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魂:中华传统建筑的中和人文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中国传统土木建筑

一、中国传统土木建筑与“中和”精神

中国远古先民在与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解决着他们的居住问题。从利用天然的洞穴栖身,到进入地下的原始横穴、深袋穴,再到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或者构筑树上巢屋,发展出单树巢、多树巢,再降低高度,以木柱代替天然树干,向干阑建筑演变。穴居向上上升的功能改善,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巢居向下发展,也进一步积累了木构架房屋的建造技术经验。两种技术文化的交流,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文化。他们创造性地使用榫卯结构构筑木架房屋,使木构架技术得到了升华。而从洞穴上升到地面,筑土台、垒墙再到发明砖瓦,用土的技艺也不断提高。在早期,人们只能依靠泥土、木材及其他天然材料从事土木营造活动。后来人们借助火,用泥土做成砖和瓦。砖、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的发明,使人类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人们开始广泛、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市防卫工程等。土木工程技术由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木材、砖瓦一直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还被广泛采用,故中国古代建筑俗称土木建筑。随着文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具有以斗栱等为特殊构件等特征的中国土木建筑形态,扎根华夏,惊艳世界。比如北京天坛公园中宏伟壮丽的祈年殿,它的主体为木构架,采用榫卯结构,其木构件互相咬合,不用一根铁钉;北京故宫的角楼,奇丽多姿,巧夺天工,连国外的建筑大师也叹为观止。当然,在今天,土木建筑这个概念已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建筑活动,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居室建筑的范围。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多以石材构筑,中国古建筑偏爱木材,几千年来,虽然时代、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可木构架一直在建筑中唱主角。木构架建筑,由柱、梁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远古遗址中被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木结构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以圆木或方木四面围合,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古老且简单的结构,今天在一些山区林地仍可见到它的身影。二是穿斗式,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这种结构便于施工,抗震效能好,但其建筑规模不宜太大,我国南方民居和一些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或称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逐渐加大,这使它成了大型宫殿、王府、宅第、坛庙、寺观等豪华建筑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人们还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让建筑更加灵活多变。木构架建筑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这样一来,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且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民间俗语称“墙倒屋不塌”,说的就是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图1 在西藏见到的井干式住宅

图2 穿斗式柱梁结构

图3 抬梁式柱梁结构建筑

  在平面布局上,中国古代建筑是以群体组合出现的。它通常以若干单栋建筑围合成庭院,再由若干庭院组成建筑群。这种建筑群的绝大多数,都是按照轴线、庭院分布的正规布局。在中轴线上,每一座建筑就是一进。理论上说,庭院可以无穷扩建。可因地形所限,如山川河流的阻隔,庭院并不可能无穷延伸。另外,身份地位的等级体系也限制了建筑的规模。我们看到,中国古建筑有三进、四进、五进和九进四种主要规模,其中九进为最高规格,只有皇家才能享用。自然,除一般民居外,中国古建筑也有单独出现者,如风景区中用以装点风景的亭子或者塔等。至于古代园林的布局,则比较自由,比如苏州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北海、中南海,都是根据山水地形进行规划的自由布局。不过,也有少量地方会按轴线布局,如在一组中式建筑中,厅堂、庭院按轴线布局,而其周围的亭台桥榭则自由布局。

从建筑外观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具有一致性:上为屋顶,为天;下为台基,为地;中间是木构架的柱子、门窗及墙面所构成的人生活的空间,为人。作为建筑的主体,木构架构成整个建筑的有效空间。关于木构架的成因,中国现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结果。“我们的祖先发现木头有弹性,弄弯了以后还会恢复原状,石头很结实,垒起来就可以不倒等现象。远在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最基本的材料力学和一些材料的物理性能。譬如,石头最好是垒起来,而木头需要连在一起用的时候,最好是想法子把它扎在一起,或用榫头衔接起来。”(1) 榫卯技术的发明,让木材的各种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让古人在建筑方面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在土木建筑的木构架上,有一非常明显的标记性构件,即斗栱。它是以华夏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殊符号。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外观上瑰丽华美,建筑本身更具有深深的文化内涵。从最早脱离茹毛饮血开始,古人就在创造着能遮风避雨、防止蛇虫猛兽侵害的房屋。从最初的独立小屋到深宅大院,从聚族而居的村庄到都市大邑,建筑逐渐从技术发展为艺术,并深深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中国古代建筑不以单独建筑个体名世,而以建筑群体的和谐作为其最高境界,这是中国中和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真实体现。今天,当我们徜徉于历史古建筑中,无论是垂柳依依的庭院,还是峨峨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窗格,还是残破凋零的墙垣,我们都能从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中国古代建筑也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种条件综合的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思想的精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出了其作为土木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我国各地,保有无数的古建筑遗存,它们是灿烂的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中国古代土木建筑,与古人生活的山水相互融合,不矫揉,不造作,淡泊素雅,充满了智慧。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族群,又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异彩纷呈。在北方黄土高原,古人利用黄土的特性,用土坯或夯土筑墙建成房屋,或挖掘窑洞作为居室,后来又用黄土烧制砖瓦,用以盖房;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当地居民常用竹木建成干阑半干阑式建筑;青藏高原,少雨干旱,昼夜温差大,人们多砌筑厚墙式平顶碉房;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为方便拆架迁移,就搭制帐篷式住房。总之,古代各族人民,都按照各自的自然条件与当地可能提供的建筑材料,依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需要,构筑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丰富了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的形式,共同为发展中华民族的古代建筑做出了贡献。

