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大成拳发展简史

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在长期从事武术研习及与社会各派拳学接触中,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大成拳的创立和发展历程就是王芗斋先生及其门人的人生历程。王芗斋自少年时期从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先生学练形意拳,刻苦研习,勤于究理,且聪颖忠厚,深得郭老器重,数年内得郭云深先生形意拳之精髓,弱冠之年便名扬乡里,数载之内就成为当时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先生谢世后,青年的王芗斋先生为研求更高层拳学真谛,实地印证,开阔眼界,走遍中国大江南北,遍访武林名师和拳界高手,为振兴国运、弘扬拳学而离家出访。

1907年,王芗斋先生离开河北深县老家,从此在更为广泛的领域里为探索和研习中国拳学开启了新的里程。王芗斋先生到北京(当时称北平),得与吴淑琴女士结为伉俪,吴夫人为大家闺秀,诗、书、歌、赋俱长,且谙习武术。而王芗斋先生是武中豪杰,二人志同道合,吴夫人在王芗斋先生此后的拳学成就上助益颇深,王芗斋先生之长女王玉贞,次女王玉芳,长子王道庄均为吴夫人所生。次子王道南、三女王玉白为钱笑佛夫人所生。在此期间,王芗斋有更多的机会得见京城武界名流,在相互交往和参研之中进益匪浅。

1911年,王芗斋先生赴天津,与天津武师薛颠相会,薛颠为李洛能嫡孙李振邦的得意弟子,在津门甚有名气,功夫了得。当下二人交手只一照面,薛颠便被王芗斋先生双手扑放倒地。初至天津王芗斋先生便以精深的武技享誉津门。

1913年初,袁世凯令陆军部长靳云鹏在北京成立武技教练所,王芗斋先生被聘为教官,主管教务工作。1913年夏,王芗斋先生应邀去袁世凯总统府,得见河北名拳师太极星锤创始人李瑞东先生。当时李瑞东先生是武界名人,欲在袁世凯面前显露自己武艺,因此在众人面前与王芗斋先生当场较技。王芗斋先生胸有成竹,侧身缓步相迎,李瑞东迅猛相扑,眼看二人相近,众人在盼顾之间,还未看清二人如何动手,李瑞东便被王芗斋先生击倒坐地。至此李瑞东回老家武清,避门不出,不介入武事。

1914年,精通多门武功的山东武师周子炎先生,由临清县老家来北京找王芗斋先生挑战。周子炎先生对武术尤重爱好,家资殷富,聘请过多位武师执教,在与王芗斋先生比武之前,从未遇敌手,皆制胜而归,在山东大有名声。周子炎先生与王芗斋先生三次比武三次败北,甘败下风,自此从王芗斋先生习武,成为王芗斋先生的大弟子。后来,周子炎先生为大成拳第二代名师,徒众颇多,其后代周海朋、周海明先生也练大成拳。

1916年,王芗斋先生在“武技教练所”主持教务工作,任教务长之职。武技教练所名家汇集,人才济济,当时孙禄堂先生、尚云祥先生,还有中国式摔跤名家马玉清先生等人均被聘为教练所教官。尚云祥先生功夫深厚,力道刚猛。一天,饭后无事,尚云祥提出与王芗斋先生同门切磋,尚云祥猛进步以形意拳劈拳直击王芗斋前胸,王芗斋先生手臂自下向上斜身相迎,只一触之间,尚云祥便觉力道不妥,手臂已无法回撤。王芗斋先生半抖半挂,周身一发力,尚云祥便被摔扔出去。自此尚云祥方知王芗斋先生功力深厚,对王芗斋先生更为敬重,互相参学,二人情义更进了一层。

1918年,王芗斋先生又出游河南,到嵩山少林寺会见少林高僧衡林法师。王芗斋与衡林法师一见如故,衡林自幼习武,是文武兼通的高僧。王芗斋与衡林切磋武功互相交流。在少林寺期间王芗斋又得衡林之师本空法师的指点,得少林拳立禅功心法。(大成拳养生桩中的胸肩位撑抱桩即以少林拳立禅功为主,参以形意拳的三体式,太极拳的无极桩而成。所以后人有称大成拳为“五形少林”之说。)王芗斋先生在少林寺住了约两个月,对江北诸家武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与诸武林高手的接触参究体认中,使得王芗斋先生尽融江北武林诸家之精髓。

