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逐渐清醒的傻柱
“平安,你给句实话,是不是大家伙儿都认为,我带来的饭盒就应该送到贾家去?”
杨平安瞧着傻柱也开始动脑子了,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该和他好好聊聊。
这家伙,搁现在这世道,算不上好,也称不上坏。
要是往前数二十年,那可真是个规规矩矩的老实人。
从头到尾,就像是被装在“麻袋”里的糊涂虫。
这让杨平安想起了《楚门的世界》……
只不过,一个是被感官欺骗,一个是被精神蒙蔽。
要说还是那三个人更厉害些,一个老的,一个女的,一个小的。
愣是把傻柱给忽悠得团团转。
等他清醒过来,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
没了年轻时的那股冲动,想的更多的是生活里的油盐酱醋和习惯。
习惯!
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实存在的可怕“生物”。
当一个人习惯了他所处的环境,哪怕是在深渊里,踩着地狱。
别人伸出的援手,他也会熟视无睹。
痛苦和黑暗,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想甩都甩不掉。
就算你想拉他脱离苦海,也是白费力气。
但傻柱还没到那一步。
他心里对秦淮如是有点想法,馋她的身子,他觉得自己下流。
但这就像青春期时在街上看到漂亮姑娘,心里能不痒痒吗?
不能。
何况,秦淮如是个天天在他眼前晃悠的俏寡妇。
秦淮如那副模样,就像是一杯烈酒,让傻柱这个大小伙子喝了一口就醉,简直无法自拔。
但你要是说,傻柱此刻已经动了娶她的心思,那可就错了。
他的心里头其实是傲着的,对秦淮如这样的乡村女子,他还真是看不上眼。
他想着,怎么也得找个城市户口,成分好,长相和身材都不错的黄花闺女。
虽然有时候也会冲动,但结婚终究是结婚,不能儿戏。
就像你在酒吧里泡妞,能随便把泡上的妞娶回家当老婆吗?
对秦淮如,傻柱也是这样的心态。
所以,易中海和秦淮如的手段确实高明,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就把傻柱给煮熟了——真是高明。
为何他对易中海的态度总是有些冲鼻的火气?
因为在这个院子里,他杨平安最瞧不起的就是易中海。
秦淮如的算计,都是为了自己的家。
为了她的三个孩子,为了赡养婆婆,最后才轮到自己。
她精心策划,硬是把自己逼成了模范母亲,把孩子们健健康康地抚养长大。
在这个年代,乡下养孩子就一个标准:活着。
家里孩子多,有几个夭折的都不算事。随便走走村,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她也做到了一个媳妇该做的,为婆婆养老送终。
不管那个老太婆是不是个东西,在这个环境下,她作为媳妇,没有别的选择。
是的,国家提倡鼓励寡妇改嫁,但你看有几个真的敢这么做。
大家嘴上说说响应,但真正敢改嫁的寡妇又有几个呢?
背后众人指指点点,戳着秦淮如的背影。
闲言碎语,不堪入耳的话四处都是。
一句又一句,就像锋利的刀片一样,直刺秦淮如的心窝。
不仅刺她,还要波及她家中的老人。
甚至,牵连她丈夫……丈夫的家人。
日子过得艰难,家中时不时传来摔东西的声音已是家常便饭。
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人,恐怕两周都撑不下去,会选择投河自尽。
重新嫁人?
说完秦淮如,再来看看易中海。
他在为谁打算?
为自己。
这一切是从何时开始的?从何大qing和那寡妇去了保成,傻柱和妹子被人赶回来那时起。
多少年过去了?
傻柱成年后的思想是谁灌输的?是谁日复一日在他耳边念叨“秦寡妇一个人不容易”?
是谁坚持不懈地给他洗脑,让他扛起秦淮如一家大小的重担?
目的就是让他给自己养老送终。
如果傻柱突然离世,棒梗就会接替他的位置,继续为自己养老送终。
从平安初期就开始算计,一直到改革开放新时代,这叫深谋远虑。
就是这样一位老家伙——精明!
因此,杨平安看着他感到恶心,如果每天都要面对他,恐怕会活活饿死。
为什么?
恶心得反胃,吃不下饭,一吃就吐,不饿死才怪。
“平安,你怎么不说话了?”
杨平安陷入了沉思,傻柱让他心中十分挠痒。
这是怎么了,又不说话了?
有什么是自己没想明白的,平安不敢说……
难道不是吗?
脑袋这玩意,一转起来就灵光,越转越清晰。
傻柱现在就感觉,自己的生活,似乎哪里不太正常。
但具体哪里不对劲,他又搞不清楚。
再往细里想——头开始疼了!
“杨哥。”
见他不停地用手挠头,一杯接一杯地喝酒,杨平安决定提醒几句。
听或不听,那就看他自己了。
老实人,没必要背黑锅。
“上次贾婆子说的那话,你自己怎么想?”
一提到这个,傻柱就火冒三丈,“她那是胡说八道,我看她那老太婆,犯不着跟她一般见识。
凭什么要用我家的粮食去帮别人?
这说的什么混账话,那是她家的粮食吗?
她有什么资格?脸皮真厚!
“不过贾婆子,觉得自己没说错。”杨平安语气平淡,就像在谈论别人的事。
看傻柱脸色变幻莫测,杨平安平静地说:“我给傻柱讲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