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俯首甘为孺子牛
其实对于聘娶晋女之事,于他这个天子储君而言,益处反而颇多。
这个时代讲究的不光是本族要强大,母族、妻族的强大,同样对其有莫大的益处。
若他因为储君之位身死,晋平公为了面子,必然会借机插手嗣君之位的继任。
如此一来,那些豺狼般的诸侯们,明面上便不敢行僭越之举。
……
时间如钟摆,一刻也不曾停歇。
洛阳楼成为了天下诱人之地。
主楼三层,靠近庭院园林的一侧,是洛邑人人皆知的望洛厅。
望洛厅目光所及之处,便是周天子的王宫,红色的宫墙,很有年代感的青铜宫门,无不彰显着王室的经久不衰,故取名望“洛”厅。
望洛厅同样也是专供客人纹枰手谈的清幽之地。
厅中疏落有致地排列着数十张玉案,每案各置做工考究的红木棋枰。
北面墙上赫然挂一方特制的巨大木制棋枰,两侧站着两名女棋童。
寻常时日,士子们饮酒畅谈、激烈辩驳之后,便会三三两两地来到望洛厅安然对弈。
将那无穷的机谋杀心尽显黑白搏杀之中。
若有特别的高手或弈者请求,望洛厅执事便会布置大盘来解说。
这个时候,过路的行走,、脚客、士人以及分散对弈的弈者们便会停下手中的搏杀。
围堵在巨大棋枰前仔细品评大盘棋势。
遇到精彩处便喝彩叫好,遇到失算处便摇头叹息,恨不得自己上去博弈一局。
如果说,论战、交流、传闻是洛阳楼的立足根本,那么望洛厅的博弈便是洛阳楼的灵魂所在。
望洛厅内最显眼的,是大盘之下,立在玉石架上的一张厚厚的铜板。
但有连灭“诸侯霸主”而“一统天下”者,赏万币!
只此一举,便让那无数生活穷困之人,每日点灯熬油,苦练搏杀之术,以期来日可一战成名。
当然,能来洛阳楼的士子们,无不知棋者,棋道杀伐之间,士子们每每将对方与自己比做相互交战的两国,以此来一决生死。
厅内常常有诸如“郑国死矣”的叹息或“楚国得三城”的叫好之音,以此来做双方的大势之评判。
慢慢的,洛阳楼便将这习俗变成了一种棋外的规则,使弈者们竞争更加激烈。
弈者进厅入座后,棋童便捧来一个铜鼎,鼎中是刻着字的霸主级诸侯国与三十多小诸侯国铜板。
弈者伸手抓出一枚铜板,上面的国号便是自己一方所代表的国号。
若双方都摸到了大国,围观者便会助兴高喊:“晋齐大战,善!”
若一方是大国而另一方是小诸侯,围观者们便会替小诸侯摇头叹息,若小诸侯一方胜了,人们则会加倍地兴奋叫好。
若这时厅中恰恰有该国士子,他们便会高兴地请胜利者和客人们饮酒。
并且会将这博弈之局,看做是本国国运的暗示。
洛阳楼立下的规矩,一统天下”者,赏万币的悬赏。
在这数年来,从未有人成功过。
在这里哪怕是连灭三大霸主者,都无一甚者。
所以那铜板镌刻的悬赏告文,数年来,始终悬挂于此。
正是因为这种博弈规矩与风云动荡的天下大势隐隐暗合,所以这种国运与棋道交相刺激的诱惑,是其他聚谈或论战都无法替代的。
今日洛阳楼来了一位非同寻常的客人。
此人面白如玉,公子气息极为浓重,乍一看,便知非富即贵。
此人便是现任齐国国君姜杵臼的儿子公子荼。
公子荼姜杵臼非常宠爱的一名小妾生的儿子,曾经有一天,姜杵臼将一根绳子绕在自己脖子上,让儿子荼像放牛一样牵着自己,在院子里玩耍,一不小心姜杵臼失足摔倒,门牙都被磕掉了两颗。
周围的寺人与女仆们,吓得大惊失色,可姜杵臼依旧笑嘻嘻的,一点也不生气。
后来,在姜杵臼死前,托孤给齐国上卿国夏和高张二人,让其拥立公子荼为继君。
后来这个事情便成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典故。
公子荼径直来到望洛厅,厅中已经有三十余座在捉对儿搏杀。
公子荼对女执事道:“何座胜多?”
女执事恭敬地将公子荼领到中间一案前恭敬道:“这位先生已连灭三家诸侯,格杀凌厉,无可匹敌。”
公子荼拱手微笑道:“不知先生可愿手谈一局否?”
座上的中年士人正在独坐饮酒,闻言矜持笑道:“迎战何难?只是须得让子搏杀。”
公子荼爽朗大笑道:“一战若败,再让不迟。”
中年士人点头笑道:“然也。”
公子荼回头对执事道:“敢请安置大盘。”
女执事兴奋地答应一声,回身向棋童道:“伺候大盘,摆案。”
片刻后,望洛厅中央,单列出一座晶莹碧绿的长案棋枰。
待双方坐定后,秀丽的女棋童捧来铜鼎请二人定名。
中年士人伸手入鼎,摸出一个铜板“啪”地打在案上,不由兴奋大叫:“好!楚国!”
公子荼同样也摸出一枚铜板一打,却是鲁国,围观者不禁摇头叹息。
中年士人道:“大国让先,请先执黑棋。”言下之意,自然是他选了白棋。
公子荼丝毫不作的笑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话音未落,便伸手将一枚黑子清脆地打到左上三三位,手未缩回,中年士人也已经将一枚白子“啪”地打在右下星位。
公子荼略一思忖,再将一枚黑子打到左下三三位。
此时大盘下的棋童已经变成了四个,两个在木梯上站立,两个在地上站立。
棋案前女执事高声报棋:“黑棋左上三三,白棋右下星位,黑棋左下再三三——”
棋童闻声后,便将带有短钉的特制棋子摁进所报位置。
三手棋一出,大盘下的围观者们,一阵嗡嗡议论,大部分是替“鲁国”叹息。
一人高声道:“鲁国守势太过也!”
议论之声并不能打扰他们博弈的进程。
随着大盘棋子不断增多,只见“楚国”形势广阔,“鲁国”却是抢占了四个大角,中腹一队“鲁军”正在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