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体质营养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儿童体质研究概况

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是体质学研究中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3个层次改善体质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我国最早对人群体质分类的阐述可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书中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不同的体质分类方法,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此后,历代医家结合其各自的临床实践及时代特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东汉张仲景提出“强人”“羸人”“盛人”“虚弱家”“虚家”“素盛今瘦”“阳气重”“其人本虚”等多种体质特征,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体质差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滋阴派”朱丹溪认为,南方人体质柔弱,“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清代医家叶天士总结出温热病中各种常见的体质类型,有气壮质的“正气尚旺之人”,阴虚质的“瘦人阴不足”“体瘦质燥之人”,阳虚质的“阳气素虚之人”等不同类型。

儿童体质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长期影响下形成的个体特征,合理的体质分类将有助于发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预测某些易患疾病的发生,从而提早进行干预,促进儿童健康发育,减少疾病发作。不同类型的体质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如湿热体质小儿易患乳蛾、积滞之病,阳虚体质小儿易患感冒、腹泻之病;且不同体质致使各种证型的发生、演变、发展结果不同,如小儿感湿邪,正常体质小儿表现为湿证,阳热体质小儿易从阳化热为湿热。因此,根据体质辨识的结果及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个体的体质特征,制定体质调护计划,通过合理的精神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护及四季保养等调护措施,使体质偏颇得以纠正,从而改善健康状况。儿童处于生命过程的前期,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体质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明确其体质分型,以此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对于个体以后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医家对儿童体质的认识

《黄帝内经》开创了小儿中医体质理论的先河,《灵枢·逆顺肥瘦》中载“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儿科专著《颅囟经》中首次提出了“纯阳”学说。清代医家吴鞠通提出了“稚阴稚阳”学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明代医家万全结合五脏功能,提出“五脏有余不足”之说,认为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等生理病理特点。此外还有“少阳”说、“阳有余,阴不足”说。总体来讲,古代医家对于小儿体质特点的主要学术观点有“纯阳之体”说、“阳有余,阴不足”说、“少阳”说、“稚阴稚阳”说、“五脏有余不足”说5种。

(一)“纯阳之体”说

“纯阳之体”说的最早提出是在《颅囟经》中,据考证此书撰于唐末宋初,未著撰人姓名。《颅囟经·脉法》云“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首次提出“纯阳之体”说。此“纯阳”是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初升之旭日,充满生机。“纯阳之体”说揭示了小儿阳气生长迅速而旺盛的体质特征。如小儿身高、体重快速增加,各脏腑组织、气血津液及功能也日益完善,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也因此阐明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为阳热证多于阴寒证,且易化燥伤阴、化火生风,病情变化迅速的病理倾向。此后,主要有以下几位医家为代表发展了“纯阳之体”说。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小儿纯阳,无烦益火”,书中还认为小儿具有“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和“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的体质特点。因此,钱乙对小儿热证善用甘寒柔润之品,如泻肺之泻白散、清心之导赤散之类,而慎用苦寒之芩、连。钱乙为“儿科之鼻祖”,其对小儿体质的论述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后世医家。

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小儿门》云:“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指出小儿“纯阳之体”,一旦患病,病邪易从热化,临床小儿热性病最多的特点。

元·朱丹溪《脉因证治·小儿证》云:“小儿十六岁前,禀纯阳气,为热多也。”指出小儿“禀纯阳气”的特点。

明·方贤《奇效良方·小儿门》曰:“古云男子七岁曰髻,生其原阳之气,女子八岁曰龀;其阴阳方成,故未满髻龀之年呼为纯阳。”指出男童与女童的纯阳之体有别。

明·虞抟《医学正传·小儿科》曰:“夫小儿八岁以前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此处的“纯阳”应解释为阳盛阴微,属阳气充盛,阴液未旺。

明·万全《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曰:“小儿纯阳之气,嫌于无阴,故下体要露,使近地气,以养其阴也。”指出儿童“纯阳之体”的养护要点。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治法》曰:“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进一步指出儿童体质为“纯阳之体”,治疗宜清凉之品投之。

清·冯楚瞻《冯氏锦囊秘诀》根据小儿肾气未充、天癸未至的生理特点,指出:“天癸者,阴气也,阴气未至也,故曰纯阳,原非谓阳气有余之论。”认为“纯阳”是指小儿肾气不足、天癸未至,也即《颅囟经》所谓“元气未散”之义。

