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摘选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通过关键词可以快速地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分析能够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主线逻辑和总体框架。词频分析(term-frequency analysis)是指对某一研究领域内的关键词的频次展开分析,由此可以寻找或锁定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是衡量知识图谱网络中该节点对与之彼此相连的另外两个节点的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该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在检索时使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或含“智能思政”)作为检索的主题词,所以不再讨论这三个关键词。剔除“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智能思政”之后,导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1-4),并依据关键词频数和中心度两项指标选取排名前10的关键词分别进行排序,导出高频关键词统计列表(见表1-3)、高中心度关键词统计列表(表1-4)。频次是指检索到的论文关键词出现次数;中介中心性是指论文关键词在网络中的权重指标,可借此评价文献的重要性,中心性越强,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越大,数据超过0.1的节点为关键节点。频次和中心性皆高的关键词一般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前沿。通过表1-3和表1-4的分析得知,高频关键词为“课程思政”“思政课”“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大数据”“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新工科”。但并非所有的高频关键词都是高中心性的词汇,仅依靠高频关键词便得出研究热点领域的判断是偏于线性思维的,需要结合中心系数的比较分析,才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对比分析可知,“思政课”“高校”“高职院校”“学习”为本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
图1-4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3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
表1-4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中心度关键词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某些年份的文献研究中的关键词骤增,CiteSpace关键词突现可以从相关学术领域文献中检测到该领域突变率高的关键词,进而反映出研究热点的重大转向。为了追踪“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拐点,运用CiteSpace的Burstness功能对关键词的突发性进行检测。通过突发关键词分析(见图1-5),共有9个突发性关键词。图1-5中穿插的实体线条表示每一关键词突现的起止时间。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突现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12年,为“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初显阶段。这一阶段的突现词为“学习”“实践”“高职院校”,可以清晰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契合不多,人工智能常以学习工具与新媒体技术的集合形式出现,且在高职院校运用频繁,而对大多数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新媒体还是一个陌生的“新鲜事物”。第二阶段是2012—2017年,为“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的突现词为“大学生”“智能手机”“新媒体”“思政工作”“思政课”“微信”。这一阶段涵盖的关键词较多,说明学界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学者们开始关注到新媒体技术如何融入思政工作以及思政课,如何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第三阶段是2017—2022年,为“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虽然没有再次出现明显的突现词,但我们不难看到,除“高职院校”以外,“学习”“实践”“大学生”“智能手机”“新媒体”“思政工作”“思政课”“微信”等关键词均在2017年以后继续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特别是关于“思政课”的有关研究热度持续不减,也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效。这也逐渐带来了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理念转变,思政课程向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迈进。
图1-5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键词突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