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陶工艺技术思维的深远影响
制陶技术的发明是先民生活和劳作经验积累的结果,从最初接触黏土和水,到制陶实践有意识地塑造,人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随着手工技艺操作能力的提高,技术思维在不断成长,使原始手工技艺超越物性,完成了黏土在火的作用下,转化为陶器的创造成果,使这项技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德国人类学家利普斯在他的专著《事物的起源》中,曾就陶器的起源有过论述:“对于黏土按其成分和黏性不同,有不同的加工方法。把黏土弄干净或晒干,筛去杂质,若黏土太黏,要加细砂或粗沙、灰、碎木或草屑作掺和料……当泥团光滑而有可塑性的时候,就可以制陶了。世界各地制造陶容器共有五种主要方法,四种是原始人的,一种是发达文化特有的。
最简单粗糙的方法是取一坨黏土团,慢慢地压其中心,使边缘高起来,用一块木片在外面拍打,另以一块石头放在器内作垫。
第二种方法是泥条盘筑法,用一根长的黏土条,从底部环绕着层层盘上去,一直达到所需要的高度为止,然后用石头或木片把器物内部和表面抹光。
第三种方法与此类似,即将一系列泥圈套叠起来做成容器。底部由最小的圈做成,依次递增,最大的圈是器物的口沿。像上述的泥条盘筑法一样,泥条之间的痕迹最后要一起抹去。
第四种方法是用一块圆形黏土做底部,周边按上许多泥瓣,一边慢慢转动,一边捺紧,使彼此结合起来做成器物。
第五种方法使用了陶轮设备,这是发达文化特有的发明。陶轮的发明和所有轮子的发明一样,具有革命性,所利用的机械原理在自然界是没有先例的,它的发现是人类想象力的胜利,而不是模仿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现象。”(6)
可以肯定地讲,古老的制陶工艺技术原理,是现代陶瓷工艺学的源头,没有制陶技术的发明,也不会有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创造。瓷器出现之后,陶器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持续烧造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作陶与制瓷相伴发展,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创造。
研究者们认为:在世界各个古代文明中心,陶器都是各自独立发明和创造的,陶器的发明为人类所共有,而瓷器则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活动。”(7)制陶技术发明之后,生活中多种使用需求、不同地区原材料的差异,以及制作技术与方法不尽相同,促使陶器制品的类型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造型样式和装饰风格。
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演进,从简单的徒手捏塑,到泥片贴敷或围合,进而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坯体,逐步发展到轮制成型,作陶的技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提高。
成型技艺发展到利用辘轳转动的轮制成型技法,也称为“手工拉坯”成型,一直沿用到瓷器发明之后,不间断地传承至当代,成为陶器与瓷器手工成型的一种重要技法。纯手工拉坯成型技术一直被保留和沿用,设备和工具虽然不断改进和完善,到现代采取电动手控操作,但最初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工艺思维方法,仍然在发挥主导作用。
追溯轮制成型技艺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泥条盘筑的启发,进而发展到在旋转中进行塑造成型,可以说是先民对该机械原理的认识,在该技艺的逐步演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回顾轮制成型的源流,还需要从泥条盘筑开始。泥条盘筑成型需要利用木制或陶质的圜底托,在其上把搓制的泥条逐层盘接垒筑,保持相对规则的圆周运动。然后有序地把泥条相接并抹平,使其黏结在一起,成型为陶器的坯体。
在成型操作过程中,为了使泥条盘筑的器物坯体圆整,先民逐步认识到底托应该是正圆形的,且一定要有固定的轴心控制,由此出现最原始的徒手转动的轮盘。在轮盘上面盘筑泥条时,配合用手拨动,便于塑造和修整,使造型初步达到比较圆整和光挺,这也就是最早出现的“慢轮”成型。
图1-11 黑陶高柄杯 大汶口文化
由慢轮成型发展到快轮成型,所制作的器物造型圆整规矩,形体的轮廓流畅,表面光洁,更适于应用
从最初的“慢轮”成型,到运用加快转速而不摇摆的“陶车”,进展到“快轮”成型,陶器的轮制成型技术达到成熟。利用轮盘快速旋转的惯性,在圆周运动中,用手对泥料实施加工,熟练的技艺可以塑造出器壁较薄、厚度均匀、造型规整的陶器坯体。(图1-11)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是运用快轮成型技艺制成的代表作,器物的坯体造型精确,规整度达到极致,厚度均匀,表面光洁平滑,在世界陶瓷发展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可以说是轮制成型技艺精致化的体现。“典型龙山文化,其陶器的特征是:轮制极为发达,故使器形浑圆,胎壁厚薄均匀,器身各部分比例匀称、和谐,造型规整、优美;陶色纯正,表里透黑,火候较高。”“其中蛋壳高柄杯的制作技艺达到了史前制陶业的顶峰。”(8)