清·叶天士《幼科要略》曰:“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指出小儿体属纯阳,易患热病。

以上诸多关于“纯阳”说的论述,主要是从儿童的生长发育旺盛这一生理特点,以及发病之后容易化热化火,治疗宜清凉来阐述儿童的体质特点。此外,儿童脏腑组织的修复力较强,对药物的反应敏感,较成人易趋康复,这也是“纯阳”的意义所在。从中医学基本理论来看,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阳气旺盛则人体生命活动旺盛。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阳气旺盛才能推动儿童生长发育。因此“纯阳”说的含义中也自然有阳气旺盛的内容。

(二)“阳有余,阴不足”说

“阳有余,阴不足”说首先由朱丹溪提出。对于小儿,朱丹溪在《脉因证治·小儿证》中说:“小儿十六岁前,禀纯阳气,为热多也。”并在《格致余论·慈幼论》中进一步指出:“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养之之道,不可不谨。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体之服;帛,温软甚于布也;裘皮衣,温软甚于帛也。盖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是以下体不与帛绢夹厚温暖之服,恐妨阴气,实为确论。”

明·虞抟《医学正传·小儿科》提出:“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正,故肺金受制而无以平木,故肝木常有余,而脾土常不足也。”其含义也是阳有余,阴不足。

明·万全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五脏有余不足”说,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从阴阳而言,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万全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写道:“盖肝之有余者,肝属木,旺于春……故曰肝有余。有余者,乃阳自然有余也。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肺亦不足者,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脾肺皆属太阴,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故曰脾肺皆不足。”又在《育婴家秘·肾脏证治》中指出:“水为阴,火为阳,一水不胜二火,此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清·喻嘉言《寓意草·辨袁仲卿小男死症再生奇验并详诲门人》云:“盖小儿初生,以及童幼,肌肉、筋骨、脏腑、血脉俱未充长,阳则有余,阴则不足。”并指出小儿“阳有余,阴不足”的体质特点。

清·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也说:“再论幼稚,阳气有余,阴未充长。”

“阳有余,阴不足”说,往往作为对“纯阳”说的一种注解,也就是说阳气偏胜,而阴未充足。

(三)“少阳”说

“少阳”说源于《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持“少阳”之论者,是基于小儿生机旺盛,如草木之方萌,旭日之东升,合于少阳。如明·万全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云:“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资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这与肝胆主升发是一致的。少阳在天,象征着东方,在季节上象征着春季;在人体象征着少火,少火即是人体生命之源,维系着小儿生生之气;在脏象征着肝,在腑象征着胆;在植物则象征着“茸芽”。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少火生气”之意。小儿初生如草木方萌,时刻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

(四)“稚阴稚阳”说

“稚阴稚阳”说亦源于《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云:“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稚”,幼小、娇嫩、不成熟的意思;“阴”,一般是指五脏六腑的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阳”,一般是指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小儿像初生的嫩芽,从出生到长成一直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之中,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就越快,生机越旺盛。如一周岁内的小儿在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出牙、囟门闭合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很大的增长或变化。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变蒸》曰:“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是说小儿时期无论脏腑气血、筋脉骨肉均处于幼小的状态,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也就是说“阴”和“阳”均是幼稚的,称为“稚阴稚阳”,是小儿体质生理的基本方面。而“稚阴”“稚阳”概念的提出,则是长期以来对“纯阳”的不同认识进行争鸣的产物。

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生理特点提出了“稚阴稚阳”学说,指出“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学者对“稚阴稚阳”说的理解较为统一,认为小儿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都未发育完全,处于气血精津液都未充足的状态,需要随着年龄增长一步一步成熟,不断趋于完善;故吴鞠通在后期干预中多强调使用温补法。著名中医儿科学专家江育仁教授对“稚阴稚阳”作了较全面的解释:“这里的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不完善的。”其根据“稚阴稚阳”总结出的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容易,变化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有效地指导着儿科临床实践。“稚阴稚阳”说的确立,使中医学从功能和物质的角度对小儿生理体质的认识趋向全面,几乎被中医界所公认,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教科书都推而崇之。

