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你的大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揭开思考力的面纱(1)

思考力

(第一节) 思考是什么

思考的重要性,想必毋庸多言,谁都明白。尤其是在宏观层面的意义,其可以说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关于此,我就不多啰嗦了。这里我想要探讨的,是其对于个体而言更具实践意义的部分。

我们知道,那些做出非凡成就的诸如科学家、哲学家、作家、政治家、企业家等卓越之人,也许他们取得成就的领域不同,各自擅长的技能有所区别。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便是——他们都显然不是笨人,相反,他们都十分聪明。那么,究竟何为聪明呢?其实,聪明的背后很大程度上便体现为一种思考能力。一个卓越之人正是因为思考能力超出常人,所以才能够看问题比常人更透彻,见解比常人更犀利,想办法也比别人更灵活,如此,便促成了自己的卓越。另外,即使不说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大人物,就常人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也是很明显的。一个聪明人和一个迟钝的人之间也往往很容易让人看出差别。其实,这内在的机制也同样在于思考力的差别上。因此可以说,思考力对于每个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思考呢?

说到“思考”,你一定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事情,觉得这是个人人都会,并且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思考决不是是件简单的事情,也并非人人都会。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都不会思考。许多时候,你以为你在思考,其实你只是在胡思乱想罢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思考。

我们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解析一下究竟什么是“思考”。

王小安是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他的语文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没人回答。老师说道:“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没有动脑筋。请大家集中精力想一想。”

王小安眨巴下眼睛,紧锁眉头,摸摸后脑勺,眼睛盯着课桌,暗自思忖着:“想呀,想呀,我已经在想了。那短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主题,中心思想,可能是什么呢?”他一边想,一边用眼睛在教室里扫来扫去,然后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课本,打开书翻来翻去,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与此同时,他的头脑中不断重复着:“想呀,想呀,什么是中心思想……”

王小安是在思考吗?没有。他是在努力和希望,但并没有思考。他的头脑像是正在参赛的汽车,虽然已经发动起来,而变速器还在空档上。他准备好了出发,但费了半天劲儿还是原地不动。

再看另一个例子:

李菁是武汉某大学的一位女学生,正在学生食堂吃早餐。现在她不仅在想,而且完全进入了沉思:“今天该做的事儿太多了……下午6点跟马军有个约会……该做学期论文了,今天要把提纲给定下来,不能再拖下去了,下周要交了……手机该充话费了,昨天忘了去充了,今天一定要记着,我现在怎么老是忘事呢……今年暑假我一定要去西藏旅游,不能像去年那样遇到点难题就打消了念头,只要想去总会克服各种困难的,不然等毕业了就更没有时间了……

李菁的心理活动要比王小安好多了,更接近于思考。她的头脑中涌现出了不少念头、想象和概念,而且注意力也相当集中。不过,她的角色是被动的,她是自己心理活动的旁观者。在我看来(这也是大多数权威人士的观点),这种无目的的思绪与真正的思考相距甚远。

看了以上的事例,那么思考是什么呢?首先,思考是在我们控制下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控制”是一个关键词。坐在小汽车里不等于是在开车,只有把握方向盘并控制汽车的运动才是开车。同样道理,我们的心理活动只有在受到自觉指导的情况下才是思考。

当然,跟开车旅行一样,思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目的。旅行可以跑专差,也可以是没有固定目的地的假期漫游。开车的环境条件多种多样,效率和成功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光线的明暗、行驶的快慢、路线的对错等等。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还控制着汽车,就是在行驶;同样,只要我们还控制着自己的头脑,就是在思考。

这并不是说思考必须是自觉进行的。无数证据表明,无意识的思考也可以成为有目的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最显着的例子就是当我们暂时放弃对某一问题的思索而转向其他活动时,常常会突然闪现一个能解决原来问题的想法。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斯托是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一天,他冥思苦想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解决那道几何题。他决定暂时放一放,于是,就去睡觉了,很奇怪,在梦中,他很轻松地把辅助线加上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醒来后,他对梦境还记忆犹新,就赶快按照梦中的方法去加那条辅助线,果然,很快就证明出来了。

或许在生活中,你也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这就说明了思考有时候并不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正像物体运动一样,思考也存在着一种惯性,并且越是勤奋地、经常地思考,这种惯性就越大。所以,我们经常提醒大家要勤动脑筋,就是希望能培养出这种思考惯性。

最后,我们不妨给“思考”下一个比较正式的定义:思考,就是帮助我们弄清问题、解决问题、作出决策或理解事物的一切心理活动。它是寻找答案和理解事物的过程。思考过程中包含着无数种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是认真观察、回忆、好奇、想象、推想、解释、评价和判断。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或作一项决定时,往往要综合进行这些活动。例如,我们可能先找到一种想法或“左右两难”的问题,然后经过质疑、解释和分析等思索活动,最终得出结论或作出决策。而思考力就是我们思想的能力,思考力的高低决定我们在生活中能力的高低。

