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山下乡
初夏清晨,雾气尚未散去,柳家湾大队部的院子里便一片忙碌。
林生还在简易办公室和大队长李洪昌商量着如何再扩大“红薯示范田”的面积。
两人兴致勃勃,村口忽然响起一阵小喇叭的广播声,伴随着一辆崭新的解放牌卡车缓缓驶入。
“什么情况?”李洪昌听到汽车轰鸣,颇为惊讶。
平日里镇上来的卡车少之又少,只有拉运公粮或送重要干部时才出现。
林生也停下笔,一同走出院门,向村口张望。
不多时,车子在大队部附近停下,跳下一名戴草帽的公社干部和两名身着旧军装式卡其服的工作人员,随行还带着几个搬着行李的大孩子,看上去十六七岁到二十出头不等。
他们神情各异,眼里满是陌生与好奇。
“李洪昌同志,镇公社有紧急通知。”那戴草帽的干部跨前几步,朝李洪昌打招呼,然后示意身后那群青涩面孔,“这是上级指示,新一批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你们柳家湾大队,要求你们务必妥善安置、合理分工,搞好生产劳动。”
此言一出,李洪昌心里咯噔一下。
虽说近来有听闻各地都在落实“上山下乡”政策,但没想到会突然分到他们这里。
柳家湾一向偏僻又穷,早年也来过极少量的“知青”,但后来多半又调走。
这回竟送来一批,一次性就有七八个人,还都是稚气未脱的城里娃?
“知青下乡?”林生也暗自诧异,望着那几个青年,见他们衣着较整洁,背着行李袋或书包,还有两名女青年斜背着帆布包,看似有些慌乱。
草帽干部打开随身文件夹,取出一份纸张递给李洪昌:“这是公社的正式调配令,名单都在这儿。大队要负责他们的集体户口,按政策发放口粮,并安排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跟农民一起锻炼。”
李洪昌接过文件,满脸复杂:“是,是,我们服从分配……不过咱村条件艰苦,这些孩子可得有心理准备啊。”
那干部拍了拍他肩膀:“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既然来了,就要扎下根。你们也要多帮带,别让他们跑了或生出事端。等我回去向公社汇报,看还有什么补助能给你们。”
说完,干部略作停留就又上车离去,应该还有其他大队要送知青。
临走前,他把一叠表格交给李洪昌,让他晚些给知青们填好档案。
一转眼,人走车空,只剩这九个“知青”——四女、五男,站在大队部门前,神情茫然又戒备。
林生和李洪昌相视一眼,都感到压力山大。
大队得给这么多人找住处、安排饭食,还得教他们干活。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因突如其来的变动,大队部不得不临时召集村里干部和一部分社员过来开个“迎新会”,介绍这些知青。
会议地点就选在那间泥土墙的礼堂里,门口还用红漆刷了几行大字:“热烈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正午时分,礼堂里挤满了社员和青年。
林生坐在台下前排,身边是大队长和其他干部。
八九个知青则坐在另一侧的长凳上,小声嘀咕着什么。
李洪昌干咳两声,拿着小本子硬着头皮上台:“咳,各位乡亲,各位知青同志,欢迎大家到柳家湾扎根。咱村条件苦、伙食不好,但会尽力照顾……希望你们尽快适应农村生活,同我们一起搞好农业生产。”
台下社员们鼓了一阵掌,却并不怎么热烈。
多多少少听闻“下乡青年”往往娇贵,干活不行,吃不惯苦。
林生初来的时候嘀咕他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既是政策,也只能接受。
知青那边则有人神色复杂,有的敷衍地拍几下手。
“好了,先由知青们自我介绍下。”
李洪昌转头看那排青年,示意开口。
最左边一个青年率先站起,声音柔和却带着局促:“我叫顾东,十九岁,高中读完没多久就被分配下乡。希望能在这里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
紧接着站起来的青年一看就气势不凡,个子高挑,背脊笔挺。
他稍微拂了一下自己浅色的上衣,口气中带着不加掩饰的傲气:“我叫邵平,今年二十。我们这次一起来的几个同伴,大家互相照顾吧。”
