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胡胜
天飞兄大著即将再版,嘱我为序,既感且愧。这部五十万字的作品,我读了不下三遍,还不包括之前在他微博(公号)上追文的遍数。说起原因,除了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关,关键在于——他写的真好看!
之所以说“既感且愧”,说的也是真心话。感动的是,他作为一个拥有超百万粉丝的网络大V、文化学者,人气爆棚,不但没膨胀,反而成了网红中的一股清流,身体力行传播传统文化,出版童书,参与诗词大会命题,默默奉献!惭愧的是,他给我,同时也给我们这些抱残守缺的所谓学院派学者上了生动的一课。怎样使过于专业化、专门化的小众研究真正接地气,让更多的受众喜闻乐见?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同行思考过,实践过,但真真是“臣妾做不到啊”!个人觉得他能够成功“出圈”,这部作品能够大获成功,风靡网络内外,一印再印,即时再版,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形式上灵活多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做长篇大论,符合网络阅读习惯。先是网络连载,最后集腋成裘,令人叹为观止。全书充满故事性,精彩迭出,成功抓住了读者心理。记得我看到的第一篇,是不知哪个公号转载的《金箍棒的原型竟是它?》,大意是说金箍棒是探江海深浅的“定子”,文章没署名。我对作者的第一反应“这家伙应该是个理工男”,“还和航海干上了”(后来证明我的直觉超准,他不但是货真价实的理工男,而且是大连海事大学毕业的“海员”)。顺着这篇文章线索,我找到了他的公号,变成了他的“铁粉儿”。相信他的很多“超粉儿”是和我一样被他的文字,被他超高的话语技巧“骗”过去的。
第二,善于“制造”话题。他的每则故事都有“标题党”的嫌疑,但又完全不同于“标题党”,比起来是不折不扣的“双标”。诸如《弼马温到底是多大的官?》《二郎神为啥这么清俊?》《少年孙悟空的奇幻漂流》《虎先锋:你—看—我—的—脸》……仅看这标题就让人觉得作者脑路清奇,不同凡响。没有故作高深的大话、空话、套话,你看到的只是一篇篇能够共情的清新小网文!一些行文用词,像流行歌,像电影名,更像口头禅,套用鲁迅先生一句话,那叫一个“髦得合时”!
第三,会讲故事,能爆料。如果仅仅是“标题党”,那和一般的所谓网红为炮制流量,大讲什么“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孙悟空早被如来消灭在取经途中”之类故作玄虚,实则不通的网文也没有啥本质区别。这书耐看的原因就在于“有料”。而且总是出人意表,让你防不胜防,今天似乎得叫“破防”。
它能告诉你,大圣六兄弟的来龙去脉,二郎神到底是否挥刀自宫,乌巢禅师的《心经》密码,甚至为更多的吃货讲起了《西游记》的吃吃喝喝……野史、正史,钩沉稽核,无所不及,就连明代王磐的《野菜谱》他都能“薅”一把。
第四,以上三点只是表象,是这部书流行的表面原因。这部书之所以老少咸宜,圈内圈外广为人知,最关键一点在于它的学术性。只是它的学术性隐含在信笔挥洒的花样文字之下,看着好玩、新奇、有趣儿,但并不是信口胡柴,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有出处,有来历的。这和天飞兄的学术积淀有关,海事大学理工科的本科出身,使他具备了一般文科生欠缺的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北大文献学硕士所受的严格学术训练,使他具备了扎实的文献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这是他的底气!学术为底里,风趣为表象,皮骨相合,于是有了这一篇篇奇文。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天飞兄的另一部学术著作——中华书局2014年版的《〈西游记〉校注》。这部校注稿是近年《西游记》辑校的一把“尺子”,所下功夫之深,堪称“十年磨一剑”,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正是先有了这部令学界同行认可的学术著作,在此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才衍生出这部风靡网络内外的“趣儿”书。这两部书其实是“孪生”,体现了天飞兄为学的一体两面。
佩服天飞兄!这样有底蕴有情怀有操守的“网红”,多少也不嫌多,如果有,再来一打!
壬寅春晚于秋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