵为那些神秘事物所侵袭,无论他曾经是一位多么勇猛的人生斗士,也终将成为一介庸夫。
求神不如求己
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这段记载所讲述的是孔子晚年结束周游列国之旅,在回乡的途中发生的一件事。就在故乡鲁国已经在望的时候,孔子忽然生了一场大病,病情十分危险,弟子们十分焦急,甚至开始为孔子准备后事。弟子子路名叫仲由,他与孔子年龄相仿,是追随孔子时间最久的弟子之一。子路信神,他请求孔子允许他向神祇祷告,希望孔子能得到神灵的降福,让病赶快好起来。孔子一生不信鬼神,虽然生病祷告是当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都会去做的一件寻常事,但孔子却从来没有为自己祈祷过。他虽然经常参加祭祀活动,但孔子心中的神灵一直是人,所谓的祭祀也是人事的一种。这次子路竟然要求为他祈祷,他能够理解子路的迫切之情,不好直接拒绝弟子的好意,只是委婉地反问子路道:“祷告能治病,有这回事吗?”子路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有,祭祀时的诔辞里不是常说‘在上下神祇面前为你祷告’吗?”孔子说:“我的祷告已经很久了。”
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一生行止端庄,合于神明。他自己日常的言行就如同向神明祷告求福一样了。如果向神明祈祷有用,以自己一贯的言行,实在也没什么可祈祷的。从这件事上,读者便可以看到孔子是如何践行“敬鬼神而远之”的了。孔子每遇大事都极少言及鬼神,他常言天,常言命,强调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出生于湘西凤凰的一户普通人家。他只读过几年私塾,14岁的时候就被家里人送去当兵,20岁时,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一心想进入大学读书。他先来到北京大学,招生的人看到他的自我介绍后,认为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没有报名的资格,把他的报名费都退了回来。沈从文又去报考燕京大学,结果还是以同样的原因被拒绝。一连碰了几次壁以后,沈从文最终放弃了上大学的打算,决定开始以写作打开自己的天下,“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
在这段时间,他有幸结识了郁达夫、徐志摩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进入北大图书馆当了一名图书管理员。这个工作让沈从文如鱼得水,他除了工作以外,所有的时间差不多都用在了读书上。他拼命地读书,拼命地写作,加上营养跟不上,本来就很瘦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有一次他晚上在图书馆彻夜读书,看着看着,鼻子里忽然血流如注,怎么也止不住。最后晕倒了,第二天才被人发现。可是他醒来后,又一头钻进书堆中,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体。
那段日子,沈从文住在湖南会馆西面的一个小房间里。那里阴冷潮湿,到处都是发霉的味道。一到夏天,屋子里不仅热得要死,还有无数的蚊子。而到了冬天,房间里滴水成冰,寒冷彻骨。他没钱买煤,不能生火。每到大雪天的时候,这个瘦弱的年轻人便会把所有的衣服裹在身上,用棉被盖着大腿,哆哆嗦嗦地在屋里写作。那一年冬天,他差点儿被冻死。但是为了自己的文学梦,他挺过来了。
就这样过了两年,沈从文终于因写作而一举成名。后来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到了37岁的时候,北京大学特别聘请他为教授。当他再次踏进北京大学校门的时候,有知道他经历的人都不禁由衷感叹,这个当初因为只有小学学历而被北大拒之门外的人,如今竟然当上了北大教授。
沈从文的故事非常曲折传奇,而且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命运”二字。一个人的成功的确是许多因素叠加的产物,而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努力。不尽人事者,不可听天命。这与孔子尽人事、不祷鬼神是同样的道理。
智慧点睛
孔子从未明言鬼神的有无,也从未斥责过向神明祈祷的不是。但是从《论语》所记述的孔子言行看,孔子是有意避开这些神秘莫测之物的。因为它们对人的积极作用有限,且容易使人迷惑。对一个抱着积极生活态度的人来说,还是远离迷信为好。
注重仪表,雍容气度是自重的表现
儒家的行为规范,如谨言慎行、忠诚守信等都是一种自重的表现。儒家将个人的人格看得无比重要,注重仪容仪表便是自重的一个重要表现。所谓的仪容仪表,并非长相,而是气度。孔子的弟子高柴,身不满五尺,相貌猥琐,但他极其重视自己的人格,即使在被人追杀的时候,也不肯钻狗洞逃生。像他这样的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股正气怎么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作为一位向学者,自己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是应该注意的。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目的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为了正心。
君子的气质
关于仪表,儒家讲究的是庄重,即所谓的凛然正气。但是这股凛然正气应是发自内心,由内而外的,既不是嚣张的骄气,也不是凌人的盛气。相反,这种气质应该也是一种使人愿意亲近的和气。
《论语·子张》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段话中所谓的三变,是在旁人看来君子气质上的变化,这是一种君子对内心自敬自重的表现。君子内心浑然仁德,守礼不阿,远远看上去必然会使人感到一股俨然庄重之气;君子以仁爱为本,与人接洽时自然也会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所以在接近君子的时候又会感到他的温柔可亲;心存大义,言发于心,所以君子说话毫不含糊,听起来又是那样严厉。这种表面上的变化,其实正说明了君子内心的不变。
注重仪表,是儒家修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发乎内心,绝非做做样子。能做到子夏所说的这“三变”也绝非朝夕之功。子夏进入孔门后,在外表上就经历了很多次变化。他本来很胖,在最初修身养性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内心的纠结而使得整个人都瘦了下去,后来他终于战胜了自我,慢慢又恢复了身材。身材虽然恢复,但气质已经脱胎换骨。到了晚年的时候,子夏双目失明,意志消沉。曾子去看望他的时候,便是从他的表现,看出了他的颓废,而后对他大加斥责。子夏当即下拜谢罪,重新又振作了起来。因此可以说,从容的气度也是自强的一种体现。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他的处世哲学是以儒做事,以佛修身。这一点从他的诗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中就能看得出来。他平时很喜欢参禅,因此跟禅师佛印交往很深。
苏东坡生性诙谐,又争强好胜,他每次见到佛印禅师的时候都要与他互斗禅机,希望在口角上胜过对方。可他每每落败,因此心中非常不甘,总想找个机会打败佛印禅师。
一次,苏东坡又来找佛印一起坐禅。这次他的心境特别平和,打坐的过程中也觉得六根清净,心舒意泰。打坐完毕,苏东坡自己很满意,忍不住问佛印说:“请教老师,你看我这次的坐相可还好?”