明·张介宾不赞成小儿“纯阳之体”的观点,基于他“人体虚多实少”“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思想,在《景岳全书·小儿则》中认为“小儿元气未充”“小儿之真阴未足”。他的这一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对“稚阴稚阳”进行了归纳和解说。他指出:“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允,稚阴未长者也。男子生于七,成于八;故八月生乳牙,少有知识;八岁换食牙,渐开智慧;十六而精通,可以有子;三八二十四岁真牙生(俗谓尽根牙)而精足,筋骨坚强,可以任事,盖阴气长而阳亦充矣。女子生于八,成于七;故七月生乳牙,知提携;七岁换食牙,知识开,不令与男子同席;二七十四而天癸至;三七二十一岁而真牙生,阴始足,阴足而阳充也,命之嫁。小儿岂盛阳者哉!俗谓女子知识恒早于男子者,阳进阴退故也。”

清·余梦塘《保赤存真》亦曰:“真阴有虚,真阳岂有无虚……此又不可徒执纯阳之论也。”又曰:“阴之滋生,赖阳之濡化也……阳可统阴,阴不能统阳。”认为儿童的阴阳虽较成人为少,但儿童之阳可以统摄其阴。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也认为小儿“稚阳体,邪易干”。

民国时期马整齐《䱐溪医论选》指出:“小儿年幼,阴气未充,故曰纯阳,原非阳气之有余也,特稚阳耳。稚阳之阳,其阳几何?”

清·石寿棠《医原·儿科论》则对“稚阴稚阳”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稚阴稚阳化燥”之说,从燥湿立论,阐述小儿生理特点。他说:“小儿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苞,果之萼,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阳未充,则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仲阳允为小儿之司命者哉!乃世俗推六气致病之理,未推六气最易化燥之理,并未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尤易化燥之理。”

(五)“五脏有余不足”说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中指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计三百二十日生骨气,乃全而未壮也。”

明·万全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且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提出:“盖肝之有余者,肝属木,旺于春。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资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有余。有余者,乃阳自然有余也。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心亦曰有余者,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肺亦不足者,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脾肺皆属太阴,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故曰脾肺皆不足。”据此可知,“五脏有余不足”说是由万全提出的。他在《育婴家秘·肾脏证治》中指出:“水为阴,火为阳,一水不能胜二火,此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进一步说明了小儿的“五脏有余不足”说。

有学者认为,万全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是属于小儿体质范围内的生理属性,是一种自然的而非病理状态下的倾向。

综上所述,关于小儿体质学说的争鸣由来已久,且由生理特点的讨论而引起致病特点的讨论。从中医学理论而言,生理、病理是相互为用的。因此,关于小儿体质学说的学术争鸣,实质上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争鸣。从上述所引历代医家的认识来看,看似互相矛盾、互相冲突,实则是互为补充,愈争愈明,推动了整个中医儿童体质学术的向前发展。

二、近现代儿童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一)近现代医家对儿童中医体质的认识

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盖小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这种说法既看到了小儿脏腑功能不完善、稚弱易损的特点,又看到了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易于康复的特点,并且认为“小儿少阳之体,不堪暑热”。

现代著名儿科学家刘弼臣教授根据万密斋、张锡纯等医家的学术思想,结合自身对小儿生理、病理的深刻理解,提出小儿“少阳学说”,并倡导用少阳学说涵盖“纯阳”和“稚阴稚阳”的观点。

