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天后离婚后,我成了文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就在《三重门》这本书在星海市的各大校园内引发争议的时候。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也开始了对投稿作品的初步评审。

这个奖项的评审工作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

初评的评委会一般由主办方《南方都市报》内部的资深编辑,以及邀请的学者和资深文学评论家组成。

主要负责对所有投稿作品进行初步的筛选。

随后在初审评委会的提名中筛选若干作品进入终评阶段。

顾明杰作为《南方都市报》的资深编辑,自然是要参与到今年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选工作当中的。

因为华语传媒文学大奖的奖项多且杂,初评委员会会分成不同的小组对各领域进行筛选工作。

今年顾明杰被分到了诗歌领域的筛选工作当中。

对于这个安排,顾明杰是非常有怨念的。

顾明杰也不是第一次参加初评的筛选工作了。

深知这么多个文学领域当中,就属散文和诗歌这两个领域的评选最折磨人。

因为体裁篇幅比较短的关系,这两种体裁往往投稿的人最多,但是往往来稿的作品都很不堪入目。

尤其是诗歌这个题材,每年的来稿件数没有五千也有三千。

其中能称之为精品的诗歌往往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这就意味着负责诗歌评审的初评专家需要在几千首诗歌当中筛选出几首诗歌作为提名入围到终评阶段。

这个过程非常考验评委的耐心。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阅读到的下一首诗歌会有多烂。

比如现在顾明杰正在看的这个标题名叫《早餐》的稿件,就很让他崩溃。

“牛奶倒进碗里”

“麦片沉下去”

“像我的梦想”

“泡软了”

“勺子搅一搅”

“一口一口”

“吃掉”

“......”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好几个初评委员会小组当中,就属诗歌领域小组的评审们最暴躁。

粗略的打量了一眼之后,顾明杰想也没想的就划着鼠标直接给这份来稿文件点了叉。

看了一上午的诗歌来稿。

顾明杰感觉自己的眼睛受到了强奸,心灵受到了伤害。

细思极恐后顾明杰发现之前的那份《早餐》在众多来稿之中居然已经算是上乘之作了。

最起码是言之有物且表达了些许小感悟的。

然而后续的作品大部分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甚至还有不少来稿还有些屎尿屁的。

顾明杰心里骂娘的同时,还不忘往初评小组的群里分享了这些作品。

群里的其他评委们直呼辣眼睛,纷纷吐槽了起来。

“这年头进作协的标准这么低了吗?”

“诗歌真是没落了,哎。”

“是这年头写诗的门槛太低了。”

“我感觉我的水平拿个奖应该没问题,明年我就不当评委了,写两首诗投个稿没准就拿奖了。”

某个评委的发言纷纷得到了其他人的赞同。

顾明杰对此也深以为然。

看了那么多来稿,他感觉这些投稿人确实还不如自己这个资深杂志编辑呢。

不过抱怨归抱怨,工作还是要做的。

在群里发完牢骚之后,顾明杰切出微信群聊继续手中的审稿工作。

顾明杰面无表情的一连叉掉了好几封来稿信件之后,忽然看到了一封名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来稿。

粗略的扫了一遍内容后顾明杰下意识的想要继续叉掉,结果在最后一刻硬生生的止住了手指按下鼠标键的动作。

“咦。”

顾明杰轻咦一声,然后目光重新落在这首诗歌上,一字一句的读完了整首诗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读书、学习,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读完的那一刻,顾明杰愣住了,他甚至忘记了思考。

这首诗歌对顾明杰而言,就好像是在污泥里掏了半天然后掏出了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愣神了好一会之后,顾明杰又反复的把这首诗歌又给读了好几遍。

“写的真好啊。”

“写的太好了!”

顾明杰忍不住拍着桌子为这首诗的内容喝彩。

虽然说整个上午都在被那些乱七八糟的来稿倒胃口。

但是看到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顾明杰心中的怨念瞬间烟消云散。

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往往总能够用文字打动人,让人产生快乐和忘却烦恼。

因为顾明杰的动静太大,甚至惊动了坐在旁边不远处的其他评委。

“老顾,你发什么疯呢?”另一个评委有些不满的喊了一句。

顾明杰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我发现了一首好诗,给你们欣赏一下。”

“真的假的,不会又是那些屎尿屁吧?”

对方抱着怀疑的态度回答道。

顾明杰没有理他,直接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全文发到了评审群。

一分钟后,群里瞬间就炸开了锅。

“这诗,写的真他娘的好!”

文人也有词穷的时候。

面对自己永远都写不出来的作品,有人选择了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近些年来看过的诗歌里面最优秀的一首了,很少看到理想主义色彩这么浓厚的作品了。”

“语言简单却直击人心,节奏如海浪般起伏,读起来朗朗上口,与诗歌的主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美契合,高手啊!”

“我愿称之为理想主义文学的典范!”

“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还能看到这种跟艺术品一样美的诗歌。”

“.......”

在座的都是文学工作者,审美水平基本在线。

没一会就纷纷在群里对诗歌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水平下了定论。

顾明杰的周围一下子就被一群中年和老年人给围住了。

他们都想知道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

“江然?怎么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我也没有听说过。”

“我也没有......”

“俺也一样!”

“......”

一群学者围成一团,相互问了一圈之后。

最后发现没人认识这个名叫江然的作者。

顾明杰皱着眉沉思,他总感觉江然这个名字莫名的熟悉。

想了好一会之后最后才想起来,赶忙道:

“我想起来了,当初投稿的时候星海作协的张景贤有特意跟我推荐过这个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