说完,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场间的社员,并无多少敬畏,也无意掩饰那种“我家里也不简单”的自信。
不难看出这大概是“干部子弟”,只是不晓得他爹究竟在什么位置。
在邵平身边坐着的女青年脸颊抹了淡淡的胭脂,嘴唇微微泛着亮色。
她斜抱着个小提包,里面似乎装了不少城里能买到的零碎儿。
先是轻咳一声,然后站起,微微歪着头道:“我叫杨婷,家里原先在城里工作,这次响应号召到农村来,也想多学学种田、喂猪、插秧是什么样的。”
语气里带着些许散漫,可说到最后,似乎又想起“无产阶级最光荣”,于是语调变得认真又高亢:“总之,以后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那双白皙的手不自觉地搓了搓衣角,颇有些做作地掩藏着内心的骄矜。
林生在旁观察,心下琢磨。
这女知青仪态跟城里时髦姑娘也差不多,估摸家里成分应该不低。
果然,杨婷对社员们的打量若有若无,神色间并没太多惶恐,反倒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好奇。
其余几个青年也纷纷自报姓名。
周华是初中毕业,长得敦实。
王连山自称爹娘都是工厂工人,性格看似老实。
张兰则话很少,始终低头翻弄着背包带,对一切都还陌生。
轮到了另一位女青年,她站起来先摸了摸额头上被太阳晒出的汗珠,神情里带着几分略显矜持的慌乱。
衣着并不花哨,可布料明显比其他人更为精致,袖口还带着浅色刺绣,只是颜色极淡,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我……我叫宋雯雯,今年十八。”声音虽然温柔,却有股藏不住的高贵在里头,“家里……家里以前开了一点小店,这回到柳家湾,主要是想接受再教育,也想为乡亲们做点事。”
说到“开了一点小店”时,宋雯雯的神情更显僵硬,脸上似有不安闪过。
商人在六十时代可不算什么体面成分,她显然不愿多提。
最后站起来的是个抱着笔记本的女子,她身形修长,皮肤在烈日下显得微微泛红,但神色恬淡。
“我叫沈兰,原本在美术学院学习。如今分配下来,也想趁机认识下这边的风土人情。”
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既不自大,也不谦卑,倒让林生有些意外。
听说过有些大学院校受冲击停课,于是学生们直接被派到各地。
沈兰看起来岁数略长,估摸二十出头,比其他几个高中生的神情更沉稳。
知青们一一介绍完,乡亲们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这姑娘看着金贵,怕是干不得农活吧。”
“那小伙子一看就是干部家里出来的,气性可不小……”
李洪昌让大伙儿简单认识后,又指了指林生:“这位是我们村的技术员,林生。他在农业改良上有些本事,也盼以后能带带大家。”
社员们的目光顿时聚焦在林生身上,露出赞许和自豪——自从林生来了后,南坡荒地出了红薯苗,山洼也打出了新井,让村里大变样。
知青们或不屑,或好奇地看过去。
林生不慌不忙地站起,简短地说了两句:“欢迎各位到柳家湾。希望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会后,李洪昌把知青们带到空置的几间瓦房和临时的仓库。
原本用来放杂物的土房子成了他们的集体宿舍,还需要知青自己动手打扫收拾。
由于男女要分开,便把那四个女孩安排在村东一座旧院子里,五个男生住在村西的平房。
里头连床板都不够,只能先铺稻草或找些木板垫。
杨婷本就衣着光鲜些,一看见这些房子,立刻露出厌恶神色:“天啊,还脏兮兮的。我们要怎么住?”
宋雯雯也皱眉:“这屋顶能挡雨吗?万一下大雨不就漏了?”
顾东低声道:“看来只能先自己修缮了。”
邵平冷哼:“让我们自己动手?我从来没干过泥瓦活。”
李洪昌听得头疼,只能劝:“队里人手少,如今正是农忙季。要靠你们自己想办法先把屋子整一下。我们能帮就帮,但大伙儿也别嫌弃得太厉害。”
林生在一旁见状,便主动站出来:“既然大家要长期住这里,不如我先教你们用稻草和泥糠补墙缝,另外找几块旧门板铺成床。有难处再找我们乡亲帮把手。”
一干知青仍面露不快,却也没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