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思辨(5)

据《新闻学大辞典》解释,深度报道应把主要精力放在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上,说明来龙去脉,阐明本质意义,估计事件影响,揭示发展趋势。这种报道一个显著的写作特点是夹叙夹议。“叙”就是摆事实,“议”就是讲道理。叙是议的前提,要议得深刻,就要叙得真实。多年的摸索实践,大家都有了一个认识的回归,那就是屏弃说教,让事实说话。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曾播出《呼唤文明系列》,其中对不文明服务现象揭露采用的是纪实手法,作者用长镜头纪录了这么一组事实。

其一,某公交司机不按里程计价,随便撕给顾客一张车票,是一张多收费的车票。其二,某医院厕所铁将军把门,对内不对外,医生把一病人拒之门外。其三,承诺送货上门的大商场,把冰箱送至楼底下就不肯再往上送,若要从“楼门”送到“家门”再收小费。这组纪实镜头,活灵活现地纪录了生活中见多不怪的小事,没有用多余的解说,却把不文明现象暴露无遗,取得了“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的效果。而在《被蚕食的国矿》一篇中,则用纪实手法摄录了一组对比镜头,一边是国矿区机器闲置,形单影只的荒凉萧条场面;一边是私人矿区机声隆隆,一派兴旺热闹的景象。这样一静一动、一衰一荣的对比,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国家的利益正在被蚕食,非法采矿非禁不可。这种感觉源于画面的真实,源于纪实的感染力。浙江金华电视台的《新闻透视》栏目中播出的《浮桥备忘》一篇中,大胆运用长镜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上浮桥是横跨姿江两岸的古桥,由于没有栏杆,每年都有人坠下桥身,上浮桥因此也得了个“害人桥”的称号。《浮桥备忘》通过对受难者家属以及幸存者的调查,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引导人们去关注正在兴建的大桥的工程质量。幸存者王存耕的生活写照是这样的:大清早,王存耕从悬挂的竹床上起来,他妻子在下面扶着梯子,老王颤抖的双脚一阶一阶试探着下来,再弓着背去烧饭做菜。老王落桥时曾有三根肋骨折断,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在一家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食店。节目播出后,学校经常光顾老王小食店的师生来信说,老王每下一阶梯子,我们的心都揪得紧紧的,他的生活太不容易了,我们好多人都掉下眼泪,这也许就是长镜头处理细节,抓拍带来的感染力。

第二,纪实,强调记录行为的时空一致,它通过过程的再现来展示结果。摄像机与事实的相伴相随、同步运作,实现了报道时态从过去完成时到现在进行时的嬗变,强化了深度报道的现场感,特别在揭露性批评报道中,隐性采访更加离不开纪实手法。

深度报道比起动态新闻报道来,不仅要“实事”,还要追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以达到“求是”的目的。因此,它非常注重过程的再现。这里指的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新闻事实本身发生发展的过程,二是新闻采访的过程。前一个过程是主体,后一个过程在印刷媒体中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电视深度报道中则通过主持人的调度成为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常听行内人说,过程有时比结果更具有魅力;过程的真实是报道真实的前提。这些真知灼见为纪实手法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直以来,电视人不遗余力地在解说词上下工夫,试图用文学来概括事实,忽略了“用画面来说话”这句电视格言。在剪辑手法上,一味地运用蒙太奇,只图表现不图再现,只求节奏不求效果。因此,不少新闻都成了看图说话。及时的品性,就是要相当完整地记录事实发展的过程,保持时空连续,叙事完整。讲究纪实,观众比较容易理解接受,比较引人入胜。但要体现这种电视的品性,并非轻而易举,它要求记者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新闻敏感性,一定要及时亲临新闻现场,拍摄第一手资料。可以这么说,电视新闻的竞争就是纪实镜头的竞争。记得有一次,某城市一大商场发生火灾,附近的一家有线电视台近水楼台先得月,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一大批贵重商品付之一炬的整个过程,等到省台记者赶到时,横在眼前的已是一片废墟,只好采访一些目击者,台领导获知这一情况,向有线台索要镜头,结果有线台为抢独家新闻竟“斗胆”拒绝了,并且围绕这一事件做了一系列报道,在市民中赢得了声誉。

