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西方古代建筑设计差异的缘由
从表面上看,中国式建筑与欧洲(西方)式建筑之间,存在着建筑高度和跨度上的差异。对此,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种差异是采用不同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的结果。但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其建筑技术无论在高度和跨度上都不存在做不到的问题。先来看建筑的高度。
考古工作者在距今7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祭坛建筑。这些高大建筑都跟石头有关,形制大部分是方的,也有圆形的。地处黄土高原北部、黄河西岸的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研究人员在2015年曾对原发现的“祭坛”重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该处建筑的结构很可能是构筑在石头围墙上的一种木架构的高层建筑,其功能犹如长城的烽火台,不排除它作为4000年前的“哨所”(瞭望台)的可能。石峁的建筑都是石头砌筑的,这处石头砌筑的相对封闭的方形空间,其大概形制是长宽约14米,墙体1米多厚,上半部分被损坏了,但可见5组相互对应的石槽,明显和它的内立柱有关,可进而以立柱支撑起上层建筑结构。从这处“哨所”的位置能看到石峁外城的一处南门,天气好的情况下跟外城东门的角台有很好的通视效果,它很可能起到预警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危险情况发生时,这个位置就相当于长城上的烽火台,能将这个情报很快地传递到石城的核心部位(8) 。先秦文献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种具备防卫功能的高台建筑,用于战争(或如先前估计为祭台)也是相当适合的。另外,离石峁遗址不远处的一片称为寨峁梁的地方,也发现了石头垒建的房屋、门道、院墙。虽历经几千年,其残存高度仍过人顶,可见当年这石头建筑的高大。
传说中夏朝的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德政衰败,面对民不聊生、危机四伏的国势,他不思改革,骄奢自恣。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狂征暴敛,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将老百姓逼上了绝路,最终亡国。他修建的瑶台,就是供他淫乐的高层建筑。商朝最后一个君主商纣王,史书称他非常残暴,终日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甚至征调成千上万的民工,花了长达七年的时间,在都城朝歌建了一座供其玩乐的鹿台。《史记·集解》里称,商纣王的鹿台,其大(按即周长)三里,高千尺,楼观巍峨、亭阁秀丽,据说比夏桀的瑶台还要阔气。瑶台与鹿台的高度,古代记载或有夸张的成分,但也一定是超出人们一般想象的。
战国秦汉时代,高台建筑大量出现。据历史记载,秦汉时的甘泉宫中建有一“通天台”,史家换算后称,其高度约合今天的200多米。
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多宗教建筑从长期保存的角度考虑,采用了石结构,如石窟寺、石塔等。特别是数量众多的砖石塔,都是高层建筑,今天仍有不少在各地耸立着。木构架高层建筑也不在少数。今天仍能看到的最早的木构架高层建筑,是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高67.3米,比建于1174年的高约56米的意大利比萨斜塔高了十多米。
有关建筑中的跨度问题,中国古代建筑师也有很好的解决方式,且其技术相当成熟。中国古人也信奉人死后能与在世时过同样的生活,因此有条件的富人,特别是历代帝王,都会为自己修建宏伟的地下世界。虽然这些建筑大多仿造当时地上的生活形态,但地下环境毕竟不同于地上,于是陵园建筑采用了砖石结构,拱券与穹窿技术得到充分应用与发展。这在汉代墓葬中就可得到证明。这意味着,有关用砖石起拱券的方法,中国至少在汉代就已进入实用,这比之西方并不落后。历代匠人采用拱券结构垒砌出高大的城墙城楼,营造出工程浩大的陵墓、气势宏伟的石桥等。隋代的赵州石桥,跨度已达37米,是解决跨度问题之最。
图5 梁思成画隋代赵州桥
