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财富?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1]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1842—1924)
在开始讲述本书的内容之前,我想首先问诸位读者一个问题:在你的印象里,经济学是做什么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不同的人联想到的内容会非常不一样。通俗一点的想法,可能会将经济学与钞票、股市和金融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专业一点的想法,会考虑价值、资源和资本等概念。但不管怎么想,你头脑里想到的东西一定和“财富”有关。
所以,经济学是一门与财富有关、教人们如何获取财富的学问吗?
如果你想到了这一点,恭喜你,答对了,同时又答错了!非常抱歉,在此我并不是玩文字游戏,只是事实如此。
“什么是财富?”“如何获取财富?”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科的两大元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杰出的头脑已经给出了无数漂亮的回答。只不过,即便我们有了“正确的答案”,却也未必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20世纪20年代,有位经济学家,名叫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 1867—1947)。普通读者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是在经济学圈子内,他代表着一个近乎半神的存在。作为耶鲁大学第一位经济学博士,费雪的学术成长史就是美国经济学在全世界崛起的历史。他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美国统计学会主席,是美国数学学会吉布斯奖获得者,还发起成立世界经济计量学会,并担任该学会首届主席。同时他还是一位发明家、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知名的养生学家。经济学界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同时也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经济学家之一”[2]。
2017年是费雪150周年诞辰,也是他逝世70周年,当时在经济学界内部掀起了一股纪念热潮。不过,对于一位了解经济学界学术动向的人来说,如此高调地纪念费雪,本就是件不太寻常的事。
为什么说不寻常呢?
因为费雪曾被经济学同行们雪藏了半个多世纪。
为什么要雪藏费雪呢?
因为他赚不到钱!
没错,费雪赚不到钱。由于偿付不了房子的抵押贷款,他被其所任教的耶鲁大学强制退休。尽管他活到80岁,晚年却穷困潦倒,终至落魄离世。直到他去世之时,还欠着数十万美元的债务。
更要命的是,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费雪的主要研究领域就是货币经济学,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还是货币理论——一辈子研究货币,却赚不到钱。
这种理论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导致很长时间内经济学家们都觉得谈论费雪是一件需要避讳的事情。
为什么费雪赚不到钱?是因为费雪没有“赚钱(经济)”头脑吗?当然不是。在经济学家中,费雪算是非常有投资理念的一位,并且他也确实曾在华尔街风光一时。
20世纪20年代,正是华尔街股市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当时的费雪通过卖出一个发明专利(一个用来方便上班时候打卡的装置)赚得第一桶金,然后投资股市,摇身一变,成为“华尔街的先知”。当时他是华尔街最著名的股评人之一,无数人按照他的“指点”买卖股票。
1929年10月16日,费雪宣称:“股票价格看起来永久地达到了较高的稳定水平。”[3]结果这句话将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因为就在10月29日,也就是两个星期不到,纽约股市大崩盘,紧接着就是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
费雪的故事说明了一点:经济学确实是一门与财富有关的学问,但是,它未必能教你如何长久地获取财富。
请注意,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经济学无用。其实不光是经济学,许多学科都是如此。政治学探讨理想的政治形式,可是我们真的仅凭借政治学理论就能在人间建立起完美的政体吗?医学研究如何治愈疾病,可是医学能够让人们长生不老吗?
只不过在经济学身上,这个吊诡的悖论显露出更多的讽刺意味,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学习或者立志于学习经济学的同学来说。在高等院校里,经济类专业一直都是热门专业,而大家学经济学的目的,不就是找个好工作、永远赚大钱吗?如果经济学没法教人们赚钱,那经济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
如果我们了解了财富的性质,那么就会发现:真正的财富远非赚钱而已;而经济学也远非一门教你赚钱的学问。
在这一章中,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财富本身,以及经济学到底能够传授给我们什么样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经济学两个元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财富?
