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际沟通分析的基本原理
此前在很多场合,我已经多次讲述过人际沟通分析的基本原理。如在《心理治疗中的人际沟通分析》(1)一书中做了最详细的阐述;在《组织与团体的结构与动力学》(2)中概述了其在团体动力学的应用;在《人间游戏》 (3)中描述了其在游戏分析中的用途;在《团体治疗基本原理》(4)中可以找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分析手册》(5)中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对该理论进行了总结。因此,本书对该理论仅做简单介绍,方便无法唾手可得以上书籍的读者阅读。
A.结构分析
人际沟通分析主要研究人的自我状态(ego states),是由相应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思维和感觉系统。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三种自我状态。(1)源自父母亲形象的自我状态,俗称父母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正如其父母小时候那样所想、所思、所为、所谈和所答。这种自我状态可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被激活。即使他的行为没有明显表现出这种自我状态,“父母”的影响也会影响他的行为和意识。(2)当事人能够对环境做出一种客观的评价,且根据以往的经验评估各种可能性,此时他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成人”就像计算机一样能客观地进行信息处理。(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他们会用自己小时候某个年龄阶段的方式去感受、思考、行动、言说和回应。这种自我状态被称为儿童自我状态。它表现为“孩子气”而非“幼稚”或“不成熟”(“父母”用语),即个体呈现出儿童某一年龄段的这一特点,此处的年龄因素至关重要,通常情况是2~5岁之间的任何一个年龄。对个体而言,理解儿童自我状态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将伴随他一生,而且也是他人格中最宝贵的部分。
图1A展现了任何一个个体的全部人格,涵盖了他可能感受、思考、言说或所做的一切(简图请见图1B)。更为细致的分析没有发现新的自我状态,而是对已有状态进行了细分。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自我状态由两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父亲和母亲;另一发现是,儿童自我状态在确定前,也包括“父母”“成人”和“儿童”,这可以通过观察现实中的儿童加以验证。此二阶分析如图1C所示。区分两种不同的“情绪—行为模式”称为“结构分析”。本书中带引号的“父母”(P)、“成人”(A)、“儿童”(C)代表的是自我状态,而不带引号的则是指真实的人。
图1A
图1B
图1C
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些描述性的术语,这些术语有些是不言而喻的,有些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如自然型或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以及自然型、顺从型、反叛型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的“结构”以水平方式呈现,对不同儿童状态的“描述”以垂直方式呈现,如图1D所示。
图1D 人格描述
B.人际沟通分析
由上可知,两个人互动时共涉及六种自我状态,每人三种,如图2A所示。由于双方在自我状态上的差异可以反映现实中两人的差异,因此当两人产生互动时,了解哪一方的哪一种自我状态被激活至关重要。两个人互动用图中连接两个“人”的箭头表示。在最简单的沟通中,箭头相互平行,因此被称为互补沟通。显然,此处有九种可能的互补沟通类型(PP,PA,PC,AP,AA,AC,CP,CA,CC),如图2B所示。例如,图2A表示一对夫妻之间的PC沟通,其中刺激是从丈夫的“父母”到妻子的“儿童”,而回应是从妻子的“儿童”到丈夫的“父母”。在最好的情况下,这可能代表一位慈父般的丈夫正在照顾他那心怀感激的妻子。只要互动保持互补,即箭头是相互平行的,那么沟通就可能无限地进行。
图2A 互补沟通
图2B 九种可能的互补沟通关系
图3A和图3B表示存在问题的沟通。图3A中,刺激是从“成人”到“成人”的(AA),收到的却是“儿童”对“父母”的回应(CP)。如此,刺激与回应间的箭头相互交错,而非相互平行。这类互动称为“交错沟通”,此时沟通会发生中断。例如,丈夫询问“我衬衫的袖扣在哪里?”妻子却回答:“你为什么把什么事都怪在我头上?”这便产生了交错沟通,他们无法继续讨论袖扣的问题。图3A是交错沟通类型I。它是心理治疗中发生移情反应的常见形式,也是给世界带来最多麻烦的沟通类型。图3B表示交错沟通类型Ⅱ,如提问这类“成人”对“成人”之间的刺激(AA)一经发出,收到的却是自视甚高的“父母”对“儿童”的回应(PC)。这是反移情反应中最常见的沟通类型,也是出现人际关系和政治关系问题的较常见原因。
图3A 交错沟通I型
图3B 交错沟通II型
仔细观察图2B,可以发现交错沟通类型存在72种可能性(这一数据是先通过九九相乘得到81种组合类型,再排除9种互补沟通而得)。(6)幸运的是,在临床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只存在四类经常发生的交错沟通。由上可知,前两种交错沟通分别是类型I(AA-CP)即移情反应和类型II(AA-PC)即反移情反应。另外,类型Ⅲ(CP-AA)是“激怒的反应”,指一方想要获得对方的同情,却获得客观的评价。而类型IV(PC-AA)是“无礼的反应”,指一方期待得到对方的顺从,却得到“自作聪明”的事实陈述。