载《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砖石建筑的技术与建筑辅助材料也没能难倒中国古人。世界上各个地方的环境是不太一样的,但大都有石头和树木,这为满足居住与其他需求的建筑提供了条件。中国古人对于砖石材料及砌筑技术,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与试验。中国从商代前期就烧制出了建筑用板砖,随后又有了板瓦、筒瓦、瓦当,还烧制出条砖与空心砖。中国的砖瓦一开始就是青砖青瓦,且一直延续至今。青砖瓦质地坚固,这得益于中国古代陶瓷烧造技术的充分发展。石灰甚至类似水泥的材料也早就出现了。如2020年8月,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位于仰韶晚期灰坑中的疑似水泥混凝土块,应为房屋建筑墙壁地面的废弃堆积,颜色和质地完全区别于仰韶文化常见的草拌泥红烧土,呈灰黑色,且质地坚硬,为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该地区还首次发现了草拌泥红烧土和“涂朱”房屋建筑材料,说明仰韶村遗址极有可能存在高等级高规格的大型房屋建筑。(9) 另外,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晚期,就出现了居住面施石灰质面层即所谓“白灰面”的做法,考古迹象甚至还显示该做法有用于房顶外部的情况,用料可能是蚌壳灰等。到龙山文化时期,其应用已相当广泛,可能已使用石灰石烧制石灰。有的墙体白灰面层厚仅1毫米左右,达到了极限的薄度,涂抹均匀平整。这即使在现代人手里,也是有相当难度的。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房屋遗址里,还发现了使用轻骨料、砂石、料礓石粉及粘土混凝而成的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及墙面抹层,虽经历了数千年,出土时仍致密坚硬,呈青黑色,光亮照人。据检测分析,其含有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钙,并明显具有水泥的水性特征,属于人工烧制而成,其强度相当于现代100号矾土水泥,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石灰混凝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的房屋中,也有类似石灰或水泥材料的发现,除用于室内居住面外,还用于房顶盖外部,多与其他无机材料掺和使用,呈灰色,其硬度、色泽也颇似现代水泥,经测定与现代建筑石灰性能基本相同。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遗址,在一陶罐中发现有白灰膏;安阳的后岗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白灰过滤后的白灰渣;山西东下冯遗址,出土有熟石灰和未烧透的石灰石,还发现有过滤灰渣的遗迹;有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灰石烧成的白石灰干块。考古学家猜测,古人的火堆边是架有石头的,后来发现石头经火烧后松脆了;再经水一浇,又发热粉碎了;再过一段时间,它变硬且不溶于水了。于是,石灰就这样被发现了,并运用到了建筑上。从生活经验到建筑运用,这是多少代人试验总结的成果。
最后,还有一个人力动员的问题。2012年,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开始发掘,立即让世界震惊。其外东门整个城门呈S形,由城门、马面、瓮城、城阙、角楼等组成。学者称“它是中国城门的老祖宗”,因为后世城门的所有要素它都有了。还有城门内墙壁上的大型壁画,直接将中国壁画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那高大壮观的门楼,精细打造的城墙垒石,独具匠心的马面设计,无不让人震惊。如此宏大的工程,需要怎样强大的国力来支撑?另外,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中国的万里长城,其建设的规模可称世界第一,需要动员多少的人力才能建成如此雄伟的建筑啊!
图6 西班牙马德里街景
然而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中国古代在高层建筑、石材建筑等方面都不乏经典之作,高层建筑技术、拱券穹窿建筑技术都有极高成就,而且中国古代并非木材繁富、石材稀缺——实际上,中国很多地方都盛产适合建筑的石材,中国土木建筑的台基也多用石材。前述中国古代的那些高层建筑,也往往离不开砖石等建筑材料。然而除了地面房屋建筑的结顶用瓦,台基、墙壁有用砖石垒砌或贴面外,大量的砖却只是用来修砌地下陵墓,而地上房屋建筑的木构架始终没有被砖石结构取代。当然,那些高大的城楼、鼓楼以及陵墓的方城明楼等等,多以砖拱与木构架相结合建造,又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无城、无陵不是。但是,古人的砖石叠砌拱券的结构方法与技术经验,并没有影响到地面房屋建筑的木构架主流传统;明清时期砖的生产量有了突破性的提高,除了并不承重的围护墙体大量用砖,以及台基用砖或石包砌以外,房屋的承重结构统统为木构架。而石灰类建筑材料技术在后世也未发展起来,土木结构——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发达,使得石灰根本无用武之地;甚至因为室内铺地用平石花砖更为优越,石灰连铺地的用途也没有了。而且在中原地带,森林在不断消退,中古以后,建筑木材多需要到遥远的西南地区伐运。但中国竟与欧洲在建筑形态设计方面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欧洲古代以石构架建筑设计流传久远,中国古代以木构架建筑设计蔚为大观。
