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谈太极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太极拳与脏腑经络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宋天彬

许多外国友人问我,太极拳与气功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太极拳就是气功在武术技击中的运用。谚语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功就是气功。现在练太极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其实就是一种高雅优美的气功。气功的传统理论讲阴阳、脏腑、经络、气,太极拳也是在传统理论太极阴阳的基础上诞生的,所以用传统理论说明太极拳原理是顺理成章的。

太极阴阳学说是关于宇宙物质运动的一种理论。大至天体的运行,小至微观粒子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周期性节律的旋转或振荡。人体的动态变化虽然十分复杂,但其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有节奏的周期性变化,时间生物学把这种生命的节律,形象地称为生物钟。阴阳升降所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些周期性变化的现象,这是一种抓住系统动态特征的科学的简化法。

现代社会生活,往往使人们精神活动过多而体力活动过少,睡眠不足、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烟酒过度,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最突出的问题,使许多人处于阴虚阳亢或阴阳两虚的亚健康状态。传统理论认为: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大部分健身气功,多从外动内静着手,动中求静,紧中求松,这也是太极拳的特点。如此才能调整阴阳于相对平衡之中,从而使人体处于稳定的健康状态。

脏象、经络学说就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结果。脏是隐藏于内的内脏器官,象是形象于外的机能活动,从表现于外的机能活动,研究、推测内脏的功能,是中医的脏象学说的实质。从现代观点来看,这是用科学的黑箱方法建立起来的人体解剖生理模型。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干线,络脉是支线,经络组成网络系统,其中运行着气血,维系人的生命。从现代观点来看,所有能传输物质、能量、信息的网络,都概括在经络的概念中。所以说经络学说是关于人体网络系统的模型。中医认为,气功健身的原理就在于主动的调节阴阳平衡,协调脏腑功能,调畅经络气血。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

心在上,为“君主之官”,比喻为国家的统帅。只有心神得养,才能更好地协调全身的机能,正如《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太极拳要求“心灵与意静”,于是“自然无处不轻灵”,其理正在于此。肾在下,“腰为肾之府”,称为“作强之官”,是先天之本,好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太极拳强调动中求静,气沉丹田,要求“吊裆裹臀”,“刻刻留心在腰间”,“命意源头在腰际”,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相交,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清心养神,保精养气的目的。因此练功日久,首先可见睡眠改善,精力充沛的效果。于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悸腰酸、遗精早泄等心肾不交的症状逐渐解除。意守丹田,还能使心火下降,温养脾胃。而脾胃是提供营养和能源的系统,所以练功后食欲改善,消化良好,体重平衡,是太极拳最明显的效验。

吸为阳,呼为阴。太极拳要求调和呼吸,不但吐故纳新,而且调和阴阳。太极拳是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刚柔相济,虚实变换,节奏缓慢,呼吸深长,即保养了肺气,又使肺能辅佐心来调节脏腑功能。由于“气沉丹田”,即制约了肝阳,又滋养了肺肾之阴。又由于“气宜鼓荡”的腹式呼吸,产生了柔和的内脏按摩作用,使“腹内松静气腾然”,于是肝能疏泄,肺能宣降,肾能收藏,使阴阳平衡,气血升降正常,气机运转调畅。这又有助于脾的运化和胃的受纳。太极拳讲究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连绵不断,“周身节节贯穿”,“遍体气流行”。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和四肢、心主血脉、肺主皮毛,因此这种全身运动,也有助于五脏调和,气血流畅,皮毛润泽,筋骨强壮。许多练太极拳的人都感到心情舒畅,营养平衡,容光焕发,形态健美,动作灵活,身体强壮。

在练功中,由于心息相依、意气相随、心身相应,久之可以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的境界。于是五志舒和,经络通畅。由于胃气宣发于体表,增强了抵抗力,所以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许多人练功后,多有皮肤温暖微似汗出的感觉,还有人感到“热流”沿经脉流动,即所谓“内气运行”。也是内感受性提高的缘故。

经络的作用是流通气血,营养、联络和调整全身各部分,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内经·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不通,则百病丛生。经络上的腧穴,是气血流注输转集聚之处,针灸、推拿、敷贴以及各种电子诊疗仪器都在此施术,也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经络系统有十二经脉、经别、经筋、皮部、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孙络、浮络等。奇经八脉好比胡海,其中主要是任督二脉。督脉起于长强,行于腰背、后头、头顶正中线,止于龈交,与诸阳经交会,调节全身阳气,故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行于腹部、胸部、颈部、面部正中线,止于两目,与诸阴经交会,调节全身阴气,胡称“阴脉之海”。内丹学派把任督阴阳相交的巨大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可能是古人体察和猜测到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巨大作用。

太极拳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意守经络结合调息,称为行气。“十三势行功心解”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许多实验都说明了以意领气的行气方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至于通过呼吸,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影响血管舒缩中枢而改善血液循环,也是被许多试验研究所证明了的。

正确地应用经络学说,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而经常练功,也能加深对经络学说的理解。但是盲目地追求“气感”也容易出现偏差,这是要引以为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