互补沟通和交错沟通都是简单的、单层次的沟通。另外还有两种隐匿沟通,或称双层次沟通,分别是三角和双重沟通两种类型。图4A表示的是一个三角沟通。从表面上看,刺激是“成人”对“成人”的,如一位销售人员用很客观的话介绍商品,旨在引出购买者其他的自我状态——“父母”或“儿童”。这里“成人”对“成人”的实线表示外部社交层面的互动,而虚线则表示内部心理层面的互动。在此例中,如果三角沟通获得成功,销售员得到的回应将是“儿童”对“成人”的,而不是“成人”对“成人”的。相反,如果三角沟通没有成功,购买者的“成人”仍占主导地位,那么收到的将是从“成人”发出而非“儿童”发出的回应。观察图4A和图2B,鉴于可能涉及自我状态的各种情况,我们发现18种通过虚线形式予以回应的成功三角沟通。每一种成功的三角沟通也对应一种不成功的三角沟通,即在三角沟通失败的情况下,回应通过实线形式发出。
图4A 成功的三角沟通
图4B 双重沟通(AA-AA)(CC-CC)
图4B代表的是一个双重沟通。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潜在的心理层面或内部层面;一个是社交层面或外部层面。仔细观察示意图将发现812种,即6561种可能的双重沟通。(7)
如果我们减去社交和心理层面相互重复的双重沟通(实际上是81种简单沟通),那么还将剩余6480种可能的双重沟通。幸运的是,在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只有六种。(8)
读者可能好奇此部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数字。原因有三:(1)从“儿童”方面考虑,多数人选择用数字来呈现多样的互动方式。(2)从“成人”方面考虑,是为了证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比其他大多数社会和心理学理论更加精准。(3)从“父母”方面,是为了告诉人们精准并非意味给沟通行为设限。例如,如果人们只进行三次互动,每次都可以在6597种互动方式中选择,那么这三次互动中可供选择的方式将有65973种,即人们约有3000亿种不同的方式来构建三次互动。这无疑为人们提供了充分表达个性所需的空间,也意味着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人两两配对,每对进行200回合的三次互动,也不会存在与先前任一回合重复的情况。大部分人每天都要与他人进行成百上千次互动,这意味着每人每天都有上万亿种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即使他从来不用6597种互动方式中的5000种,也仍然有不同的互动方式可供其选择。除非一个人给自己的沟通行为设限,否则没有必要将其固化。但如果用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分析人们的互动,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将其限定在某种模式里,这不是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本身存在问题,而是人们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本书要涉及的重要话题。
人际沟通分析是具有系统性的理论,上述结构分析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对单次沟通的分析被称为“狭义的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proper),它是结构分析后的第二步。“狭义的人际沟通分析”的提出使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整体的界定更为严谨,也使那些接受科学训练的人对其产生兴趣。单次沟通是由一个刺激和一个回应构成的社交行为。刺激和回应可以是言语形式,也可以是非言语形式。之所以称其为“沟通”,是因为各方都能从中获益,这也是个体愿意参与互动的原因。(9)任意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被归为一系列的单次沟通,而且当它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时,每个学科都可以从中获益。
人际沟通分析是一种涉及人格和社会行为的理论,也是心理治疗的临床方法,它基于对两人或多人的所有可能沟通方式的分析,也基于对特定自我状态的分析,其中涉及的沟通方式是限定的(9种互补沟通,72种交错沟通,6480种双重沟通,36种三角沟通)。在常规实践中普遍出现的大约只有15种,其余大多数只是研究者出于学术兴趣而得出的结果。只有根据自我状态对每次沟通进行系统或严格的分析,才算得上是人际沟通分析。对其下这样一个定义旨在为人类所有可能的社交行为形式建立一个模型。人际沟通分析是一个高效的模型,原因在于遵循科学经济的原则(10)。它包含两个假设:(1)人们可以从一种自我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自我状态;(2)如果A先说了一些内容,而B紧接着又说了一些,我们便能以此验证B所说的是否是对A的回应。这一模型有效的另一原因在于,迄今为止,它能够对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互动做出解释。而且,这一模型非常严密,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找出人类限定的互动方式。
理解“沟通视角”的最好方法是问:“这一成人行为相当于一两岁或三岁孩子的什么行为呢?”