图7 经千年风霜侵蚀屹立不倒的河南宜阳五花寺塔
在古建筑技术中,砌墙不用石或砖,而是夯土,所以古代称建筑为土木工程。这一点,从自古流传的成语“大兴土木”中就可见一斑。在汉代以后盛行的五行说中,土是吉象,居中央,主方正。木方位为东,木材是向上生长的,代表着生命,象征生气。土与木相配合,是相辅相成的。而石材,其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所以石材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墓室则可用石材砌筑——它暗示着死亡。事实上,木材的建筑亲切近人,手触之有温润的感觉,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葱郁的森林之象。
考诸欧洲的建筑历史,数千年前,他们就在石头建筑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由于石头耐压但不抗弯,于是拱券与穹窿技术出现,并得到充分发展与应用。但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以至整个西方那些宏伟壮丽的石构架建筑,如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的万神庙,还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均为宗教建筑。宗教建筑是神的居所。巍峨高耸的石质神庙教堂,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巨大而沉重,威严而神秘,旨在引起人们惊愕和震撼的观感。它直接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结构设计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上帝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深沉的宗教情结,使人们将神放到无比崇高的地位,人们只有通过膜拜上苍,才能脱离这个充满苦难、罪恶的世界,从而奔赴“天国乐土”。正是从尊神的目标出发,虔诚的信徒用尽无穷的智慧与力量,精心打造出一座座坚实且可以流传永世的石结构建筑,以作为神的居所。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加工比较复杂,建筑时间也比较长。比如科隆大教堂,从1248年开始兴建,直到19世纪末才建成。神当然能等待650年再搬进这新居。试想,一个人能等待那么多年吗?西方其他世俗的高等级建筑,虽然也应用了相同或类似的技术,但总比这些神庙教堂建筑差了一大截。
图8 建于公元前400多年前的希腊雅典卫城上的帕特农神庙遗迹
从历史上看,那些明显经历过“神权时代”的国家和地区,其宗教建筑都相当发达,它们最雄伟壮丽、最能体现技术艺术成就的建筑,多为神庙、教堂、清真寺一类,金字塔也一样,虽为法老王的陵寝,实际上也具有宗教的意涵。一定意义上讲,整个西方建筑史,就是一部宗教建筑史。宗教本身是一个超人间的永恒的世界,所以要创造一种能永恒存在的石头建筑,供这个永恒世界的永恒的神永久地居住,并作永久性的纪念。这个传统也影响着西方的公共建筑。而西方的普通民居多为木材建造,且通常极简陋,也未形成风格,当然不为建筑师所重视。因为相对于永恒的上帝,人太渺小,而相对于木构建筑,石构殿堂能使人感受到这个超人间世界的崇高幽远、神秘永恒,也亲身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压抑。而这,也正好符合了对彼岸世界超越性宗教信仰的需要。
中国人礼敬“天”,因为这“天”,给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以生命,实质上是古代的祖先崇拜的转化,它属于亲情崇拜而不是超越性信仰,说到底只是对逝去的先人的崇奉,并不能算真正的宗教。在中国民间存在着包括后来为道教所吸收的五花八门的信仰神灵,其实都非常地“人性”化,可以说是对具体的某个“伟人”的崇拜。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丝毫没有动摇中国人祭祖敬宗的信仰传统。而基督教进入中国时,对于中国人的偶像崇拜,也没能彻底翻个面。各种外来宗教包括佛教在内的林林总总的神灵信仰,都经过了中国人的改造。所谓神灵世界,都要按照现实世界的秩序来安排,成为现实世界的摹写,专制帝王就是神或神的代表,即所谓“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如果说中国也存在着宗教的话,那么中国的宗教是将神灵“人”化和将人“神”化的宗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是注重现世的宗教。既然人是天地之子,在建筑上就不能太张狂——包括建筑规模和建筑材料,只要适居就行,这也许同样体现了“中”的理念。
图9 德国新天鹅堡
