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械道造物
“听说了吗,汉周宗的客卿沈平长老被丢到丁家门口。”
“啧啧,听说是想投靠丁家在汉周搞事情被发现了,这家伙以前名声就不好,这下子算是出了口恶气。”
“丁家这下脸上好看咯,必须得捏着鼻子认了这沈平,要是不认,怕是寒了人心,汉周这个新宗主做的还真绝!”
“绝啥呀,意气用事罢了!”
“确实,沈平一走,汉周的炼器坊相当于废了,他们日子本来就不好过,这下更难咯。”
“这倒也是,不过怎么说都算出了口恶气。”
“看这新宗主后面怎么做吧......说不定这新宗主也在后悔呢。”
沈平之事在长明城引动了巨大的舆论风波。
惩治反贼固然让汉周门下觉得快意,但代价若是损失炼器坊每年那几千枚灵石的纯利,恐怕众人心里都会泛起嘀咕。
而对这一点,周器在出手之时便已打算好了。
“老钱,现在炼器坊的收益怎么样。”周器问道。
钱业恭敬的站在周器前:
“宗主大人,目前我们炼器坊主要生产光浮灯,每年实际利润大概在四千至五千枚灵石。”
周器笑了笑:“有四五千灵石吗?难怪这沈平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钱业点点头道:“一盏光浮灯售价两千灵元,单件赚的不多,主要是靠数量。”
周器脑中稍微一算便明了。
一万灵元能兑换一枚灵石。
用灵元结算,意味着这是个瞄准低端修士市场的法器。
真正具有一定品质的法器都是用灵石结算的。
“具体说说现在光浮灯的产销情况。”周器继续道。
“我们光浮灯每天大概能生产出两百盏左右,在册的器徒共计二百七十三人,年支出约一千零一十枚灵石。还有五名炼器师,基础工钱按一枚灵石一个月发放。”
“设备方面有五台刻阵机,每台每年需耗费十枚灵石维护。”
“材料成本每件一千零七十灵元左右。”
“考虑到其他损耗,通算下来一年能赚接近四千五百枚灵石左右。”
谈到这些,钱业语气明显有了底气。
毕竟他每天都和数字打交道,炼器坊也是宗门的收入来源之一,对其的收支情况,钱业自然了然于心。
周器边听边对着账册,心中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之前要冒着风险购买刻阵机。
这刻阵机看上去简简单单,但它其实深刻的改变了炼器的逻辑!
在过去,炼制法器都是炼器师独享的权力,这最核心的原因便是器阵需要器道修士手动镌刻。
但这台刻阵机却能将其中最重要的刻阵工序剥离出来自动完成,无需炼器师的干预!
可以说,有了这些刻阵机,汉周哪怕没有深厚的炼器底蕴,每年都能生出数千枚灵石的收益!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械道。
世间道派,广阔无垠,博大精深。
可以想象当时场景,面对这个奇妙的刻阵机,明知售后风险巨大,老宗主周元也决定果断入手,为宗门另开钱途。
购买刻阵机的决定虽是大胆果决,但是却让沈平这种外来人主持经营,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都是一步臭棋。
也难怪大家评价自家老爹经营之才平平。
周器注视着眼前的刻阵机,不断思索着。
他不久前曾在泓海孤岛上获得一处械道传承。
当时的周器虽然领悟了械道,并将其造诣提升至入门水平,但并未真正理解这个道派背后所蕴藏的巨大价值!
此刻站在这台刻阵机前,周器方才如梦初醒。
械道,其实便是修道界的工业革命!
像是资本家站在珍妮机前,周器面如平湖,心中却是惊雷阵阵。
这台刻阵机是械道加器道的产物,既可以算是机械,又可算是法器。
制作者肯定是想造出一台机械,但他的械道造诣非常浅陋,应该只有未入流的水平。
因此他额外加入了各种器道阵纹,用械道思路指导,用炼制法器的方式强行造出了一台机械。
一个修士的道派造诣可以简单分为未入流,入门,精通,小成,大成,大宗师,极道。
周器的械道造诣在入门水平,这个神秘制造者的造诣应该在未入流水平。
也正因为此,周器方能一眼看出刻阵机发生的问题,毕竟这台刻阵机底层逻辑还是械道阵纹。
周器握拳,摩挲着下巴,脑中闪现出无数疑问。
这台刻阵机是谁造出来的?
他和自己获得的械道传承有什么关系?
很快,周器做了个简单的推测:
首先刻阵机的制作者不太可能是留下械道传承之人。
更大的概率,这个神秘的制作者和自己一样,也获得了械道传承!
因为留下传承之人自身的械道造诣其实也并没有多高,应该还在精通层次。
而自己的水平则在次一档的入门阶段,这个神秘制作者则是还处在未入流的状态。
虽然这个神秘人还是未入流的水平,但周器并未有任何轻视。
这台机械之所以能运转,全靠制作者极高深的器道造诣,有相当多的功能是被当成法器强行炼制出来,足见此人炼器造诣之深!
目前没有更多的有效信息,周器也没有过多纠结于这些疑问,而是专注起眼前的问题——
该如何处理这些刻阵机?
虽然起了火,但刻阵机的核心部件并未收到不可逆的损害,损毁的大部分只是外围壳体部件。
对这种没有过多精密度要求的外壳结构件,不要说炼器师了,就是正经的器道学徒都能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
“炼器坊先关停几日。”周器吩咐道:“我要改造这几台刻阵机。”
钱业愣了一下:“您还会炼器?”
周器只是淡然一笑,并不答话。
他擒下沈平,当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已在脑中想好了下一步的计划。
以他的械道造诣,修复这些刻阵机绰绰有余。
目前炼器坊日产能两百盏,算上休息和损耗,一年下来也就六万台出头的产能,远未达到刻阵机的极限。
最重要的是,以现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几个人围在一个工作台闷头搞,在效率上简直是一种犯罪。
周器有了个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