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与上海教育电视台(9)
随着9月1日学校开学日子的到来,9月10日第14届教师节也接踵而来,台领导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策,立即行动,筹办一场大型的赈灾献爱心主题活动,在教师节前,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向全国同步直播,扩大它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随着9月1日的逼近,灾区学童的就学问题将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将会成为灾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共识。因此,灾区重建校园问题可能成为抗洪的新视角;开学后,长江抗洪将成为从四面八方回到校园的师生们的热门话题,新一轮的赈灾浪潮将会在校园中掀起。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还没有任何其他主题能够与抗洪问题相抗衡。为了灾区的孩子,为了教育的明天,伸出我们的双手,这将是第14届教师节的必然逻辑。向灾区的学童送上上海园丁和上海人民的温暖,绝不让一个在上海就读的灾区学生因家乡遇灾而辍学,这将是上海园丁和上海人民爱心的集中体现。台领导多次赶到上海市教育党委、市教委请缨,制定了明确的活动方案,立刻得到了市教育党委、市教委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然而,主题晚会从活动创意到活动实施仅仅只有10天时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台上下立即进行了总动员,号召全体绿叶人“一切为了主题晚会,一切保证主题晚会,一切服从主题晚会”。一句话,除正常的电视制作播出外,所有人员全部上“堤”!
为了给晚会采制第一线的感人素材,奔赴九江、武汉、岳阳、大庆的四路记者,冒着高温,顶着洪水,从前线发回一则则真实、感人的报道。灾区的学童、灾区的校长、帐篷学校、教材的发放……这些主题内容集束化地投放于26荧屏,在上海几大电视传媒中,首开灾区教育这一主题视角,同时也为已经启动的“伸出我们的双手”主题晚会作着十分有效的舆论铺垫,起到了必要的“预热”作用。
当前线记者从灾区带回了大量的资料、素材时,全台马上组织集体观摩,这些素材画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使得全体绿叶人深深地理解了主题晚会的责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份量,为了广泛发动上海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市教育党委、市教委专门召开会议并发文在本市的大中小学等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动员,与此同时,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青年报、上海教育报等报纸也先后就本次主题晚会发布新闻和通栏公益广告,引导舆论,形成气候。
主题晚会的全部节目中,70%均为自制节目,教育台排除了种种困难,组建了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编、导、播队伍,稿本斟词酌句,排练精益求精,走台举一反三,VTR的创意与制作更是毫不含糊,精耕细作,舞台设计、灯光、道具、电视墙的测试,卫星传输的联络,现场热线电话的排练,供主题晚会使用的专门信封、广告衫等等,也都反复推敲,落到实处。
“五、四、三、二、一”,9月8日晚上7时30分,大型主题晚会“伸出我们的双手”终于在广电大厦的大演播室如期进行。
洪水翻滚,浊流排空,生与死的抉择,师与生的情怀,直播现场通过卫星更是把现场观众和荧屏前的观众带回到并不久远的昨天,那个不忍回首的昨天。
来自黑龙江灾区的老校长甚至还来不及放下高卷的裤管就走到了直播现场,在洪水肆虐的日子里,老校长孤身一人奋战在校舍,如此疲弱的身躯,竟奇迹般地在一片汪洋的世界里保全了校舍。
她叫余杰,来自湖北长江边上,幼小的她已回忆不起来琅琅读书岁月了。由于家贫,小余杰早就把读书的权利让给了她的哥哥余华军。在8月的抗洪斗争中,她的哥哥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从此再也没有能爬上岸。晚会上,著名歌唱演员周冰倩与小余杰同歌一曲《真的好想你》演绎了一段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其景其情,如歌如泣,感人肺腑。一曲歌罢,周冰倩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马上将所带的1万元全部捐给了余杰小妹妹,叮嘱她重回校园,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得知了小余杰的遭遇后,专程赶到现场,授予她上海中学荣誉学生称号,把上海中学的校徽佩在小余杰的胸前,并表示,上海中学将承担余杰在就读期间的全部费用。
