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老庄
《读老庄》
唐·张祜[hù]
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
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历史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时代已经变迁,现在读老庄还有意义吗?
16—17世纪自哥白尼后,近代科学诞生。牛顿的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薛定谔的量子力学已经完全建立,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思想。特别是自蒸汽机发明以来,电的应用、计算机以及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航天潜海,探幽索微,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明的演进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可能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安静祥和状态。
但是,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演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得人们内心获得相应的宁静与安详,反而像是走上一条不知所措的泥泞小道。人们一边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又一边抱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固化。文化的冲突、战争的威胁、核武器的讹诈、贸易的摩擦、环境的污染、贫穷和饥饿、诡异的气候变化、化学化工带来的人的塑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工业革命后的高速发展,人已经变成巨大社会机器上的一颗螺母,每个人的生活必须像精准的时钟一样刻板化、机械化。在残酷的生存竞争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人们似乎觉得不仅没有在科技时代得到解放,反而失去了更多的自由和尊严。人成了现代社会的奴仆,在大数据社会中失去了更多的精神自主。道德的沦丧、精神的空虚、物欲的横流,人们为了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等,失去底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个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尧舜禹时代,那个让人向往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小邦寡民社会,那种在自给自足的田间地头充满精神张力的舒适生活,似乎已和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的心可以放在哪里?我们的魄可以停留在何处?我们的魂将何去何从?我们能寻到家园吗?没人知道。我们知道从何处来,但不知道向何处去。
其次,人生多变故,世事常沧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荣辱、顺逆、成败、得失随时伴着我们,生老病死、浮沉聚散随时可能发生,内心的嫉妒、猜疑、贪婪、骄纵、恨怨、攀比时时作祟,让人觉得火烫油煎,让平静与安宁消失殆尽,现代人迷失在现代社会中。
蓦然回首,隔着岁月的长河,老子在招手,庄子在微笑。
老子的著作像充满甘洌清泉永不枯竭的古井,只要把桶放进去,便可汲出甘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读老子,可以暂时让我们缓步到那个我们曾经熟悉和向往的时代,让我们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嚣和倾轧,让我们枯萎的心灵得到浇灌,树立起健康的态度:温厚不争、虚怀若谷、质朴纯正。
再读老子,不仅要读到“无为”,更要读到“有为”。要从“无为”中看到怎样“有为”,从“消极”中读到怎样“积极”。看待结果,可以消极一点;对待过程,却要积极行动。以出世后的心态,做入世后的事情。“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是正话反说的高手,老子主张像水一样柔弱不争,但水能载舟,弱能胜强。读老子,目的是要减轻精神的压力、填补内心的空虚,减少复杂人际关系的纷扰和追求过多物欲带来的羁绊,做到宽容、向善、谦卑、知足常乐和返璞归真。
老子忌满,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处世当谦虚,内心应空灵。无为是手段,有为是目标;无为只是躺下休憩,去除我们心中的垢痕和鞋中的沙砾,以便更好上路;无为是休息,有为是工作。只有休息好,工作才不会累。再读老子,不是要躺平,而是要准备起跑。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放下多余的盔甲,轻装上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守住底线,循道而行,则无自然会变有。
老子所说的道,是自然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后面隐藏的“科学技术”。今天读老子,要看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这种规律和趋势,好顺势而为,积极入世,参与竞争。
庄子似乎在哂笑现代人。庄子早就说过:“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外篇·天地》)2000多年前,庄子就预言了现代人的状态,为了追求富足安乐的生活,人人疲于奔命,劳心劳力,你争我夺,人与人之间失去关怀、信任,人性本然的纯朴善良、天真可爱,将不复再见。
再读庄子,我们发现要想解脱就得忘,忘掉功名利禄,忘掉物欲,忘掉过多身外之物,自由自在地游于世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卸下思想中的一些沉重负担,消弭内心过多欲望,与大自然为伴,听山川河流的声音,看河鱼游荡小鸟飞翔,神情自然舒展,就会得到比功名利禄更重要的自由与自在。珍惜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携带的“隋侯珠”——健康的身体和纯良的内心!
