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发:行动前,先设定合理的目标
定义问题时,差距就已经拉开
1 不是为了“改变”,而是为了“实现”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派出所接到酒店的报警求助,说一位长租客从不允许保洁进房打扫,酒店担心有安全隐患。警察进房间后发现,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生活垃圾和衣物,床上一半地方都是空了的方便面盒、吃过的外卖、穿过的衣服和各种空饮料瓶,一个打开的牛奶盒已经发黑长霉……大家想要帮忙收拾打扫一下,但住在这里的姑娘拒绝了,她说:“我不喜欢别人动我的东西。”
相信看到这样的画面,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是崩溃的:“她是怎么忍下去的?”其实这是个误解,对她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忍,她早已在这样的环境中丢失了觉察的能力。她根本不觉得脏,也不觉得乱。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从某个时刻开始,你好像一个从书里跳出来的人物一样,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对于那些别人曾经表示“你怎么能这样”的事情,你也突然感觉“对啊,我怎么能这样”。觉察的这一刻,就是整理的起点,但也只是整理的第一步。
我的一位学员的家是3层楼房,但她不停地购物,家里的空间已经被塞得满满的,很久没有整理了。她觉得待在家里很不舒服,还是酒店整洁的环境更好,就经常出去住。“我知道房子很乱,我也知道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但我还是每天就这么将就着过,或者干脆通过不回家的方式来逃避。”她明明感知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是拒绝接受,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到沙子里,假装没有看见,假装事不关己。
接受并承认问题的存在需要勇气。
是的,我的家就是很乱。
是的,我的生活失去了节奏。
是的,它对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能做到这些,你就把很多人甩在了身后。
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你立刻开始动手整理。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就已经超过了99%的人,从知道到行动,隔着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即使你没有掌握最好的方法,只要你愿意行动起来,结果都不会太差。
但我们也要看到,改变与改变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改变结果不如改变原因,改变原因不如改变模型。你在家里,腿磕到桌子流血了,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止血,这是改变结果;下次走过那个桌子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再磕到,这是改变原因;发现桌子就不应该摆在经常走来走去的地方,调整空间的布局,这是改变模型。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提到,表面应付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对症下药无法根除病原。家里乱了就赶紧收拾一下,这种应对方式往往是低效的、徒劳的,这只是在改变结果。
我们先思考一下,家里为什么会乱?你认为,是因为最近工作太忙,用完的物品都随手一放没有整理;或是因为最近心情不好,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因此,你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下次再也不要随手放了,下次再也不乱买了。但很快你会发现,靠“再也不”这3个字也坚持不了多久,你只是在改变原因。
最好的方法是改变模型。停下来,想想有什么办法,建立一个真正符合自己生活习惯的收纳系统,让每一件物品都定位在更合理的位置,找到更适合自己习惯的工具,设定一个自己可以做到的归位节奏。你既可以随手放,也可以买东西,但这个系统依然能轻松维护,持续地运转。
这个时候,我们对问题的定义才进入了终极阶段——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实现那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我们从问题视角切换到了实现视角。
《条理性思维》中讲到,问题和实现是一件事情的正反面。如果是一个需要改变的问题,我们会将注意力放在研究症状和原因上。如果是一个需要实现的问题,我们会将注意力放在目标和条件上。一个人生病了,如果只盯着“我要治好病”这件事情,即使病可以治好,体验也是非常负面的。但是,如果我们尝试换个角度,把问题换成“我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心态就会变得积极许多。