(二)儿童九种中医体质分类法的形成

当代,王琦教授及其课题组在古代体质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模糊聚类等方法,将体质类型分为9种,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并建立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系统,对体质类型的命名、特征表述的原则等进行了规定,从定义、表现特征、成因等方面对体质类型的内涵进行了系统表述,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人群中确实存在9种体质类型,其中,平和质占32.75%,偏颇体质中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颁布,成为“中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此后,国内期刊发表中医体质相关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为研究方向的文献为多,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献属于临床观察。自该标准发布后,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对各种疾病进行体质分类,探讨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王琦教授带领的团队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等,最终收集到王明明、殷瑛、李燕、潘佩光、陈立翠、温振英、黄航宇、苏树蓉、张吉仲、朱锦善、王济生、汪受传、邓雪梅、朱永芳、王力宁、张君、林湘屏、王晓鸣、陈伟燕、刘卓勋、罗允洪等21位明确提出小儿体质分类的专家学者的相关论文。鉴于各分类法中有脏腑分类法、气血阴阳津液分类法、寒热虚实分类法,亦有这三者交叉的分类法,统计时笔者结合命名与对应体质表现进行归类;鉴于有的医家体质分类包含几个年龄段的不同分类,故个别体质出现的频次可能超过21次。结果显示:9种体质出现频次从高至低依次为平和质(阴阳平和质、生机旺盛质、正常质、均衡质)出现24次,气虚质(肺禀不足质、脾禀不足质、肺脾不足质、脾虚质、倦怠质、肾气不足质、脾气不足质、肺气不足质、虚型、倦怠萎软质、脾肺气虚体质)出现23次,阴虚质(燥红质、肺脾质Ⅰ型、脾肾质Ⅰ型、内热质、肝阴不足质、阴亏内热质、燥热羸瘦质、脾阴不足质)出现16次,痰湿质(湿滞质、腻滞质、脾弱湿滞质、痰湿内蕴质、湿型、腻滞肥胖质)出现16次,阳虚质(迟冷质、肺脾质Ⅱ型、脾肾质Ⅱ型、虚寒质、寒型、虚冷瘦弱质)出现11次,湿热质(胎热质、热滞质、滞热型、热型)出现7次,特禀质(异禀质、特异质)出现6次,血瘀质(晦涩浮肿质、瘀郁质)出现2次,气郁质出现1次;9种体质以外的其他体质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阳盛质(心火偏旺质、阳热质、阳盛内热质、蕴热体质)出现7次,脾弱肝旺质出现4次,气阴两虚质出现3次,心肝有余质出现两次,脾弱积滞质出现两次,肾禀不足质、心禀不足质、肝禀不足质、阴盛质、积滞质、不足质、心血不足质、胎禀不足质、胃强脾弱质等各出现1次。综上,鉴于上述学者专家均在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体质分类,我们认为儿科专家学者已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了9种中医体质在小儿中的存在。一部分医家学者应用了现有小儿体质分类法进行区域小儿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等共收集到7篇针对医院产科、幼儿园、中小学校、社区等处的小儿体质流调论文。分析该部分资料,结果显示:被应用的体质分类法包括王明明新生儿7分法、李燕新生儿3分法、温振英体质5分法、苏树蓉体质5分法、王琦体质9分法;9种体质的出现频次依次是平和质(正常质、阴阳平和质、均衡质)2777次,阴虚质(肺脾质Ⅰ型、脾肾质Ⅰ型、内热质)1217次,气虚质(脾禀不足质、肺禀不足质、脾气不足质、肺气不足质)756次,湿热质(胎热质、滞热型)572次,阳虚质(肺脾质Ⅱ型,脾肾质Ⅱ型)185次,气郁质109次,痰湿质79次,特禀质54次,血瘀质26次。由此可见,现有小儿体质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了9种中医体质在小儿中的存在。

(三)儿童九种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征研究

关于儿童的体质类型及其特征表述,古籍中记载较少。《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五气论》言“母气胎育,有盛衰之虚实。故其生子也,有刚柔之勇怯”,并按五脏禀赋的差异将儿童分为心气盛、心气怯、肝气盛、肝气怯、脾气盛、脾气怯、肺气盛、肺气怯、肾气盛、肾气怯10类。其中五脏气盛小儿体健聪慧,此5类小儿可归属于平和体质;而五脏气怯小儿可见语迟、行迟、发迟、齿迟等,此5类小儿可归属于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世医得效方·活幼论》按元气盛衰将小儿分为两类,并言“元气盛则肌肤充实,惊、疳、积、热,无由而生,风寒暑湿,略病即愈。元气虚则体质怯弱,诸证易生”。其中元气盛小儿可归属于平和质,元气虚小儿则归属于偏颇体质。由此二论,可见儿童体质的确可分为平和体质和偏颇体质。而《景岳全书·小儿则》言“母多火者,子必有火病;母多寒者,子必有寒病;母之脾肾不足者,子亦如之”,认为母亲的健康情况对儿童影响很大。由此推知,若母亲为阴虚体质,则孩子亦有阴虚体质的可能,若母亲为阳虚体质,则孩子极大程度上也会是阳虚体质,如是等等。即体质类型作为个体健康状态的表现,母亲的体质类型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儿童的体质类型。婴幼儿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以先天体质为主,先天禀赋与遗传是决定婴幼儿体质的重要因素。胎儿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依靠母体的气血濡养在胞宫中成熟,与其父母,特别是母亲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儿童体质同成人一样具有可分性、可调性,与疾病发生存在相关性。儿童体质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儿童体质分类及各类型体质的体质特征。自王琦教授于2005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刊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第一次向业界及公众明确论证中医体质九分法及其依据,至今已有十余年。在这十多年中,中医体质九分法不但经过专家论证成为行业标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而且纳入卫生部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不仅在我国大陆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还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韩国等地的医疗机构应用。然而已经论证的中医体质九分法判定标准是针对15~65岁人群提出的,无法涵盖0~14岁儿童。儿童时期是人体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该时期的体质研究对于儿童的健康保健及疾病预防意义重大。根据多年研究人群体质及从事临床的经验,王琦教授认为儿童体质类型亦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及特禀质九种。笔者在查阅国内儿童中医体质分类文献和学习儿科经典古籍的基础上,试对儿童九种中医体质的特征加以论述,具体如下。