晚会现场,上海大中小学的师生为灾区学子重建校园送上赈灾款,华东师大校领导当场宣布学校对在上海就读的灾区学生们所采取的种种费用减免措施,吴孟超院士也来到现场,奉上还留有体温的“红信封”。再难也不能难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灾区父老的铿锵之言令现场观众动容。上海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上海烟草集团代表将500万元的爱心赈灾款投入募集箱,台湾龙凤集团董事长专程从台湾赶到上海,个人出资50万元资助在上海就读的5000名来自灾区的大学生。上海住总集团早已向灾区捐资76万元,得知教师节赈灾献爱心主题晚会的消息后,集团职工再次个人募集46万元送到晚会现场,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职工在捐款25万元后,又赶制了价值25万元的毛毯,供来自灾区的大学生在上海过冬之需。
在直播现场,上海教育电视台宣布拿出五周年台庆的30万元庆典费,在抗洪英雄高建成的家乡建立“绿叶·高建成希望小学”,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亲笔为希望小学题写了校名,高建成家乡代表、湖南湘阴县副县长李克威专程来到现场,从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手中接过校牌。
晚会现场气氛热烈,而捐赠热线更是彼伏此起:山东、辽宁、四川、湖南、云南等全国各地电视观众收看了卫星同步转播后,纷纷通过了电话、电报向活动现场捐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在国际互联网得知主题晚会的消息后,也发起了赈灾捐款活动,并随时通过电子邮件向晚会现场通告捐款消息。
100万、500万、1000万、2000万……3800万,当将近2小时的上海教育界“伸出我们的双手”赈灾献爱心的主题晚会落下帷幕时,每一位绿叶人的脸上终于漾出了会心的微笑。
对上海教育电视台来说,主题晚会不仅仅是一次爱心的奉献,更是一次形象的展示,精神的凝聚,实力的检验,队伍的锻炼,它进一步激发并强化了全台上下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奋勇争先的精神追求,它检验并证明了教育台的实力,表明了教视敢于攻坚、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大仗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大事面前不缺位
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面前,作为媒体是否能及时到位,不仅是衡量一家媒体的新闻敏感度、社会责任感,也是对它运作的能力、实力的检验。开台以来,教育台力争做到大事面前不缺席,“小”台践行“大”责任。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用我们独特的视角,报道事件的进展。
2003年的春天,当“非典”来袭,压抑紧张的气氛笼罩神州,教育台没有沉默。《天天健康》栏目,从独特的角度,制作了20期特别直播节目。其普及抗击“非典”的健康知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思考和重大疾病面前的人文关怀等,在众多的节目中独树一帜。这次直播节目不仅对当时全面抗击“非典”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对日后预防和救治流行性疫病也有长远的教育作用。直播专家的阵容强大、权威和独到,是这次直播的最大特色之一。有位领导说,这次系列直播是“春天的呼吸机”,让观众呼吸到了放心,呼吸到了力量,呼吸到了人间的真爱,呼吸到了克服困难的勇敢,呼吸到了应对灾难的理性。为了制作这系列直播节目,教育台的同志有人整整一个月没有与家人同吃一顿饭;有的同志亲人得了癌症,依然每天准时到直播现场做节目;还有一位同志爱人摔断了臂骨,但为了《抗击“非典”》,依然奔到电视台来组织联络专家,撰写稿件。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教育台立即派出了首批记者。新闻部主任姚赟勤和记者金山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采访报道。由于上海至成都的航班晚点6小时,再加上当地发布的7级余震的紧急警报,本台特派记者到达成都后,连续65个小时没有睡觉,坚持工作。在成都的5天期间,克服了交通不便、余震频繁、人员紧张等困难,先后前往都江堰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5校安置点,成都青年体育场安置点,四川大学,成都天府广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地对当地救灾情况、灾民安置情况、帐篷学校开学、爱心学校启用以及当地多界群众支援重灾区重建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共发回各类报道10多篇。
