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平衡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的对立统一平衡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反相成的。人体就是一个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统一整体,人生历程就是一个阴阳运动平衡的过程。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在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过程中,在正常的生理限度内,阴阳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不断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当平衡不再被打破,也就意味新陈代谢停止和生命终结。当人体不能建立新的平衡时,也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中医养生学认为,只有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才能起到养生的作用。其基本点即在于燮理阴阳,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复归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这正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说:“审其阴阳之偏胜,而损益使平。”在平衡阴阳时,主要有两层意思,指既要保持机体脏腑器官生理功能之间的动态平衡,又要保持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相对平衡。
平衡阴阳的具体体现为:人体不仅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还要及时调整体内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之态。①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必须以阴阳为根本,必须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因为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故善摄生者,应“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如此,才可“寿蔽天地,无有终时”。②调整体内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之态:人体的容貌、形体欲得老而不衰,除了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外,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维护体内阴阳的平衡。《圣济总录·食治统论》曰:“若食味不调,则为损形。阴胜阳病,阳胜阴病;阴阳和调,人乃平康。故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这是说饮食的阴阳之性应平衡,才不会损伤人体的阴阳。此外,如情志、起居等只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就能利于健康长寿,容颜难衰,否则便会“半百而衰”。
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也是养生活动的指导思想。中医养生的根本任务就是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协调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以达到内外的平衡。很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特别是当代一些所谓的“文明病”大都是因为人体自身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平衡失调引起的。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肿瘤的发生、失眠、排卵障碍性不孕和双心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之间动态平衡被破坏,因此,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和平衡就自然成为一个重要原则,无论从精神、饮食、起居,中医养生方法技术都离不开协调阴阳平衡、“以平为期”的宗旨。
平衡阴阳是阴阳双方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中和状态。阴阳双方在运动中取得的平衡关系,是阴阳运动的最佳状态。健康的身体,从阴阳的角度而言,必须保持阴阳双方的平衡,故《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平衡阴阳是人体保持和恢复健康的必要条件。平衡阴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幼年时期阴阳俱不足,称为“稚阴稚阳”,壮年时期阴阳俱充,自四十以上,阴阳渐衰。所以在生命的过程中,中医养生学从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协调,就是不断地谋求人体的阴阳平衡,阴生阳长,阳生阴长,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机体的生存和健康。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故《灵枢·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是因为早晨、中午、傍晚、夜间,人体阳气存在着生、长、衰(收)、入(藏)的规律,从而影响到邪正斗争,病情也呈现出慧、安、加、甚的起伏变化。中医认识到人作为天地自然之子,受到自然界“适者生存”法则的制约,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同步的生命节律,必须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保护生命,健康地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因此,顺应自然实质亦就是顺应自身生命节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灵枢·本神》亦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高度强调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以养生的重要性。因此,《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变化必须要适应,养生者应注意因时养生。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建立在与自然界的规律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正如《灵枢·岁露论》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正是对“天人相应”、人与自然协调一致关系的高度概括。
唐代的王冰亦指出不顺应四时的危害:“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人若不能顺应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内外的阴阳则会失衡,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也会紊乱无序,人体的健康便会受到威胁,病后功能也得不到恢复。
《素问·经脉别论》曰:“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七情、劳力、饮食等过度,或起居失常、滥用药物等,皆可成为致病因素,危害身体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指出饮食失节、房劳太过、起居无常、情志过激都可伤身害体,过早带来生命的衰老。“生病起于过用”是《黄帝内经》的病因观和发病观,不论自然界的“过用”,如生活环境的异常变化,还是人体自身的“过用”,如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失常,都是导致疾病、损害健康的原因。养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维护身体健康,因此养生必须重视人与自然、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协调,防止“过用”。不论是顺应自然、调摄精神、调适饮食起居、避邪防病,还是节制房欲、保养肾精等养生法则和具体方法,都是为了促使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经络、气血精神达到协调、和顺的健康状态,这也是养生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