平和质:平和质小儿,营养均衡,体态匀称,面色红润,双目有神,神情活泼,毛发润泽,声音洪亮,肌肉结实,筋骨强健;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干湿适中,脉搏均匀有力。

气虚质:气虚质小儿,头发稀黄,面色萎黄,肌肉松软,形体虚胖,肌肉松软,身重懒动,脘腹痞胀,声音较低,双目尚有神,动辄汗出、气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搏缓。易出现积滞、厌食、呕吐、泄泻等证。由于气虚质小儿卫外功能不足,若失于调摄,则外邪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以时行病、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病证最为常见。

阳虚质:阳虚质小儿,营养发育较差,形体偏瘦偏矮,面色暗淡,头发稀黄,夜尿清长,冬季手足凉,哭声低微,内向,懒于玩耍;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搏沉细或迟缓无力。此类体质小儿由于阳气不足,若失于调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患遗尿、水肿等病证。

阴虚质:阴虚质小儿,营养发育一般,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形体偏瘦,眼目干涩,双目尚有神,头发稀黄,两颧色红,手足心热,毛发枯黄,口鼻干燥,夜间汗出,大便燥结;舌质偏红少津,苔少,脉搏细数。此类体质小儿在发病过程中易出现阴亏火盛的证候,常见壮热、抽搐、昏迷、谵语等病状。

痰湿质:痰湿质小儿,营养发育一般,肤色一般较白细腻,身体困重,不喜活动,动则易汗气短,学龄前期开始出现明显的形体肥胖,青春期痤疮偏少;舌质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搏细滑。此类体质小儿由于痰湿内蕴,在外因引导下,易忠哮喘、癫痫等,也易发展为肥胖症。现代对痰湿内蕴体质的物质代谢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痰湿内蕴体质者在脂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等方面均存在异常改变,血液流变学研究显示其血液呈高黏滞状态。

湿热质:湿热质小儿,营养发育旺盛,形体壮实,皮肤润泽,毛发充盛。眼部分泌物较多,痰液、鼻涕偏黄,性情急躁易怒,怕热、偏好冷饮,易汗出,大便臭秽,青春期开始痤疮较其他小儿数量多、色红;舌质红,苔黄而厚,脉搏滑数。此类体质小儿在发病过程中易出现湿热偏盛的证候,常见壮热、谵语、痢疾、便秘等病状。

气郁质:气郁质小儿,营养发育一般或稍差,形体单薄,精神欠振,双目尚有神,性情急躁、爱生闷气,夜寐易惊,饮食不香,时有腹痛,头发稀黄;舌质淡红少津,苔少,脉搏细弦。此类体质小儿由于脾弱肝旺,在疾病过程中易土虚木盛,出现泄泻、疳证、慢惊风等病证。

血瘀质:血瘀质小儿,营养发育一般,肤色发黑不润,形体坚实,精神较差,睡眠较多但质量不佳、易醒,怕冷,眼下有淤青,头发干枯无泽,爪甲色紫暗。青春期女孩可出现痛经、月经推迟;舌质较暗无苔,脉涩。此类体质小儿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在疾病过程中易出现肿块、肋痛等病证。

特禀质:特禀质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遗传等因素而导致的一种特殊的偏颇体质,以发育迟缓、先天发育不良、过敏反应等为主要表现。先天禀赋异常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有发育较差者如方颅、解颅、鸡胸及“五迟”“五软”等,过敏体质则常因遇到过敏原而导致鼻塞、喷嚏、哮喘、瘙痒、风团、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

总之,小儿九种体质分类法在古籍、现代文献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3个方面均有证据支持。针对可能存在的疑问,作下述解释。

1.为何采用气血阴阳津液分类法,而不选择脏腑分类法、虚实寒热分类法?