1918年,王芗斋先生在遍访北方武林名家之后,毅然到中国南方地区远游,以武会友,先后到湖南、湖北、江苏、福建诸省。

1919年,王芗斋先生抵达福建,得遇人称“江南第一妙手”的解铁夫先生。解先生为当时南派拳家第一高手。解铁夫年长王芗斋,王芗斋先生欲以晚辈见之。解先生对王芗斋先生早有耳闻,以客礼相待。武界高人相会,两人各尽客礼之情,随后还是以武会友为重。王芗斋先生知道解铁夫武功高超,非等闲之辈,交手时多加了几分小心。二人一为北方武林名家,一为南方拳界泰斗,一位快捷迅猛狠辣,一位笃实浑厚潇洒灵腾。较量时各显身手,鹤翔猿跃,鹰擒虎扑,互相难分上下。这次相较是王芗斋先生出道以来所遇少有的高手相搏,后二人又以器械相搏,还是难分高低。王芗斋与解铁夫惺惺相惜,着实在一起聚会一段时日,彼此之间的了解更进了一层。此番相会,王芗斋先生从南派的拳法中吸取了不少拳学中的精华。事后,当时武界传扬“南有解铁夫,北有王芗斋”之说。

1920年前后,王芗斋先生对本人所教武术即用“意拳”之名称,实为王芗斋先生对该拳的自我命名。“意拳”之名本源于形意拳、心意拳、心意把之源流,根据神意在拳法之中的重要作用引申而来。后来,王芗斋先生在北京太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成立意拳研究会,在香港出版《意拳正轨》等均沿用意拳之名。

1922年,王芗斋先生又到南方,在福建南少林寺,又与方恰庄先生相会。方恰庄先生为南派少林鹤拳高手,其拳飘逸中有冷脆,若闲云之缓静,含骤雨之狂捷,且善技击实战,有独具武林的另一种特色。王芗斋先生与之多次切磋,两人都获益不少。

1924年,王芗斋先生抵达淮南,又得遇黄慕樵先生。黄慕樵为形意拳门人,其功力笃实,武术基础功夫极佳,对拳学理论有独到的见解。王芗斋在与黄慕樵先生的交往中得到不少武术功法的深层技艺,从拳学理论上领悟到更深一层的内涵和哲理。黄慕樵先生也在与王芗斋先生的交流切磋中,对武术的静功内涵和实战经验上得到不少启发。

1926年,王芗斋先生应邀在天津青年会教拳,当时从学者有赵道新、张恩桐、卜恩富、赵作尧、马其昌、苗春雨、裘稚和、郑志松、张宇慧等人,号称“津门十一英杰”,后均为中国武界名师。

1928年,正值中国在杭州举办全国武术比赛大会,王芗斋任武会裁判。大会期间王芗斋应众武界同仁之邀,当场演练了健舞功法和武术中的声力并发功法,其健舞功如龙游空宇,翻江倒海,蛇惊电闪,荡草浮攀,浪挥江海,惊涛拍岸,鹤翔云际,冷脆圆浑。观此技艺,在场武林名流无不为之惊叹。

1928年秋,王芗斋先生在上海牛庄路成立了“意拳社”传授意拳。正值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英格(匈牙利人)在沪,其人对中国武术的实战能力提出疑问,认为西洋拳击更具实战威力,随即通过上海方面武界联系,与王芗斋约期当众比武,并言明徒手搏斗不用护具。英格与王芗斋对面而立,王芗斋面带笑容,从容静立,两臂略伸于身前。英格拳击步法快捷,瞬间而进,同时左手直拳猛力击出。王芗斋先生缓式以右臂前迎,一触间,英格拳臂如触电,接点瞬间便被王芗斋先生内力弹飞,倒地摔伤。英格方才领略到中国拳术的威力,拜服不已。英格回国后于英国《泰晤士报》上载文,盛赞王芗斋先生及中国武术之神威。此段事当时在中国传扬,大长了中国人的民族志气。

