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0 17:17:46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5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存在的不足
2 公民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2.1 公民与公民道德的中西解读
2.1.1 公民概念的界定
2.1.2 公民道德的西方流变
2.1.3 公民道德的中国阐释
2.2 新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回顾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国民道德建设(1949—1978年)
2.2.2 改革开放初期的公民道德建设(1979—2000年)
2.2.3 21世纪头十年的公民道德建设(2001—2011年)
2.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2.3.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变局
2.3.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理论与新政策
2.3.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举措与新成就
2.4 新时代对农民工公民道德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2.4.1 中国式现代化对农民工公民道德发展的新要求
2.4.2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公民道德发展的新要求
2.4.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对农民工公民道德发展的新要求
3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理论资源
3.1 农民工及农民工公民道德发展的历史
3.1.1 农民工产生的历史溯源
3.1.2 农民工的含义及相关词汇辨析
3.1.3 农民工的发展历史及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变化
3.2 新时代农民工现状及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3.2.1 新时代农民工现状
3.2.2 新时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3.2.3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3.3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3.3.1 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意识理论
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3.3.4 当代国外公民教育理论
4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考察维度
4.1.1 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考察的资源借鉴
4.1.2 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考察维度的确立依据
4.1.3 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考察维度的具体内容
4.2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现状调查方案
4.2.1 调查内容设计
4.2.2 抽样程序及调查方法
4.2.3 问卷信度检测和效度分析
4.2.4 数据处理方法
4.3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主要特点
4.3.1 农民工权利意识的特点
4.3.2 农民工公共责任意识的特点
4.3.3 农民工民主法治意识的特点
4.3.4 农民工公共参与意识的特点
4.4 新时代农民工群体内部相关变量对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影响
4.4.1 性别对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影响
4.4.2 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影响
4.4.3年龄对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影响
4.4.4 收入水平对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影响
4.4.5 地域差别等对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的影响
4.5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现状调查的结论
5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5.1 中国的公民文化发展有限
5.1.1 古代中国臣民文化根深蒂固
5.1.2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发育不成熟
5.1.3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公民观念曲折发展
5.2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有局限
5.2.1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考察方面
5.2.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
5.2.3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制约因素
5.3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5.3.1 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政策分析
5.3.2 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相关项目考察
5.3.3 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中的问题归纳
6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6.1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目标
6.1.1 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
6.1.2 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
6.1.3 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
6.1.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2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原则
6.2.1 在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6.2.2 在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相结合原则
6.2.3 在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
6.2.4 在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
6.3 新时代农民工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内容
6.3.1 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