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已成为物流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绩效并不理想。成本高、集约化水平不高、产业支撑度不足,诚信、标准、人才、安全、环保等“软实力”不强,尚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国际竞争的需要。物流整体市场环境较为严峻,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收入利润率低。地方保护、不正当竞争、诚信体系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资金短缺、人才短缺问题难以缓解,创新驱动的内生机制尚未建立。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诸多政策有待落实。这些对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物流绩效有待提高
近年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2000—2023年,中国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但与美国依然差距较大。虽然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00年19.2%下降到2023年的14.4%,降幅明显,但与美国(2022年为9.1%)相比依然差距较大。如图1.2所示。
图1.2 中国、美国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美国供应链专业协会。
(二)物流业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物流业整体创新相比于创新活跃的生产制造环节和交易环节有所滞后。物流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研发投入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滞后,尚未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企业的组织惯性现象普遍,对已有的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的意愿不强。此外,国内物流企业的创新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外部资源壁垒,以及企业自身对创新的阻碍,如技术依赖等。这些严重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物流国际化水平低
中国全球连接能力不强,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弱,国际竞争力弱,缺乏国际战略通道和战略支点,缺乏全球物流治理能力,滞后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物流的国际化能力亟待提升。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是全球连接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全球连接能力只有它们的一半。与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地位相比,物流业尚未形成与之匹配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体系,进出口所需的物流服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外跨国物流企业。中国的国际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不仅缺乏规模优势,难以承担大型业务项目,而且附加值低,业务面单一,难以形成齐全的物流产业链。
例如,中国国际海运在全球海运市场中控制力弱,中国对主要国际海运通道影响力小。从中国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国际快递网络、跨境仓储配送体系的建设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在国际物流服务标准制定上缺乏话语权。中国的产品出口已经覆盖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国尚无一家物流企业具有全球递达能力。
(四)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尚未形成
部分物流企业经营不规范,服务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诚信体系缺乏。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远未形成。一些地方针对物流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突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物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时有发生。
(五)物流不可持续和安全问题突出
公路、航空、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资源、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问题突出。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过度包装等问题严重;企业节能环保意识不强,物流作业清洁技术和设备投入不足,循环物流、逆向物流等发展滞后。超载、超速、驾驶员操作不当以及报废车辆继续行驶造成的严重人身安全和货物损害事故时有发生,货物在运输途中存在作业人员乱抛乱扔、私拆偷拿行为,危化品仓储管理薄弱。信息安全水平很低,物流信息和快递信息泄露时常发生,部分物流企业对用户信息不能执行严格保密制度,存在内部人员利用信息谋利的情况,造成用户信息和个人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食品、药品等民生物流问题突出。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冷链在技术上和环节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食品物流过程冷链供应不足,冷链物流成本过高。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形态物流形式为主,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高。食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础投入严重不足,专用仓库、恒温仓库、冷冻和冷藏仓库、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数量有限。在食品物流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冷冻冷藏保鲜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医药物流水平尚停留在初级阶段,一体化综合物流管理能力不足。
(六)物流应急能力薄弱
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难以做到“第一时间”应急物资的保障。由于传统物流经营互相封闭,割裂了物流各方面的联系,衔接不顺畅,难以及时满足应急保障的需要。现有长期形成的物流定式和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驱动力的物流模式不利于应急物流的实现。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有时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并且应急物流指挥体系不太完善、配送体系不健全,配送方式欠灵活。应急快速反应机制不健全,社会及部门间缺乏联动互动机制,缺乏所需的基础数据库支持,应急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应急采购制度不健全,应急物资的筹措、储存、运输和补给整个链条运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差,应急物资管理条块分割,反应能力有待提升。
(七)物流人力资源保障有待增强
中国物流人力资源总量和层次均不高,物流从业人员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技术等级结构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人力资源后期培养力度不够,物流人力资源培养结构不合理,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在学校教育方面和职业培训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人力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性规划,企业员工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八)物流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尚不完善
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治理有待优化。物流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存在一定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同部门间、地区间缺乏有效协调,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打破。物流业政府管理呈分散化特征。
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物流立法相对滞后,缺乏专门的《物流法》。各类物流政策法规分散于各行业主管部门。既有法律法规之间存在重复规定或相互冲突等问题,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