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细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章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明皇”是唐明皇李隆基,“幸”是临幸的意思,在古代,皇帝去哪里不能直接说“去”,要说“临幸”。这幅《明皇幸蜀图》画的并不是唐玄宗高高兴兴去四川旅游,而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亡四川的情景,美其名曰“幸蜀”。

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造反势头正盛,眼看就要打到长安城下,宰相杨国忠看局面已经无法收拾,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劝唐玄宗“幸蜀”。于是唐玄宗就赶紧收拾收拾包袱带着杨贵妃和近身官吏跑了,其中跟着玄宗一起出逃的就包括这幅画的作者李昭道。

李昭道姓李,皇族后裔,他的父亲也是位大画家,叫李思训。李思训的祖父是唐高祖堂弟,不折不扣的皇室成员,李思训曾获封右武卫大将军,画史上称他“大李将军”。


中国绘画在魏晋到唐的时代是彩色,叫作青绿山水。这幅《明皇幸蜀图》就是典型的青绿山水。看唐代山水画,也需要像看长卷一样,从右往左看。右上角一座座高山相连,直插入云天,完全没有坡度,很配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乎看不到人可以落脚的地方,高不可攀。

《明皇幸蜀图》唐/李昭道/绢本/设色/55.9×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法是典型的唐代画法,先勾线,再用石绿敷色,线条直上直下,表现山的险峻,山间和山顶点缀着树木,树的大小显示了远近,离我们近的地方树形就比较大也比较完整。树木也是先勾线,再敷色,每根树枝都要仔细勾勒出来,十分繁复。远处山顶的树直接用毛笔点成小点点堆积在一起,显出树繁盛的样子,这是苔点法。《游春图》里的苔点法还记得吗?李昭道是跟展子虔学的。

队伍是爬过右边最高峰,顺着山路蜿蜒向下的,到了中间是一个平缓山坡,再往左边直起而上,环绕着陡峭的山峰,左中右三座高山高度差不多,只是形状各异,线条都是直上直下,偶尔用一些稍平缓一点的山石,几乎三分之一的部分都在云雾之中,我们通过云和山交汇的高度就可以想象山的高度,从画面上看,白云衬托着青山绿树,优美壮丽,像仙境一般。

山脚下蜿蜒出一条山路,唐玄宗的队伍正在山路上行进。跟《洛神赋图》(故宫藏本)中马在休息吃草悠闲的画面不同,这里每匹马都驮着一个人努力前进。

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唐朝,李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所以唐朝皇帝各个都爱马,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座骑。画面下方,离我们最近的、即将过桥的这棕红色马跟别的马很不一样,其他马的鬃毛都老老实实地披散在头上,只有这匹的鬃毛被梳成了三垛,这就是象征皇家等级的三花马,相当于皇家贵族出行头顶上的那把红色伞盖,坐在马上穿着红衣带着黑色幞头的男子就是唐玄宗啦。

历史上最先在画里认出唐玄宗的人是宋代的大学士苏轼,他就是凭借三花马认出来的。关于三花马,在一幅唐代绘画《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也出现过。一群姑娘骑着马,长相也看不清,就算看得清也不知道虢国夫人到底长什么样啊?还是只能看马。画面中,有两匹三花马,只有等级非常高的人才能骑,据史料记载,虢国夫人喜欢女扮男装,打头阵的那个穿男装的应该就是虢国夫人了。

《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摹本)唐/张萱/绢本/设色/52.1×147.7cm/辽宁省博物馆

唐玄宗后面三位男子,其中两位应该就是大太监高力士和大将军陈玄礼,还有一位也许就是李昭道本人。

你可能会问,杨国忠呢?杨贵妃呢?进蜀之前,就在逃亡的第二天,他们到了马嵬坡,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之变”,杨贵妃香消玉殒,杨国忠全家被杀。

画中跟在男人们后面几位戴帽子的女子,应该就是嫔妃和宫女。女子的帽子叫作“帷帽”,像斗笠一样,四周有纱网可以垂到肩膀,有点像养蜂人的装备,这种款式只在玄宗时期流行过,盛唐过后,就不再有姑娘戴了。

过了桥继续往前走,原来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很久了。马儿们有的在吃草,有的卧在路边,有的干脆在打滚。能看到马卧倒是非常难得的,它们在睡觉的时候都是站着的,看来真是累坏了。走在前面的都是地位低干苦力的人,唐玄宗走在队伍的中间。

唐玄宗六月逃离长安,在六月底或七月初到达了《明皇幸蜀图》所画的位置,一个多月后才抵达此行的终点,成都。


《明皇幸蜀图》上并没有李昭道的签名,魏晋到唐的中国画家是不喜欢在画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怕破坏画面的整体性。

李昭道不仅继承了《游春图》的青绿山水风格,还进一步将绘画发展为像《明皇幸蜀图》这般带有皇家富贵气息的“金碧山水”。皇室要求绘画要雍容华贵,精美大气。《明皇幸蜀图》可以看作是绘画版的安史之乱,虽然它把逃难修饰得这么富贵,但好歹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另据宋人记载,《明皇幸蜀图》也叫《摘瓜图》,因为在宋代的时候,这幅画上不仅有唐明皇李隆基骑马的部分,还有宫女沿路在瓜田里摘瓜的画面,故名《摘瓜图》,摹本有六种之多。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来源于清宫旧藏,“鉴定专家”乾隆认为这幅画“北宋近乎于唐”,但它当时已经没有宫女摘瓜的画面了。所以这幅画到底源于宋朝六个摹本中的哪一个,至今仍然是个谜。

在号称是李昭道作品的传世之作中,唯一比较确定出自他手的是这幅《春山行旅图》。这幅画也画的是唐玄宗入蜀的故事,与《明皇幸蜀图》属于同一时期的画作,可以对比着看一下,风格十分一致,图的上部中央指名道姓地写着“唐李昭道春山行旅图”九个字。关于这幅画是不是他本人画的,一直争论不休。投赞成票的人比较多,比如,那九个字就是著名的宋徽宗赵佶所题。按时间推断,宋徽宗时期一件作品如果被各大名家判定为真品,那基本可以确信是真的了,因为唐代的绘画摹本一般都是宋摹本,而画上的新墨和旧墨颜色差别非常大,宋代还没咱们现在那么高超的仿画水平和心思。

《春山行旅图》唐/李昭道/绢本/设色/95.5×55.3cm/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代山水画的特点:

一、风格方面:画面有了正常的比例,不再是人比山大了。

二、技法方面:先勾线,再敷色,没有使用皴擦法。

三、颜色方面:青绿山水。


如果你将来看到一幅这样的画,就可以判断是唐代风格的画了。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二人的“金碧山水”对后世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帝王们和贵族画家们深深地爱着这种看似“浮夸”的山水画法,这种笔法最能表达“江山一片大好”的繁荣景象,北宋皇家画院的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将这种传统青绿山水送上了顶峰。后来,一到外族入侵内忧外患之时,画家们就开始复兴“金碧山水”的画风,以寄托心中无处安放的江山。

到了明代,书画鉴赏家董其昌提出了绘画界的“南北派”论,以李思训、李昭道为“北派”祖师,“南派”则是之后逐渐兴起的,以大诗人、画家王维为代表的文人画。

自安史之乱起,大唐由盛及衰,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明皇幸蜀图》和《春山行旅图》,记录了处于那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唐玄宗和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