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霜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堵车

堵车是现代文明病,尤其是现代城市病。时速多少算堵车?应该量化并且适时调整。北京号称堵车情况下时速19千米,实际上,正常上下班时段,时速不到10千米。汽车像蜗牛一样爬行。

堵车让人心烦意乱,毫无幸福感可言。造成这种状况,有人多车多路面少的原因,更有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不当的原因。比如,办公区和生活区人为分开,并且相距遥远,造成车流人流潮汐现象;又如,政府有地就卖,商人见缝插楼,居民数、汽车保有量、车位等与出行道路匹配度没有精准测算;平面交通导致红绿灯过多;交通管制也会导致交通网络大面积停摆;统一时间上下班,统一时间上下学,线上办公和教学利用得不够充分;公共设施过于集中等,都是造成堵车的人为原因。

堵车问题一时难以彻底解决,个人的力量也很微薄,只能随遇而安——听听新闻,满足好奇心;欣赏音乐,放松心情。在座位上放一个电动按摩器,使久坐的身体不至于僵硬。如此等等都是应对堵车的办法。

城市建设“以车为本”的理念是非常错误的。大多数人的日常活动半径在三公里以内,因此人行道建设极其重要。人行道必须绿色环保、宽敞、无障碍、可达性高。还有一些人的活动半径在八公里以内,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可以解决交通问题。因此,非机动车道的建设的重要性仅次于人行道。解决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即满足了城市大多数居民的交通出行需要。活动半径超过八公里的人和事,或者紧急情况下,才需要驱车,其占比已不太高了。所以,在鼓励无车日、骑行、走路上班等绿色出行的同时,政府还要切实规划好、建设好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这是解决堵车问题的关键。

避免堵车,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减少人口、劳动力不必要的流动。现在是时候了。过去人口集聚,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现场活动,比如,交易、办公、开会、以人力兽力为生产力代表的集体劳动等。现在,我们已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动化时代。人们是否必须到现场,越来越不重要了,一窝蜂式的上下班、集体活动没有必要了。因此,起早摸黑,把时间和生命浪费在堵车上,变得荒唐可笑了。移动手机,就是现场,就是办公室,就是车间,就是商店……人们越来越多地摆脱了必然王国的束缚,进入了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