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的出现最早是在工业革命前夕。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在这个背景下,经济学家开始讨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结构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的必要性。早在167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对不同国家的产业差别进行对比后发现,产业结构的差别是导致国家发展阶段不同和收入差异的关键原因。具体来说就是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比工业收入多。他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也会从有形资产生产向无形资产生产转移,当工业收益大于农业时,劳动力会随之从农业向工业转移;而当商业收益大于工业时,劳动力又会从工业向商业转移。配第第一次揭示了国民经济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上述内容被称为配第定理。
在配第之后,包括魁奈、斯密、李嘉图等人也都对产业结构有所论述,但是他们的论述相对比较粗浅,也没有形成较为成形的理论。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产业结构理论才开始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在经济统计数据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英国经济学家费舍尔通过对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配第定理基础上提出三次产业划分方法,其内容是:把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把从自然界取得的生产物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把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都划为第三产业。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根据日本的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雁行模式”,首次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通过对20余个国家经济数据的计算,提出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和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该内容也被称为霍夫曼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总结和吸收配第、费舍尔等人的理论基础上,比较系统和完整地提出了产业结构理论。克拉克(1940)提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将逐渐改变,即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进而由制造业向商业和服务业转移。这也被人们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业结构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66)通过收集和整理20余个国家的经济数据,深入考察了经济发展中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的变化情况,提出:①随着时间变化,农业部门收入和农业劳动力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将下降;②工业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将上升,但相应劳动力占比会持平或略有上升;③服务部门无论是收入占比还是劳动力占比基本上都是上升的。上述理论被称为库兹涅茨法则。列昂惕夫通过建立投入产出分析体系实现了封闭型产业结构定量化分析,他把投入产业数和投入产出系数作为分析因子,计算出国民经济部门中任一产业部门变动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并据此分析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前景。这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工具,但是由于这种分析是静态分析,因而其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性。
上述产业结构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角度研究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还有一批学者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对产业结构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刘易斯、赫希曼、罗斯巧和钱纳里等人。
刘易斯根据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落后的农村和农业部门与较发达的城市和制造业部门并存的现象,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也即刘易斯理论。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远远低于制造业部门,且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制造业部门的收益远远高于农业部门。这样,农业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制造业部门,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会逐渐提高,制造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会逐渐减低直到与农业部门水平相等,这个过程就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理想过程。这一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换联系起来,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指出了方向。
赫希曼根据发展中国家资本普遍不足的现实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应该优先投入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较高外部性的产业部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产业发展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侧向关联效应,进而带动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增长理论提出了通过政府在产业内选择有发展潜力的部门进行支持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思路。
罗斯托根据世界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特点,从发展阶段和实现路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进行了解释,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论和主导产业扩散论。经济成长阶段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共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一是传统社会,其特征是农业处于首要地位,制造以手工业为主,产品交换范围很小且现代科学技术没有出现。二是起飞前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产品交换范围扩大到全世界。三是起飞阶段,就是经济突破传统的停滞状态。实现起飞需要三个条件:①要有10%以上的资本积累率;②要有主导产业部门;③要建立能保证起飞的制度和机构,如私有财产保障制度和能够承担公共设施投资的政府机构等。罗斯托认为,一国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经济就可起飞并实现持续增长。英国在1780年以后最早完成起飞,美国、法国和德国则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实现起飞,日本在19世纪最后25年实现起飞。四是成熟阶段。在该阶段,现代技术已被推广到各个经济领域,工业朝着多样化发展,新的主导部门逐渐代替起飞阶段的旧的主导部门。这个阶段也是起飞阶段之后的一个持续时间相当长的时期。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在该阶段经济由追求生产转向满足社会消费需要。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为了实现上述经济增长和发展,罗斯托认为应该通过主导产业的更替来逐步推动经济阶段的进化,选择扩散效应显著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具体包括主导产业发展带来的几种效应:回顾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各种要素材料投入的拉动作用;旁侧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如制度、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等的改善;前向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会诱发新的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甚至为新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罗斯托的理论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理论基础。
钱纳里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九个准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的概念,并据此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时期六个阶段。他认为任何国家要想从不发达国家成长到工业成熟国家,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转换来实现,且均要经历这六个阶段,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三种产业形式。初期产业对应工业化发展初期,处于不发达经济阶段向工业化初期阶段转变过程中。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但正在向现代化工业转变。这一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除农业外主要是食品、纺织、采掘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期产业对应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转变过程中。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在早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后期则以第三产业为主。这一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是重工业制造部门这样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后期逐渐转为以新兴服务业部门为主。后期产业对应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向现代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时期对经济起主要作用的部门已经由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已经发生重大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实现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目标,重点制定并实施了以产业结构政策为主的产业政策。与此同时,日本学者开始针对日本的产业结构情况提出具有本国特点的产业结构理论,主要包括雁行形态论、动态比较费用论、两基准理论、战略产业优先增长论和技术群体结构论等。
雁行形态论由赤松要提出,又称为雁行模式。赤松要认为,进入工业化时期,一些经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开放国内市场才能获得特定商品。随着经济发展促使国内对该商品的需求达到一定数量,该国就具备了生产这种商品的市场条件和技术要求。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本国企业通过引进技术结合本国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开始实现商品的本国生产并逐渐取代进口。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释放,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并最终实现出口,完成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目标。这样的产业发展是由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组成的。从图形上看四个阶段呈倒“V”形,类似飞翔的大雁,所以被称为“雁行”。
动态比较费用论和两基准理论由筱原三代平提出。动态比较费用论又称为动态比较成本说,是指一国的比较成本优势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通过国家的政策干预和合理的产业结构转换,可以使一国的动态比较成本由不利转化为有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动态比较收益。这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立国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两基准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指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这一基准要求社会剩余资本应优先投入弹性大的行业部门,这样才能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指通过测算不同生产部门的要素生产率,从中选出生产率高的部门后将剩余资本优先投入该部门,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最大化发展。筱原三代平的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在很长时期内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标准。
战略产业优先增长论由佐利贯雄提出,该理论认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所以快速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原因就在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选择了不同战略对产业给予优先扶持。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选择扶持电力产业来推动石油、石化、铅等需要大量电力的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发展船舶制造业来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需要大量海上运输的问题。之后选择扶持的钢铁、机械、汽车等产业也都是对其他产业有着较强拉动作用的产业。该理论认为产业之间是具有高度关联性的,通过选择恰当的产业给予扶持使之成为战略产业并优先发展,是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
技术群体结构论由关满博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日本应该放弃过去那种“齐全型产业结构”,把日本的产业分工放到东亚经济总体分工中去,进而参与世界分工合作。只有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能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才能够使日本的产业优势保持下去。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理论的内容和演变过程如上所述,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和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