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壹
词在古代也被叫作“诗余”。
两种解释:一、诗的变格,延续“清空雅正”的语言风格;二、诗人之余事。
或许多数人想到的是后者。发明这个词的人应该也是这个意思:略有轻视意。然而历史不吃那一套,谁好就奖谁小红花。到现在,诗、词已成双雄,在中国古代文化门类中十分地突出。
“诗言志,词言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彰显的是一个人的品质,词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性情。
所以,我们读古诗词,就要将作者的诗与词结合起来,这样,他才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从而更接近他本人的真实。
有时候,词比诗更像作者本人说的内心话。一本词集,就像现在的一个游戏——真心话大冒险。一圈人,团团坐,比赛着说出自己平时说不出口的真心话。比如《花间集》。
没错,词的缘起大抵出自这本词集。它给后来的词制定了母题、写法,以及其他一些和词这种文体有关的事情。其意义犹如《古诗十九首》之于诗。
于是,从同一个人的词与诗,至少可以辨认出两个作者:一个比较多愁善感,另一个壮志难酬但是还作旷达状。它们只是同一个人的两面。从古到今,人立下壮志,总是很难酬,一转身,或许他又是多情和忧伤的。这些年代久远的词,有种真正曲折、缓慢的味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过人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都是用词来表示,而毫无不妥。
宋词里那些极好的作品,它们写爱,写美,传递着一种纯真的、优美的情感。这些东西来自内心深处,经过几百上千年时间的传递,跟今人的心依然相通。这是汉语的神奇。
人得经过爱,见过美,才能拥有强大和勇敢的内心,去对抗世界的粗糙,以及离开人间的恐惧。对此我们深信不疑。而在一个衔枚疾走的年代,仍放不下一份浅吟低唱的美和爱意——就像此刻,我们心头浮上的那些天真诚实的绝唱,那一份淡定和从容。
诗歌是汉语言的精华。作为诗歌大类中的宋词,正是记录爱与美的杰出代表。
宋词美啊,宋词低回,读进去,每个人都会觉得美到自己的心窝里。
贰
在其他的中国古诗歌中,我们能看到所有的人;在宋词里,我们却几乎只能看到一个人,他沉静、多思、轻愁,常喝点酒,爱某种花,为世间什么所伤……即便偶有不同,也只是这一个人的不同时刻。这张脸比其他种类诗歌里出现的同一张脸更真实也更贴切。
随着李煜等人引领词由唐入宋,北宋前期柳永、欧阳修及北宋后期苏轼、秦观等人将词推向巅峰,词的文体意识渐渐成熟,词人们的风格也渐渐开阔,“词言情”从言爱情、婉约之情,渐渐增加了言家国之情、豪迈之情。而经历了南宋偏安,南宋末年,词坛被沉郁的故国情怀笼罩着。此间的辛酸悲慨构成了这一时期词人的集体书写,形成了宋词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巅峰。辛弃疾、陆游、张孝祥等,都是其中佼佼者。词作为日常生活的记载方式而迅速流布。
宋词天生和女子契合。
宋词形制轻妙,具有抒情性倾向和浪漫气质,与女性特质相似。同男词人的拟女性创作相比,女词人的创作更为真切自然。特殊的时代造就了宋代女词人群体,如李清照、朱淑真、魏玩、张玉娘等,她们以惊人的才华创出中国女性文学的高峰。
明、清之下,词人继承传统,出现过一些创作圣手,如张岱、李雯、朱彝尊等,多有传世之作。这是词在跳跃过元代的低谷之后又一个小高峰。
至此,但凡中国传统文化所含有的价值观,如忠君报国、杀身成仁的抱负,积极奋斗、舍生取义的理想,“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清廉自持、安贫乐道的个人品格,热爱生活、忠于爱情的自我倾向等,都可以在词里找到它感人的存在,而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叁
起心动念写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已经很久了。那时我还在母亲身边,在每天读一首古诗词、写一篇大字的懵懂里,不知人事变幻。直到后来,母亲出了一点问题,我才明白:原来最值得宝爱的事物,那么容易就会失去。
于是,我就开始做起一件寸草心报不得三春晖的事情——报得报不得,都要报,不是吗?
母亲有多么美丽,我的歌喉就有多么鄙陋,而即便用一生的时间也歌唱不出她绝妙风姿之万一,我还是要忍不住依偎着她,跟随她唱过的歌曲,小声为她做起和声……
有谁不想感谢母亲呢?有谁,舍得忘记,母亲曾唱给自己的歌谣呢?
那么,就让我,让我们以各自幕后和声的方式,来回应母亲的歌唱吧,也请我们的孩子加入进来,一起歌唱。
这样,母亲唱过的歌谣,以及母亲,便永存在这世界上了!
简墨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