人们为解释思考力的本质,已经作了很多努力。科学家曾一度认为,思考力完全是语言型的。就是说,我们的思考过程就像说话那样能造出句子来,并默默地在心里说。如果真是这样,爱因斯坦便不配称为思想家了,因为他的思想所包含的想象要多于言词。正如我们可以用文字以外的数学符号或图像来表述某一见解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它们进行构思。

(第二节) 造就思考力

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认为思考力是思想家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造就的。这种观点虽说有一点道理,但总的看来是不可信的。有些人具有较高的思考天赋,学习速度较快,结果这些人就可能年复一年地将自己的思考本领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有效的思考实际上是后天养成的习惯。研究工作显示,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有效思考的心理素质,任何人都能掌握上述两个思考阶段的技巧。首创性也是可以学会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思考者,并不需要有特别高的智商。科学家保罗·陶兰斯指出,70%的发明家和创造者的智商是在135分以下的。

提高自己的思考水平,取决于习惯和态度。困难不在于从前你有没有接受过思考艺术方面的直接训练,而在于你已经养成了某些不好的习惯和态度。本书将向读者提供需要掌握的某些原理和技巧,也许还有老师从旁指导,但这些都不够,你必须自己提供最重要的动力——上进心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欲望。

如果你最初感到难以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态度,请记住这种感觉很可能是虚假的。有许多事情都是你最初认为干不来但最终掌握了的,例如,游泳、打篮球、开汽车等等。

过去人们认为,人人喜欢同样的工作机会、工作地点和条件。其实,任何两个人的需要都不会完全相同。对一个人有利的,对另一个人未必有利。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莫扎特和贝多芬虽然都是伟大的作曲家,但他们工作方式很不同。莫扎特从来不借助笔录,而是先在心里完成整个交响曲和歌剧序曲,然后,记在纸上。而贝多芬则是在本子上一小段一小段地作曲,常常重来和修改达几年之久。他的最初稿十分粗糙,能从这样的初稿中写出伟大的不朽之作,是许多学者迷惑不解的。

如果莫扎特效仿贝多芬,或者反过来,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些伟大作品肯定不会问世了。因为,这些违背他们各自的性情,只能使他们感到极度压抑,结果最多可以搞一些低劣的创作。

没有理由不承认,今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之所以从来没有考虑和开发自己的潜力,只是因为他们自然而然地或被迫地采用了别人的习惯。最好还是不要假定现成习惯最适合你的需要,而是要实践一下,试着找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你所找到的新习惯可能并不很奇特,但即使微小的改进也可能给你带来持久的好处。那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1.善用时间

在最佳时间工作一小时,往往比平庸的两三个小时获得更好的结果。你习惯于何时工作,清晨还是夜晚?请在以后一两周里试一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2.选择地点

你可能见到过一些学生在奇怪的地方学习,如宿舍、吵闹的饭厅、小酒巴等等。说不定你也曾出于某种原因偶尔在这种地方读过书。这当然不是说那种场合有多么好。如果你要高效率地工作,就应当找一个安静的地点(假如你发现乱轰轰的地方真能激发你的思想火花,那就想尽办法去那种地方好了)。

3.善于刺激

历史上,一些思想家有时需要某种奇怪的刺激,例如,诗人席勒思考时要有一张堆满腐烂的蔬菜水果的桌子,小说家普罗斯特要有一间用软木板装修的工作间,萨缪尔·约翰森博士需要一辆发动起来的小汽车、橙子皮和一杯茶。不过,你最好不要学得依靠什么鬼把戏或稀奇古怪的条件,最好还是养成某些容易办到的习惯,比如,在工作之前散散步,在校园里跑跑步,洗个热水澡,边思考边弹奏乐器等等。

这里应当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告诫:不要把你所喜欢的东西同最适合你的东西相混淆。例如,你可能喜欢早晨呆在宿舍里看电视或听音乐,但这样做可能妨碍你思考或写作的效果。同样,酒精和麻醉品可能使你感觉飘飘欲仙(至少暂时如此),但它们无疑是有害无益。尽管认为这些物质能增强创造力的观念很顽固,科学家们几乎完全一致地断定了它们具有相反的效应:它们使人头脑迟钝,注意力分散。

4.巧用感觉

在对思维缺乏科学认识时,人们特别看重感觉的作用。那时最引人注目的说法是“干你自己想干的事”,“跟着感觉走”和“时刻跟感觉保持联系”。这是片面的,感觉不应该和思考割裂开来,而且还应该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