我台在汶川大地震期间,除了新闻部外,还发动了专题部、节目部、技术中心等多方面的力量,先后派出了6路共十多名记者、编导共赴成都、德阳、绵阳、绵竹、都江堰等地,发回来自灾区前线的第一手报道。在第一时间内,围绕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灾后家园重建、疫病防治、学校复学、心理疏导等主题,制作播出新闻、专题、访谈、直播晚会等特别节目,并采访挖掘上海情系灾区的多类救助、支援故事。四档两地互动的90分钟大型直播节目“跨越千里,传递真情”,以情感为主线,关注大灾难下的人性命运以及救助精神,聚焦上海与四川两地同一互动与联线。直播节目共收到短信和热线电话2万多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观众口碑。重大事件前充分展现了教育电视台的媒体责任感、团队力量和专业水准。特别是我台承办的由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委托的《心手相连,情系汶川》,四川上海两地小朋友“六一”特别节目,通过卫星传送双向视频,由专题部主任李宗强带领的五人团队,在四川克服了种种困难,联系电信,借到调音台、投影仪,怕传输过程中的断电还借来了发电机等设备。在震区江油搭起开放式直播现场,和后方上海的同志通力合作,为江油人民和上海观众献上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六一晚会。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样举国关注的重大事件,教育台也总是派出精兵强将,竭力而为。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奥运报道以《教育新闻》为主要力量,所有记者、编辑、摄像和主持人全部参与。其中首批特派记者8月5日抵达北京,最后一批特派记者于8月25日返回上海,全程21天9人次。联手北京、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地教育电视台的记者站共同制作的《教育新闻》奥运专题报道“共享奥运”于8月8日起正式播出,于8月25日结束。每天15分钟的特别节目制作了18天。其中,播出本台特派记者从北京、天津发回的报道共32条,制作新闻访谈“奥运每日谈”17期。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特派记者发回的报道,全部实现网络传输,绝大多数报道实现当天采访,当天传输,当天播出。
在这次赴京奥运的报道中,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我们的特派记者遇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和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我们没有进比赛场的记者证,人生地不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记者靠平时的工作积累,更靠积极应变的智慧和能力,克服困难、独辟蹊径,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具有教育电视特色的奥运新闻报道之河。我们特派记者立足教育电视台的特点,在选题上动足了脑筋,开闭幕式花絮,奥运志愿者,城市交通,环境气氛,民俗文化,特殊的奥运癌症观众,高校赛场,奥运中的科技等都成为了本台特派记者关注的焦点,有些选题还得到了不同角度和全方位报道。华晔、郑永华连续追踪报道上海癌症患者3年坚持每天存下2元钱到北京观看奥运会、与美国参加奥运会的癌症运动员会见并发给他特殊金牌等等报道,感人至深、成为上海媒体中的“独家报道”;记者姚赟勤、申宁采制的“京津城际列车:从100年到29分钟”的报道,将中国人的奥运梦想与现代化奥运交通,通过往返于北京一天津两座奥运城市之间的时间相连接,角度独特,知识性强。金山、孙圣哲通过私人关系,获得了进入奥运主新闻中心MPC采访的资格,并且抓住机遇,做出了四条角度不同,很具价值的新闻,使上海教育电视台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奥运开幕式进入MPC采访的教育电视台。而在后方的主持人徐丽遐、胡杨和编辑张红等,为了更深入地参与奥运报道,紧急补课让自己了解体育,熟悉体育,和上海体育学院的专家教授们同台对话,完成了17期“奥运每日谈”,贯穿了北京奥运会的全过程,及时进行奥运赛事指南和点评,成为一档融知识、评论为一体的专题节目,在众多媒体奥运新闻报道中,形成了一大特色和亮点。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报道,对上海教育电视台来说,既是重要使命,也是重大机遇。对于锻炼队伍,打造台的影响力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