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一个校长和台长的追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我与上海教育电视台(8)

教育台刚刚筹建的时候,借了四川北路204号市政府大楼里一间40平方米的办公室,40位筹建者,领导和员工同在一室办公,人均0.9平方米,4个人合用一张办公桌,3个人才有一把椅子。1994年2月27日开播后,台址在阜新路25号上海电视大学的八、九楼,800平方米内,容纳了所有办公用房及大、小两个演播室;3个台长挤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斗室内,包括办公及会议所有功能。老教育家吕型伟来教育台看了之后,为大家艰苦创业的精神所感动,他勉励大家“你们现在还在延安,但总有一天会进城的!”教育台的员工一直在做着梦,企盼着有朝一日能建成一座自己的绿叶大厦,让美好的梦幻,变成现实。国家教委有关部门领导来上海检查我台工作时指出,上海教育电视台设备是先进的,员工是能干的,节目是一流的,唯有工作设施条件太差,甚至还不如有的县级台,与上海教育台在全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希望能改变硬件,为上海教育台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1997年5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大连路1543号基地上建设上海教育电视台大厦,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电视制作中心、新闻中心、播控中心、传输中心、演播室及办公辅助用房,好消息传来,全台顿时沸腾了!经台长办公会议决定,设立“上海教育电视台综合楼筹建处”,由台党总支书记、副台长谢家骝亲任总指挥,原技术中心主任梁肇荣任筹建处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水宏佑兼任筹建处副主任。筹建处成立后立即开展工作,首先是对大楼的设计进行招标,最后确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方案中标。大楼总面积19111平方米,总投资概算9305万元,施工中标单位为上海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大楼于1997年8月8日正式开工,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副市长龚学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炳华、市政协副主席刘恒椽、市府副秘书长殷一璀及市教委党委书记王荣华、教委副主任薛喜民等领导出席了开工启动仪式,陈至立副书记按下了打桩机的电钮,工地上彩旗飘扬,仪仗乐队奏起了欢乐的乐曲,几百只和平鸽随彩色气球同时飞向蓝天,全台职工欣喜雀跃,一片欢腾景象,绿叶人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开工了,困难不少。1997年的冬天,雨水特别多,气象部门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冬雨,打桩下去,遇到了地下的暗河和流沙,整包整包的水泥压进钻孔,成吨成吨的混凝土填向暗河,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斗,总算攻克了复杂的地形,夯实了坑基,1998年春节刚过,春雨滂沱,遇到了又一个百年不遇的雨季,工程队冒雨奋战,终于在开工一周年的时候,迎来了大楼结构封顶的喜庆日子。

结构封顶后,工程进入外墙装饰阶段,我们的大楼既不是宾馆酒楼,也不是政府机关,但大楼的内外有特色,高雅别致的风格,协调美观的色彩,更要成为体现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上海教育系统的标志性建筑,让人看了耳目一新的建筑,又是全国教育电视系统的代表性建筑。但我们并不是一味追求高档建材、豪华装修,而要充分利用国产材料,中档材料去高质量地装修,材料、色彩、价格都要定位于“恰到好处”,外墙装饰工程还未结束,内装饰工程也已启动,与内装饰工程同时开工的还有大楼的强弱电工程,这是一个系统复杂、布局繁复、专业性强的工程。施工人员兢兢业业,花了整整大半年的时间才完工。1999年一开年,筹建处就开始了为大楼配置的进口电视专用设备的艰苦的商务谈判。筹建处的同志深知基建资金的来之不易,我们的资金是从十分紧张的教育经费中切块而来,况且还有三分之二要我台自筹解决,加上新大楼必须配备的广播电视专用设备,资金缺口达1亿,所以,总指挥谢家骝台长严把经费关,竭力节省每一分钱。他强调教育电视的公益性质,1000美金1000美金地往下压,最后外商也被他深深折服了,索尼公司、池上公司、飞利浦公司这些世界级大公司纷纷开出了优惠价,“刹根价”,开出了外销的最低价,有的外商还说我们在全世界各国的商务谈判中,从没开出过这么低的价,从没有遇到过你们这样“厉害”的客户,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谈判,20几个合同一一签约,然后又办出了进口批文,落实了设备到货的进度……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总指挥谢家骝带领筹建组的同志,磨破嘴,跑断腿,外联内合,各方攻关,以工地为家,日夜操劳,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狠抓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使绿叶大厦按时按质地完成。而这么庞大复杂的工程,我们的筹建组只有3个人,可见得我们的谢台、老梁、老水多么地不容易啊!