对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就给出了通俗易懂的回答:所谓“财富”,就是对你有用的东西;如果一样东西对你自己来说没有用,但是你可以卖掉它,那么它也是“财富”。[4]
用学术一点的话语来说,这就是后世学者提出的“价值理论”的雏形。上述回答中的“对你有用”指的是“使用价值”,“卖掉它”则是指“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根据物品或服务对人们而言是否“有用”而确定的价值。“有用性”因人而异。比如说有人喜欢苹果,有人不喜欢,那么同样一个苹果,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就要高于那些不喜欢它的人。但是,如果某样物品或某种服务对所有人来说都不具备任何使用价值,那么它是不能成为财富的。所以使用价值是物品或服务的自然属性,是它们能被称为财富的必要条件。
交换价值则是某样物品或某种服务与其他物品或服务交换的比例,即物品或服务的“价格”。比如经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一个例子,一只羊交换五把斧头,一只羊的交换价值就是五把斧头。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物品或服务一定不具备交换价值;具备使用价值的物品或服务也不一定具备交换价值。比如某样特殊物品,只有特定的某一个人认为它是宝贝,其他所有人都认为它毫无价值,那么该物品就无法交换出去,不具备交换价值。
所以,财富就是“对我有用的东西”。如果某样东西或某种服务对我无用,但是对别人有用,那么我可以通过交易,将它换成对我有用的东西或服务。在这类交易的情形下,“对我无用的东西”也可以成为财富。
乍看起来,以上有关财富的解释是不是非常简明直白?很多聪明的读者甚至会进一步想到:既然财富是“对我有用的东西”,那么对于第二个元问题——如何获取财富,答案不就是尽可能多地去获取那些“对我有用的东西”?
没有那么简单。
看到这里就要求读者们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惯性,进一步想一想:什么是“对我有用的东西”?
举个例子。长期以来,我就对各种各样“玩”的东西感兴趣,从变形金刚到乐高,从耳机到相机……在我眼里,这些东西当然“对我有用”。只不过,在我父母辈看来,这都是些浪费钱的败家玩意儿,堆放在家中不但占地方,还容易吃灰。而一次又一次的家庭大扫除,也让我损失惨重。
所以,诸位读者有没有发现,“什么是对我有用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常常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物质必需品相对匮乏的年代,能养活自己、让自己生存下去的东西,才是“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财富。这是经历过困苦生活的人们的一种本能式反应。如果你每天要为了吃饱穿暖而挣扎,那么物质必需品自然是真正的财富。传统农业社会的普遍贫困让这种观念成为时代共识。
如果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对我有用的东西”是维持生存的物质必需品,那么这类财富要怎么获取呢?其实很简单,付出劳动就行了,否则就只能是坐吃等死。
而且,人类还是群居动物。一个人单靠自身是难以生存的,你还需要顾及小家庭,乃至大集体,也就是说要所有人都参与劳动、相互合作,生存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所以在西方,获取财富的方式首先是管理好你自己,其次是管理好家庭,最后则是管理好城邦,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这一思想在我们中国人这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
这样的想法一直延续到了经济学诞生的那一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又称《国富论》)里明确提到,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富国裕民。[5]富国裕民,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经世济俗”。所以这门学科传入中国后,被称为“经济”。
这就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看法:财富是物质必需品,人们付出劳动获取财富。所以,早期的经济学是一门有关财富的生产、消费和分配的学科。而有关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庞大芜杂的理论:劳动价值论。
现如今,劳动价值论在特定研究领域仍然存在,但已不再是主流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为什么?因为时代变了。
1776年,经济学诞生的这一年,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生工业革命、进入工业社会之时。技术进步、社会化大生产、全球贸易体系,所有这一切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改变了你我的生活,也改变了你我对于财富的看法。
现如今,物质必需品充裕,大多数人每天的生活不再是围绕着解决温饱问题打转,因此财富的观念也变了。 “有用性”成为个人生活的焦点。
“有用性”,就是对我有意义,能够满足我的需要,经济学称之为“效用”。当代经济学做出的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就是用效用理论取代了原本的价值理论;将财富和物质对象剥离开来,财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主观感受——效用。
请注意,这样一来,“财富”这个词所指涉的对象范围不是变狭隘了,而是变得更丰富了。物质必需品,从它们能满足我们的生存需要来说,仍然是财富。同时那些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却能给我们带来主观上享受的东西,比如满足精神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现在也是财富了。所以在我的父母辈看来浪费钱的那些“败家玩意儿”,在我这一辈也能够称得上是财富了;而在我这一辈看来完全摸不着头脑的NFT(非同质化代币),在“后浪”们的眼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形式之一了。
当我们对于财富的理解发生变化时,对于“如何获取财富”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自然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我们认为财富是一种精神享受时,它还能否被生产出来?