1929年,王芗斋先生在上海期间,与钱砚堂先生相会。钱先生是郭云深早期弟子,对自己是否有这样小的师弟有怀疑,想看看王芗斋先生的武功究竟怎样。钱砚堂先生以形意拳崩拳进击王芗斋先生,王芗斋先生只以双手臂于身前略抱间架,以浑圆桩之式相迎,拳臂一触,便把钱砚堂先生弹放在身后的坐椅上。钱砚堂先生甚为高兴,流泪说:“没想到三十年后还能见到老师的风采。”他深为形意拳界能出王芗斋先生如此高功者而自豪。王芗斋先生在上海传授意拳,很多武林各派高手均慕名而来。张长信、高振东、韩星樵、朱国禄、朱国桢、张长义、韩星桓、赵道新、马建超、宁大椿、王致和等许多人参加学习。1928年,香港拳术研究社出版《内外功拳术秘诀》一书,首次刊载了介绍王芗斋先生所著《意拳正轨》。1929年,后李英昂先生根据王芗斋先生1911年前后的总结记录整理在香港出版了《意拳正轨》。

1935年,经朋友介绍,王芗斋先生与北京武师金启亮先生(金启亮善长弹腿、通臂拳和戳脚翻子。)相识。一日,金启亮先生到王芗斋先生家作客,金自觉硬功了得,意与王芗斋先生一试硬功,当即单掌击砖,砖应手而碎,并说道:“我拳掌击人不死即伤。”王芗斋先生站立院中,微笑着叫金以拳或掌猛击自己的胸、腹,金连击数次均被王芗斋先生用身体弹出数尺,最后一次,竟被弹飞倒地,金先生大为敬服。金启亮先生随在自己原练功法中,加练王芗斋先生的站桩静功。他从中参悟到武术中的动静、松紧等内功心法,体认到王芗斋先生被重击时反能把人弹出的根由所在,功夫大有长进。

1937年,王芗斋先生在北京“四存学会”体育班传授拳学功法,弘扬意拳。一日北京名拳师洪连顺先生带学生姚宗勋、李永宗等造访王芗斋先生。洪连顺身高力大,会弹腿和形意拳,武界人称“大力洪”。洪连顺力大势猛,与王芗斋先生比武时力图先下手为强,抢先以形意劈拳猛击。两人双臂接触,不见王芗斋先生移动,洪连顺便被弹放倒地。洪连顺再次进击,而连连败北。后王芗斋先生令洪连顺用拳猛击自己腹部,一触间又被王芗斋先生用腹部将其弹放倒地。洪连顺方才彻底服输,带自己的学生一起拜在王芗斋先生门下学艺。姚宗勋先生习武具有天赋,练功得法,三年后在意拳界后来居上,成为王芗斋先生的得意弟子,他继承王芗斋先生的遗志,大力弘扬意拳,为意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40~1947年,姚宗勋先生多次代王芗斋先生与国内外武界名人比武,均以胜利告终,被人称为“无敌手”、“年轻武术家”,在中国武林界举足轻重。姚宗勋先生去世后,其子姚承光、姚承荣、其弟子白金甲、薄家骢、崔瑞彬等均在为意拳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1940年,王芗斋先生所创意拳无论是拳理、功法、养生效果、技击实战均为国内武术界敬重,其拳学理论和功法内容已形成全面、系统的体系,影响日深。同年4月2日,国内报刊北平《实报》登载了张璧先生文章“大成拳的命名”一文,为北京四存学会体育班的演说会讲词,推崇王芗斋先生所创拳术,赠名为“大成拳”。自此,社会多以“大成拳”之名称之。王芗斋先生当时不好推却,遂定名为“大成拳”,并以大成拳之名在国内报刊上发表拳学文章。后来王芗斋先生虽有将自己的拳法改回“意拳”之名,但由于大成之名在社会传开,收回已经不易。由此可见,“意拳”之名是王芗斋先生对自己所传拳法的命名,而“大成拳”之名是当时社会推崇所赠。“意拳”之定名早于“大成拳”命名约20年。“意拳”和“大成拳”都是王芗斋先生所传拳法。

1940年,王芗斋先生在北京接受《实报》记者采访,申明拳学要义,发表个人对武术的见解,公开声明,为印证拳术,愿与武林诸家研讨技击实作,公开较量交流拳技,不分国籍,接待各界挑战。