C.时间结构
我们可以对一个人长期甚至长达一生的沟通行为进行分类,以便预测人类短期和长期的重要社会行为。人类彼此互动,即使无法借此获得过多本能满足感,也会选择这样做,因为大部分人在无所事事时会感到心绪不宁。所以,人们会发现参加诸如鸡尾酒会的活动会减弱他们独处时的无聊感。人们对时间结构的需要基于三种驱力或渴望。第一种驱力是“刺激或感觉渴望”。部分人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都在寻求刺激,而不是试图避免刺激。对刺激的需求是人们想去玩过山车的原因,也是犯人想尽一切办法避免被关禁闭的原因。第二种驱力是“认同渴望”,这是一种源于特殊感觉的需求。这种感觉只能从他人身上获得,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从其他动物身上获得。(11)这就是为什么只给幼猴或婴儿提供奶水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听到母亲的声音、闻到母亲的气味、感受母亲的温暖和抚摩,否则便会慢慢失去生气。成人亦是如此,如果没有人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也会渐渐失去活力。第三种驱力是“结构渴望”,这就是团队想要发展成组织,善于时间管理的人无论在哪个社会,总是最受欢迎、最受褒奖的原因。
研究感觉渴望和结构渴望的有趣发现可见于老鼠的实验:老鼠被置于感觉受剥夺的环境中饲养长大,即被养在完全黑暗的环境或持续亮灯的白色笼子里。之后,这些老鼠被放入普通的笼子中,与“正常”的老鼠待在一起。研究发现,如果笼子被置于犹如迷宫的棋盘环境下,这些老鼠会去寻找食物,但如果笼子被置于简单环境中,它们就不会寻找。而对于正常养大的老鼠,无论处于什么环境,它们都会去寻找食物。这表明对于感觉被剥夺的老鼠,结构刺激的驱动强于它们对食物的渴望。实验人员得出结论,对结构化刺激的需要(或用他们的话说,对“知觉经验”的需要)可能就像对食物的渴望一样,涉及最基本的生理过程。幼时感觉被剥夺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体现在之后对复杂刺激的强烈需求。(12)
人类社交行为中,短期的时间结构除了两种极端的情况,还包含四种基本类型。因此,如果两人或多人在一个房间里,他们有六种可供选择的社交行为。其中一种极端情况是“退却”(withdrawal),当事人彼此间明显无交流。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地铁或者退缩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小组这样类似的场合。除了个体沉浸在自我的思绪里不想有任何交流的“退缩”之外,最安全的社交行为形式是“仪式”(rituals)。它可以是非正式的、高度模式化的社交行为,也可以是正式的、完全可预测的典礼仪式。用仪式的方式沟通,人们彼此间几乎不传递信息,给予更多的是相互认可的示意。仪式的沟通单位被称为“安抚”,类似于母亲抚慰婴儿时给予的认可。仪式来自传统习惯或社会习俗的外界编码。
另一个较为安全的社交行为是“活动”(activities),通常指的是“工作”(work),这种沟通由正在进行的谈话内容组成,内容不限,可以是木头、水泥,也可以是数学问题。典型的工作式互动沟通是“成人”对“成人”,指向外界的现实,即指向活动的主题。接着是“消遣”(pastimes),它不像仪式那样程序化和可预测,但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本质上是完成多选题或用句子回答问题的交流。这种交流通常发生在诸如鸡尾酒会等人们彼此间不太熟悉的场合。消遣大致由社会规约构成,人们用可接受的方式谈论一些可接受的话题,但其中也有个别不一样的声音,也就是下一种社交行为——“游戏”(games)。
游戏是一系列隐匿的沟通,本质上具有重复性,会指向一个明确的心理结局。由于隐匿沟通是发起者表面做一件事,而实际却在做另一件事,因此,所有游戏中都隐含着骗局。但骗局只有在回应者身上有弱点时才会生效,游戏发起者才能抓到诸如恐惧、贪婪、多虑或易怒等“可乘之机”。“目标对象”上钩后,游戏发起者为了得到最后的心理结局,必须做一些转换。转换后紧跟着的是一阵混乱和困惑,目标对象一时间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游戏结束时,双方玩家都会获得他们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相互的,游戏发起者和回应者都能体验到游戏引发的情绪(但双方的体验不一定相同)。一系列的沟通要想被称为“游戏”,必须包含以下四个特征:沟通必须是隐匿的,隐匿中包含骗局,骗局之后紧跟着转换、混乱,最后是结果。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加以呈现。
