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学的召唤
1961年7月,王仁华参加了高考。最终,他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被华师大物理系录取。
1961年9月,王仁华跨入了大学校门。在丽娃河畔,他常常独自徘徊,没去心仪的大学,让他有些闷闷不乐。作为一个不服输的人,他曾无数次默默对自己说:“你必须振作起来,重新找回自我。”他内心有一个想法:“大学毕业后,我要考北大或上海交大的研究生!”
之后与高中同学夏德瑜的意外重逢,让他了解到,人生原来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
那是1962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照例返校,走过田径场,发现那里正在举行上海市高校田径运动会。我就走过去看热闹,碰到了新成区少体校的金迪恩同学,她也来参加比赛。她告诉我,哈德(夏德瑜)也来了,刚才跨栏还摔了一跤。于是,她带我去找哈德。哈德那时已换了衣服,正坐在田径跑道边上,我向她问候,问她是否受伤了。她依旧大大咧咧,笑着说没事。我带她到校园转转,谈起别后的情境。她说,她们田径队的大部分同学,都听从班主任的要求,报考了田径项目对口的上海师范学院,但她就是没有听班主任的,愣是报了复旦大学。当时班主任有些生气,提醒道:“夏德瑜,如果你考不上怎么办?!”哈德说:“考不上我就去新疆!”
就这样,哈德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并成为复旦大学女子篮球队的成员,也是田径队的队员。哈德的果敢让我刮目相看,原来人生可以有“自己的选项”。
那次见面后,我们开始相互通信,我在心中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只要哈德有比赛,我总会抽时间去看。哈德很优秀,是跨栏好手,她曾拿到80米低栏上海市第一名,成绩突破13秒,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运动员,并获国家田径二级运动员称号。
我觉得,那时哈德对我精神上的支持很重要,她认为我不应该气馁,相信我能够学有所成,也肯定我以后报考研究生的想法,鼓励我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
那时,我也反思自己,调整自己,对自己说:“今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因素,都要坚定地跟着内心走。争一争,搏一搏,就会是另一片天地。”
(王仁华)
经过最初的失落和思想波动,王仁华的规划开始围绕课堂和球场展开,他在华师大的生活也变得充实饱满起来。
王仁华树立了两个目标:一是努力学习,将来考研,力争成为国家的科技人才;二是认真踢球,为华师大争光,为上海高校争光。
校园环境变了,但原有的节奏一点也没有变: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训练,晚上自习。他是体育班的另类,是物理专业唯一的体育生。他争取到了“特权”,早上球队晨练可以不参加,用这宝贵的时间学习外语(俄语)。由于高中时没有学过俄语,他被编入特别班,半年后他就跳到了俄语一班。在物理系,大家都知道他是华师大的球星;在体育班,他是不折不扣的学霸。王仁华虽然在足球上时间花得少,但因为他之前是上海市少体足球队的前锋,球艺出众,所以他的威信很高,成为学校足球队队长。
1967年,王仁华在华师大留影
王仁华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与其个人天赋和志向有关,也与华师大给他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关,更与当时整个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大政方针有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师大加快了发展教学、科研的步伐。1958年起,学校陆续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和电子学、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光学等一大批理科实验室及一些专业实验室,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活动。1960年起,学校本科教学由四年制改成五年制,一直到1966年终止。
华师大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把体育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党委书记常溪萍非常喜欢体育,特别喜欢篮球,就搞了运动队,集中住在一栋楼里面,早上集中训练,下午各个运动队分开训练,晚上自学。这一套对我来讲太熟悉了,也没觉得大学有什么不一样。
(王仁华)
王仁华知道自己的学习时间比别人少,所以就加倍努力。在老师眼里,王仁华是上课最认真的一个。吃完晚饭后,他就去图书馆抢位置。如果周六有比赛,耽误了学习,那么周日吃完午饭后,他就必定去图书馆复习和预习。由于他的聪颖和勤奋,他在华师大的前两年,有一半以上的课程成绩是5分,到第三年全部是5分。