图4 广州大元冈出土的汉代陶制“干阑”式建筑模型

载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页。

今天我们看到各地建筑都别具特色,傣族建筑玲珑纤巧,侗族建筑古拙质朴,藏族建筑粗狂豪放,苗家的吊脚楼别具风情……种种民族建筑各有千秋,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是中国传统土木建筑在不同地理环境里的特殊表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造就了和而不同的建筑,如繁星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建筑的灿烂星河,使中国建筑以独特的风姿屹立于世界。

中国古代建筑至少可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上古时期。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国古代建筑逐渐发展成熟。

按《周易·系辞》的说法,上古穴居而野处。尽管在旧石器时代,也有由兽骨堆积而成的围合体之类的建筑遗迹,但毕竟证据太少。真正的居住建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或原始社会晚期。当时,我们的祖先开始注意选择近水、向阳、不受旱涝影响、易于防御的地方,建造穴居和巢居,出现有群居的聚落,窑洞、木梁架和干阑等类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基本确立了以后几千年中国传统建筑的土木结构形式,特别是木构梁架式样,更成为中华民族建筑结构中的主流。其构造方式也从绑扎发展到榫卯。他们已基本掌握了黄土夯筑技术和木材加工技巧。那种供生产与生活用的窑址、公共房屋、住所、窖穴和畜圈,供防御用的垣墙、濠沟,以及原始崇拜所需的祭坛、神庙和神像与公共墓地等,在全国各地考古遗址中都有发现。

夏商周即所谓三代时期,土木建筑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且日渐完善,以木柱梁为房屋结构的形式已经成为当时(特别是上层集团)建筑的主流,其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柱网也逐渐趋于整齐,更出现了斗栱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建筑结构构件,甚至在青铜器件上也铸刻了斗栱形式,木构件也更加精确多样。夯土技术更成熟,且广泛用于筑城、大面积广庭和建筑台基,特别是高台建筑的出现,就离不开夯土技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内容的宫殿、坛庙、陵墓、官署、监狱、作坊、民居等,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并逐渐成熟,且往往规模宏大。如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已发现由二进院落组成的、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新的材料如陶制地砖、屋瓦等可见于实际建筑,防水、防盗的技术也被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环境问题开始得到重视,人们试图“相土尝水”,经过规划才进行施工。慢慢地,有了严谨的建筑制度,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也逐渐规范化,还出现了《周礼·冬官考工记》对工匠建筑工程的详细记述,以及《墨子》对建筑技艺的论述。

秦汉时期结束了战国的战乱分裂,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给建筑带来了全新气象。秦统一六国后,规模空前的建筑活动使全国各地的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得到一个交流融合与发展的机会。秦政府曾打算把咸阳扩建为夹渭河两岸、以桥相连的空前庞大的都城,其所建阿房宫前殿,保存至今的遗址东西长1000余米,南北达500米,规模惊人。其他如始皇陵、万里长城、驰道等巨大工程,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成的。继起的西汉建都长安,高台建筑仍然盛行,可到东汉时的洛阳宫室,高台建筑已不流行了。此时的建筑已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栱,木构楼阁逐渐增多,有了不少砖石建筑,砖券结构也有较大的发展。东汉末营建的邺城,在城市分区方面相较长安、洛阳已有所改进。中国古代土木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与发展先秦建筑技艺,在用材上有很大变化,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砖结构被大规模地运用到地面建筑,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建筑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木构件高层建筑大量出现,尤其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这一时期正是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期,不仅在城市中,那些过去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大量建筑的寺庙、塔、石窟等,还有精美的雕塑与壁画,使宗教建筑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幽静的山水与建筑结合,更让宗教建筑与传统建筑相互支撑,在佛教建筑“本土化”过程中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涵蕴能力。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建筑上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技术得以进步。在建筑技术方面,建筑构件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这使建筑构件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朝廷制定了营缮的法令,设置有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管理营造的官员。建筑与雕刻装饰进一步融会、提高,创造出了统一和谐的风格。在这个时代,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风格庄重朴实。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五台山南禅寺正殿、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以及平顺天台庵正殿,让我们能够直接欣赏那个时代遗存的木构架建筑杰作。

