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炮制学(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

一、炮制的起源

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的炮制。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有时误食某些有毒植物和动物,以致发生呕吐、泄泻、昏迷,甚至于死亡,也有吃了之后使自己疾病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这种感性知识积累多了便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为了服用方便,要将药物进行清洗、劈成小块或锉、捣为粗末等简单加工,这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因此,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开始产生的。

火的发现与利用,是中药炮制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礼纬·含文嘉》明确指出:“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用火把食物炮生为熟,为后来药物的加工炮制所借鉴。中药炮制古称“炮炙”,就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汉代谯周《古史考》载:“古者茹毛饮血,燧人氏钻木取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宋代陈彭年《广韵》解释炮字为“裹物烧也”。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炙字为“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而《诗经·小雅》释为“炕火曰炙”;《逸雅·脯炙》称“以饧、蜜、豉汁淹之”。可见“炮”“炙”均源于食物加工。这种用火炮生为熟的知识,逐渐应用于处理药物方面,从而形成了中药加热炮制技术的雏形。

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用药经验并被引用于炮制药物,从而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发明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为早期中药炮制的蒸制法、煮制法、煅制法以及存放中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完善,中医内、外、妇、儿等临床分科的完成,针灸、麻醉等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临床用药要求的提高,内服、外用制剂品种的增加,对中药炮制技术、中药饮片品种要求越来越高,也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中医药人员共同创立新的炮制技术、饮片品种,并随时用于临床,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总结炮制理论,增加饮片品种,扩大临床用药范围,从而形成了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

二、“炮制”术语的演变

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特有的制药术语。历史上又称“炮炙”“修合”“修制”“修治”“修事”等。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玉函经》载:药物“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其首次提出“炮炙”一词,刘宋时代雷img的《雷公炮炙论》以“炮炙”这一术语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修治”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则称:“凡有修合,依法炮制。”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凡例》中说:“修制,谨炮炙也。”而于正文中每药项下列“修治”专项;“修事”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正文,清代张仲岩的炮制专著《修事指南》,用“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本草衍义》中,则“修制”“修治”“炮制”均可见到。

从历代有关资料来看,虽然名称不同,但记载的内容都是一致的,而且多用“炮炙”。从字义上看,“炮”和“炙”都离不开火,而这两字仅代表中药整个加工处理技术中的两种火处理方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医药知识的积累,对药材加工处理方法的丰富,超出了火的范围,使“炮炙”两字不能确切反映和概括药材加工处理的全貌,为了既保持原意,又能较广泛地包括药物的各种加工技术,现代多用“炮制”一词。“炮”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而“制”字则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