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和谐发展与和平共处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的主流,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太极拳锻炼的行列,其中一部分人把太极拳作为终身首选的健身方式。
“太极”一词指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变化的根本与规律,凡自然界物质所产生的变化规律,均为太极。太为极大、至高之义。极为顶点、终点、极化等,具有至高至上、最为初始的涵义。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两千年以前的《易传·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宋代的周敦颐(1017~1073年)继承《易传》和道教、佛教思想,形成了其重要的哲学著作《太极图说》,以太极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中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大师朱熹(1130~1200年)在解释周敦颐思想的基础上,将太极一词进一步上升为哲学的总概念:“总天下之理,便是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在宋明理学中,太极已成为哲学本体论和宇宙发生论核心的基本概念,成为宋明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
《清史稿卷五百五·例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记载:“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其法出于山西王宗岳,其法式论解与百家之言相出入。至清末传习颇众云。”这是正史中最早出现“太极拳”一词的记载,也是王宗岳被收入正史的记载,记述太极拳法出自山西王宗岳。王宗岳最著名的理论是经典名篇《太极拳论》。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开篇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把无极—太极—阴阳进行有序排列,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哲理即拳理,从武术角度看,拳术与太极理论通过长期实践联系,产生蕴含哲理的太极拳理论。
“拳虽小技,大道存焉。”太极拳素有“哲拳”之称,是一种以身体为载体,在修炼上通过外形肢体运动去体验、感悟人们对自然界中生命、运动的内在文化思维。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太极拳人人可练,但并非人人可得,太极拳不仅要体验,更重要的是体悟,悟其精髓,悟其精神。
太极拳历史的研究从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直到今天,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起源于宋或明朝的张三丰;著名武术史学家唐豪、顾留馨先生认为是陈家沟陈王廷创的太极拳;学者徐震先生认为是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至陈家沟等等。但目前的结论均缺乏直接的证据。 至今太极拳历史上有一些事实是公认清楚的:①太极拳最早的系统理论是《太极拳论》;②杨禄禅是第一位到北京公开传授太极拳的人,杨禄禅和杨家的后人使太极拳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③杨禄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从张三丰到杨禄禅,他们的活动历史范围应在宋元明清内,而这个时期中国的主流思想是宋明理学,因此,太极拳的理论研究须分析中国文化对于太极拳理论产生的影响,研究的视角应可扩展追溯至宋明理学。 太极拳技法来源于传统武艺,传统武艺的发展已超逾千年,著名武艺专家、历史学家马明达教授考证的《中国古代射书考》列出射艺典籍累计达120多种,以明清两代最丰,成为中华传统武艺的光辉理论。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等太极拳要求都可见于射艺典籍。 因此对太极拳技术理论的许多研究不能仅局限在现存的太极拳经典中,还应追溯到古典射艺典籍当中。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太极拳广泛在社会大众中传播,由原先闭门练习、秘不外传到公开传授,贴近大众,使太极拳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建国后,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国内太极拳专家,以杨澄甫拳架为蓝本,创编24式简化太极拳,成为对太极拳传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事件。而后随赛制的发展,成为全国武术锦标赛、全运会、亚运会、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正式参赛项目。除竞赛的拳架,如今,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杨式太极拳派生出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派生出孙式太极拳。虽然各派太极拳自成一体,但保持着基本相同的技术方法和运动特点。从技艺的继承与发展看,太极拳是中国近129个技理完备、传承有序的武术拳种之一,既然是武术,太极拳的固有特性不能丢弃,这个特性就是“武”为主体特性,具有强烈的技击含义和攻防内容。没有“武”的特性,太极拳的主要内涵就相应缺失了。
杨式太极拳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早、习练人数最多、流传范围最广的太极拳流派,其传播速度之快与范围之广,为各武术拳种之冠。但当前在国内推广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与杨式太极拳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现状和挑战。如一些练法、要领被蒙上玄秘的色彩,导致了许多歧解和偏见;各学科的介入与研究滞后,未建立起相应学术理论体系;太极拳的价值长期被低估,还未提升到应有的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年化、边缘化、传承断代等。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申报的杨式太极拳进入了名录。
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跆拳道在大规模海外传播之前,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把当时日本的各类柔术整合而成“柔道”,完成柔道的理论学说,构建了柔道的理论体系,进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当下现代化的外来武道冲击着中国民间武术,太极拳在青年中叫好不叫座。青年是振兴太极拳的希望和未来,没有他们的参与,太极拳谈何发展?校园是青年人的天地,是培养文化精英及传承文化的场所,如果太极拳等传统武术没有新的传播方式进入教育体系,那么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将会越来越少,这是值得主管部门、名家传人及广大武术工作者们深思的问题。太极拳需要走向大众,更迫切需要进入学堂,贴近青年人,使他们尊重并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平衡都市中的喧嚣、浮躁、功利与私欲的膨胀,体验身体内心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回归心灵深处的宁静。从2005年开始,作者在海南大学主持杨式太极拳为主的太极拳课程,以“简短套路,阶梯教学,突出传统风格,强调攻防技能方法”为原则,每学年均有数百学子踊跃选择。多年的实践表明,树立正确的太极拳理念和梳理构建杨式太极拳技理体系对指导练习者至关重要。正确的入门引路,需要有能指点太极拳爱好者特别是青年学子进入门径及研究的书籍,以上为撰写本书的初衷缘由。
本书第一章概述杨式太极拳的源流特点、传播手段、世界影响、科研成果、杨家历代太极拳名家——重点介绍杨澄甫先生及杨振铎先生一系(因本书篇幅所限,暂不系统详细介绍杨澄甫先生其他外姓弟子);第二章尝试以解剖、生理学知识进行阐述杨式太极拳技理体系的构建原理、杨式太极拳的行拳总则、身形架构、整体运动模式;第三章、第四章重点介绍杨式太极拳教学原理与方法,以教学原理与运动生理学分析太极拳教学实践中的各阶段动作学习的生理学特征;第五章从基本拳架入手,讲解杨式太极拳入门的13式、28式动作的要领、教学方法及推手方法。针对教学中普遍忽略动作攻防方法的现象,特拍摄动作攻防含义的解析图片,全书图片达400余幅。从而建立适合当今初学者、年轻人、高校教学中开展的杨式太极拳实践体系;最后,附录杨式太极拳经典理论及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先生珍贵的拳照,这些是太极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笔者在相关图片与文字上做了必要的脚注。本书涉及杨式太极拳人物、史料、理论、技术、教学等范畴,易于杨式太极拳习练者领悟、研究及提升,希望能为广大杨式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一个探寻之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