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温柔乡中
烛影摇红中,刘备望着灯下佳人。
张三娘身着月白素纱罗裙,腰间束着淡青丝绦,正俯身整理他明日要穿的衣袍。
那罗裙随着她的动作如水波流动,勾勒出婀娜身姿,一缕青丝从松挽的云鬓间滑落,垂在她雪白的颈侧,在烛光下泛着柔润的光泽。
“三娘。”刘备不自觉地放轻了声音,起身走近。
他伸手替她将那缕调皮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微凉的耳垂,“不是让你唤我兄长么?怎还这般生分。”
张三娘身子一颤,耳尖瞬间染上绯色,她低垂着眼帘,长睫在脸上投下浅浅阴影:“是……兄长。”
这声呼唤轻若蚊呐,却似一片羽毛拂过刘备心头。
她突然想起什么,提着裙摆转身,绣鞋在地板上踩出细碎的声响:“灶上还温着羊肉羹呢。”
话音未落,人已翩然转入小厨房。
刘备这才惊觉腹中空空,晚膳时分他满脑子都是军制改革之事,案前的饭菜几乎未动。
此刻羊肉的香气从厨房飘来,竟引得他腹中鸣响。
张三娘端着青瓷碗款款而来,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抿嘴轻笑,杏眸中漾着盈盈水光。
“这么晚还不歇息,专程等我?”刘备故意板起脸问道。
张三娘手一抖,险些将羹汤洒出:“才,才不是!”
她急急辩解,脸颊泛起红晕,“是……是阮家嫂子教了新菜式……”
说着舀起一勺,轻轻吹了吹,递到他唇边,“兄长尝尝可合口味?”
刘备就着她的手抿了一口,鲜香顿时在口中绽放,他忽然发现碗底沉着几枚饱满的红枣,正是他平日最爱。
抬眼望去,张三娘正紧张地注视着他的表情,那双杏眼里盛满了期待与忐忑。
“很甜。”刘备柔声道,目光却落在她因紧张而微微咬住的下唇上,烛光为她精致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连细小的绒毛都清晰可见。
张三娘闻言松了口气,眼角眉梢都染上喜色:“兄长喜欢就好。我特意问了阮家嫂子……”
张三娘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因为她发现刘备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前几日阮家嫂子说……”她低头温酒,素手执壶,一边细声讲述,“那宋公明最会收买人心,晁天王前脚刚出征,他后脚就开仓放粮,又用私银给士卒们添了新衣。”
她将酒盏轻轻推至刘备面前,“如今留守士卒和山中流民,谁不称赞他仁义?那些士卒见了他,比见晁天王还恭敬呢。”
她压低声音,“兄长要当心……”
刘备执盏的手微微一顿:“这些事,还有谁知道?”
张三娘凑近了些,发间淡淡的栀子花香萦绕而来:“李百季前几日陪刘唐头领吃酒……”张三娘声音压的极低,“刘唐拍案大骂,说迟早要砍了那厮……”
刘备神色稍霁,握住她的手腕:“三娘切记,这些话日后莫要再提。”
宋江表面上和晁盖兄友弟恭,有求必应,实则早已离心,这事他早有察觉,却不想连张三娘都看得分明。
刘唐是晁盖心腹,被特意留在梁山,分明是晁盖对宋江的防备,刘备不禁暗叹这梁山水深。
“兄长……”刘备这才惊觉还攥着她的手腕,连忙松开,雪白的肌肤上已泛起淡淡红痕。
“三娘且宽心。”他轻拍佳人柔荑,声音不自觉地放柔,“我自有分寸。”
张三娘却突然跪坐案前,双手交叠置于膝上,烛光在她眼中跳动:“不若教我骑马射箭吧?日后……”她耳尖泛红,“也好随侍左右。”
刘备正要拒绝,却见她眼中期盼之色如此殷切,忽想起当年长坂坡上,那些手无寸铁的妇孺是如何惨死在乱军之中。
万一日后战事不顺,多一项本领便多一线生机。他喉头滚动,终是轻叹一声:“明日我要随林教头甄选精锐。”
伸手替她将散落的鬓发别到耳后,“你换上劲装,我教你骑马。”
夜渐深沉,烛台上的红烛已燃去大半,烛泪如珠,在鎏金烛台上凝结成琥珀色的痕迹。
烛花不时‘噼啪’爆响,在静谧的室内格外清晰。
张三娘正俯身为刘备温酒,罗袖不经意浸入铜盆清水中,轻薄的纱料顿时贴在玉臂上,勾勒出纤细的曲线。
水珠顺着她凝脂般的肌肤滑落,滴在地板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刘备喉头不自觉地滚动,多年不近女色,此刻却觉一股燥热自小腹升起,如野火般蔓延全身。
“三娘……”他声音沙哑,正欲开口让她退下,却见佳人一个踉跄,手中酒壶倾倒,整个人跌入他怀中。
刘备下意识握住她浸湿的皓腕,触手之处温润如玉。
“三娘可知自己在玩火……”他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欲望。
“妾身愿意。”张三娘仰起脸来,烛光在她眸中跳动如星,朱唇轻启,幽兰般的气息拂过刘备的面颊。
话音未落,刘备已俯身噙住那抹嫣红。
铜盆被打翻,清水漫过青石地板,倒映出两人交叠的身影。
罗帐不知何时垂落,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床榻隔出一方天地。
云鬓散乱,发钗已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张三娘纤纤玉指在刘备背上留下道道红痕。
红烛高烧映罗帐,鸳鸯交颈效于飞。
直到东方既白,晨光透过窗纱洒落,屋内的声响才渐渐平息。
刘备轻抚怀中佳人汗湿的鬓发,看着她如蝶翼般轻颤的睫毛,心中涌起久违的安宁。
烽火连天的乱世里,这方寸之间的温存,竟成了最难得的慰藉。
张三娘在他怀中动了动,迷迷糊糊地呢喃:“兄长……”
这一声轻唤,让刘备心头一热,忍不住将她搂得更紧。
院外传来早起的士卒操练的声响,新的一天已然开始。
六月初一这日,东平府格外闷热。
晌午时分,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驰入城门,为首使者高举耿字大旗。
此时刘备正在校场操练,忽见传令兵飞奔而来:“刘头领,晁天王急召!”
刘备抹了把汗,整了整衣袍,大步流星往府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