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好坏问题

最后,我们简单地讨论一下“好坏问题”。在一开始的导言部分,我做过一些辨析,在规范性问题中将“对错”与“好坏”问题区别开来,说前者主要针对的是“他—我”关系,涉及的是公共领域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而后者主要针对的是“自—我”关系,关切人自身的生活目标和信仰的确立,涉及人生哲学和宗教哲学等领域。但我需要重申一下,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所有哲学家都同意的,但这种区分有一定的理由和方便之处。

幸福的含义

什么是好的生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非常困难、争论不休的问题。许多人都同意人生的意义在于获得幸福,这个答案直接明了,但麻烦在于,“幸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也是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

TE19 隐身魔戒

想象有一种“魔戒”,戴上它以后可以隐身,随便做什么事都不会被发现。许多我们想做但又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在隐身之后都可以做了。比如,你可以把书店里所有想看的好书都拿回家,到餐馆随便大吃一顿也不用付钱,也就是说,你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那么,戴上这个隐身魔戒之后,你会获得幸福吗?

这个思想实验表明,我们的幸福感不足似乎是因为受到了许多限制,比如人情的、道德的和法律的等种种限制,阻碍了我们某些欲望的实现,好像只要满足了这些欲望,我们就能获得幸福,或者幸福感会大大提升。但仔细想想,可能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被道德和法律限制甚至禁止的许多欲望是低级的欲望,仅仅满足低级的欲望会使我们获得幸福吗?这是大可怀疑的。以前的君王、现在的大富豪,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真的感到幸福吗?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并不支持这一点。

其次,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美好的人生,我们幸福来源的一部分是获得社会或者他人的承认:让别人看到你的面目,尊重你的人格,肯定你的成就,承认你的价值。如果戴上“魔戒”后你变得不可见了,这些幸福的来源也就失去了。由此看来,“魔戒”的魔力是非常有限的。

TE20 幸福体验机

假设有这样一台电脑装置,接到你的神经系统后,可以模拟你的任何大脑活动。进入这个“体验机器”的虚拟现实世界后,你可以获得任何你想要的体验。比如,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写出了伟大的小说,在著名媒体上谈笑风生,和你的偶像约会散步,甚至还有更好的,你自己就变成了偶像明星,享受飞黄腾达的感受……

这个例子是哲学家诺齐克[11]提出来的。实际上,年轻的时候,我写过一个电影剧本《极乐游戏》。在剧本中,我也做了类似的假设,就是把人放入电脑控制的“感应舱”,使得人可以获得一切模拟现实的体验和满足。当时我读过一点哲学,但并不知道诺齐克的这个思想实验。只是胡思乱想,就写了这么一个剧本。这个剧本没有被拍成电影,但发表在1989年6月号的《电影文学》杂志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

这个思想实验的意思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处境都是不够理想的,时常受到困苦和烦恼的束缚,那么我们是否应当接受一种更好的处境,哪怕是制造出来的虚拟现实,只要它虚拟出来的感受足够真切,我们就摆脱了所有的困苦和烦恼?如果一生都能在“幸福体验机”中度过,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幸福吗?

但好像还是缺少了什么。

我们的幸福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的价值感和尊严感,而价值感和尊严感的达成往往是涉及过程的。比如,我们去旅游,并不只是直达一个风景点去观赏。通往景点的跋山涉水的路程,甚至其中的辛苦和沿途的变化以及最后的美景,它们连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旅行的享受。

又比如,你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满分,你为此感到喜悦,大家也纷纷向你祝贺,由此你获得了成就感。但真正的成就感不单单只是因为这个满分的结果。你平时的学习、复习备考,在其中付出的努力,包括曾被一些难题困扰,以及解决难题后的豁然开朗……这整个过程,再加上最后取得的满分的结果,才构成了你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样的满分结果才是值得骄傲、值得祝贺的。假设你的老师不让你参加考试,直接在你的成绩单上给你记100分,你能够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吗?恐怕不能。

这些思想实验激发我们去思考构成我们幸福感的各种条件要素。显然,幸福包含着许多丰富的组成部分和内容,单独抽取出某一个要素,很难满足幸福的条件。

信仰的意义

最后两个例子和宗教哲学有关。关于信仰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和深奥的,我们在这里只能点到为止。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要宗教,但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信仰者与非信仰者之间的争论。而信奉基督教上帝的理由是一个持久争议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信奉上帝,有什么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吗?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理由。

TE21 与上帝打赌

假设我们都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上帝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第一种选择,是你信奉上帝,那么你会怎样生活?你可能会去教堂做礼拜,会多花一些工夫去学习理解《圣经》,而且在生活中尽量按照《圣经》的教义去为人处事。那么,假如上帝真的存在,你就会得到永生。假如上帝不存在,你按照一个信徒的要求生活,无非是麻烦了一些,但并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

第二种选择,是你不信上帝,你不按照教徒的要求生活。那么,如果上帝不存在,你就“幸运”地免去了教徒生活的许多麻烦,不过也仅此而已。但如果上帝存在,你的麻烦就大了,你将付出下地狱的代价!