1999年10月14日17时,我按下了播出中心的按钮,标志着新大楼正式启用了!绿叶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当全体员工搬进了这幢崭新的现代电视大楼,工作办公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时,我们不禁想起吕型伟老教育家的话,由衷地感到:“我们终于进城了!”

难能可贵的是,整个大楼建造用去1亿2千万,加上电视专业设备4千万,一共是1亿6千万,而政府只投资了5千万,其余1亿1千万是靠教育台自己创收筹资解决的!

向数字化迈进

电视是个重装备、重技术、高投入的行业。要有一分的质量,必须有十分的投入。教育台开播的时候,政府对教育台几千万的投入,主要是投在设备上。电视技术发展又比较快,随之带来的是设备必须不断更新。1994年刚开台时,电视行业用的主要是模拟的设备,而5年以后,已经提出了数字化的要求,10年之后上海提出了基本实现数字化的要求,到2015年中国广播电视要全面实现数字化,完成模拟向数字过渡。

数字化的优势:一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和伴音;二是节省频率资源,传送更多节目;三是拓展信息传递交互领域。因此,实现数字化是电视领域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迈向数字化,这也是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一个必然选择。

上海教育电视台是一个省级专业电视台,又地处经济发达的上海地区。因此在电视设备系统定位上起点必须比较高,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根据台里的实际情况,在电视系统建设上,我们的技术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吕荣经过反复论证,制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三条具体要求。

先进性。我台设备建设应该符合世界电视发展潮流,在整体把握上不再选用技术发展已过了成熟期甚至处于衰退期的产品,而侧重考虑较先进的产品。

实用性。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用途配备不同设备,同时要求稳定可靠。

经济性。根据台里的实际情况确定系统的整体规模,另一方面按照设备成本、运作成本、预期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

发展性。由于台的发展正处在电视界从模拟到数字的逐步转变过程中,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好设备的兼容性、整体性和发展性。在格式上、数量上、接口上落实,整体规划,分批分阶段逐步实施。

在系统建设的实施中,我们又贯彻了3条具体要求:

在保证一定生产规模条件下,设备配置有所侧重。数字化先在中心设备实施。

配置设备分成3个层次:关键系统重点配,现有系统补充配,部分系统分期配。曾经有人提出疑问,教育台的设备有必要那么好吗?我们的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吕荣不但业务深、技术好,理念观念也一直比较领先,他认为,从电视本义和电视技术上讲,综合台、有线台、教育台完全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传输信号的内容上各自有所侧重,制作规模上各有大小,我台同样要把信号送到南京路广电的总控室,一路分到东方明珠用26频道发射,另一路分到有线7频道传输。对于坐在家中手握遥控器的老百姓来说,他是绝不原谅你因为是教育台可以质量差的。频道的竞争是以质量为基础的,要想有实力、有地位、有发展必须把台里设备的基础建设好。每个台定位根据自己的台情,设备的质量定位应该不差于当地其他媒体,只是数量上可以根据台情有所差别。吕总的观念被整个台领导班子所接受,所以我们比较重视技术版块,重视先进设备的配置。舍得在技术设备上的投入,每年拿出总收入的10%~15%专门用于设备的更新。在数字化的步伐上,我们先于全国教育电视台,不落后于上海的媒体。

我台在前10年,在数字化方面逐步做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高端制作前后期用全数字Betacam系统;

新闻前期采用SX数字系统;

摄像机采用数字式;

新建演播室切换台、特技机等中心设备用全数字设备;

后期一般制作引入数字非线性系统;

全台视频系统主干线用数字电缆;

后期精包装用全数字化设备;