大学二年级念完了基础课,王仁华面临着分专业——理论物理或无线电物理,他选了无线电物理。由于成绩优异,辅导员私下找到他,建议他选理论物理。但王仁华觉得,无线电物理听起来接地气,与装收音机和电话等密切相关,比较实用。于是这一次,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我就是喜欢无线电。”辅导员听我这样说,就让我去了。我一直喜欢动手的学科,学得比较起劲儿,有一种痴迷。
在无线电物理班,我把同学们组织起来,央求老师带我们去实验室。老师有点出乎意料,看了我一眼,问:“你们要去干吗?”我央求说:“老师,我们就是喜欢,想摆弄摆弄收音机。”负责实验课的老师大概觉得我们的要求不过分,后来真的给我们安排了装收音机的实践课。那时还是电子管收音机,老师给每人发一套材料,我们就兴致勃勃地装那个玩意,开心极了。
我还喜欢装万用表,就自己去搞一些零件来弄。上海有两个地方卖零件,一个在浙江路附近,一个在虬江路。我们买来材料,自己安装做实验。我印象最深的是安装时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有一个指针靠螺旋的弹簧直接弹回来,这个结点很难焊,点很小。我焊坏了好多材料才焊好。这些实操训练让我得到了锻炼。
(王仁华)
如果说王仁华在学业上收获更多的,是内心的充实和喜悦,那么他在足球场上收获的,则是酣畅淋漓的快乐、充斥胸间的荣誉感和无比珍贵的友谊。
华师大足球队留影
足球是华师大的重点项目。那时候,每年夏天都要举办全国高校大学生足球比赛,上海市高校组建大学生联队参赛。由于华东纺织工学院足球队实力较强,故上海高校联队以其为班底。王仁华代表华师大每年都被征调,去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训,然后参加全国比赛。上海高校联队是全国高校中的佼佼者,在王仁华参加的比赛中,上海高校联队连续四年都是第一名。由于球技出挑,在其中两届比赛中王仁华还担任了队长。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高校足球比赛中,我遇到了上海市少体的同学赵文豹,他代表陕西省高校足球队参赛。我们场上是对手,场下相谈甚欢,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那次分手后,我与赵文豹没有联系过。但有一次碰到他的弟弟赵文杰,是交大教授,也在市少体踢过球。他说,他的哥哥后来改名赵阳,就职于一家大型国企,是高管,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也曾获得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我觉得,现在有人简单地把体育与读书对立起来,这是不科学的,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王仁华)
由于在上海青少年足球圈小有名气,王仁华还被委任过一项重要任务:到上海队“招生”。上海市少体每年都有学生到上海队试训,如果试训后不能留队,上海队就会给他们安排工作,但是,其中的一些少年运动员还想继续读书。华师大为了增强足球队的实力,有意在华师大附中搞一个“预备班”,想把那些试训的足球运动员吸引过来。王仁华就去做这项动员工作,结果招来了6个学生。这些学生一来,华师大足球队的整体实力大大加强。当年,华师大足球队参加全国乙级足球联赛,获得上海赛区第二名。也因为这个成绩,王仁华获得了足球二级运动员的证书。第二年,这6人中,有2人放弃高考,2人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2人被华师大录取。
在华师大的五年,我觉得很充实,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踢了热爱的足球,还锻炼了其他能力。对华师大,我非常感恩。
(王仁华)
这段从少年时代延续到青年时代的踢球经历,对王仁华的影响很深。后来,无论在中科大当老师,还是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王仁华始终“以球会友”;无论当教授培养学生还是在科大讯飞管理团队,他始终以足球思维实行“足球式管理”。在实践中,王仁华形成了自己朴素的“足球哲学”。
你是前锋,就必须想办法进球,进球是前锋的职责。能进球,你厉害,但团队是一个整体,有前锋、前卫、后卫、门将,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所以你还必须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什么叫赢?别人没打进,你打进了,这才叫赢。
足球影响我一生,让我认识到三点:第一,要刻苦锻炼,这是基础;第二,要力争第一,这是精神;第三,要相信团队、依靠团队,这是大局。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科大讯飞,我都把自己放在“教练”的位置上。什么是教练?第一,教练要训练队员、培养队员;第二,比赛时,他是指挥者、布局者,不是运动员。
无论学生还是员工,我都希望他们能组成一个团队,相互配合,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我的任务就是把队员训练好,给队员机会,让队员去冲锋陷阵。有什么事情,我从来不会觉得是我说了算,不会说我是研究生的导师,就要听我的。
(王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