再现事实的前提是记录事实。电视比起其他媒体来,“再现”的劣势就是不能“追述”,不能道听途说,只能身临其境,与事实同步展开,否则就不会有现场感。试想,一个旁观者的述说如果不插入当时火灾情景将是怎样一种效果?当然,电视对“过去发生”的事显得无能为力,让目击者追忆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增强现场感,主持人在深度报道中充当导游,往往以“记者在某某现场向您报道”开头,一下子把观众带入现场,跟随主持人一起去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

提起现场感,香港回归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这是现场同步报道带来的传播效果。除现场直播外,观众最看好的要数偷拍和隐性采访。在一些针砭时弊、鞭挞邪恶的批评性报道中,记者以事件参与者和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微服私访。事件不因摄像机的介入而中断,暗处的微型摄像机却不失时机地记录了整个过程,然后又出其不意地把发生在角落的行为毫不留情地“抖”出来,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的丑恶。尽管许多偷拍的镜头不工整,有时摇摇晃晃,却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浙江卫视周末版的《目击》栏目收视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原因正在于此。

第三,纪实是电视新闻向深度、广度开掘的一把利器,但纪实并非全能。拖沓、迟缓、流于自然等先天不足,往往会造成深度报道的“水肿”,因此,“消肿”已刻不容缓。

眼下,对深度报道的评价,有这么一说,成也纪实,败也纪实。深度报道属于新闻范畴,它注重节奏,讲究句法,纪实手法的运用很容易造成节奏拖沓,结构松散,给人一种“萝卜片”的感觉,特别在一些非事件性报道和说理性深度报道中舒缓的长镜头,喋喋不休的访谈都会让人生厌。深度报道不像纪实片,将客观现实不加干预地再现出来之后,编导就躲在事实背后不再多说话,让观众自己去分析、去琢磨、去感悟。深度报道则不然,它摆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讲道理。记者从众多事实中亮出观点,来引导舆论,以正视听。正因为这样,深度报道中“纪实手法”的运用也就不能像纪录片那样来得从容自然。深度报道是写实写意的结合,是感性形象和理性思维的结合,这一特性注定纪实镜头的运用要经过取舍,要撷取其关键所在、典型片段,而不是全过程。

在当前的许多深度报道中,由于纪实手法运用不当,大量地使用采访过程镜头,即记者如何拖着话筒线敲门、开门、客套、提问,这种“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做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还有,电视工作者为了克服电视的弱势,广泛运用同期声来弥补画面无法表现抽象、无法表现过去的不足,如被采访者的追忆、知情者的旁证、采访者的解释,再加权威人士的评述,致使报道中有声语言大大超过图像语言,观众与其说是看电视,不如说是在听电视,这样的纪实很难说是成功的。另外,不少作品因片面追求纪实效果,片面强调现场感,许多记者都被推到镜头前做现场评论,由于缺乏对事实的总体把握,评论并不切入重心,大有隔靴搔痒之嫌。这种评点有不如无,人们呼唤像章伟秋、张恒那样的评述。章伟秋因洋河污染导致大片农田绝收这个问题采访张家口市领导,结果等了三四个小时还不见市长人影,工作人员解释说因地市合并,工作很忙。于是,她就即兴做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很重要”这样一句貌似平和实则振聋发聩的评论。张恒在香港总督撤离港都府的现场报道中,看到彭定康的轿车在门前的草坪转圈子,就做了“历史的车轮却不会在原地转圈”这样的含蓄隽永的点评,让人拍案叫绝。

纪实,虽然是一种较能体现电视特性的手法,但是,它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尚处在摸索阶段,在以后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的发展中,它会逐渐得以成熟。