C+G=R→S→X→P(G公式)
C(Con)+G(Gimmick)指游戏发起者制造了骗局,有了可乘之机,回应者做出反应(Respond)之后游戏发起者做出一些转换(Switch),转换后紧跟着的是一阵混乱(Crossup)。之后,双方玩家都获得心理结局(Payoffs)。只要符合这个公式的沟通都是心理游戏,不符合的就不是游戏。
只是简单地重复事实并不能构成心理游戏。例如,在治疗小组中,一位恐惧的患者每星期都让治疗师做出保证(“医生,请告诉我,我一定会好起来”)。当他如愿时,他会对治疗师说:“谢谢。”这不属于隐匿沟通。因为这位患者直接讲明了他的需求,并得到了满意的回复。除了礼貌地回应,他没有以任何方式对此情景加以利用。因此这个沟通并不构成游戏,只是一个正常的活动,它无论重复多少次,都与游戏有区别,正如我们有必要将合理执行的步骤与“仪式”相区分一样。
然而,如果有另一位患者也要求治疗师给她保证,但她收到保证时却利用治疗师的回答使治疗师看起来有些愚笨,这就构成了一个游戏。例如,患者问:“医生,你觉得我会好起来吗?”富有同情心的治疗师回复道:“你当然会好起来。”这时就暴露出患者此问别有用心。她没有直接回复“谢谢”,而是转换反问:“你凭什么觉得你什么都知道?”这个回答难倒了治疗师,以至于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这正是患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最后,游戏结束了,患者因利用了治疗师而感到扬扬得意,治疗师却因此感到挫败不堪。这就是游戏带给他们的心理结局。
这个游戏完全符合G公式。骗局是患者最初提问的问题,可乘之机是治疗师的感情用事。当骗局找到了可乘之机,即治疗师以患者期待的方式做出反应。接着,患者发生转换,造成混乱,最后双方都得到心理结局。用公式表示:
C+G=R→S→X→P
以上是游戏的一个简单示例,从患者的角度可以将此游戏命名为“猛击他”(Slug Him),或者“剧烈打击”(Whammy)。而从治疗师的角度,则是“我只是在帮助你”。心理结局可被称为“赠券”。好的情绪是金色的赠券,令人难过的情绪是棕色或蓝色的赠券。在这个例子中,患者获得的是一张假的金色赠券,因为她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或胜利,而治疗师得到的是非常常见的棕色赠券。
每个游戏都有其口号或座右铭,如“我只是想帮助您”。这个口号俗称“T恤”。通常,游戏名取自其口号。
除了游戏之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有一个极端,称作“亲密”。这是一种坦诚、不包含游戏的关系,彼此间发自内心地给予与接受,不会相互利用。亲密也可以是单向的,一方可能坦诚、给予,而另一方则可能欺骗、利用对方。
性活动可以说明人的同一行为可以有上述六种社交行为。它表现为退却,可以是例行公事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雨天的消遣活动,也可能是相互虐待,抑或是真正的亲密行为。
D.脚本
上述的社交行为形式都是人们将时间加以结构化的方式,旨在避免无聊感又同时最大化每个情境中的满足感。此外,每个人都有一个潜意识的人生计划或脚本。脚本将更长的时间加以结构化——数月、数年或者是整个人生。人们用仪式、活动、消遣和游戏充实这段时间,推进脚本,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但脚本通常会因人们的退却而中止,有时也因亲密而中止。脚本的产生通常基于儿童般的幻想,这种幻想可能会持续一生。但在那些敏锐、有洞察力和智慧的人看来,这些幻想会被一一消除,从而使其面临如埃里克森(Erikson)所描述的各种人生危机。(13)这些危机包括青少年对父母的重新评价、中年时期的抗争(这些抗争往往有些古怪)以及之后形成的人生哲学。然而,成年后继续保持儿童时期的幻想有时会导致抑郁或唯心,但放弃幻想又会使人陷入绝望。
时间结构可以比较客观地用以回答人们在说完“你好”之后会做什么这个现实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尝试通过观察人们在说完“你好”之后所做的事情以及通过给予一些可能的暗示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生脚本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实现这个目标。(14)
(1) Berne, E. Transactional Analysis in Psychotherapy. Grove Press, New York, 1961.
