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习,以有涯伴无涯(2)
有一天,吕元应正在和一位食客在花园下棋。双方你来我往激战正酣之际,门外一位差人匆匆忙忙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公文。差人见大人正在下棋,不便打搅,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候。但是那盘棋杀得实在是难解难分,一时半会儿很难分出胜负,而那份公文又是个急件。差人不得已只好打断吕元应,将公文递了上去。
吕元应虽嗜棋如命,但他不是不分轻重缓急的浑人。当即中断下棋转身去批示公文。那位食客趁吕元应转过身去的一瞬间,袍袖一展,飞快地从棋盘上取走了吕应元的一枚关键棋子。而食客的这个小动作,其实已经被吕元应看在眼里。他批示公文后,不露声色,继续下棋。结果这盘棋食客赢了。
这位出老千的高手,回到自己的屋里,实在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逢人便夸耀道:“我今天赢了吕留守。”食客们一听,无不羡慕。他们都知道吕元应的规矩,纷纷前来向这位食客道喜。这位食客更高兴了,以至于他兴奋得整夜都没睡好觉,满脑子想的全是吕元应会如何提高自己的待遇,想到开心处,禁不住笑出了声。他就这样一直高兴到天亮,果然,一大早吕元应便带着五六个从人拿着礼物前来登门拜访。食客高兴地将他请进屋中坐下。这时其他的食客也都围拢过来看热闹,他们的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忌妒。
只见吕元应坐下后,不紧不慢地向那食客一拱手,说道:“先生大才,吕某佩服。区区薄礼,不成敬意,望先生笑纳。只是吕某这里颇为鄙陋,恐怕会埋没了先生的前程,吕某不敢耽误,还请您另寻高就吧!”
围观的食客们,一听全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吕元应怎么是个出尔反尔的人呢?但只有那位出老千的食客心里明白。他满面羞惭,二话不说,转身就去收拾行囊。
此后,吕元应一直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将儿孙们叫到近前,重新提起了这段往事:“当时那个人偷了我的一枚棋子,本来棋盘上的输赢也并不重要,我也没太在意,并准备履行诺言。但是我后来一想,棋品如人品,以小能见大。棋品不好的人,其人品一定也很卑劣,不可深交。这句话你们一定要记住。”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闭门造车,最终还得进入社会与人交往。品德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做人无德,不论他的学业多么辉煌,技艺多么精湛,也必将被人视为下流。所以做事必须按部就班,做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磨炼品德。
德行与学问并举
儒家重学问,更重德操,学以成德,学问与德行是密不可分的。在德行方面,有的人是拥有极高天赋的,如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三国时大贤孔融等不胜枚举。但是即使拥有再高的天赋,如果不注重学习,那么这个人也终无大用。
《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未有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是孔子弟子卜商,他才气过人,在孔门弟子中属于重视理论研究的一派,并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在孔子思想的继承上,子夏最为全面。孔子死后,子夏开宗立派,影响深远,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子夏的这段话与前一篇文中孔子的话在《论语》中首尾相连。子夏所阐述的也是德行的重要性。大意是说,一个志趣高雅、品行端庄的人,即使是尚未经学问,在我看来,他已经很有学问了。子夏这段话的重点同样是说明品德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但话中的语气轻重之间也容易令人产生歧义,容易将德行与学问一分为二,以德废学。而将上一段孔子的话放在了前面,更能完整地展现德、学为一,以德为重的儒家思想。
唐朝著名的鉴真大师,年轻时就喜欢研究佛学,而且心得颇高。为了进一步深造,他毅然削发出家,当了和尚。
剃度的时候,师父对鉴真说:“你向佛的决心我已经了解了,但是如果要当和尚,还有一件事你得答应我,那就是凡事要听我的安排。”
鉴真恭敬地答道:“一切全听师父教诲。”
可进入寺院后,鉴真并未能如愿追随师父专注于佛学研究。师父给他安排了一个差事,让他每天出门去化缘。这种辛苦的行脚僧,一般和尚都不愿意去做。但鉴真既然答应了师父,也只好托着钵盂开始每天四处化缘的生活。
鉴真就这样兢兢业业地做了一年化缘僧,但是师父那边好像并没有给他换差事的意思,鉴真心里不禁开始不满起来。有一天,太阳都已经老高了,鉴真还在禅房里睡大觉,不肯起床。师父听说后,非常生气,亲自去禅房里责问他:“鉴真!都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不出去化缘?”
鉴真见师父来了,从床上爬起来,指了指床下的一堆僧鞋。
师父问道:“你指鞋干什么?难道想让它们替你去化缘吗?”