整理房间也一样,如果想法只停留在“我不想这么乱”,那么你很可能只会见招拆招,哪里乱了整理哪里,但是如果你对问题的描述变成了“我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那么接下来你的整个思考过程都会不一样。你的角度会从被动变成主动,从弥补性思维变成创造性思维。虽然你做的事情可能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你改变了看待它的方式,后面的一切事情也就都不一样了。
2 不要追求“形式”,而要追求“真相”
我曾上门做整理服务的客户肖先生给我发来消息,问我他家一个没有拆封的充电宝放在哪里。我告诉他“在次卧的抽屉柜里”。肖先生惊讶地说:“你的记忆力真是太好了。”要知道,距离我们去整理他的家,已经过去8个月了。
自成为整理师以来,我服务过几百个不同的家庭,接触过的物品少说也有上百万件了。这上百万件的物品,都是我们亲手一件件拿出来,分类、梳理、筛选,再一件件收纳定位的(见图2-1)。我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其中任何一件物品的位置,我只要简单回顾一下工作记录,就可以回答出来。
图2-1 服务案例
陈列美观的衣橱
真的是因为我记忆力超群吗?还是因为我们制作了一个清单,记录了这些东西的具体位置,只需搜索一下就可以查到?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只需努力地记忆和记录就可以了。
排列整齐的储物盒、排成彩虹色的围巾、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勺子、被清理掉杂物后摆上鲜花的餐桌……诸如此类的精心陈列,的确令人心生欢喜。但我们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并不在这些用眼睛可以看见的地方。
搬家时别人送的充电宝,没有拆封就被顺手扔在了玄关抽屉里,和剪刀、药品、一大堆充电线混在了一起,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它从来没有被拿出来使用过,却一直占据着家里最高效的位置。我们在整理的时候,把它找出来,让主人看见它,决定它的去留,把它跟它的同类放在一起,为它安排一个最妥当的位置。
如果一个人家里有3000件物品,那么这些事情就要重复3000次,最后要保证一切都各居其位,彼此和谐共存,为生活需求服务。更重要的是,在未来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这种状态依然是稳定的、可以复原的。
这才是整理最大的功劳——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可以维持的结构和秩序,而不只是炫目的视觉效果。如图2-2所示的服务案例,是一个兼顾玄关和消耗品收纳的柜子,可以长时间维持在有秩序的状态。
我是怎么知道肖先生家的充电宝在哪里的呢?
作为知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肖先生有很多商务上的礼品往来,我们在帮他做全屋收纳规划的时候,将无人居住的次卧作为储物间,把所有礼品、暂时留存的和未拆封的物品都收纳在了这里。这间次卧有一个大衣柜和一个抽屉柜,我们按照物品的体积进行分类,把大件的物品放在了衣柜,小件的物品放在了抽屉柜。
图2-2 服务案例
兼顾玄关和消耗品收纳的柜子
缺乏关联的记忆是很难被提取的,我们不可能靠记忆去管理大量的物品和信息。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整理,把一切都纳入系统逻辑。有了这个相互关联的系统逻辑,即使已经完成整理几个月,甚至几年,我都能推导出客户家里的某一类物品在哪里。
对肖先生来说,花很多钱做精美的装修是很容易实现的目标,他更需要的不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每天到处去找一个充电宝、一根充电线,不是总因找不到而不停买新的东西回来,而是把自己的时间都节约出来,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去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我们都喜欢看漂亮的家居图,这无可厚非,但这只是在追求美,而不是在追求真相。在形式的世界,一切都是陈列和摆放,这叫作欣赏,是旁观者的体验。在功能的世界,我们的日常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和困扰,这是身处其中的使用者的体验。
我们的家,不只是用来欣赏和旁观的。
爱自己,也并不是把自己的生活拿去给他人欣赏,而是爱护自己的时间和能量。能够真正疗愈我们内心的,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惊艳,而是那份在细水长流的人生里不会轻易坍塌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3 没有客观的“秩序”,只有主观的“秩序感”
如果你在家里负责收纳整理,那么一定听过家人这样抱怨:“你一收拾我就找不到我要的东西了。”“我就喜欢乱乱的,太整齐了觉得好有压力。”这个时候你一定感到委屈又难以理解:我辛辛苦苦把家里收拾得这么整洁,你怎么还觉得不舒服了呢?