由于注重现世,中国的宗教建筑始终没有突出于人生之外,在规模上不但无法与皇帝的宫殿相比,甚至无法超过地方政府的衙门或官员士绅的宅第。不仅在规模上如此,在建筑的格局上,在外来的塔的地位自宋代消失之后,宗教建筑与居住建筑也没有事实上的分别。因此庙宇中除了香烟缭绕之外,与住宅实在同样地亲切。中国的宫观庙宇建筑,并没有营造出一种超世的形式与威严的气势,更没有发展出一种森严而神秘的建筑环境。因此,即使是宗教建筑,也仍是人间帝王宫殿的翻版,且其规格必须比皇宫低一个或若干个等次。中国古代建筑实践中,如此按照自己的等级、身份和地位修建相应的建筑,也是“中”的一种体现,即恪守名分,不偏不倚,既不能僭越,也不能寒酸。当然,真正的穷人除外。
我们看西方的宗教建筑,无论埃及的神庙还是希腊的神庙,乃至基督教的教堂,建筑都是一简单的长方形,且都从短的一面进去,然后沿长轴前进,把神坛放在最后的位置。这种强化神秘感的设计安排,形成一种空间的压迫感。神与人的距离在这里非常远。中国的庙宇宫观同样是长方形的建筑,但我们是从长向进出,与西方完全相反,因此只要进到大殿,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神秘感。自南朝以来,舍宅为寺的记载相当多,因此寺庙只是大型的住宅而已。所以我们的宗教建筑与住宅建筑并无两样。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如西方那样向高层、大跨度发展,并不是因为中国古代高层建筑技术不足或“多木少石”。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的演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们的气质上。而梁先生所讲的建筑“气质”,是指在中国建筑形态中物化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影响与创化。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在居住建筑中最重要的文化思想,就是“中和”,即“中”与“和”,特别强调“以人和天,顺应自然”。所以,中西建筑的迥然相异,从本质上看是文化的差异,从建筑本体的角度看,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而形成不同的建筑营造理念的结果。可以说,中国建筑受其自身结构规律的制约,而呈现出来的样式形态及其发展变化,其实是中国建筑思想或营造理念的具体反映。
中国古代大多数地区,特别是古代文明发达较早的中原、关中地区以及长江流域,最初木材之于石材,确实是比较丰富和容易取得,加工方便,施工迅速。而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经济社会,个体农户的经济水平是比较低下的,所以简捷易为的土木建筑成为民间居宅的首要和普遍选择,并逐渐形成一种建筑传统和人文精神。而这种传统与精神一旦形成,就必然会影响到上层统治集团。
另一方面,从居住建筑的舒适性而言,木构架建筑是优于砖石建筑的,二者的特征正好相反。石构架建筑显得沉重、冷峻、压抑;木构架建筑显得轻灵、温润、活泼。中国人一向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木构架建筑作为居室,正好适应了这种追求。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观念与趋重现世的物质的实利功用主义相比,几乎可有可无。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只能是有实利功用的住宅宫室,因而统治者的宫殿和都城建设最有成就。其中最大的建筑,如果以组群建筑来看,现存的北京故宫当然是首屈一指;如果讨论单体建筑,那自然是故宫的太和殿。当然,中国古代遗留至今的,还有更大的建筑,如长城,不过作为特殊的军事防御设施,一般我们不将它与居住建筑相提并论。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很可能会是世界第一大建筑的阿房宫,也是供人居住生活的宫殿群,而不是供神居住的神殿。即使寺庙宫观,它要供奉神佛,可也是僧尼道士的居所。所以,中国古代建筑是以人居宫室为本位,以居住生活的舒适方便、体现现世的荣华富贵为首要选择,着眼于及时地建立当代的天地,并不注重和追求对自身来说虚不可见的永世长存的形式。可见,中国建筑的“宫室本位”,实质即是人本位,西方建筑体现的则是神本位精神。这是二者分别形成土木构架和石构架建筑传统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中国建筑用土木构架,并不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也不是一个人力动员不足的问题。因为,当古代或者中世纪的中国可以动员很大的人力投入劳役时(如秦始皇时),“中国建筑的基本性格已经完成,成为已经决定的事实”。(10) 实际上,土木结构的优点正是砖石结构的缺点,砖石结构的优点也正是土木结构的缺点。“纯粹从建筑技术观点而论,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式的木框架结构为主的混合构造比砖石构造所取得的效果是较为低劣的。”(11)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是为人居而建。这样,土木构架建筑设计成为主流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