1940年,邵泽斌先生由河北来京亲自拜访王芗斋先生。邵先生为太极拳名家,善太极推手,力巧功深,变化灵捷,多次以推手功夫战胜武林高手。邵泽斌直言要与王芗斋先生以推手印证武功高低,王芗斋先生欣然同意。二人同至院中空地上,两人一搭手,邵先生顿感王芗斋先生点柔如水,力道浑沉。邵以柔化点,变换方位,只瞬间在王芗斋先生含笑轻抖之际,邵已被弹倒于地。邵先生由服至敬,由敬求学,将与王芗斋先生的切磋中学到的拳学接手之妙,参与其功法中,使其太极推手功大有进境。

1940年,王芗斋先生发表文章,载“东洋柔道,西洋拳击,虽有独到之处,但非整体之力,……”使日本人大为不服。日本拳师泽井健一(柔道五段、剑道三段)以东洋武士自居,当即登门造访,见王芗斋身材不高,态度谦和,心中便有相轻之意,并提出与王芗斋较量。泽井自以为日本剑道功深,便首选比剑。泽井双手握剑撞身,自上而下直劈王芗斋头顶,王芗斋先生剑手微抬,两剑只一触,泽井便感不好,想抽剑已来不及,双剑相交,泽井连人带剑被王芗斋先生弹放数尺之外,仰倒于地。起身后泽井又要求比拳脚,徒手搏斗王芗斋先生也连将泽井放摔倒地。自此,泽井在京改从王芗斋先生学拳。征得王芗斋先生同意,泽井回日本后根据王芗斋先生所传,在日本开创“太气拳”。如今太气拳在日本武界名声显赫。

日本柔道名家八田一郎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国际摔跤比赛,得知王芗斋先生拳艺名声后,也来北京亲访王芗斋先生,言“以武会友”,当面较技。八田一郎身高力大,与王芗斋一照面,就用柔道抓拿之术,直抢王芗斋手臂与衣袖。八田一郎之手刚碰到王芗斋小臂上,王芗斋听点的本能反应极快,斜进右身,向上前方一迎,便把八田一郎撞翻在地。八田一郎不知是怎么回事,就糊里糊涂地倒下了。八田一郎不服,起身扑向王芗斋先生面门,用抱拌之术取之。不料王芗斋先生反应更快,只在两只手臂相接之间,左臂一紧,右臂一松,身转左后方,一带一挂,八田一郎就被斜摔飞起倒地,当即服输。自此日本武士不敢小看中华拳学,中华民族正气为之一振,国人无不扬眉吐气为之自豪。

1945年,王芗斋先生在太庙课徒传艺。王先生每早必提前到达站桩练功。有一天还未及练功,一白发老人走来便直接提出领教王芗斋拳艺,自言也姓王。此人便是早年鹰爪拳名家王星,其弟子多年前败于王芗斋弟子后,心中不服,来京找王芗斋先生比武,验证王芗斋先生是否真是像传扬的那样是武林高人。王星当即脱去手上的羊皮手套,王芗斋先生见其掌指粗厚,十指指甲状如鹰爪之钩,目露光芒,显示其是内功高手。王星以双手迅疾交替的捯手由上向王芗斋先生面门捯抓而来,其势刚而速度极快,王芗斋还以两臂向前上缓接。王星之指爪抓触到王芗斋先生手臂,王星心中一喜,猛一加力,就在这闪电般的瞬间,王星顿觉不好,其两手象抓到钢管之上,如触电击,当即被王芗斋先生弹抖飞起坐于四五尺外的地上。王星起身后再战,被王芗斋先生侧身用掌将其削飞撞在柏树上。王星起身泪下,此人一生未遇敌手,今日方知人外有人。自此鹰爪拳在国内习人渐少。通过与王星会手,王芗斋先生便在大成拳功法中增加了单捯手、双捯手两个功法的练用内容。日后王芗斋先生对此一搏深有感触,多次与弟子谈及,没有机会向王星解释,认为王星功夫很高,由此不出,十分可惜。告诫弟子今后与客方比拳一定要手下留情,适可而止。

1947年,王芗斋先生在北平太庙(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八角亭成立“中国拳学研究会”,弟子中王少兰、胡耀贞、陈海亭、李见宇、于永年等先生参加开办武术班,传养生、技击功法。王芗斋先生不在时,由姚宗勋先生负责,王芗斋先生次女王玉芳女士也参加传授功法。