这个时候,对方可能并不是在故意找碴。整整齐齐并不意味着感觉舒适,尤其是对不同的人而言,感受可能天差地别。
在我整理过的家庭中,有一些非常特别的存在。当我走进那些房子时,发现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墙上挂着漂亮的画,窗边摆着生机勃勃的绿植。这个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冒出那两个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客户,她站在这样的房子的中央,满脸愁容地跟我说:“我知道我家看起来很整齐,但我还是觉得心里乱乱的。”经过详细咨询,我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每当我问她某个柜子里放了什么东西时,她都无法清楚地描述出来。也就是说,虽然面前这些护肤品、纪念品、书籍都摆得非常美观,但并没有让她产生简单清晰的秩序感。
去过玻璃栈道的人都知道,玻璃栈道其实是经过充分的安全测试的,人们走在上面的安全系数很高。但我们一旦站在上面,还是会战战兢兢,直打哆嗦,看到自己脚下就是万丈悬崖,我们的内心没有安全感。
安全并不直接等于安全感。同样地,整齐也不直接等于秩序感。
在《时间的秩序》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一列行进的火车上奔跑的孩子,相对于地上的人和车上的人,他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这时候他的妈妈对他说:“不要乱跑。”这句话指的并不是让他从火车上下去,相对于地面静止,只是让他相对于火车保持静止。
“熵”和“速度”一样,是一个相对量。因此,当我们跟孩子说“不要乱扔”的时候,这个“乱”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可能跟孩子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昨天晚上,我丈夫把袜子脱在了床边的地上。在我的认知里,脏袜子应该扔到脏衣篮里,于是我帮他把袜子扔进了脏衣篮,这样,我获得了自己的秩序感。但丈夫一早起来,去地上找那双袜子,却发现袜子没有出现在他预期的地方。他开始大叫:“我的袜子去哪里了?”我对他的反应感到不理解:我明明把你的袜子收拾到了它应该在的地方。但对他而言,原本在地上的袜子不见了,如果不是他大概能猜到是我干的,那么他的感受用“这个世界崩塌了”来形容,也不算夸张。
即使在有点乱的自己家里,你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拆快递的剪刀,但如果你第一次去另一个人的家里,就算他的家再整洁、再漂亮,你也找不到想要的东西。虽然这个家看起来很美,但对我们来说,熵高得不得了。
《秩序整合设计:基于熵理论下的视觉信息整合设计研究》中讲道:“无序和有序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无序是世界本来的状态,是客观的;有序是符合主体价值的状态,是主观的。不同的主体,有序的概念是有所差别的。”能让一个人体会到秩序感的环境,才是低熵的环境,它取决于内外信息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当“你认为它是怎样的”和“它真的是怎样的”一致的时候,你才能找到你想要的秩序感。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空无一物,或者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家,但所有人都需要对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心理学家菲利普·泰洛克(Philip Tetlock)说:“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可预测、可控制的世界里。”人们喜欢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好像坐在生活的驾驶座上一样让人安心。
因此,整理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一个让自己维持在低熵状态的系统。
什么才是让自己维持在低熵状态的系统呢?
我在我的第一本书《爱上收纳》中提到了“信噪比”这个概念,这个词对你来说也许有点陌生,作为一名曾经的通信工程师,它是我在工作中频繁接触的一个词,是通信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如字面上的意思,它指的是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噪声的比值。如果一个通信系统的信噪比太低,就会出现这边说的话,那边听不清楚,无法清晰获取信息的问题。
在我们的家里,带来秩序感的东西就是信息,带来杂乱感的东西就是噪声。信息是那些我知道的、我能控制的、我确定的、我想看到的东西,噪声是那些我不知道的、我不能控制的、我不确定的、我不想看到的东西。如果你现在在家里,可以放下书,环顾四周,看看所处空间中的物品,哪些对你来说是信息?哪些对你来说是噪声?
低熵系统,应该是高信息、低噪声的系统。整理收纳的终极目标,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加信息,减小噪声,完成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可控到可控,从不符合预期到符合预期的转变(见图2-3)。
图2-3 服务案例
不是要整洁漂亮,而是要高信噪比
我们已经知道了,秩序感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同样的环境,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体验。因此,这个低熵系统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我们既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也要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家人的感受,达到共同的“熵的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