若按五脏六腑有余、不足分类,则无法体现小儿痰湿质、湿热质等实性体质,且五脏有余为禀赋充足,不属偏颇体质,单列几类不如统一为平和质。若脏腑分类结合气血阴阳津液分类法,则需分为五脏六腑气虚类、相关脏腑阴虚类、相关脏腑血虚类、相关脏腑阳虚类等大类,大类下又需细分,该法明显过于繁杂、不宜操作。而寒热虚实分类法亦有局限:一方面,寒热本身有偏虚偏实,以寒热虚实为纲则四者存在交叉;另一方面,虚体又可分为阴虚之体、阳虚之体、气虚之体、脾虚之体、肺虚之体等,各种虚体之间存在差异,很难仅以虚体作为一类体质。因此,不论从完整性还是简便易行性考虑,气血阴阳津液分类法都是首选。

2.为何无阳盛体质?

首先,整体来说,小儿阴阳均较稚弱、极易患病,相对成人而言,小儿很难出现阳盛状态。其次,倘若真有禀赋极佳小儿为阳盛体质,鉴于其阳气充盛、不易患病等特点,可将该部分小儿归为平和质一类中,无需单列。最后,根据现有分类中的阳盛质体质特征描述,其多为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等阴虚体质表现与目赤多眵、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体质表现的加合,相当于阴虚质兼夹湿热质,故不将阳盛质列入小儿体质类型中。

3.为何列入气郁质?

虽然古代医家认为小儿无情志问题,但现代研究证明情绪发育在出生后第一年就已经开始,若婴儿未能通过及时、定时、适量的哺喂消除紧张、感受愉悦,则其不但情绪上变得易激惹,而且生理上也会出现腹泻、吐奶等问题。小儿精神心理障碍一直被现代儿科学所重视。因此,气郁质作为情志性格脆弱敏感的体质类型,其在小儿中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

(四)儿童偏颇体质的相关疾病

不同个体的体质特点不仅决定其是否发病和易感疾病的倾向性,亦可影响疾病的病机、病性、传变和预后。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发病倾向,及早预防或正确治疗,对于促进其以后的生长发育、判断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正确地辨证和使用药物,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防病治病、保障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时期各类偏颇体质的好发疾病与成年人有一定的区别,表现为:气虚质儿童易出现感冒、发热、哮喘、慢性咳嗽、功能性便秘、泄泻等疾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更易出现身材矮小等情况;阴虚质儿童更易患紫癜、屈光异常、骨折等,并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消瘦的情况;阳虚质儿童更易遗尿;痰湿质儿童更易出现肥胖、鼾症等疾病;湿热质儿童更易出现肺炎,并可伴有大量黄痰;气郁质儿童多表现为不思饮食、低情绪状态等亚健康状态,长期可导致营养不良;特禀质儿童多带有家族遗传倾向,更易出现各种过敏性疾病及慢性咳嗽、先天发育不良等。

(五)儿童中医体质的可调性

儿童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对儿童体质的调理应从其父母婚育与种子,母亲的孕育与养胎、护胎与胎教等方面做起。后天方面,可以通过改变饮食、起居及合理使用医疗干预等方法对儿童体质进行调理,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类型的儿童制定不同的方案。俗话说:“病从口入。”在调理儿童体质的问题上,应首先从饮食方面着手。除了强调正确的喂养方式,在婴幼儿时期,适时、适量、正确地为其添加辅食是婴幼儿时期的保育要点。正所谓“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在中医体质与饮食方面,王琦教授提出“辨体施膳”。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提出应根据食物的性味结合个人体质类型选择食物。在药物调体方面,王琦教授以“方为人所用”“方为人所宜”为辨体用方的出发点,指出在临床中,应从辨体质类型和体质不同状态如肥瘦、强弱、南北居处、男女性别方面入手来选择方剂。另外,儿童也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有计划地进行身体锻炼,参加户外活动,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应学会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