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抓紧备战
就在京口方面举事之时,青州方面也展开了动作。
孟昶周密谋划,为刘毅要行动铺好了道路。
早就在行动前一天,他便忽悠自己的领导桓弘去游猎,面对下属的提议,桓弘也没有理由拒绝,毕竟连桓玄大帝都痴迷的事儿,在地方上早已成为了时尚。
完成前期铺垫之后,刘毅等人便在大清早叫开了城门,声称要陪同刺史桓弘外出游猎。
城里守兵早就见怪不怪了,当然深信不疑,将刘毅等人放入城内。
刘毅、孟昶、刘道规三人,率领壮士数十人,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广陵的刺史府里。
府邸内的桓弘没有丝毫警惕之意,还在喝着小粥唱着歌,一个不留神,脑袋便搬了家。
计谋得逞之后,刘毅等人也不多做逗留,立刻集合众人,渡江南下,与京口方面的刘裕汇合。
半途中恰巧遇见被刘裕唬的狼奔鼠窜的刁弘,自然二话不说将其结果掉了。
……
四条战线中已有两条完成了主线任务,然而事不过三。
第三条的豫州方面战线,却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诸葛长民虽然也姓诸葛,却无诸葛孔明半点风采。
兵变讲究的便是快准狠,因为时局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在如此性命攸关的行动中,诸葛长民竟在酒桌之上肆无忌惮的与狐朋狗友大声密谋。
一场大酒下来,失去了最佳兵变的时机不说,自己还被那群“铁哥们”告发。
豫州刺史刁逵在得知此事后大怒,立即将之逮捕,连同家眷一起押往建康。
……
豫州战线事情办的不漂亮,建康战线同样遇到了挫折。
若诸葛长民失利乃是所托非人,那建康方面则是遇人不淑。
王元德、童厚之等人兢兢业业的按照计划潜入建康开展地下工作,并派周安穆同志与刘迈接头,成功取得联系。
刘迈接过密信之后,表示同意。
众人大喜,因为刘迈乃刘毅的哥哥,是自己的同志,所以一万个放心。但是人心隔肚皮,刘迈嘴上酬许,内心实则惴惴不安。
是夜。
桓大皇帝不知道发哪门子神经,竟突然给刘迈传信一封:“北府人情云何?卿近见刘裕何所道?”
其实桓玄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刘迈与刘裕乃同乡,想让他帮忙给传个纸条而已。
可怜刘迈不知情啊,他本就无胆无谋,以为行动暴露,吓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第二日清早,顶着黑眼圈刘迈便向桓玄行告发之举。
桓玄听到刘迈的爆料之后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刘裕居然是如此负心之人。
后果可想而知,建康的地下人员当天就遭到了大清洗。
刘迈也因提供的情报过于重要,检举有功,按照程序应当封侯,随即桓玄口谕刘迈为重安侯。
不过桓玄却越想越气,他终于体验一回,你视别人掌上宝,别人视你如稻草的滋味。
想到这一切都是因刘迈这王八蛋告密,才让自己这么早知道如此恶心的消息,情不自禁的将怨气与怒火发泄到刘迈身上,以他放走送信人周安穆为由,立即将其革杀。
不到一天,首鼠两端的刘迈封侯之位秒变“封喉”之位。
……
叛徒刘迈的告密,给组织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仅致使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同志遇难,同时也使京邑方面的地下工作瘫痪。
更为严重的是让刘裕的行动提前暴露,导致闪电战的设想破裂。
从纸面实力而言,打持久战对京口极为不利,一城之兵如何与一国之兵相抗衡?
但京口有刘裕便不能按照常理视之,这位东晋版硬核狠人,最为擅长的就是以少打多,若是以多打少,他可能都不适应。
举事至今已经达成很多不可思议的成功,至于剩下的战斗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
京口方面,士气高昂,筹备军队,抓紧备战。
一个好汉三个帮,刘裕打仗没的说,但能力再强也做不到凡事亲力亲为。
比如军需调度等繁琐事宜,就需找一个专业主簿。
百事通何无忌立即考察京口的文化人,经排查过后,遂向刘裕举荐了刘穆之。
刘裕对此人亦是有所耳闻,毕竟两人都是老刘家后人,又都居住在京口,只是不得相见而已。
刘穆之何许人也?他比刘裕还大三岁,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
在那个汉室宗亲烂大街的年代,他的祖先同样可以推算到汉高祖刘邦,乃其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代。
可刘穆之这个汉室宗亲不似作假,因为他喜欢美食,身体肥胖,有着其祖先刘肥显著的遗传特征。
刘穆之少好《书》《传》,博览多通。起初为琅邪内史江敳赏识,担任军府主簿,但在那个门第观念很重的年代里,并未有太多发展前景,不久便赋闲在家。
被炒鱿鱼的刘穆之,不久便囊中羞涩。然而作为美食家,吃乃头等大事,为了吃上一口热乎的,他曾厚着脸皮跑到老丈人家中蹭吃蹭喝,为此不少遭人白眼。
妻子江氏得知此事十分心疼,不惜将自己的长发剪下为丈夫换取酒菜。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刘穆之极为感动。日后发达之后仍旧不计前嫌,善妻子的娘家人。
……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时机就出现在一个早晨。
刘穆之正在房中呼呼大睡,梦中正与一人泛舟海上,有两条白龙的护船,得见山峰耸秀。
忽然一队兵丁闯入家中,领头之人郑重的将一份请柬递到睡眼朦胧的刘穆之手中。
虽说他没有赶上初创公司的原始股,但在公司即将上市之时收到一份offer,同样价值千金。
刘穆之睡意顿消,二话不说,转身回家便将布衣撕碎做成绑腿,跟着兵士便走。
刘裕初见刘穆之,对这个胖子的第一映像是满意的。因为此人居然是穿着行军用的绑腿来的。模样虽然有点滑稽,却足见其赤诚之心。
满意归满意,面试的程序该走还是走一走的。
于是刘裕随意问道:“始举大义,方造艰难,急须一军吏,卿认为谁能堪此重任?”
刘穆之来之前已经抱定决心追随刘裕了,听到他问这种这种送分题,哪有推诿的道理。
当场毛遂自荐道:“贵府始建,军吏必须要真材实料的,如今时间紧迫,我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没谁比我更合适!”
刘裕听到此人如此敞亮,放声大笑道:“卿能自屈,吾事济矣。”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如高祖得张良,昭烈遇孔明。
三言两语之间,刘裕便敲定了刘穆之,当即令其坐署主簿。
刘穆之的加入,使得义军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军队很快便拉扯起来。
宛如刘穆之梦中的场景,二人风雨同舟,为日后的烟雨南朝缔出一个又一个政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