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里出来的高材生
陈景河是客家人,1957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高陂镇上洋村的一座土楼里。永定县是著名的客家土楼之乡,全县有2万多座圆形、方形的土楼,这些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耕读传家、艰苦创业的象征。
客家,是指西晋以来,中原汉族不断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就形成的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闽粤赣等地的客家人,经过千年迁徙的磨炼和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和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
陈景河在五个兄妹当中居老二。父亲陈炯进是当地一个和善厚道的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家七口人靠陈炯进每月60.5元的工资过着窘迫的日子。陈景河上中学时,每个学期开学注册时总是无法按时交清学费,每次都被班主任点名,搞得他很不好意思。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景河深知家庭的不易和人生的艰难,从小就帮助父母亲挑起家庭重担,十来岁就干起挑煤炭、耕田等活计,做事勤快主动,个性低调,不爱张扬。
中学时代的陈景河,学业非常优秀,他喜欢看书,从小就表现出比一般孩子更为强烈的求知欲,家里买不起新书,他就到邻居家“讨”来旧书,一样看得津津有味。老师们回忆,陈景河从小就知识涉猎较广,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是个“不简单的孩子”。他的文笔尤其好,会写诗,老师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当大作家的料。
1975年,陈景河从高陂中学毕业,由于高考取消,只好回乡参加生产劳动。所有对未来的瑰丽梦想,都被烈日底下天天面对的黑土地揉碎。陈景河开始了脚踏实地的农民生涯,由于年轻又有文化,被推举兼职担任上洋大队二队会计。
生产队会计成了陈景河人生第一份职业。陈景河边干边学,学习上一任会计的账目,很快就学会了记账,帮助生产队制定出一套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当时的生产队长出身铁匠,不懂农业和管理,因此组织生产的任务落到了陈景河肩上。二队人均只有三分地,吃饭都有问题,陈景河组织社员搞起副业,组建工程队,承揽防洪堤等小工程,参与米粉线面加工、开砖瓦窑业务,搞得有声有色。二队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上洋大队九个生产队中居首,其他生产队一般十个工分值四角多,二队十个工分达到七角钱。
1976年,陈景河一天可以拿到8个工分,按照一年200个劳动日计算,再加上全年300个会计补贴工分,一年就是1900工分,每工分7分钱,一年就是133元人民币。加上他做砖瓦等副业的收入,陈景河这一年收入在300元左右。陈家添了一个强劳力,家庭经济立竿见影地好转起来,从每年入不敷出到全家一年的存款达到300元人民币。
陈景河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还得在煤油灯下记账。尽管只有粗茶淡饭,但陈景河什么重活都干,种烟、插秧、做砖瓦、砍柴、做小工、砌石头。吃苦耐劳的习惯,始终伴随他此后的职业生涯。
正当陈景河完成从一个高中生到一个青年农民的角色转变的时候,命运之门向千百万中国青年开启。1977年秋天,邓小平决定恢复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
那年年底,陈景河通过广播得知全国恢复高考的喜讯,非常激动振奋。
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陈景河兴冲冲地从箱底摸出两年前的课本,开始人生第一次冲刺。此时他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疲倦,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晚上就在灯下复习到半夜三更。虽然只有20多天的时间复习备考,但靠着高中打下的优良基础,他轻松通过了1977年年底的高考。
填报志愿的时候,陈景河填报了一个冷门专业——福州大学“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要确保考上,二要毕业后的职业工资高,搞什么专业无所谓。
高陂镇是个产煤区,陈景河小的时候,看到在村里来来往往的地质队员,神气活现,从不为生计发愁,经常填不饱肚子的他打从心眼里羡慕他们。有一段时间地质队租住在陈家,一天晚上,地质队员收工回来,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猪肉面条,叔叔们顺便给陈家孩子们各打了一碗。那热气腾腾的美味,让饥肠辘辘的小陈景河终生难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映地质队员生活的电影《年青的一代》风靡一时,地质队员成了那个时代最令人向往、羡慕的人群。当时地质队每个月配给粮食42斤,待遇好,工资也高。当地质队员,至少可以吃饱饭,让家里永远摆脱借钱买大米的窘迫日子!