在“财富”还只是物质必需品的时候,你不用怀疑人们对这些物品是不是有需求,因为它们是“必需品”,也就是生存所必需的,只需要组织资源进行生产,然后把生产出来的物品投入消费和分配环节,这样整个经济过程就完成了。但是,如果财富不仅仅是物质必需品,还是一种主观享受,那么你就不能保证自己生产的东西一定有需求,因为你不知道谁还会觉得它具有效用。所以,当财富的概念发生变化,合理的逻辑就变成了:我们先要觉得某样东西具有效用,然后才愿意花费代价去生产它。
原来的逻辑是:投入劳动进行生产,得到有用的产出物。现在的逻辑是:先要具有某种效用需求,然后再组织资源去进行生产。
这样一来,“劳动创造财富”这套说法就不对了。劳动不创造财富,它仅仅是获取财富的手段之一,其作用和资本、土地这些东西一样,都属于“生产要素”。想想看,如果一样东西,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觉得它不具有效用,那么单单付出劳动去生产它,还能叫作财富吗?
“什么是财富”这个问题的答案变了,“如何获取财富”的逻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最终,整个经济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改变发生于1871年,[6]前后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经济学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这场改变的核心就是:当我们认为财富是一种效用时,财富是如何获取的?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点,效用源自我们的欲望——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想要实现某种目的。对人类而言,只有当身外之物服务于我们的欲望时,它们才会有“效用”。
可是,如果我们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么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经济学。因为“如何获取财富”这个问题自动消解了——天堂里没有经济学。
但问题就在于欲望无穷无尽,而满足欲望的资源有限,二者必然发生冲突:相对于欲望,资源永不足;相对于资源,欲望永不眠。
这种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冲突,就是“稀缺”的含义。这种稀缺性构成了我们日常行为的约束条件之一。
举个例子,你想去环球旅行,你以为是金钱阻碍了你的梦想,但是等你有钱了,你确定能腾出几年的时间出去看看吗?而在金钱、时间和精力都准备好的时候,如果碰上像新冠病毒感染这样的疫情,各国大门紧闭,你的想法依然无法实现。总会有约束条件阻碍你的欲望实现。
这时候,对于“如何获取财富”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转变为“如何在约束条件下尽可能地满足欲望”,即“如何选择”的问题。
财富取决于我们的选择。经济学就是教你在面对稀缺性时,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财富的概念从物质必需品变成主观享受时,经济学要处理的问题,就从“如何通过生产劳动富国裕民”,变成了“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欲望”。如此一来,生产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如何“选择”才重要。
“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7]著名经济学家、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 1898—1984)在《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 1935)一书中写下的这句话,成为当代标准的经济学定义。其中,“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的意思就是“我们欲求的是什么”;“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的意思是“我们满足欲求的行为受到什么样的约束”;最后,“一种关系”指的是“约束条件和欲求之间的某种关系,即我们如何在约束条件下满足欲望”。
说到这里,让我们总结一下。当我们将财富看作客观的物质必需品时,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就是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我们认为财富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受的时候,生产只不过是满足我们主观感受的一种手段,财富本身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如果你快要饿死了,那么到底是吃面包还是馒头对你而言根本就无所谓,它们都是越多越好,都是财富;相反,如果你温饱不愁,有许多美食可供选择,而你偏偏又讨厌面包、馒头,那么对你而言面包和馒头就不是财富。如何选择自己想吃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成为你此时主要考虑的问题。过去,财富是物质必需品,劳动创造财富;现在,财富是对我们有用的东西,选择成了关键。
不知道诸位读者有没有发现,此时的“选择”不只是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经济事务有关,而是与一切生活事务有关!
确实如此,因为财富的概念本身就已经极大扩展了,自然而然,经济学需要解释、能够解释的现象也极大扩展了,扩展到了与我们欲望相关的一切生活事务。所以才有了本章开篇所引的那句话,即当代经济学巨擘马歇尔的论断:“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