相对隋唐时代的大气,宋朝建筑规模一般较小,但更柔和、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楼台殿阁。木构架建筑的流行,使得砖石塔和墓葬虽采用了其他建筑材料,但其形式仍仿木构建筑,创造了很多华丽精美的作品。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在唐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各工种的操作方法和工料的估算都有了严密的规定。这时的建筑,屋顶坡度增高,出檐不如前代深远,斗栱除担负建筑结构功能外,更加突出了它的装饰功能。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和浙江宁波保国寺等是这一时期建筑的代表。在辽、金、元时期,喇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对各地建筑都有一定影响。如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遗存。另外,《营造法式》的颁布与刊行,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明代由于重新整修乃至重建万里长城,筑城技术取得了新的进步。明、清时期大部分市镇城墙和一部分规模巨大的长城都用砖包砌。砖城墙的示范也普及了民用房屋的墙。宋代以前,民间建筑大多是木架上顶着一个歇山屋顶,到明清则改为山墙上顶着硬山屋顶。琉璃瓦的生产与使用则让园林建设得到相当的发展,特别是民间园林,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长足的进步。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平遥古城等,为世界留下了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的一大批精品遗产。

由古代原始聚落开始,随着文明程度的推进,随着人口的增加,随着政治、文化、宗教的发展,中国古代聚落逐渐往城市的方向发展起来,除民居房屋以外,其他各类建筑,如宫殿、园林、亭台楼阁、城池、桥梁、寺庙道观、陵墓等,也在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工艺也在不断进步(2)

从古代中国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人的务实精神。在地域广、自然条件各异的中国,我们的祖先首先发现气候湿润、森林茂盛、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比其他地域条件更优越,于是他们选择在这里定居生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由于这些地方有足够的草泥和木材,人们便使用这些便利条件构筑居室。长期的习惯,形成自然生活方式。虽然地理环境在发生缓慢变化,中原地带的森林在慢慢消失,但古代的人们仍逐步形成并发展出了我国独特的土木建筑体系。随着古人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土木建筑特别是其中的木构架的艺术风格和结构形式的规律性也逐渐定型。学者刘托指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由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及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象。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根植于中国特殊的人文与地理环境,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建筑材料、技术水平和社会观念等条件下的历史选择。这种技艺体系延续传承约7000年,遍及中国全境,形成多种流派,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3)

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很少建成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样态。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成的。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思想,与西方在神学狂热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空间完全不同。同时,中国古代建筑也体现了古人恒久变易的观念。古人希望器物要合乎使用,因而他们不太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并且将建筑的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面对外在观察者的,则是质朴简易的墙。由于特别强调居住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突出了人居的特性,表现出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所有这些,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崇奉的中和精神,即“中”与“和”。

有学者认为:夏代之前,“中”大致既与方位空间相关,由此暗中关联夏代宫室结构与王权意识,也与中分、对称的意识相关,可能与住宅建筑、工具制造中常应用的对称均衡原则暗合。而“和”可能主要表现为音乐演奏中不同乐器的谐和,这种谐和的形式并未完全脱离巫风,可能也含有“和天地人神”的意义。从夏、商、周至春秋末年,“中和”观念呈现出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其在“本质上就是以人合天,顺应自然”(4) 。到了战国时期,《中庸》作者更具体地提出了“中”为本,“和”为道。“中”是一种理念,“和”则是这种理念的具体展开和表现。事实上,“中和”观念很早就渗透到了中国古人的建筑理念与建筑设计之中。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人文精神——“中和”。正是这种“中和”人文精神,促进了人、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等等,是“中和”人文精神在建筑形态发展中的充分体现。“中和”,正是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灵魂。

中国各地大量遗存的古建筑,给今天的人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技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建筑,就是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功业,隋唐帝国的气象,明清禁城的迷雾,还有史书上没能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一部形象生动的中和文化教科书。

总之,中国传统土木建筑,自原初起就与人的居住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态、种类、规模等都有了巨大变化,但建筑形态仍是广义的民居,建筑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生活的安居。人需要建筑,建筑是人的作品,建筑也离不开人,建筑本身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存在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建筑历史的根本。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中和人文精神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