部分测试、字幕、音频、卫星及周边设备等用数字化产品;

数字化、真正优势在于网络化,从局域网入手逐步实施。

2004年是“数字化发展年”,国家广电总局要求80%以上的省市电视台完成台内的数字化改造。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原局部数字化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造的步伐,用了两年左右时间,完成了一个完全符合台内生产需求的数字化生产平台。

我们首先对全台磁带的生产格式进行根本性的更换。把已用了10年,不断大修维持的Betacam SP系列自然更换成SONY的IMX系列。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质变。对每一个电视台来说,数字格式的选择非常关键,特别是对教育台这样单频道、规模较小的台更是如此,它要考虑承上启下,综合发展等方方面面。

其次,我们配合后期制作的主体,将常规的一对一,二对一,多对一等设备,更换成数字非线性编辑设备,并且是较大规模地实现了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的目的在于:优化节目制作流程,提高节目编辑制作效率,减少编辑过程中的画面损失、方便节目的编辑修改,增加编辑制作的综合功能,减少后期制作的成本。网络化非编化的制作模式是一个必然趋势,尤其是对教育电视台这类的电视台,更应如此。

再者,实施总控和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播出系统是整个技术链中最关键的一环,除了要考虑先进性、发展性和经济性外,最重要的还要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播出系统的改造,一是由切换台为中心转变成由播出服务器为中心;二是增加了上载服务器系统;三是增加了极强的网络功能,为全台真正的码流传输建立新系统,预留了发展的空间。

上海教育电视台现有大大小小5个演播室,26间编辑机房,6000多件设备,固定资产达到2.4亿元。无论在设备的规模还是先进性上,在全国教育电视台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设备的更新改造上,该投入的坚决投入,我们毫不吝啬,但同时也十分注意节约,不该投入的一分钱也不投。台里不少同志很羡慕、很希望有辆转播车,开出去很风光。但台领导经过几次论证,觉得使用频率并不高,作为专业台,出外录播的机会并不多。在前期调查过程中,有个区有线台也配了一辆车,问他们的使用效率,他们回答:“原子弹不是使用效率也不高吗?但那是国力的象征。转播车是一个台实力的象征。”我们算了一笔账,教育台一年最多20场外出录播节目,向SMG技术中心借,一次也就5万,20场100万,而购买一辆全数字的转播车,要2000多万,而且生命周期也就10多年。这样还是租的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只求所用,不求所有。最后全台通过员工公决,决定暂缓购买转播车,把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目前,广电总局又提出了数字电视高清化的新要求和时间表,上海教育电视台又踏上了新的奋斗之路。

伸出我们的双手

1998年夏天,暴雨成灾,肆虐的洪魔从南北两线吞噬着中华大地。

长江告急!嫩江告急!松花江告急!

保卫武汉!保卫大庆!保卫哈尔滨!

面对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数百万军民奋起抵抗,与洪魔展开殊死的搏斗,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抗洪图。

这就是无声的命令,这就是冲锋的号角,上海教育电视台虽然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台,但全台上下充分意识到此次抗洪救灾关系数千万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危,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前途,上海虽然不是灾区,但作为新闻单位,此时不行动,更待何时!

台领导召开了紧急会议,果断决策,《教育新闻》迅速调整版面,加强与灾区教育电视台的联系,保证卫星接收信号的畅通,及时准确地将抗洪第一线的消息,尤其是灾区师生的情况传递给上海的观众。全台上下马上行动起来,总编室连夜赶制出催人奋进的抗洪斗争宣传片;报道部的编辑充分发挥全国教育电视一盘棋的优势,特请武汉、九江等地教视记者提供抗灾中的感人事迹,一接到来自灾区教育电视台传送的新闻后,立即进行编辑,抢在第一时间播出,而记者们则自觉地去捕捉在抗洪形势下发生在上海的感人素材,为了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情况,台领导挑选了精兵强将,派出四路记者,分赴大庆、武汉、九江和岳阳等4个重灾区进行实地采访。在记者编导纷纷报名请缨出征的热烈氛围中,最后选了徐丹、秦晋、饶钢、苏晓4人,前往灾区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