那么请权衡一下,你到底要做何种选择?

这个思想实验源自17世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的《思想录》。这里的逻辑是,如果你选择不信上帝,实际上就是在和上帝打赌,赌上帝不存在。那么,如果你赢了,你并没有赢得什么,至多是一些方便而已。但如果你输了,你就输得很惨,你会下地狱。所以如果你和上帝打赌,你是输不起的。

这个理由能够说服你吗?

如果你是经过这样一种利益权衡才选择了信奉上帝,这就相当于将上帝视为“保险公司”,将信奉上帝看作“买一份保险”。但这是宗教信仰的本意吗?

如果上帝存在,他为什么要保佑一个出于精明计算而信仰的人呢?

而且,如果我们选择信仰其他宗教,比如佛教或者伊斯兰教,又会如何?基督教的上帝仍然会惩罚我们吗?

那个设立赌局的想法,是基于一种特定而狭隘的对上帝的理解。即便上帝存在,上帝会是这样一位有计较、报复和嫉妒倾向的神吗?看来问题还没有结束。

下面一个例子是宗教哲学中非常经典,也是被反复讨论的故事,出自《旧约·创世记》。

TE22 亚伯拉罕的献祭

亚伯拉罕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上帝很中意他,但仍然决定给他一个考验。因为上帝的眷顾,亚伯拉罕在很老的时候还和妻子生下了一个孩子,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以撒。亚伯拉罕当然非常珍爱以撒。但是有一天,上帝要求亚伯拉罕用他的儿子献祭,亚伯拉罕很震惊也很痛苦,但他依然照做了。而就在献祭即将开始的最后时刻,上帝用一只羔羊代替了以撒。亚伯拉罕通过了最为艰难的考验。

亚伯拉罕面临着极为艰难的选择,牺牲珍爱无比的儿子当然是难以想象的痛苦,但还不止于此,他还面对着巨大的困惑:上帝是慈爱的最高典范,也要求人们践行慈爱的美德,但他对亚伯拉罕的要求是与慈爱的伦理相悖的。

19世纪的丹麦宗教哲学家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就探讨过这个圣经故事,他认为,这个故事是对信仰的最高挑战。因为这个要求完全不可理解。但信仰的绝对要求是,对于上帝的旨意,即便你一时不可理解,即使它与常规的或理性能把握的伦理相悖,你也应当毫不犹豫地执行,这是最高的挑战。

这里还涉及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从中世纪开始,有一些神学家试图用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来解释和论证宗教。亚伯拉罕献祭的故事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出来。

信仰的最高要求超越你的理性,背离你的常识和一般的伦理与法律,要求你绝对虔诚。那么,通向信仰的道路是通过理性能够到达的吗?是你理解了之后才能信仰,还是因为特殊的机缘,你首先将信仰无条件地接受下来,再去获得理性的理解?

信仰与理性并不总是冲突的,有许多一致或兼容的方面,但两者并不等同。也就是说,信仰并不能完全转换为理性而无所损失。这是特别艰深的问题,我自己对宗教哲学也知之甚浅。但这是人类生活和哲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擎)


[1]朱利安·巴吉尼,《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张容南、杨志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2]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 ),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中坚人物,著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交往行为理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等。

[3]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2016),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侧重研究实在论、指称、真理和科学合理性等问题,著有《理性、真理与历史》等。

[4]美国华纳兄弟公司于1999—2003年间发行的电影三部曲。由当时的沃卓斯基兄弟执导,基努·里维斯主演。

[5]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著有《人类知识原理》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即为纪念他而命名。

[6]普鲁塔克(Plutarch,约46—120),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历史学家,以《希腊罗马名人传》闻名后世。

[7]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1942—2017),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专注于研究人格同一性和道德,其代表作《理与人》(Reasons and Persons)出版于1984年,被誉为自西季威克的《伦理学方法》之后最伟大的实证道德哲学著作。

[8]弗兰克·卡梅隆·杰克逊(Frank Cameron Jackson,1943— ),澳大利亚哲学家,其父为维特根斯坦的学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灵哲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反对物理主义,持“副现象论”立场。关于物理主义和副现象论,具体见本书第七讲。

[9]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al,1953— ),当代西方社群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等。

[10]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1920—2010),英国哲学家,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致力于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予以现代化。“电车难题”是她在《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一文中提出的,这个实验可以追溯至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1929—2003)提出的枪决原住民问题。

[11]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1938—2002),美国政治哲学家,在政治哲学、知识论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乃是对罗尔斯《正义论》的反驳。“体验机器”的思想实验即出自该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