(2) Berne, E.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 and Groups. J. B. Lippincott Company, Philadelphia, 1963. Grove Press (Paperback), New York, 1966.
(3) Berne, E. Games People Play. Grove Press, New York, 1964; (Paperback)1967.
(4) Berne, E. Principles of Group Treat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66. Grove Press, New York (Paperback), 1968.
(5) Berne, E. A Layman's Guide to Psychiatry and Psycho-analysis.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1968. André Deutsch, London, 1969. Grove Press (Paperback), New York, 1962,pp.277-306.
(6) 你可以逐一画出或写出加以验证:例如PP-PA,PP-PC,PA-PP,PA-PC一直到CC-CA。写出所有可能的交错沟通类型,你可以再结合临床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一一比对。
(7) 可以这样计算:图2B中的9种互补沟通加上72种交错沟通,社交层面外部便有81种可能的沟通方式。同样,内部心理层面也有81种。互动组合中的许多种在临床工作和个人社交活动中能被辨识自我状态的人观察到。
(8) 如图4B,这六种常见的双重沟通分别是:表面AA-AA,实则CC-CC;表面AA-AA,实则PP-PP;表面AA-AA,实则PC-CP;表面PP-PP,实则CC-CC;表面AA-AA,实则CA-CA;表面AA-AA,实则PA-PA。另外,在诸如养育孩子、教师教学或儿童精神治疗等特殊情况下,外部层面的沟通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交错的,而内部层面的沟通则也许是81种可能性中的任何一种,前者如表面PC-CP,实则CC-CC,后者如表面AA-CP,实则可能是任何一种沟通。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最好画出沟通图,然后将其与现实情况进行比对。
(9) “人际沟通,或者说交流,似乎一直是各类社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我非常同意布劳(Blau)的观点,即沟通既是所有社会科学最明显的共同参照点,也是最有可能成为我们分析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基石(通过交流这个黏合剂)。”摘自阿尔弗雷德·库恩(Alfred Kuhn)对彼得·布劳(Blau, Peter M.)《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一书中的评论。
(10) 有时又称“奥卡姆剃刀定律”,由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年—1349年)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译者注
(11) Szasz, K. Petishism: Pets and their People in the Western World. Holt, Rinehart &Winston, New York, 1968.
(12) Sackett, G. P., Keith-Lee, P., and Treat, R. “Food Versus Perceptual Complexity as Rewards for Rats Previously Subjected to Sensory Deprivation.” Science 141:518-520, August 9, 1963.
(13) Erikson, E.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New York, 1959.
(14) 对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系统性批判,参见:Shapiro, S. S. “Critique of Eric Berne's Contributions to Subself Theory.” Psychological Reports 25:283-296,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