四、兴奋点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活力所在

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兴奋点就是能使观众特别感兴趣,让人振奋激动的某一点、某一片段、某一新闻事实。一部90分钟的好电影,应该有27个兴奋点,这是专家的定论。那么,一条8至10分钟的电视深度报道,应该有4至5个兴奋点才能够吸引观众。何以见得?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以较强的理性思辨色彩,立体化的报道、多层次的分析、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崛起于电视新闻界,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的成功令国人刮目相看。看完一个好报道,人们往往像过电影一样回味其中的一点,如某人某事、某一镜头或某一片段,琢磨其中之意蕴。电视深度报道中的兴奋点,往往是信息量最丰富的地方,情节发展的高潮,报道进程的重点,也是观众情感碰撞的交接点,引人兴致的韵味处,令人思索的回旋处。如果缺乏兴奋点,电视报道就如死水微澜,平淡无奇,产生不了应有的社会效应。

第一,兴奋点在报道中的作用。深度报道要报得生动活泼,首先在于报道的结构忌讳平淡,只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才能给观众“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对于成功的深度报道,兴奋点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兴奋点的依次出现,报道的脉络就完整显现。报道的宗旨、主题也随着兴奋点的增多而支撑起来,在观众头脑中产生鲜明的印象。《焦点访谈》播出的《危如累卵恐龙蛋》开始就出现一个兴奋点,记者冒充文物贩子到北京南郊市场与“倒蛋”分子接头洽谈,紧接着出现英国一家拍卖行的拍卖现场:一枚恐龙蛋以46000英镑成交。这个兴奋点继续调起了观众的口味。接下来介绍恐龙到底是什么,剪辑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一段精彩画面,使观众欲罢不能。第四段采访北京自然博物馆负责人谈恐龙蛋的保护问题。第五个兴奋点是下乡采访时遇上一农民挖掘一枚恐龙蛋。有了这5个兴奋点,这条报道就前后呼应,首尾贯通,一气呵成,血肉丰满了。

第二,兴奋点对电视观众的吸引作用。观众在收看深度报道中,报道的审美素质对观众发生的有效作用以及观众对整个新闻报道发生的积极心理作用,我们称之为欣赏美感效应。欣赏美感效应的产生,对电视深度报道来说,兴奋点起了很重要的催化和推动作用。好题材只有通过好的兴奋点,艺术地再现在屏幕上,才能为观众所喜爱。兴奋点在一定程度上是重点,需要记者下工夫着力渲染。重点抓住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可见,深度报道能否入耳入脑入心,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能否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在于题材的分量,在于兴奋点的吸引力,在于兴奋点的爆发力。另外,兴奋点在深度报道中向观众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流,一般包含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感官的刺激、情感的愉悦和哲理的沉思。由于观众的素质、爱好各异,有的并不能进入理性思考阶段,这是不足为奇的。但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应想方设法抓取能使相当的观众进入理性思考阶段的兴奋点。

第三,兴奋点的选择是记者编辑业务水平的体现。伯乐之所以能相中千里马,离不开他相马经验的日积月累。新闻敏感度的培养也一样,一旦确定选题,就进入了采访阶段。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设法挖掘,发现题材中的闪光点和趣味点,及时把握、找准兴奋点。在后期制作中,更应在各个兴奋点的剪辑上精雕细琢,确保每个兴奋点让观众产生兴奋,收到审美愉悦功效。

第四,兴奋点的科学安排是报道成功与否的标志。古人著文,特别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深入报道要讲究突出深度和力度,科学合理的安排兴奋点就尤其重要。因为在深度报道中,每一个兴奋点就是一座里程碑,多座里程碑标志着这个报道不断向纵深推进。科学安排兴奋点应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到真实生动,自然流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是科学安排兴奋点的第一境界。

电视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观众提供简短的动态消息和新闻事件,而是要求充分显示优势,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把握其真实性,从细节上扣住兴奋点。捕捉兴奋点,有利于加大报道的信息量,提高报道的生动性。那么,在深度报道的采访过程中,如何抓取兴奋点呢?

首先,题材的筛选。含金量高的金矿,黄金产量自然要高。同样,含金量高的新闻素材,兴奋点就多,就越有选择余地和开掘价值。因此,除衡量其他要素外,应该考虑所选题材是否有多个兴奋点。《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受上下普遍好评,关键在于客观存在的选题紧密配合国内外形势,抓准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重要新闻和热点新闻,较好地起到了正确引导和舆论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