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与上海教育电视台(10)
在申博、筹博、办博的过程中,教育台全程参与、全力报道,特别在5月到10月世博会开幕的半年中,我们更是围绕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围绕市委宣传部提出的“看科技,看文化,看创意,看发展,看文明”的总体要求,围绕宣传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生动、准确地演绎上海世博会主题。我们通过独特的视角,在荧屏上呈现了独具特点的世博会,让上海市民和广大学生能通过教育电视这一平台更加了解世博会、了解世界。
世博会期间,在张伯安副台长的带领下,《教育新闻》由每天的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所有世博注册记者、编辑、主持人都参与了世博相关新闻报道和节目策划制作工作。无论是40度以上的高温天,还是台风暴雨来袭的日子,新闻部的记者几乎每天都要前往世博园区采访,条件有限、但所有参与报道的记者,都会竭尽全力、克服困难,在3.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范围内,没有采访车,大多出征靠步行前往采访地点,加上还要提着三脚架和摄像机,我们的记者往往从园区入口到采访地点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但大家从来不叫一声苦。
伴随世博会全过程开设的新栏目《世博每日谈》,邀请了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世博会主题演绎总顾问陈燮君、中国馆常务副馆长钱之广以及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上外等高校的专家教授走进教育台的新闻演播室,共同剖析世博会主题与价值、展示世博会的理念和精神,探讨世博会对于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的意义。每天一期、每期10分钟,半年,170期。
世博会期间,上海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世博一课”教育教学方案征集活动,16个学科的老师,提供了2000多个教案。无论是在活水公园中探究人工湿地生态净水,还是在非洲联合馆里寻访自然、人与城市;无论是在滕头案例馆里探民居,还是在湖南馆里发现五色桃花源;无论是在快乐游世博,开心学物理,还是在科技与艺术中发现钢铁的生命力……一篇篇教案都倾注了参赛老师的心血与智慧。我台派出了富有经验的拍摄人员,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了16集的《世博一课》在世博园的现场拍摄,电视片播出和光盘制作,为全市师生送上了一份世博的特殊礼物。
与此同时,“奉献世博、奠基未来”2010年上海市教师节系列活动的专题节目拍摄制作,出动了我们台的绝大部分力量。经过精心策划紧张拍摄制作完成后,教师节当天在教育电视台和文广艺术人文频道同时播出,获得了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高度好评。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我台技术中心的全体同志在吕荣总工程师的带领下,除了保障世博会期间的本台所有制作和安全播出任务之外,还参与了世博会IBC志愿者服务,忘我工作,承担了IBC一个高清演播室全部工作,完成了42场直播任务,为几十家境内外媒体服务,实现了多种苛刻要求。绿叶人为中国、上海赢得赞誉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在全高清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走出国门,放眼世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教育台成立的一天起,大家就有这个梦想,有朝一日跨出国门,拍几部反映国外教育的专题片,做一档向国内观众介绍海外教育的节目。
开台第四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1998年底,英国要在上海举行大型教育展,英国总领事馆很希望与我台合作,拍摄一部介绍英国教育的电视专题片。台领导班子经过讨论认为,作为一家省级专业电视媒体,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到海外拍片,是我们教育电视台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有它的特色,用电视拍摄记录下外国的教育现状,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走出国门拍片,可以探索拍摄海外片的路子,能锻炼我们的队伍,今天我们到欧洲拍摄教育片,下一步还可以到美洲、到澳洲、到亚洲等其他国家拍摄教育片,通过数年的努力,我们一定要完成一部世界教育的系列专题片,将来还可以把我们中国的教育拍摄成电视,纳入世界教育系列片中去。经过反复讨论,台领导决定选派一支既熟悉教育,又有应变能力,集采编摄为一体的精悍队伍赴英国拍摄电视教育专题片,报道部主任唐洪平,技术中心制作部主任陆振鸣,记者杨榛一行三人组成了这支队伍。
在为期2周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走访了英国中南部的7座城市,在这些地方的一些大学、中学和职业学校,包括一些科研机构进行了拍摄和采访,由于有着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有着世界先进一流的科研设施,有着优质的人力资源,英国的教育确实走在世界的先进之列。摄制组的同志实地考察后,学到了不少,对教育比较熟悉比较有研究的唐洪平,完成了四集的全部解说词,记者杨榛以他敏锐的视角捕捉了许多有价值的镜头,而制作部主任陆振鸣一边在采访一边就在考虑片子的编辑和剪辑,可以说他们相互配合,效率非常高。
在海外拍片,遇到的困难也不少,比如英方当时提供给摄制组每人的生活费是10英镑,早晚用餐自己解决,10英镑在当时折合人民币是130元,听起来数字不小,但是拿这点英镑在英国消费,日子就不好过了。到餐馆吃饭,一碗面条就要6个英镑,就算全部吃面条10个英镑也不够用啊。大家一商量,干脆到超市买食品,早晚自己做了吃,于是杨榛当起了司务长,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后,每天晚上到超市采购,买回黄瓜和面包,中西餐结合,味道虽然不怎么样,人也累了点,但是好坏解决了“温饱”,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正常工作。
12月份,英国教育展如期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在展出的正门处放着一台大投影电视,前来参观的人们围在周围,电视墙上播放的是我台采编摄制的专题片《英国教育》,这部专题片对想了解英国教育的人来说,犹如一个指南,许多人看完了以后向主办方提出哪里可以购买专题片的光盘。为此,展览会专门赶制了一万盘光盘,供现场需要,但是当大家尽情欣赏这部专题片的时候,有谁知道这背后上海教育台的记者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
一年以后,上海教育电视台又应日本国国立环境研究所的邀请,去拍摄日本国环境保护专题片,由节目部主任殷振邦,编导沈圣道和灯光倪柏壮3人组成的摄制组,踏上了到日本关东、关西采访的路程。