1949年,北京解放后,太庙的“中国拳学研究会”因故停办。王芗斋先生带弟子改在北京中山公园塘花坞前授拳。

1950年,王芗斋先生任全国体总筹备委员会武术组组长。为新中国武术的发展尽心尽力,同时在京传功讲学。

1951年,匈牙利拳击冠军诺尔瓦茨访华,在友好运动会后,表演较技。诺尔瓦茨要请中国人与之交手,当时王芗斋先生在场。王芗斋先生见其态度有轻视中国拳术之意,遂与诺尔瓦茨当场较量。双方只一接触便把诺尔瓦茨摔放倒地。当时的中华体育总会会长廖承志先生对王芗斋先生大加赞许。

解放前,王芗斋先生由中南海迁于北京琉璃厂。王选杰先生于1954年去北京琉璃厂,跟王芗斋先生学拳。当时常志朗先生在琉璃厂住,从王芗斋先生学拳。王选杰之父与王芗斋先生早年相识,王选杰之兄王选良与姚宗勋同在北京围棋社学弈。当时姚宗勋先生在京协助王芗斋教拳(代师传艺)。1956年,王芗斋先生到兴隆胡同姚宗勋先生家住之后,亦由姚宗勋先生传授技艺,王选杰对姚宗勋先生以师事之。王选杰与常志郎先生、白金甲先生同期学拳。王芗斋先生去世后,王选杰先生与姚宗勋先生发生芥缔,又继续师从杨德茂先生、李永宗先生学拳。王选杰先生之艺得于王芗斋先生、姚宗勋先生、杨德茂先生、李永宗先生。1957年,王芗斋先生在中山公园教拳,其弟子杨德茂先生与其弟子王选杰先生一起在中山公园随王老先生学拳。当时李福寿先生也在中山公园练拳,李先生精摔跤和太极拳推手,与大成拳门人比武,李先生连胜大成拳弟子数人,面有傲意。王选杰先生见此便与李福寿先生推手,一搭手便把李福寿先生放倒。李福寿先生为找回面子,便又提出断手(徒手搏击),经王芗斋先生同意,当下二人交手。连做2次,王选杰先生一击一放均将李福寿先生战败。此次比试,年轻的王选杰先生初露锋芒,得到在场众人的赞扬。李福寿先生事后也从王芗斋先生学大成拳。白金甲、薄家骢、赵继全、张洪诚先生一直师从姚宗勋先生学艺。姚宗勋先生之子姚承光、姚承荣先生均从小一起随父练拳。王铁成先生从姚宗勋先生和杨德茂先生学拳,现移民巴西,在巴西教拳。

1961年,王芗斋先生在保定中医研究院传授站桩功等大成拳养生功法。对武术在中国医疗保健和养生方面的特殊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在人民群众中推广,具有明显的疗效,起到了养生作用。自此,学练大成拳养生桩、站桩功的人日益增多,效果显著,发展迅猛。

王玉芳女士1919年生于北京,1923年4岁时由北京回河北老家,1933年又同父亲王芗斋返回北京,住中南海万字廊前的芳华楼,又搬家在北京宣武区琉璃厂住,后又搬到北京西单兴隆胡同姚宗勋先生家住。50年代中期,王芗斋先生搬家在西城区山门胡同13号住。1980~1984年,王玉芳女士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西侧小松林教站桩功,同时在天坛、地坛等都有站桩功辅导站。1983~1984年期间,王芗斋先生的弟子窦志明先生也在文化宫教意拳养生桩,地点在西侧小西山亭北面。

1960年,王芗斋先生去天津,在天津和平区明道路其女儿王玉白女士家中居住,来往于京津之间传授拳艺。

1963年前,王芗斋先生在京时亦在中山公园塘花坞或家中授拳。

1963年,王芗斋先生在天津谢世。王芗斋先生一生心血所创立的技击实战拳学和养生健身之术,现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内乃至世界人士的认可。王芗斋先生的拳学宗旨和拳学理论也为今后的拳学发展开辟了科学健身、技击实用的先河。王芗斋先生的遗著《意拳正轨》和《大成拳论》成为中国近代拳学的经典世纪之作。王芗斋先生开创了前人未有之先河,促进了中国拳学的发展、提高、创新和普及。王芗斋先生留给后人的拳学哲理和功法,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一大瑰宝,将永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