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徐光启的《甘薯疏》
“我这位皇兄,被人讥讽为木匠皇帝,还真是恰如其分。”看着面前众多的木工摆件,刘恒不由笑出了声。
此时的他,位于一座宫室之中。
宫室之中,并不奢华,几乎看不到什么奇珍异宝。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宝物,那就是宫室正中,摆放着的三大殿模型。
模型做的极为精致,几乎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起先,刘恒还真以为他那位皇兄是个废柴,不留心国事,反而操弄这些无用之物。
可渐渐的,刘恒发现,他那位皇兄,虽说年轻,可却并没有失去对朝局的把控。
即便如今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也不过是他那位皇兄推到台前的一个木偶罢了。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半个月前,明明那个时候,他那位皇兄已经缠绵病榻,看上去命不久矣。可就在这个时候,崔呈秀被他强硬指派为兵部尚书。
而在此之前,吏部推举的人选当中,哪有崔呈秀什么事儿?
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可以将人扶到六部尚书,还是与军权息息相关的兵部,可见他那位皇兄,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扮猪吃老虎?
想到这里,刘恒不禁一乐。
他嗅到了一种很熟悉的味道。
这操作他很熟啊!
只不过在他看来,他那位皇兄,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没有足够的历练,是故,耍起政治手段还略显稚嫩。
这并非刘恒的胡乱臆测。
眼前三大殿模型,就是明晃晃的凭证。
三大殿重修历时十二年,中间因为多种原因,反复停工。而最终,在他那位皇兄手中得以竣工。
而要完成这样一个工程,可不仅仅花钱就可以了。
前世之时,刘恒在长安城未央宫中居住了二十四年,彼时的长安城,未央宫,长乐宫何人所建?
是萧何趁着冬天,发关中民夫,协调各类资源,再加上阳城延主持设计,最终在三个月内完成。
因此,萧何受到他爹刘邦的褒奖,阳城延因为此事,被封为梧侯,食邑五百户。
别看户数不多,可那也是彻侯。
汉初能因功封侯的都是什么人?个顶个的绝世狠人。
没有两把刷子,能让这些杀人如麻的将军心服口服?
而要修好一座城池和宫殿,要掌握哪些知识?
首先就必须精通阴阳五行,堪舆八卦,需要掌握算术,统筹,几何,地理以及材料等等知识,除此以外,还需要熟知和运用各种工程技术。
而这些学问,阳城延全部掌握。正因为如此,他被封为梧侯,无人不服。
而他那位皇兄,能够搭建出眼前三大殿的模型,并且将三大殿修成,这些学问,必定全部有所了解和掌握。这就让刘恒感到疑惑了,都说他那位皇兄不读书,可不读书,怎么涉猎如此广泛的知识的?
最终,在不懈努力下,刘恒找到了答案。
“陛下,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徐光启求见。”
“宣。”刘恒眼中隐隐有些振奋之色。
徐光启,就是这个答案。
礼部右侍郎这个官职的确重要,这是礼部的副手,但更重要的是后面的侍读学士。
正是因为有这个职位,徐光启便时常可以进宫,陪他那位皇兄读书,他那位皇兄在某些方面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询问。
也因此,刘恒实际上连见都没见过此人,心中就断定此人必是大才。
而接下来刘恒命人查找得来的情报可是验证了自己的判断,他和西夷人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就是一本极其重要的几何数术著作。
而数术在刘恒心中一直占据着不小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一个人,张苍。
张苍做了他整整十一年的丞相,对于这样一个能臣,刘恒再清楚不过他的能力,而数术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当中发挥了何等重要的作用,刘恒自是一清二楚。
民间一直流传着他想要建造一座露台,因为吝惜与十户中产之家的财富相当,最终作罢的故事。
所有人都称赞他的简朴爱民,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就是作为皇帝,他清楚的知道民间一户百姓大致有多少财富。
唯有如此,才能根据訾产的不同,清晰的划分出上中下三等。
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完全归功于张苍将数术应用到治国理政上面。
在明确了这一点的情况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推出各种有利于民的政令,
就不再是空话。
数据,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
是故,天然的,刘恒就对徐光启建立起了好感。
更让刘恒觉得自己挖到宝的是,这徐光启在万历三十七年写的《甘薯疏》。
这种作物刘恒没见过,但是在《甘薯疏》中,却详细记录了这种作物的优点,还有这种作物的种植方法,最关键的是这种作物产量极高。
这就很让刘恒怦然心动了。
以刘恒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如今的大明各处都在闹灾,水旱蝗一个接着一个,无数的百姓陷入饥饿当中。
这些饥饿的百姓最先开始的确不会造反,可伴随着时间的推迟,总归会有一个陈胜吴广跳出来的。
也许冷不丁的就从一个角落里蹦出来第二个“沛公”,又或者是第二个朱元璋。
而甘薯,在这个时候,就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了。
只要那些小民百姓有条活路,就断然不至于被逼到造反这条路上来。
这样一来,即便有人出来挑头造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根据奏疏上所说,这甘薯很容易种植,管理起来也不复杂,而且耐旱,耐风雨,生熟都可以吃,如果切开晒成干还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最重要的是在一些贫瘠的田地上,亩产也能达到惊人的十五石。
而相同的面积小麦才多少?不过两石,甚至有些地方两石都不到,只能收一石。
或许作为主粮,口感上甘薯要比小麦差许多,可都到了没饭吃的地步了,哪还顾得上口感,先填饱肚子再说。
“此天赐也!”刘恒倍感幸运,在挖掘人才过程中,居然还附赠了自己这样一个神物。
刘恒都有些想不通,这样一份极具价值的《甘薯疏》为何会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放在角落里吃灰,居然还要等他来挖掘。
这大明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是他娘的只顾着内斗,全然不顾百姓死活了吧?
错非刘恒现在根基不稳,还需要借力打力,不然,他铁定让这群混账见识见识什么叫天子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