再读庄子,不仅能读到说理透彻的哲学,更能读到文采飞扬的文学。庄子行文绮丽,富于幻想,一件小事也能写得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瑰丽诡谲、意出尘外。像“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更像是诗词,韵律奇美,读来就是享受。
老庄著作,似乎为我们现代人在烈日下提供了阴凉,在干涸中洒下甘霖。
再读老庄,是对内心做一次洗涤和清理。在做加法的同时,也做一些减法,减掉心中不必要的累赘,减掉过多的心灵上的羁绊。但今天的社会,竞争已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趋势。文明发展到如今,已让我们不能停留在舒适安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上古时代,如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积极努力,便不能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占得先机。
诸子能成为诸子,其一在于诸子天赋极高,个个智商惊艳;其二诸子极为用功,极善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其三诸子都找到自己的“道”,能在自己的“道”上坚定不移,甚至踽踽独行。这才有了诸子百家,如果都走同一条“道”,可能就只有诸子一家。
因为既有过尧舜禹汤,也有过老庄孔孟,还有过诸子百家,华夏民族才是一个不平庸的民族,我们才是华夏民族不平庸的后裔。我们的祖上曾在思想上“阔”过,孕育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的思想至今仍在滋润我们,让我们重获内心平静。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刻舟求剑、故步自封,不能只在祖上的身后亦步亦趋。
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鱼肉酱)。再读老庄,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都有所获。
饮水思源,感谢诸子!感谢老庄!
(1)尧帝(约公元前2377—公元前2259年),姓伊祁,名放勋,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20岁,尧代挚为帝,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在部落争雄的乱世,他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晚年,尧辟位,由舜继天子位。尧在位70年,辟位28年后,尧病逝于雷泽(今山东省菏泽市),安葬于谷林(今山东省鄄城县),谥号为尧,被司马迁视为“最理想的君主”。尧帝创立庠([xiáng]学校),发明造酒、围棋。
(2)师旷,字子野,平阳(今山东省新泰市南师店)人,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为乐圣。春秋时期晋国晋悼公和晋平公时大臣,宫廷掌乐太师,古传太极拳开创者,教育家,思想家,最早提出“民贵君轻”。初为晋大夫,后拜为太宰,著名琴曲《阳春》《白雪》即其所作。
(3)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是为成周。成周城由周公负责营建,到周成王五年建成。何尊铭文详细记载的周成王五年“宅兹中国”即此事。象征着王权的九鼎放在成周城的明堂当中,寓意定鼎中原,用以震慑天下。
(4)姬旦,周朝的开朝元勋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讨伐纣王,制作礼乐。采邑在周,故称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全面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7年后,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5)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九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其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
(6)发生于公元前684年,齐国与鲁国之间在长勺(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一场战役,“曹刿论战”即在此役中。
(7)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的“退避三舍”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楚将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子玉自杀。
(8)发生于公元前589年,齐国和晋国之间在鞌([ān],今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场战役,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9)《道德经》原文源自参考文献[1],译文源自“道德经网”;《德道经》《老子》原文源自参考文献[4]。
(10)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王弼把静说成是本,是绝对的;把动说成是末,是相对的。因此引申出了“以静制动”“以静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王弼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是自然无为的,治理社会也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1)魏源(1794—1857年),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湖南邵阳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所编《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12)在中国古代有两件著名的宝物:和氏之璧与隋侯之珠。传说隋侯救蛇,蛇吐出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就是“隋侯珠”。隋侯珠后来随着隋国的灭亡落入楚王之手,及至楚被秦灭后,隋侯珠及和氏璧落入秦王手中。可隋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有人猜测,因为秦始皇太过喜爱,隋侯珠为秦始皇陪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13)林纾一生顽固守古,不会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与朋友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国、法国、美国、比利时、俄国、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200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