“摄制组从抵达日本的那一天起,一直到离开东京成田机场,这15天的时间,我们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摄制组成员倪柏壮这样说起环保教育片拍摄的艰巨。“光城市就有10多个,东京、高崎、群马、筑波、横滨、箱根、名古屋、京都、奈良、乐群、大阪,还跑了许多个城镇,拍摄行程共达5000多公里,平均每天行程300多公里,差不多天天都要在汽车上过好几个钟头,就是到日本观光,坐着车成天转,你也会感到累吧,更何况我们还要带着几十公斤重的摄录器材,拍摄了代表日本当时环境保护水平的20多个项目,采访了30多位身份不同的个人,总共拍摄素材600多分钟,相当于30盒录像磁带。”
在日本环保教育片拍摄的过程中,日方想让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多露面,建议摄制组采用访谈的方式来完成6集专题片,但殷振邦等同志坚决反对。他们意识到,如果拍回这样的片子,做一部连语言都要翻译的谈话类节目带回国去,怎么向台领导交代,怎么向广大电视观众交代呢?经过5个小时的艰苦谈判,最后对方不得不同意我们的意见。为了使片子拍摄更加形象生动,可看性更强,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现场直观的素材,把谈话压缩到最少的限度,尽管这会让摄制组更辛苦,通过谈判,摄制组终于赢得了主动权,摄制组中的沈圣道和倪柏壮都会日语,在拍摄过程中用流利的日语与对方沟通,让日方刮目相看。摄制组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态度,为上海教育电视台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为日本朋友称道不已。
我台第三次组织去海外拍片是在1999年,由副台长汪天云带队,报道部记者饶刚、节目部编导王正和技术中心工程师初立平组成的摄制组。
为了做好新加坡的这次采访,他们在出国之前,把大量的工作放在了前期的案头工作上,汪天云和饶刚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开始了对新加坡教育的采访作了思考和准备。汪天云是大学教授,对高校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利用自身的优势,前期找了一些这方面的学者、专家,把我们去新加坡采访的重点告诉他们,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不少第一手的资料,饶刚曾经做过就业栏目,对职业教育相对比较熟悉,他们了解到上海市劳动局的职业技能开发处为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曾经数度派人到新加坡进行考察和培训,便通过组织找到了几位“当事人”开座谈会,个别取经,甚至通过借阅他们当时在新加坡培训时的教材、笔记,向他们打听具体的采访线索和被采访人的电话、地址,以便对新加坡职业教育有较为细致的了解。他们还在复旦大学走访了来自新加坡的留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上网仔细地查询有关新加坡的教育资料,在网上访问了新加坡之行要采访的学校,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所以他们在新加坡的拍摄比较顺利,短短10天采访,完成了近400分钟的拍摄素材,为最终完成四集专题片《走马狮城看教育》奠定了基础。在这部专题片里,生动地介绍了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双语教育、职业教育。体现了他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些新加坡教育成功之处,值得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
在往后的几年中,我们又多次派摄制组出访国外,拍摄国外的教育,如《走马德国看教育》《缤纷马来西亚》《留学在澳洲》《美国中小学教育面面观》,等等。这些专题片,既介绍了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国人大开眼界,同时也大大锻炼了教育台的队伍,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身边的奥秘》与《中国之最》
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电视节目媚俗成风,低俗节目充斥荧屏,对青少年带来消极的影响,而受青少年欢迎的优秀科普节目实在少得可怜,尤其是大型原创的科普节目是少之又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广大青少年是教育重点。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5年由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发起,联合全国同行组织了“全国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联合体”。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千集大型系列科普节目《身边的奥秘》。
该作品的特点体现在“四新”
一是节目内容新。作品内容广泛,涉及建筑工程、生物工程、生命科学、航天航空、环保节能、医务卫生、农林科技、军事科学等领域,兼顾社会科学和历史文化,其中有许多选题具有学科交叉性。所有的节目都是原创作品,从吃穿用等日常用品和花鸟鱼虫等司空见惯的现象出发,阐述科学道理,让观众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从乒乓球和雪糕冰棍等平凡事物中发现神奇,做到了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二是创作手法新。作品不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有趣的悬念来引起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怎么拔萝卜才省力,庞大的音乐厅怎么能平移60多米等等,引人入胜。从观众的日常感知入手,引导观众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而不是直接公布答案。如《水的表面张力》,提出了一枚硬币上到底能盛多少滴水?让观众去猜想,也让观众去验证,体现创作者与观众的积极互动。作品不重复科教书,不搞填鸭式,而是运用中国绘画艺术中“留白”等艺术手法,给观众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每一个片子都留下一个问题,让观众自己去体会身边事物中的科学奥秘,发现科学的神奇的魅力。
三是表现形式新。作品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以一题一集,一集一理的方式,在10分钟的节目里揭示一组科学现象,阐明一种科学道理。现象、原理、游戏交替出现,层层递进,每一步都有原理和趣味,每30秒一个趣味,每一分钟一个知识点,每三五分钟一个大的趣味点,动感强烈,能抓人,为了吸引观众,本片采用了显微摄影、微距摄影、三维动画等新技术,综合运用音乐、字幕、同期声、解说等多种表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是运作模式新。科普片的拍摄往往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单靠任何一家电视台的力量都很难完成。我们联合全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上的制作公司,提高了速度,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道路,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千集系列片的制作,也锻炼了一支科普创作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