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成拳概述
第一节 王芗斋先生创立大成拳
王芗斋先生(1885.11.24—1963.7.12)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原名尼宝,又名向斋,字宇僧,后启用芗斋名,晚年自号矛盾老人。
王芗斋先生少年体弱多病,14岁时正式拜在邻村形意大师郭云深门下,学练形意拳,以疗病自娱。王先生天资聪慧,锻炼刻苦,勤奋好学,因而不数年尽得郭老先生的拳学三味。郭老生病时,王先生终日伺卧榻侧,得郭老临终拳学心法。郭老作古后,王先生以武会友,遍游大江南北,拜访武林各派名师高手,切磋钻研,取长补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对中国武术的养生和技击理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拳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王先生不仅在拳学上造诣日趋完善,而且在医学、文学、心理学、力学等方面知识渊博。40年代初,王先生集自己数十年心血结晶,在北京创立了一门崭新拳学门派——大成拳(后人又称大成门)。
大成拳源于形意拳,所谓“形意”即是以形取意,也就是摹仿动物和人类搏斗时的形态加以明确的意感,另一种说法认为“形意”是外形与内意的高度统一,其实两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即形和意并重。20年代初期,王先生在上海授徒时,发现有的学生只重形式招法,遂将自己所习形意拳改为“意拳”,其意是为了强调在武术练用中,不应单纯追求外在形式和招法,而必须有意念活动贯穿始终,同期王先生总结所学,著有《意拳正轨》一文。此后10余年间王先生又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广会武林各派,认识上又有新的突破和见解,先生认为拳术中的功法训练与实战应用包括:神、形、意、气、力、声六个方面,不能过分强调“意”,拳道六法不可偏废。拳法乃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养、练、用合一之法,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术,一切故弄玄虚,假托名人之术,皆自欺欺人。王先生这种脚踏实地严谨治学的精神,使其武术达到大成之境。40年代初,王先生返回北京,将他多年研究中国武术的新体会,以形意拳的圆整笃实之力为基础,吸收了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四大要点和柔化之力,吸收了少林拳法中的立禅功和冷、脆、快之力,又吸收了八卦掌舒展的身法和灵活多变的手法、步法,以及儒、佛、医、道、武五家气功的精粹,融会内外家武术和西洋拳击的长处,推陈出新,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武术门派。王芗斋先生拳术高超,在北平(现北京)登报以武会友,未遇敌手,友人推崇其拳法,命名为“大成拳”,以表其拳道大成之意。王先生欲却之,后来听之任之。
1944年前后,王芗斋先生著述了《大成拳论》,从理论和功法上确立了大成拳的拳学理论基础。该篇文章是大成拳正式诞生的标志。
大成拳在中国传统武术界掀起一场拳学革命。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不免与传统的观念产生矛盾。在大成拳诞生前后,国内武术家和国外技击高手多次与大成拳比武,以探讨拳学宗旨,王先生来者不拒,其本人和姚宗勋、赵道新、张恩桐、李永宗及后来的王选杰等师徒,击败所有挑战者,为大成拳在中国武林争得一席之地。
大成拳以养生和实战技击闻名,如今又发现大成拳具有开发人类潜能的效果。大成拳所以具有实战威力,是因为它具有完整的科学拳理和严密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以养代练,以练代用,养、练、用三者合一,强调神、形、意、气、力、声六法归一。王先生认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拳本无法,有法也空,因此他坚决废除招法、套路的训练方法,而主张习拳首要是求健康、理趣,其次是求技击自卫,坚决反对一切戕生之类的习拳方法。
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大成拳,成为我国武术史上光辉的一页,为后人贡献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大成拳、习练大成拳、追求大成拳、开发大成拳、发展大成拳。在习练大成拳中人们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净化,恢复了自卫搏击本能,增强了生存能力。大成拳是当之无愧的人类宝贵文化遗产。当我们习练大成拳的时候,怎能不想起大成拳宗师、拳学革命家、理论家和实战技击家——王芗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