佛印看了他一眼后说道:“看上去严肃端庄,就好像如来本尊在座一般。”听到这话,苏东坡高兴极了。佛印紧接着随口又问了一句:“在学士眼中,贫僧的坐相又如何呢?”苏东坡正在得意之际,看了一眼佛印。只见眼前这个又黑又胖的和尚身穿一件褐色僧衣坐在蒲团上,不禁玩心大起。正色道:“依我看,老师的坐相像一堆牛粪。”说罢他哈哈大笑起来。佛印听他这么说,既没吃惊也没发怒,只是轻轻一笑,随后又闭上眼睛入定了。
见佛印没有反驳,苏东坡觉得他这次一定是理屈词穷了,于是更加得意。自以为占了上风的苏东坡逢人便说,当他回到家里把这件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妹妹苏小妹听后,深谙禅机的苏小妹却皱起了眉头,摇着头对苏东坡说:“哥,你怎么能这样得意呢?这次又是你输了。”
苏东坡吃惊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小妹说:“佛家最讲心境,佛印禅师看你像如来,说明他的心里有如来。你看他像牛粪,正说明你的心里装的是牛粪啊。”一听此言,苏东坡恍然大悟。不禁面红耳赤,羞愧难当。这件事之后,苏东坡对佛印更加心悦诚服了。
佛家与儒家的世界观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从修心这一点来说却是相通的。相由心生,所谓的相也就是气度、器宇,若想拥有一派浩然之气,重要的还是在于修心。
品德的外在表现
在《论语·述而》中有一段描写孔子气度的话:“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说的是孔子看上去温柔和顺而又严厉,极有威严而又不刚烈,恭敬有礼而又安泰。可以想见,一个德行多高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气度。这是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又是一种和善可亲的感觉。常人能做到温文,而很难威严,威严了又总会显得刚猛,过于恭敬也总会给人一种局促不安的印象。但孔子竟能把这些可贵的气质糅合到一处,可见,孔子所修养的中和之德在他的气貌之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荀子曾经记载过孔子的相貌,说他眼睛大大的,嘴唇厚厚的,头发和胡须也很蓬乱。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也就是说他身高将近两米。如此奇特的相貌远称不上好看。但孔子身上散发着一种迷人的魅力,见过他的人都会被他吸引,都会油然而生亲近敬畏之心。这就是修德的作用,有志于学的人,就该内外兼修,从外在的气质容貌上,体现出自身的心德。
河南正阳县有一处古墓,墓碑上的几个字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汉黄叔度墓。”能被如此大家亲自题写墓碑,想必这位黄叔度一定不是等闲之辈,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黄叔度只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平民百姓,他之所以拥有这么高的声誉,就是因为他的德行与气度。
黄叔度名叫黄宪,叔度是他的字。他出身微贱,父亲是一位兽医。但黄宪自幼好学,饱读诗书而且品行端庄,是个远近闻名的谦谦君子。他相貌并不出众,但极有容仪,见过他的人无不为他的风采所折服。就连当时朝廷中位列三公的周藩,与他相处后都承认自己的学识和人品远不如黄宪,将他比作圣贤。
当时朝廷里外戚专权,官府虽然不断征召黄宪去洛阳为官,但都被黄宪拒绝了。黄宪的高行被当时的文人学子视为楷模。有一次,汉末时“天下名士”荀淑,途经正阳时,在旅店中偶遇时年只有14岁的黄宪。他惊讶于这位少年的雍容气度,主动上前攀谈。没想到他这一谈,便难以自拔,两人一直聊了一天,最后荀淑才依依不舍地与黄宪告别,临走还不忘赞美黄宪说:“阁下真是我之师表。”荀淑随后来到朋友袁阆家,还没来得及寒暄,荀淑就直接问袁阆道:“阁下乡里有一位在世颜回,难道你不知道吗?”袁阆闻言笑道:“你一定是见到我们的叔度了。”一个小孩子能被一位名扬四海的大人物如此仰慕,可见黄宪的人格魅力多么不同寻常。
与黄宪同郡的另一位名士戴良也是才高八斗,他这个人目空一切,常常自比孔子和大禹。但是每当他见到黄宪的时候,都会毕恭毕敬,端正容貌,不敢露出半点儿狂傲之态。离开黄宪回家时,他往往又会神不守舍,怅然若失。每到这个时候,他的妈妈都会说:“你是不是又去找那个牛医的儿子了?”这样一个狂生竟然能如此佩服黄宪的为人,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又何以至此。
当时太原郡名士郭泰,年少时也曾在汝南郡游历,他先去拜访了袁阆,没有过宿便告辞了。之后他又去拜访了黄宪,一直与黄宪待了好几天才回来。后来有人问郭泰在汝南的游历感受,郭泰说:“袁奉高的才气和胸怀,就像氿泉与滥泉,虽清澈但容易取尽。而黄叔度则汪汪似千顷波涛,澄净也不会使他变得更清澈,搅动也不会使他变浑浊,真是不可测度啊!”这就是成语“叔度汪汪”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