鉴真抱怨道:“别人三年穿不坏一双鞋,您看我一年之内就走坏了这么多鞋。”
师父明白了鉴真的意思,笑了一下,说道:“好吧,你跟我来。”
鉴真随师父来到寺院门外的一处土坡前,由于昨夜刚下完一场雨,路上很是泥泞。
师父指着土坡说:“昨天你是从那里回来的吧?你去找找你昨天留下的脚印。”
鉴真看了一眼,说道:“昨天这里还没有下雨,怎么会有脚印呢。”
师父笑了笑,拉着鉴真一直走到了坡上,然后回过头来说:“你现在看看,咱们留没留下脚印?”
鉴真看着他们师徒刚刚在泥地里留下的两行脚印,心里很不解,问道:“师父您这是什么意思?”
师父反问他说:“你是想当一个每天撞钟混饭吃的和尚,还是想当一个弘扬佛法的高僧呢?”
鉴真鉴定地说:“当然是高僧。”
师父拍了拍鉴真的肩膀,说道:“要想当高僧,哪有那么容易?就像这里的地一样,碌碌无为的人,往往都不会经历什么风雨,在一块又干又硬的地上,到头来什么也不会留下。”
这则小故事中,鉴真的师父用一个巧妙的比喻,点化了鉴真那颗迷茫的向佛之心。他虽然是一个对佛学颇有灵性的人,想进入寺庙深造,开阔自己的眼界。但学佛并非意味着一定闭门造车,践行,就是最好的学习。相信这一点正是鉴真和尚学到的最大感悟,最终才成就了他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的壮举,成为日本律宗开山祖师。这也是子夏所谓“虽未有学,吾必谓之学矣”的真正含义。
欲速则不达
德行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而求学之路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学海无涯,人们往往越是学得深便越觉得学问之路高不可攀,越觉得自己懂得少,因此产生速成的心态也很正常。然而速成的机会的确也有,但那些所谓的速成绝非大成,对那些有志于攀登学问之路的人来说,抓住这种机会只能有害无益。
《论语·子路》:“子夏为莒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体现了儒家知行合一的中庸思想,子夏被任命为莒邑邑宰后,来向孔子请教政事,而孔子的话虽然是指政事而言,但这道理也完全能够用在为人为学上,可见儒家的做人、做事本为一体。不论为学还是做事,最讲究的是按部就班,井然有序。若想揠苗助长,便会因速而失序,一定不会达到目的。若想克制自己欲速成的心态,必须将眼光放长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步步为营。若只能看见小利,往往会被那些小利一步步引入歧途,终将难成大事。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这一点对谈判来说尤为重要。亚洲人在谈判方面有着过人的才干,应该说这与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在东亚的浸润是分不开的。
有一次,日本的一家航空公司与法国空中客车公司就购买飞机一事进行谈判。法国方面对这笔交易非常重视,为了能尽快达成交易,他们事先准备了大量的资料。谈判一开始,法方代表便开始对他们的产品进行讲解,急于求成的法方代表,并没有跟日方代表进行充分的沟通,只是滔滔不绝地介绍他们产品的优点所在,以至于把在场的翻译人员都累得满头大汗。而日本人则一言不发,认真聆听,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法方代表介绍完之后,迫不及待地询问日方:“你们觉得这款飞机怎么样?”
日方代表不紧不慢地答道:“我们还不太明白,您能不能再说详细点?”
听到这话,法方代表默然无语。这篇产品介绍是他准备了好久的心血之作,可竟被日本人评价为“不明白”。于是他焦急地问道:“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哪里不明白?”
日方代表微笑着说:“不明白的意思就是一切都不明白。”
日方代表的话意味着法方代表的努力前功尽弃,法方代表彻底崩溃了,只好沮丧地问道:“那,现在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做呢?”
“您可不可以把所有的资料再重新解释一下呢?”
