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的“数字化”
人的“数字化”是数字时代最显著的表现之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化,社会群体中“网民”这一特定的群体称谓最终可能消失。更多情况下,“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这些标签被用来区分不同的群体。相信不久,这些标签也将消失,因为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数字化。
1.3.1 认知的变化
进入数字时代,人的经济和社会属性并没有消失。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人机结合”的赛博格(cyborg),都只是描述人的某一标签。但是数字技术的应用确实改变了人的某些认知和行为模式。
智人(homo sapiens)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认知能力。虽然近期研究对于技术是否损害人的认知能力提出了不同看法,但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数字技术会影响人类的认知系统和认知模式。这种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3.1.1 技术成为人的“外脑”
技术成为人的“外脑”,可能会改变大脑内部的认知流程。计算机、互联网和搜索引擎使得存储、获取信息和知识极为便捷,由此导致人们不再依赖自己的记忆力来记住某些信息,比如驾车路线、电话号码。技术被人们视为自身的一个外脑,而且这个外脑的存储容量和准确性远远优于人脑,每个人都可以轻易拥有一个随身携带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由此,人们就倾向于依赖外部记忆而减少对自我记忆的使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谷歌效应”。虽然依赖外部记忆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外部记忆的有用性取决于人自身的另一种能力:搜寻、整理、评估信息的能力。外部记忆的容量越大,提供的信息越多,就越需要人能够有效组织和整理信息,也就是知道信息存放的位置(哪个网站或文件夹)、判断信息的质量、快速搜索到相关的信息。缺乏这些能力的人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所淹没,更严重的可能会因信息过载而引发焦虑。
1.3.1.2 技术对注意力的影响
数字技术尤其是移动技术可能会分散人的注意力。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曾提醒过,信息丰富会造成注意力匮乏,并指出注意力是组织活动的首要瓶颈。数字技术往往具备极强的激励,而且会给人带来多方面刺激。例如在算法的支持下,短视频平台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刺激,这些经算法推送的刺激很容易推高人们的奖励阈值。相比之下,缺乏即时奖励且需要高度注意力的任务,比如阅读长篇文本,就会显得枯燥而缺乏吸引力。缺乏自控力的人就会懒于执行这些高级认知活动。
1.3.1.3 技术对深度思考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使用让人们可以轻易获取大量信息,使人们认识问题的速率加快,加上多任务同时进行,人类可能会过多依赖于启发式思考来快速处理信息,做出决策,但同时深度思考就减少了。缺乏深度思考会让人更容易不加判断地接受偏误或虚假信息,更易陷入偏好算法所织就的“信息茧房”,从而降低决策的有效性。
这些认知模式变化会深刻影响人的决策、学习、问题解决、创新思考、对激励的反应等日常表现,引发管理中的新问题,进而促使管理者对这些问题积极应对。比如企业会采取新的方式来鼓励和组织员工的学习,提供即时激励和游戏化过程来激发员工的能动性。
1.3.2 沟通和社交的变化
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帮助下,沟通突破了时空束缚,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以技术作为沟通的媒介。社交媒体成为主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2022年全球数字概览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网民每天上网时长近7小时,且以平均每天增加4分钟的速率继续上升,其中,花费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为2.45小时,约占总上网时间的三分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07亿,占网民整体的97.5%。
沟通和社交的范围在扩大。技术可以使人跨越空间与人相识交流,从而使得个人的社交网络远远超越了基于亲缘、业缘的传统社交范围。一个人最多能维系多少好友?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给出的结论是150人,即所谓的邓巴数。然而,这一定律受到了社交媒体的挑战。2016年,《微信经济社会影响力研究报告》指出45%的用户微信好友人数超过200人。2020年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年度大会上透露有将近100万人的微信好友达5 000人。
数字时代的沟通和社交也被质疑有其负面问题:基于数字媒介的沟通因为欠缺面对面交流而效率低下,容易引发误解和偏见;沟通打破时空界限,使得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产生新的焦虑和压力;过度使用网络更被认为可能会损害人的同理心。
1.3.3 生存在线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类应用的成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尼葛洛庞帝笔下的“数字化生存”不再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现实。Statista数据表明,2021年1月,全球范围内活跃互联网用户达46.6亿,占总人口的59.5%,移动互联网用户43.2亿,占网民总人口的92.6%,社交媒体用户42亿,移动社交媒体用户41.5亿。
根据CNNIC的报告,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占总人口的73.0%。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网络新闻等网民渗透率均超过50%(见图1-4)。网上外卖、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网约车等服务类应用的增长迅速。
图1-4 各类互联网应用的用户规模及网民渗透率
资料来源:CNNIC。
以下这些统计数据更能体现人们的在线化生存状态:
(1)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5个小时,平均每天4.07小时;
(2)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单日接触手机时长100.35分钟;
(3)微信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69.45分钟,启动次数17.79次,每天有超1.2亿用户在朋友圈发表内容,3.6亿用户阅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4)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2.1小时,53.5%的短视频用户每天都会看短视频节目;
(5)在线会议日均使用时长达36分钟;
(6)京东健康APP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1.0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20.02分钟,月人均使用次数10.52次;
(7)证券类APP月活跃人数突破1.4亿;
(8)在线教育类APP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27.4分钟,每日使用6.82次。
每天上网时长4个小时,即我们每天除了睡眠之外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自主参与数据交互,产生“数字痕迹”。据预计,2025年全球人口的75%都会成为数据交互的参与者,每隔18秒至少进行一次数据交互。这些人可能是企业的客户,也可能是企业的员工或管理者,或者是外包团队,或多或少都参与着企业的各种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字化从未如此大规模与系统性地影响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