1977年高考,基础扎实的陈景河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就被福州大学录取了。
恢复高考第一年,福州大学“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以下简称“地质专业”)招生91人,而整个地矿工程系招了130多个学生。
地质专业91名学生,被分为三个班,陈景河在2班。当时班上聚集了十届高中毕业生,最大的年纪已30岁,年龄比辅导员林登平还大。这批从工厂车间、农村田野里走上来的大学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读书非常自觉,专心刻苦,誓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陈景河尤其珍惜这个迟到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地质专业的学习上。他的大学生活是低调的,他没当班干部,连一个小组长都不是,全部精力都放在专业学习上,每天都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单调而充实。大学的辅导员林登平老师回忆说,陈景河是班上最用功钻研的学生,每次都是最早来到实验室,最晚离开。
大学三年级,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的江爱耕教授为陈景河的班级教授岩石学中的变质岩课程。陈景河尤其钟爱这门课程。地球几十亿年的地壳运动、地质矿物的形成,包含着天地变迁的哲理,让他痴迷和倾心。在江老师的印象中,陈景河对于地质这个艰苦的专业很淡定,他不仅非常认真地学习专业课程,而且不满足于考试,还善于关注与这门课程相关的最新理论。为了看到英文科技资料,陈景河花了很多精力学习英语。有一次他对江爱耕老师说:他学习英语跟别人不一样,别的同学注重发音、语法,他的目的是看懂英语专业资料,能读懂就行了。陈景河自创的一套英语学习法见效很快,他在大三下学期就能看懂地质专业英语科技资料了。
上完岩石学课程后,1981年初夏,江爱耕老师带着陈景河等10名同学到东山岛实习,考察闽南沿海东山岛一带的岩石状况。实习小组住在岛上一个砂矿矿部,为同学们做论文搜集岩石标本资料。
陈景河对岩石学情有独钟,着意研究福建沿海与台湾的地质关系,论文方向是福建与台湾由于大陆漂移造成的地质双变质带问题。在土楼里成长起来的陈景河第一次看到大海,这让他非常兴奋。在东山岛的飞来石面前,面对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和地质变迁,他思索良久,感慨万千。
实习结束,师生们背着一大堆岩石样品,满载而归,回校后在实验室将这些石头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对于台湾的地质资料,当时福州大学几乎找不到相关的中文参考资料,只好转道求助于英文资料了。陈景河的英文阅读水平派上了用场,他从英文资料中翻译了一些反映台湾东部太鲁阁地区的变质岩构造的文章,作为他的毕业论文材料。
陈景河的毕业论文刚刚写成初稿,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福州召开了一个全国性的岩石学会议。时任所长潘国祥,不时被请到福州大学地矿系讲课,陈景河经常向老专家问这问那,一来二去,潘国祥就记住了这位好学爱问的学生。听到会议消息,陈景河觉得机会来了,自信而大胆的陈景河兴冲冲地找到潘国祥,将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国东南沿海变质带和台湾到南澳岛地质特征及关系探讨》初稿呈上。
潘国祥,194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前夕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个爱才识才的老伯乐。他看到陈景河的论文文笔优美、行文严谨、观点新颖独到,不由得眼睛一亮,击节叫好,特批了一个会议名额给陈景河。他顺顺当当地把这篇论文用油印打印出来,在这一届“中国岩石学年会”上交流。当时,福州大学只有两个出席会议的教师指标,居然又冒出一个学生代表,而且在会议上发表论文,陈景河立马名声大振,引起了全系师生和国内地质行业的关注。后来,陈景河在论文答辩时得了五分(优)。
大学四年默默无闻的陈景河,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一鸣惊人,一夜之间扬名福州大学地矿系。