快轮制陶用来成型的轮盘,如今也称为辘轳车,初始是由最简单的“轴承”为中心,定点做圆周旋转运动。这种成型工具是随着制陶技术发明而衍生的再创造,利用物理运动力学的原理,带动黏土泥坨,在转动中制作出圆形陶坯。这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创举,是最早的机械工具(设备)创造,影响深远。
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影响人的认知和思想,正如学者所言:“工具的制造培养了人的一种新的心理能力,即预先在心里形成加工对象形式的模式,以它指导加工的方向,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正是在上万年的工具制造中,人们获得了对形式感的巨大敏感,以及在此基础上积累起来的技巧,才使得某些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的产生成为可能。”“亨利·柏格森在《创造的进化》(9)中认为:劳动工具对人类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不仅具有社会学意义,而且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0)
已故著名陶瓷艺术家金宝陞教授,对手工拉坯技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熟练地掌握轮制成型技法。他在教学中曾有概括的论述:手工拉坯是利用泥料在旋转中成型的技艺,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都不容易。拉坯成型的工艺操作技术,对轮盘的转速,泥料的成分和含水量,双手接触泥坨的方式,施力部位的控制,都需要靠感觉融为一体,这是一种技术和艺术结合的创造活动。
制作蛋壳黑陶,精细的技术思维是在工艺实践中形成的。“早在大汶口时期,我国已产生了快轮制陶。而制陶中陶轮速度适当加快,所制器形也就越规整,即器壁厚度越均匀。同时,由于陶轮的快速运转,还可以制成器壁很薄的物件。如著名的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屈家岭文化蛋壳彩陶,其壁厚都在1毫米左右。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的三件龙山文化蛋壳陶,经复原后壁厚都在0.5~1毫米之间,而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二期所见薄胎高柄杯,其中一件壁厚甚至不足0.5毫米。在这里,我们已可看到一条思维不断精益求精的轨迹。”“制作领域思维的精细化,还体现在通过对操作的反复修正,达到对技术的严密控制上。”(11)(图1-12)
图1-12 黑陶蛋壳高柄杯 龙山文化
轮制成型辘轳车的改良、原料加工使可塑性加强,工匠技艺精湛,创造了精美绝伦的蛋壳陶,影响深远
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从制陶技术发明开始,手工技艺思维在逐步精细化,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拓展,直接影响到制瓷工艺技术的形成。不同地区的陶瓷匠师们,自觉地本着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原则,发挥聪明才智,不同地区作陶制瓷的技术特点由此产生,构筑了自成体系的工艺范型。
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最初也是从制陶工艺脱胎转化而逐步形成的,无论工艺质量,还是艺术质量,都是优秀的,并在世代传承中不断精致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国内外的影响深远,正因为如此成就,景德镇获得了“瓷都”的称号。
在制瓷工艺技术领域,国内诸多瓷器产区在发展中形成各自的特色,其中特点比较突出的产区有:南方的湖南醴陵、福建德化、广东潮州;北方的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和邯郸等地区。追溯各陶瓷产区发展的源头,最初都是与陶器烧造相关,利用当地条件逐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器产地。
我国制陶历史悠久,烧造陶器的工艺作坊分布全国各地,其中最为著名的“四大陶区”有江苏宜兴、四川荣昌、云南建水、广西钦州,其中宜兴以多品种陶器和特色鲜明的紫砂陶称著,因而被称为“陶都”。
紫砂陶器以纯手工成型为特点,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独树一帜,是技术思维精细化的典范,更是技术进化过程保持其手工特点,达到新高度的楷模。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中,宜兴紫砂陶器成型技艺是绝无仅有的,不用借助于陶车一类的成型设备,完全靠手工塑造成型,造型样式可方可圆,可大可小,还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几何形态和自然形态。紫砂工艺的成型手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其精致准确的程度,可以与最严格的细瓷工艺技术媲美。
宜兴紫砂陶器的成型方法,作为一种从原初制陶技术衍生而成的特殊技艺,在发展中造型技法不断精致化,是传统制陶工艺发展到达到新高度的典型,表现力极为丰富,形成独特的工艺技术系统。紫砂陶器成型技术的思维方式,是在传统制陶技艺基础上的进化和嬗变,拓展了陶瓷成型技术领域,为陶瓷造型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