法方代表无奈,只好又从头讲起。其实这正是日本人的策略。他们以“不明白”为借口,在心理上完全压制住了法国人,占据了谈判的主动地位。就这样几轮谈判下来,日本人以拖延战术,将法方代表弄得疲惫不堪,为了不使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还主动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就这样,日本人以最低的价格买走了飞机。
从这件事上看得出,不论是做什么事,冷静与耐心是达成目标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法国人就是因急于求成,才被日本人看破并抓住了弱点,致使谈判时完全处于下风。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典型例子。
所以不论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放松心情,克制住急躁的成功欲望,才能将目光放得长远,才能看得到更多的东西,不至于因小失大,使过去的努力毁于一旦。
智慧点睛
学习与做事一样,设定目标与实现目标完全是两个概念。永远不可能有空中楼阁,做事必须先从打好基础做起,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向目标前进,最终才能达成目标。品德是做一切事情的重要基础,如果不树立良好的品德,在那上面所修建任何建筑都将是歪的。而对学习来说,树立品德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并无捷径可循,如果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去学习,终将一无所成。
远离迷信,神秘莫测的东西有害无益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文明如何进步,作为地球上唯一拥有灵性的生命,孤独的人类总是会寻找心灵的寄托,寻找灵魂的归属。但是人类的这种心态对主张自强自立的儒家来说,是不可取的。儒家思想并非凭空产生,它直接来自于中国上古的文化传统,经过孔子的整理之后,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不迷信鬼神,不盼望“救世主”的救赎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社会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一点在人类所有古代文明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在西方和中国的古老传说中都曾经出现过“洪水滔天”的场面。然而面对大自然的震怒,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心态去面对。西方出现了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而在中国,则出现了率领人民改造山河的大禹。幸福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最可宝贵的遗产。
敬鬼神而远之
关于鬼神的问题,孔子的弟子们经常会问到,比如子路和子贡都曾经问过孔子这个问题。孔子的回答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的原则是一贯的,就是努力做好人事。孔子本质上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读者又经常能在儒家典籍中看到孔子认真祭祀的记载。其实孔子敬神的目的并不是祈求鬼神能降下祸福,而是通过对死者神灵的“敬”引导人们对生者的“孝”,他心目中所谓的鬼神实际上是为人服务的。
《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樊迟是孔子晚年时的弟子,名叫樊须。他出身贫寒,为人朴实直率,是孔门弟子中十分出色的一位。樊迟询问孔子如何才能称为一个智者,孔子教诲他说:“专心致力于民事所宜,对鬼神心怀崇敬但远离它们,就算是一个智者了。”樊迟又问如何称为仁者,孔子又说:“困难的事做在人前,获报的时候退居人后,可算是仁者了。”孔子因材施教,从他用民事回答樊迟所问就能看得出,当时樊迟一定是即将出仕上任,而他这个人也许还有些迷信鬼神,所以孔子才用这番话告诫他。
《左传》:“民,神之主。”孔子所谓的敬鬼神,其实就是敬人,如果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敬人,自然也就会把精力放在民事上,自然也就会远鬼神了。而一味地去祈求鬼神,在孔子看来,绝非智者所为。在做事上,则应迎难而上,不计回报,这也是儒家进取自强的仁者胸怀。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出身寒微。他的父亲是一个性情高傲,但非常贫穷的科西嘉贵族。拿破仑在10岁的时候,受生活所迫,不得不只身前往法国巴黎,进入布里恩那军事学校学习。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那里包吃包住,还不收学费。
在这所学校上学的大多数孩子也多为贵族子弟,但他们的家境比拿破仑要好得多。拿破仑在这所学校里无疑是个异类,那些纨绔子弟,怎么会看得上这位破衣烂衫又操着一口科西嘉方言的“乡巴佬”呢?嘲笑和讥讽随之而来,一些孩子只要有机会就会对拿破仑吐舌头、做鬼脸,还骂他是“科西嘉的臭乡巴佬”。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10岁的拿破仑简直无法再继续忍受下去了。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不想再忍受这些外地孩子的欺负,也不想再向他们解释我如此贫困的原因了。他们比我强的地方只是有钱,至于高尚的思想,他们远不如我。我怎么能在这些有钱而傲慢的人面前永远谦卑呢?我要退学,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了。”
父亲很快就给他寄来了回信,信很简短,但态度坚定:“你必须在那里上学,因为我们很穷,退学绝对不行。即使你能退学,你也改变不了你的出身。与其一辈子被人嘲笑,不如现在就开始面对这些。”
父亲的信让拿破仑非常失望,但他的确不想再继续忍受每天的侮辱了。他想,如果不想办法改变现状,那就会永远被人笑话下去。现在没有人能帮助自己,自己必须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反击,但是该如何对付他们呢?
对方有那么多人,自己则孤身一人。为了对付他们,拿破仑苦思对策。他想了好几天,终于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只要制伏这些人里最有威信的那个,其他孩子一定都不会再招惹自己了。
在那帮纨绔子弟中,有一个小贵族最趾高气扬。有一天,他们几个又纠结在一起来欺负拿破仑。拿破仑早就等着这一天呢,这次他没有再忍气吞声,上前就扯住那小贵族的衣服,照着他的肚子狠狠地给了一拳。那孩子“哎哟”叫了一声后,捂着肚子痛苦地倒在了地上。
别的孩子从来没见过拿破仑如此暴怒过,他们都被震住了。只见拿破仑余怒未消,攥着拳头,又向他们冲了过来,嘴里还大叫道:“你们谁还上?”那些孩子都是来欺负人的,谁也没想过要跟他打一架。拿破仑这么一喊,他们全都吓得四散而去,连他们的小首领都顾不上了。
打那之后,拿破仑一下子成了这所学校里的“硬茬子”,学生们谁也不敢再小瞧这个“科西嘉的乡巴佬”了。
人生在世,前途难料,无助的人们往往会寄希望于某些神秘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这样的想法虽然是人之常情,却是徒劳无益的。人们不知道前途将会遇到什么坎坷遭遇,但面对任何遭遇的对策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强者才能笑傲人生,远离迷信,相信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