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开始这个系列之前,我想先向读者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东汉和三国的分界点应该放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的。按照最严谨的说法,这个分界点应该在黄初元年(220)曹丕篡汉称帝,这宣告汉朝正式灭亡。
而之后的若干年中,刘备和孙权也分别称帝,历史正式进入三国阶段,这也是狭义上的三国。
如果按照广义的划分,也可以把这个分界点放在中平元年(184)黄巾之乱,此后东汉朝廷日薄西山,名存实亡,而各路豪杰也粉墨登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国,也是最被广泛接受的概念。
当然也有把分界点定在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的,此战标志着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这就属于按照天下大势来划分了。
以上说法都有相应的依据,我们不做过多评判。但我今天在这里却想要提出一种不太常见的看法——东汉的终结不等同于三国的开端。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进魏公,这已经宣告了汉朝在实质上的灭亡。
曹操称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要知道在整个两汉阶段,除了二王三恪制度下那些前朝王族,能够称公的人除了曹操就只有安汉公王莽了,走到这一步,曹操后面想做什么已经不言自明了。
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此之前曹操是汉朝丞相,行的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事。而在此之后,他开始独立建国,逐渐摆脱汉朝的旗号,打造自己的班子,为篡汉做着一系列准备。
早先,汉献帝拜袁绍为太尉,袁绍表示不想屈于曹操之下,还说曹操借天子的名头压制他。曹操为了暂时稳住袁绍,只好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他。在这一阶段,羽翼未丰的曹操必须借助汉朝这块招牌,与更强的对手抗衡。
之后,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中也讲到他的南征是奉天子之命,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正义性。而江东以张昭为代表的主和派也并非贪恋荣华富贵,而是忌惮曹操大汉丞相的身份。
而当曹操的实力和威望大幅增强后,这些对他来说意义也就不大了,比如,建安二十年(215)征讨张鲁时就不再用此手段。此时曹操所掌控的政权已经不再是汉朝,而是仅仅名义上叫作汉朝的魏国(或者说曹操的班底是忠于曹而不是汉)。
此前的纷争可以看作是汉朝的内部竞争,群雄争夺的是“汉朝”这块金字招牌,即谁才能代表汉朝。
曹操和刘备自不必说,他们都自诩汉室忠臣,甚至孙权也跟鲁肃表达过辅佐汉室的志向,只不过鲁肃对此嗤之以鼻。在这之后的几年中,曹刘二人分别称王,而孙权后来的王位虽然是受封而来,但也是曹魏体系下的吴王,和汉朝已经毫无关系了。
所以说,这三人相当于和汉朝彻底决裂了,即使刘备仍然打着汉朝的旗号,他也不能代表真正的汉。从此之后,历史意义上的汉朝就彻底结束了。
不过,汉朝的终结并不代表三国的开始,因为三分天下最终格局的确立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底才宣告完成。
因此,汉朝的终结与三国的开始其实并不能从某一个时间点截然分开,而是经历了一个过渡期。在建安的最后几年中,曹、孙、刘三方逐渐走上了抛开汉朝独自建国的道路;同时对外不断扩张,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最终形态。
而建安二十四年正是汉朝与三国过渡期的终结,它浓缩了三家博弈最精华的部分。
这是历史转折的一年,它上承东汉,下启三国,在结束了旧时代的同时开创了三足鼎立的新时代。
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年,这年的华夏大地上先后发生了两场改变历史走向的大战,从汉中到荆襄的千里战场上,曹、孙、刘三大势力分别被卷入战争的旋涡。
这也是英雄陨落的一年,夏侯渊、关羽、曹操等在战场上叱咤多年的英雄人物纷纷离开了历史的舞台,以陆逊、曹休为代表的新生代名将开始崭露头角。
这样令人回味无穷的建安二十四年,纵观整个三国历史,恐怕也只有发生了偷渡阴平和二士争功的景元四年(263)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然而,精彩的历史也需要厚积薄发,自赤壁风云结束后,三大势力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步达到了实力的巅峰,终于在建安二十四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因此,本书从赤壁之战后三大势力的扩张讲起,并以此为铺垫,最终将建安二十四年的精彩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